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于1984年11月21日至26日在厦门召开。会议对全国传统的茶树良种进行审定;并讨论新育成品种审定办法。到会委员对全国各产茶省申报的45个传统茶树良种进行审定,认定了鸠坑种、祁门种、福鼎大白茶、凤凰水仙、云舌山种、湄潭苔茶、早白尖、宁州种、宜昌种、政和大白茶、毛蟹、铁观音、大叶乌龙、梅占、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85年2月27日在福州召开第三次会议.会议根据品种审定条例,审定和认定了一批农作物新品种,讨论目前在品种区域试验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新的改进意见.这次审定的茶树品种有"肉桂"和"早逢春"二个.认定了十五个茶树品种是:"铁观音"、"黄旦"、"福鼎大白茶"、"福  相似文献   

3.
1984年11月在厦门召开的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对全国各产茶省申报的传统茶树良种进行审定.按照茶树良种审定条件,结合茶树在生产中应用的实际情况,认定了三十个传统茶树优良品种作为全国第一批茶树良种,我省的凤凰水仙、乐昌白毛茶、海南大叶种属于第一批认定品种.茶树良种在茶叶生产中举足轻重,对全国第一批认定的茶树良种,各地应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加速我国茶树良种化,以不断提高茶叶质量,发展茶叶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4.
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第二次会议,于3月3~5日在河南信阳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茶树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全国茶树品种区试点代表,河南省农业厅和信阳行署的有关领导曾到会指导。会议听取了各区试点的工作汇报;并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一致认为几年釆全国茶树品种区域性试验工  相似文献   

5.
林知兴  林峰 《茶报》2004,(4):22-23
皖农111号茶树新品种,是应用云南大叶种种子通过Co^60辐照育成的。1996年经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为省级茶树新品种并推荐参加全国第二批茶树品种区试。2002年4月2日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为国家级茶树新品种,编号:国审茶2002009。  相似文献   

6.
《茶叶》1994,(4)
11月5~7日,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树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全会。出席会议的包括来自北京、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和四川等省、市、自治区的全体委员。农业部农业司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有关领导莅会指导。会议由茶树专业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俞永明、刘祖生、黄继仁轮流主持。会上,通过认真评审和无记名投票,审定通过25个茶树品种为国家级良种。这些品种是:广西的桂红3号、桂红4号,安徽的杨树林783、皖农95,江苏的锡茶5号、锡茶11号,浙江的寒绿、龙井长叶、浙农113、青峰,河南的信…  相似文献   

7.
江济和 《茶叶》1992,18(2):23-26
茶树新品种一波毫是以贵州苔茶为原始材料,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经过1982~1990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其产量和品质均明显超过标准种(安徽3号)。研究结果表明,波毫是一个中芽、高产、优质、多毫、抗寒性较强、繁殖力高的优良品种。1987年被安徽省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良种。同年,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核审同意,参加全国第一批茶树良种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叶》2003,25(5):4-5
8月13~15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浙江杭州召开了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成立暨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工作会议,由12个茶叶主产省(市、区)农业厅及有关科研、教学、推广部门推荐的鉴定委员会委员人选和承担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区试的区试点负责人3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成立了第一届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讨论通过了《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章程》和《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和品种鉴定管理办法》,制订了《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区试实施方案》,并落实了各区试点的任务。会议期间,本刊记者就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区试等方面采访…  相似文献   

9.
由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引种驯化培育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英红一号,1987 年1月被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全国茶树良种。英红一号具有生长势强,经济性状好,产量高,红茶品质优异的特点,适应性尚好,抗逆性尚强,适宜于我省红茶产区推  相似文献   

10.
, 《中国茶叶》2012,(11):39-39
10月24日~26日,2012年国家茶树品种区试年会暨技术培训会在杭州召开。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委员、全国茶树品种区试点技术负责人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宣布了新一届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的组成。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任主任委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区试处副处长孙世贤研究员、江苏省农委张定副巡视员、浙江大学梁月荣教授等3人任副主任委员,其余委员由来自浙江、福建、安徽等各省茶叶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11.
我国茶树育种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赵东 《茶叶》1997,23(3):21-24
经全国家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先后三次认定和审定了76个国家级茶树品种,收集种质资源3300多份,建立了两个国家级茶树种质圃,已筛选出一批有特色的种质材料,开展了组织培养保存各质资源研究。在茶树单株选种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提高选种效率,诱变育种也有一定的成果。可以通过生化成分、单株叶面积、水分状况等指标对茶树进行日期鉴定。在利用生物技术方面也开展了一些基础研究。但目前全国茶树良种的推广面积不大,且不平衡  相似文献   

12.
品种区域试验(以下简称区试)是新品种选育的必需程序,我国曾于六十年代初组织过全国性茶树品种区试,由于缺乏经验,品种调配不当,未获成功,以后就未再组织。1979年在农牧渔业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该委员会在1984年第二次会议上决定,重新组织全国茶树品种区试,但关于茶树品种区试的任务与方法至今尚无明确规定。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现根据以往的一些经验教训,参考其他作物的做法,结合茶树的特点,对茶树品种区试的任务与方法试作论述。  相似文献   

13.
茶树新品种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富莲 《茶叶》2002,28(3):117-118
2001年12月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树专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18个茶树新品种,已呈报有关部门审批.为便于种植者选用适制当地茶类的品种,现将各品种性状简介如下,以供参考(品种排列不分先后).  相似文献   

14.
由农牧渔业部农业局主持召开的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1987年1月7日至13日在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召开。到会的有审定委员会委员、11个产茶省(市)农牧渔业厅、区域试验点的代表以及科研、教学单位  相似文献   

15.
优良的茶树品种,具有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增强抗逆性、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作用,建国以来,我国茶叶科技工作者育成了不少优良茶树品种,这些良种在茶叶生产上起了重大的作用。从这一期开始,“茶叶专业户园地”将陆续向广大茶农推荐经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国家级茶树良种。  相似文献   

16.
茶树品种是在一定的生态和生产条件下,经长期培育和选择,茶树遗传性朝着人们所期望的方向变异而形成的一种群体,同一品种在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经济特性上有着相对一致和稳定的遗传性。随着生产技术和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茶树品种的数量越来越多,据1981年统计,我国已有名录的茶树品种资源材料1300份,其中地方品种(类型)307份,新育成品种和品系262份。1984年和1987年经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品种有优良地方品种30个和新育成  相似文献   

17.
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在厦门召开第二次会议,对各省报审的茶树品种进行审议,会上认定了三十个跨省种植,而且目前仍在生产上发挥作用的传统的茶树优良品种,为全国第一批茶树良种,其中我省占十一个,居全国首位。这十一个良种是: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毛蟹、铁观音、大叶乌龙、梅占、黄棪、福鼎大毫茶、水仙、福安大白茶、本山。其他十二个省也认定了十九个良种,它们是:广东省的乐昌白毛茶、凤凰水仙、海南大叶种;江西省的上梅州种、上饶大面白、宁州种;云南省的勐库大叶种、勐海种、凤庆种;安徽省的祁门种、黄山种;浙江省的鸠坑种;四川省的早白尖;贵州省的湄潭苔茶;陕西省的紫阳种;湖北省的宜昌种;湖南省的云台山种;江苏省的宜兴种;  相似文献   

18.
品种是重要的生产力,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劣种传播,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国家十分重视品种的管理工作,1980年成立了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下设包括茶树在内的14个专业委员会,分别负责各作物的品种审定、管理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明确规定“未经审定或审定不合格的品种不得繁殖,不得经营、推广,不得宣传,不得报奖,更不得以成果转让的名义高价出售。”最近,茶树专业委员会对一批申报审定的茶树品种进行了审查评议,通过了25个品种为首批国家审定品种。为了便于生产单位和茶农选用,兹将这25个  相似文献   

19.
2008年7月2~5日,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全体会议暨茶树品种区试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会议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中罔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共同举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协办。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顾问黄继仁、白堃元,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鉴定委员会副主任陈应志、张定、梁月荣,以及来自浙江、江苏、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河南、云南、贵州、四川等11个茶叶主产省的鉴定委员会委员和全国茶树品种区试点的负责人共40多人参加了会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陈栋代表东道主致欢迎词。  相似文献   

20.
1福建茶树良种概况1.1茶树品种资源丰富,良种选育成果匪然。福建省素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美誉,在闽南、闽东、闽北的三大老茶区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为良种选育提供了基础素材。1984年11月国家农作物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首批认定的30个茶树良种中我省的福大、大毫、政大、水仙、梅占、毛蟹、铁观音、黄旦、大叶乌龙、本山、福安大等11个被认定,占国家级良种的36.67%,其中福大被列为全国区试品比的标准税;1987年1月在第二批认定的22个国家级良种中我省新选育的福云6、7、10号通过认定;1999年我省的八仙茶晋升为国家级良种。在三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