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就桃江县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具体情况,对有关“包干到户”这一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的几个问题,谈一谈我们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包干到户”所以能成为联产计酬责任制的典型形式,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和是否是采取的暂时措施两个问题做了初步探讨。“包干到户”所以会被广大群众采用,归根到底是适应农村生产力状况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它推动了生产力本身的矛盾运动,使生产力当中人和物两个因素从质和量的结合上都能彼此制约、彼此促进,推动着生产力向前发展;它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较正确地贯彻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成了社会主义生产的主人,因而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搞好农业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长期不变,责任制形式则会随生产发展逐步完善。“包干到户”这种形式,由于它符合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有计划管理农业经济的较好形式;它本身的容量较大,能适应生产力差距较大的各地区生产和较长时期内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它也符合我国民族的传统习惯,因此它不是临时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国各地农村普遍地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括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这一农业合作经济的新形式。据统计,安徽省“双包”生产队占98.8%,其中包干到户(大包干)占95%,包产到户占3.8%。新的责任制形式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农村面貌的巨大改变,在人们面前展现出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新道路。实践也向理论工作者提出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定义及其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过程,分析了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必要性、形式,以及包干到户的性质,根据我国的历史经验和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稳定、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农村许多地区正在实行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实践证明,凡是生产责任制贯彻得好的地区都有较好的增产效果。但对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有些人思想上还有疑虑,怕方向不对头。对实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分析和探讨,阐明了实行这种责任制的增产原因,论证这种责任制不会改变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方向,不会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符合我国农村生产力状况的。  相似文献   

6.
<正> 1982年1月1日,中央发出第一个“一号文件”,突破了传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框框,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这个文件不但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而且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包干到户责任制是我国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是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的新发展,是具有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特征的新制度。这种制度把统一经营和分户经营紧密结合起来,能充分发挥集体的优越性和社员的积极主动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使农民生活尽快富裕起来。这种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它既适应我国农业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又能促进我国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因此,包干到户(?)任制,不仅是我国农民治穷致富之路,而且也是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正>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普遍实行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包干到户的新形势下,能否坚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以及怎样坚持这一原则,这是当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回顾我国农业互助合作的历史,早在农业合作化时期就出现了多种为群众所拥护的生产责任制形式。可是在十年浩劫期间,集体农业企业中的一些管理制度和办法(包括生产责任制),却被当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横遭批判,而平均主义的“大派工”、“大呼隆”、“大概工”等又视为社会主义的东西任其到处泛滥,挫伤了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影响了社员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使集体经济的优越性不能得到发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纠正了“左”的路线错误,贯彻了党在农村中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六个“一号文件”,给我国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对亿万农民而言, “一号文件”是一份亲切的文件,有着特殊意义。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 1983年1月,中央颁布第二个  相似文献   

11.
贵州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诞生了"顶云经验",开始了中国农村农业的生产责任制改革,并从最初的"定产到组"发展到"包干到户",逐步实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第一个飞跃"。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同志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中国农村农业需要实现"第二个飞跃",即走集体化、集约化发展道路,这一时期习近平同志也对集体经济做了重要论述。贵州的"塘约经验"在坚持坚持农村农业改革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上,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七权同确",建立产权明晰的"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经营模式,走强弱联合、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是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第二个飞跃"的有益探索。改革开放近40年,贵州农村农业改革的基本经验主要是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是改革的源泉,敢闯敢试、敢于担当。  相似文献   

12.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普遍推行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受到亿万农民的热烈欢迎,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力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家庭联产承包制是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是成功的。中央1983年1号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合作经济形式,使广大农民在劳动和经营成果与农民的利益紧密联系,这是广大农民积极性得以发挥、生产大幅度增长的重要原因。这种经济形  相似文献   

13.
经济责任制是组织社会化生产的必要形式,没有一定的经济责任制,社会化生产是注定搞不好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从根本上来说,是责、权、利在集中统一和分散自主即统与分关系上的表现。正确处理集中统一和分散自主的辩证关系,是落实农村经济责任制的关键问题。本文拟就延边农村合作经济中实行生产责任制问题,探讨如何正确处理集中统一和分散自主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农村经济日趋活跃,各种形式的专业户应运而生。这些由于农业生产分业分工和劳动组织形式的变化而产生的专业户,同现有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把小规模的家庭经营同面向社会的专业化生产相结合,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好形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有必要就其发展趋势在理论上作些探讨,下面谈谈我个人在这方面的一些看法。 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专业户是我国农业专业化商品生产的雏型,是走向专业化的过渡形式,必然要从“小而全”的农业自然经济结构里分离出来过渡到“小而专”,向专业分工的高级形式发展。首先,是行业的分离,养殖、加工、运输等专业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苏南地区大部份属于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近两年来苏南地区很多社队实行了专业承包、联产到劳的生产责任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事实证明.联产到劳、到户责任制不仅是治“穷”之道,也是致“富”的良法。为什么在经济发达地区实行联产到劳、到户责任制形式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首先, 由于这种责任制形式能够使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和生产成果更为密切的结合起来;其次,它更能够适合农业生产的特点;第三,它进一步促进了劳动资源的大解放,提高了劳动力的利用率。总之,实行联产到劳责任制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更好地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劳动者真正成为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苏南地区实行联产到劳以后,出现最突出的或者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对农业劳力的“离农”倾向不能单纯地靠“限”,而应当“引”,引导农民广开生产门路,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程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解决农村剩余劳力出路何在呢?从苏南地区的实践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发展多种经营;其二是发展农村工业;其三是发展农村各项公用事业和服务事业.  相似文献   

16.
在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建立后,如何充分运用科学技术,发挥“一家人”的聪明才智,经营好自家管理的“小天地”,对于建设小康之家,具有重要意义。湖南桃江县肖家山大队科技重点户熊军一家,摸拟生态系统原理,以种养业为基础,办好沼气为中心,建成了物质能量多层次利用的联合企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不但解决了农村生活能源的出路问题,而且闯出了一条变废为宝、发家致富的路子。熊军一家六口,从七九年起着手研究物质的多层次利用。建了一个7.8立方米的沼气池。用秸杆畜禽粪便等有机物入池产气,然后取沼肥饲养和繁殖蚯蚓,再以蚯蚓加其它饲料喂养畜禽,以家禽粪加其它饲料又喂养家畜,以畜禽粪加作物秸杆、青杂草入沼气池,最后以蚓粪还田。(如下图):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兴起的“大包干”生产责任制,使广大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把“大包干”责任制当作治穷致富的金钥匙是有道理的。这种责任制的特点是在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通过合同,农户与集体保持承包关系,接受国家的计划指导,有一定的公共提留,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实践证明,这种责任制的建立,不仅是劳动组织和分配形式上的改革,而且带动了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使农村生产关系更加适合目前生产力的实际水平,更加适合干部管理能力和文  相似文献   

18.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我国农村各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多数都取得了增产效果,特别是联产计酬责任制效果更好,普遍受到社员群众的欢迎。但是,有些同志对这种责任制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以及它是否适应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还有不同的看法。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从理论上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各地逐步推行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普遍得到改善。农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初步实现了以农业为基础和农轻重合理安排的要求。但是,少数农民顾虑政策多变,只顾眼前利益,扩种粮油作物,忽视绿肥,更谈不上用养结合保持地力了。特别要指出  相似文献   

20.
2001年,我省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和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粮调结构,提质增效益”的方针,针对新阶段我省农业和农村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抓住重点,突出中心,措施有力,狠抓落实,在“干”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作文章,克服自然灾害频繁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了持续、协调发展的态势。农业结构调整积累了新的经验;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新的进展;粮食生产连续9年获得丰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扶贫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了明显成效;培育和保护农村市场取得了新的突破;整个云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