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工艺预测混油量是制定混油处理方案的基础。为得到适用于肯尼亚1号线成品油管道的混油计算公式,现场采集了管道1个月内多个运行批次产生的实际混油长度数据,并对现场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识别出影响混油长度的主要因素。应用目前常用的混油计算公式、Austin和Palfrey公式、扩散理论推导的公式、格拉管道经验公式及SPS仿真软件分别进行混油长度计算,并与现场实测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情况,逐一分析了造成各公式计算结果差异的原因以及各公式的适用性,进而得出适用于肯尼亚1号线成品油管道的混油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变管径混油量的计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综述了国内外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变管径时的混油量研究状况,分析了变管径对混油量的影响.通过对扩散理论公式和Austin-Palfrey经验公式的研究,提出了由于油品的输入或输出产生的变管径对混油量影响的新模型.  相似文献   

3.
成品油在顺序输送过程中会产生多个混油段,混油量的精确计算对于批次定位和混油切割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系统地梳理了目前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混油计算模型,依据其建立方法将其分为经验模型、半理论半经验模型及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理论所建立的模型,对这3类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建立考虑混油拖尾机理的数学模型及开发适用于求解湍流状态下的高维混油模型的快速耦合算法是未来成品油管道混油预测的重要研究方向。(参46)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类的油品在同一输送管道中顺序输送,是成品油管道的一种重要输油业务。在这种工况中,两种油品发生一定程度的混合是难免的,这就要求管理和操作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混油规律,准确地计算混油量,不失时机地切割混油段。但是,混油理论非常复杂,计算过程也十分烦琐。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我们根据文献公式,编制出了顺序输送两种油品的理论计算和实际计算的微机通用程序,有英文和汉文两种版本,计算结果可显视在屏幕上,也可由打印机打出。  相似文献   

5.
针对西南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中产生混油的问题,通过比较常用的混油计算方法,并在变径或变流量处使用混油当量长度,以确定适合西南成品油管道混油量的计算方法.指出该管道各中间站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差距较大,尚需开展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成品油顺序输送批次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庆勋 《油气储运》1999,18(6):10-11
成品油管道采用顺序输送工艺,存在着混油量处理及输送批次优化的问题,对于输送批次优化,首先要对混油量进行了计算,给出了常用的混油量计算公式,举例分析了最小输送批量的计算过程,考虑沿线油库实际周转能力,推导出了最优的输送批次。  相似文献   

7.
西部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的混油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西部成品油管道概况,不同油品顺序输送形成混油的机理及混油浓度的分布规律,分析了导致西部成品油管道混油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包括初始混油和过站混油、流速变化、粘度差异、停输和地形起伏大等。管道不满流与流速陡增造成的混油不同于平原地带的管道满流时的混油情况。针对西部成品油管道大落差地形的特点,提出了减压系统设计、采用变径管、提高管内油品流速、合理安排顺序输送次序等减少混油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量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南方某石化公司厂际管道实行顺序输送的混油量;基于环己烷和苯的质量控制指标与质量潜力,进行环己烷和苯的混掺试验,通过考察含水量、折光率、凝点、结晶点、酸碱度等指标的的变化情况,确定不同输送顺序下环己烷和苯的最大掺混比例,以指导顺序输送中的混油回掺工作。  相似文献   

9.
对于成品油长输管道而言,保证油品质量、减少混油,并将油品安全输送至下游油库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在成品油管道-35#柴油/97#汽油的混油切割作业中尚无成熟经验。以吉长成品油管道-35#柴油/97#汽油的混油切割为例,结合实际运行数据,分析输送期间不同输量对混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吉长成品油管道以400 m3/h的输量运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混油量。明确了混油切割计算中密度的选取依据,提出了非对称切割方法。通过分析管道沿线各检测点混油量的变化趋势,得出混油增长经验公式,即长春末站的混油量约为吉林首站初始混油量的1.15倍(或8#阀室混油量的1.02倍),并且总结提出指导-35#柴油/97#汽油混油切割作业的建议,保障了管道运行安全,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原油顺序输送的混油界面跟踪与切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甬沪宁进口原油管道的流程和所输油品的特点,原油在管道顺序输送时产生混油段的机理、以及降低混油量的方法和几种混油界面的跟踪方法,给出了甬沪宁进口原油管道在顺序输送不同原油时跟踪混油界面的技术和适用于该管道在顺序输送过程中计算混油长度的经验公式,指出了适合该管道所输油品特点的混油段切割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1.
结合炼厂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了成品油顺序输送工艺过程中影响混油量的因素,提出了在应用顺序输送技术中减少混油量的各种措施,并对炼厂在混油段的切割和处理中采用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12.
东黄复线是我国第一条自动化输油管道,其中黄岛-广饶段于1999年12月正式开始进口原油的顺序输送.介绍了顺序输送工艺的特点,分析了顺序输送混油产生的机理,给出了混油量的计算公式.对影响混油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混油的切割方法,并对顺序输送管道的水力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成品油管道批次/批量和各站库容的计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提出了一种根据市场成品油需求量确定输量并利用Austin-Palfrey公式计算混油长度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还可计算出各段混油量和混油中各种成品油的含量。每种成品油质量潜力的计算结果可用来确定掺混各种混油所需的各种纯净油的分量,并以此来确定各种油品的批次/批量,而各站每种油品的罐容和库容则根据油品的批次/批量计算结果最终确定。  相似文献   

14.
油品顺序输送及其相关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黄岛油库进口原油的管道输送情况,探讨了油品顺序输送工艺的技术问题,分析了顺序输送中油品混油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油品顺序输送中油品界面监测、混油段的切割、油品界面隔离及水力计算、计量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连生 《油气储运》2001,20(3):15-17
成品油多品种管道输送的关键是如何减少混油,以及如何处理不同油品接触段产生的混油。抚顺石化储运公司依据油品调合理论和经验公式,按照小调试验结果,采用了较合理的工艺流程、使回掺后的油品质量达到了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6.
大落差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善华 《油气储运》1998,17(10):11-14
由于大落差成品油管道存在的翻越点等原因,顺序输送时随着混油段位置的变化,管输量,各站进出口压力及节流量等情况均在变化。以格拉管道为例,对大落差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的运行工况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分析方法和水力计算程序以及水力计算所依据的数学模型构成,提出了计算步骤并分析了计算结果,提出应加强管道自动调节和自动控制能力,以满足运行参数的要求,保证管道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7.
顺序输送水力瞬变全过程模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邓松圣  蒲家宁 《油气储运》1996,15(12):16-19
应用多步MOC方法对成品油顺序输送水力瞬变全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过程中考虑了混油界面的移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管段内油流密度压力扰动波速度及水力摩阻系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我国油气储运相关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关中原 《油气储运》2012,31(1):1-7,81
系统梳理了我国油气储运相关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需要重点关注的其他热点问题。对于油气管道完整性和失效控制技术,强调了失效控制的理念及其与完整性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对于热油管道流动保障技术,介绍了蜡沉积、原油流动特性及停输再启动等研究成果;对于冷热原油交替输送技术,介绍了热力影响因素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成果;对于多相混输技术,介绍了各种多相体系数值模拟的研究成果;对于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控制技术,介绍了混油切割方法、混油质量分数模型及混油界面在线跟踪等研究成果;对于腐蚀控制技术,介绍了阴极保护系统数值模拟、杂散电流腐蚀、油流携水等研究成果;对于化学添加剂技术,介绍了复合纳米材料、油品减阻剂、天然气减阻剂等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