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试件的埋土试验法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法是评价土壤腐蚀性的常用方法,这些方法周期较长,工作量大,需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有时所得结论往往难于合适。本文介绍了以极化电阻法为基础的便携式土壤腐蚀测量仪的研制与应用,并在所得结果的基础上,推荐了按腐蚀电流密度把“腐蚀性弱”的土壤分为两级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2.
埋地管道的土壤腐蚀对管道的安全经济运营造成不利影响。川气东送管道埋设距离长,土壤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易遭受土壤腐蚀。通过对管道干线沿线典型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现场测试,并开展现场腐蚀埋片试验,得出川气东送管道沿线土壤的腐蚀类型和腐蚀性强弱。根据试验结果,川气东送管道沿线土壤的腐蚀性较强,处于劣等级的土壤占管道工程全程的1/3以上,应对管道实施有效的腐蚀防护处理。  相似文献   

3.
川气东送管道沿线土壤环境复杂,由管道腐蚀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对管道沿线进行土壤腐蚀评价能够有效地预测腐蚀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采用主分量分析法,将统计分析软件SPSS引入管道腐蚀等级评价中,从众多影响腐蚀的因素中剔除含重复信息或测量误差太大的因素,找到最佳的关键因素组合,得到土壤腐蚀性的控制因素,对沿线土壤腐蚀等级的评价结果的准确率可以达到80%以上,从而对油气管道腐蚀评价及日常管理维护提供技术支撑。主分量分析方法可应用于数据量较大、影响因素比较多的腐蚀等级评价中,特别是对于由于某种影响因素导致测量误差比较大的情况,该方法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4.
改进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灰色理论的管道土壤腐蚀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佩  杨伟 《油气储运》2006,25(4):27-33
针对埋地管道在土壤中腐蚀因素复杂多变且腐蚀状况不能确定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管道土壤腐蚀评价模型,该模型采用灰色关联确定土壤腐蚀因素的顺序,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具体的权重,并采用模糊的综合评价方法评价在役管道的腐蚀状况.在实例计算中考虑了5个影响管道土壤腐蚀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了5个评价等级,对1~8个管道检测点进行了腐蚀评价,最终获得的管道评价等级与现场实际基本一致.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可用于现场对管道的土壤腐蚀评价,同时为管道的及时维修和更换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神经网络极强的非线性逼近特点,采用神经网络评价管道土壤腐蚀态势。介绍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管道土壤腐蚀态势评价模型建立的方法和过程,在实例计算中考虑土壤pH值、土壤电阻率、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和电解失重四个主要因素,选取9个学习样本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分别用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和模糊综合评价对现场管道6个实测点进行腐蚀态势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完全一致,该方法可以用于对管道沿线土壤腐蚀态势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SPSS软件对膜下滴灌不同年限棉田土壤表层盐渍化程度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有效地识别影响土壤表层盐渍化的主要成分,揭示土壤盐渍化影响离子的相互关系;以石河子121团实验地化验结果为依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了该地块以氯化物-硫酸盐为主,为土壤盐渍化评价的定量化研究提供了依据,从而说明主成成分分析法在土壤盐渍化的评价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主成分分析法以少数的综合变量取代原有的多维变量,使数据结构大为简化。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为土壤的分级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在杞县大蒜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上,对土壤矿质元素和大蒜品质进行系统测试,选择其中的15种矿质营养元素和大蒜品质作为评价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类型土壤进行评价,根据主成分的综合得分划分土壤等级,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8.
应用DPSIR模型框架,对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生态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这5个方面来建立指标体系。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用DPSIR模型的原理构建的指标评价体系分析了2000~2009年间长沙市芙蓉区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出长沙市芙蓉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的结果与实际相符。这表明:DPSIR模型与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客观、准确,为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土壤质量评价过程中不同质量指数计算方法的差异与最优组合,采集并测定了内蒙古杭锦旗黄河南岸灌区79个土壤样本的11项理化指标,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最小数据集,对比分析了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2种权重确定方法与隶属度函数、线性评分函数和非线性评分函数3种指标评分方法组合下计算的土壤质量指数,最后通过与全体数据集的自相关精度检验获取最优方法组合。结果表明:1)层次分析法确定的物理指标权重高于主成分分析法,速效养分指标权重低于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度函数、线性评分函数、非线性评分函数对指标分值计算结果的分布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但隶属度函数对物理指标进行评分时具有更高的区分度;2)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隶属度函数确定指标分值计算的最小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的自相关检验精度最高(R2=0.85),纳什效率系数为0.81,相对偏差系数为0.04;3)最优方法组合下全体数据集和最小数据集的土壤质量指数变化分别是0.25~0.71和0.16~0.78,平均值为0.43和0.45,表明研究区域土壤处于中等质量水平。综上,本研究确定了准确评价杭锦旗黄河南岸灌区土壤质量的最优方法组...  相似文献   

10.
主成分分析法在耕地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5  
本文根据土地资源的特点,对陕北干旱地区旱作耕地土壤的10个样本7个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耕地质量评价的探索性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第Ⅰ ̄V主成分综合携带了全部信息的94.26%,各点类聚性强。根据主成分的综合得分划分耕地地力等级,其结果与其它评价的方法实际情况是一致的。此法步骤规范,可以避免信息的交叉和重叠,使分析结果更加清晰和有说服力,且计算简便,又便于计算机处理。主成分分析法对于土地质量评  相似文献   

11.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及其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春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642-10643
对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改进,在数据标准化时与环境评价标准联系起来,从而较好地反映多指标水质系统的真实状况。将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应用于飞龙江流域水质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飞龙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良好,这种方法应用于水质评价得到的结果与实际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不同基因型马铃薯块茎损伤性状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筛选马铃薯块茎耐损伤种质,为损伤相关研究及育种提供理想材料。【方法】选用104份马铃薯品种(系),了解其表皮擦伤、内部损伤和损伤变色3个损伤指标并进行主成分、聚类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得到的主成分的特征向量值,表皮擦伤远大于内部损伤,内部损伤大于损伤变色。系统聚类分析把104份马铃薯品种(系)分为6个类群,类群间的3种损伤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结论】3种损伤对块茎整体损伤的影响程度为:表皮擦伤>内部损伤>损伤变色,而且得到块茎整体损伤耐性理想的品种(系)类群。简化了损伤性状的研究,为后续的损伤性状研究提供了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子鼻技术对不同烘烤度橡木片陈酿的葡萄酒进行检测,优化电子鼻传感器,并使用PCA(主成分分析)和LDA(线性判别分析)两种模式对优化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分析模式均可显著区分经橡木片陈酿的葡萄酒与未经陈酿的原酒。在葡萄酒陈酿第22天前,LDA能够将不同烘烤度橡木片陈酿的葡萄酒明显区分开,LDA-DI均大于80%(陈酿第9天和第15天出现波动)。在葡萄酒陈酿26d左右,其陈酿接近完成,此时LDA依然能对其进行一定程度区分,LDA-DI值为-0.2%,总之,LDA-DI值均高于PCA-DI值。实验表明,电子鼻可以准确、高效地鉴别葡萄酒陈酿与否并可对不同陈酿工艺作出区分,为葡萄酒品质快速鉴定提供有力依据。此外,相较于PCA法,LDA法区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金华市郊土壤-杂草中Cd,Cr,Cu,Mn,Pb和Zn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表明:(1)土壤与杂草体内6种重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在6种元素之间,Cr,Cd,Pb,Cu在含量上的相关性较大,而Zn,Mn的相关性较低;(2)在不同的杂草与土壤样品中,均以Mn,Zn的含量差异最为显著;(3) PCA排序图能够定量直观地反映出样点,杂草在6种重金属元素组成上的相似性,也反映出元素组成差异所形成的杂草生态类群与局部区域土壤元素差异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15.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样本相关矩阵出发,对随机抽取农学院农学专业20名学生的业务能力、品德表现、实践技能和体能等项指标进行分析,依据调查指标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以上,提出了4个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主成分及其主成分函数表达式.通过计算各学生的重要主成分值,进而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其结果与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的实际表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电子鼻嗅问指纹分析、电子舌滋味指纹分析及模糊数学感官评价,选出一种烟熏液使其在合适的添加量下制作的培根能够达到传统木屑烟熏培根的风味,同时探寻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法优化培根烟熏工艺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采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图对3种不同浓度烟熏液制作的培根与传统木屑烟熏的培根从整体气味和滋味上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分析并验证电子鼻和电子舌的结果。【结果】对电子鼻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1和2的累积贡献率为99.760%,大于85%,说明主成分1和主成分2已经包含了很大的信息量,能够反映样品的整体信息。4号(3‰名花MH-SO152)样品的分布区域与1号(木屑烟熏)样品的分布区域分离较远,在气味上差别明显。5号(1‰名花SY-SO968)、7号(3‰名花SY-SO968)、9号(2‰金牛山Ⅱ号)和10号(3‰金牛山Ⅱ号)样品的分布区域与1号样品的分布区域分离较近,在气味上它们与1号样品比较接近。6号(2‰名花SY-SO968)样品的分布区域与1号样品的分布区域有部分重叠,说明6号样品在气味上与1号样品基本一致,即添加2‰的广州名花SY-SO968烟熏液制作的培根与传统木屑烟熏的培根在气味上基本一致。对电子舌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1和2的累积贡献率为88.903%,大于85%,能够反映样品的整体信息。2号(1‰名花MH-SO152)、3号(2‰名花MH-SO152)和4号样品的分布区域与1号样品的分布区域分离较远,在滋味上与1号样品差别明显。8号(1‰金牛山Ⅱ号)、9号、10号样品的分布区域与1号样品的分布区域分离较近,在滋味上它们与1号样品比较接近。5号、6号、7号样品的分布区域与1号样品的分布区域分离最近,说明在滋味上它们与1号样品最接近,即添加广州名花SY-SO968烟熏液制作的培根与传统木屑烟熏的培根在滋味上最接近。在培根模糊数学感官评价的综合得分和烟熏风味描述中,1号、6号、7号和10号样品的综合得分比较接近,分值都大于8,评价等级为很好,风味描述都为烟熏味浓郁,口感好。其中,6号样品与1号样品的模糊数学感官评价的综合得分最接近,仅相差0.05,与电子鼻和电子舌法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通过电子鼻和电子舌法的主成分分析,得出添加2‰广州名花SY-SO968烟熏液制作的培根与木屑烟熏培根在气味上基本一致,在滋味上最接近,可以用来代替传统的木屑烟熏培根。其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的综合得分与木屑烟熏培根最接近,与电子鼻、电子舌法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电子鼻和电子舌法优化培根烟熏工艺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从整体风味上为肉制品的生产工艺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应用NCBI 网站上释放的41 977 条油棕EST 序列,从中挖掘SSR 位点3 946 个,根据27 个SSR 位点的 侧翼序列设计引物,并对18 份油棕DNA 样品进行扩增,扩增结果显示10 个标记具有多态性。根据这些标记信息, 对这18 份油棕资源进行主成分分析,18 份油棕资源被分成两个遗传群体,一个为文昌高隆湾和文昌椰子研究所的 油棕资源,另一个群体为10 份引自马来西亚的油棕资源。这些研究显示,开发的标记可用于油棕资源遗传多样性评 估、遗传结构评估,并可用于油棕遗传图谱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新疆奇台县粮食生产影响因素与模拟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奇台县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并对其产量进行预测.[方法]在分析奇台县58年粮食生产动态变化特点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探讨了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结果]农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制度政策是影响奇台县粮食生产的两个主要因子;分别建立GM(1,1)模型、ARIMA(1,3,3)模型以及两者的组合模型,拟合了奇台县粮食总产量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发现组合模型平均相对误差率仅为7;,说明组合模型的模拟精度较高,从而得出2010~2015年奇台县粮食总产预测值.[结论]GM(1,1)模型和ARIMA(1,3,3)模型两者组合的模型预测精度高于单个模型的预测精度.2015年该县粮食产量将达到52.1×104 t.  相似文献   

19.
以延边地区农业特征为基础,对延边地区主要农业类型进行分类。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将延边地区农业类型划分为6个类型地区,并指出每个地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以2009年东莞32个镇(区)为研究单元,选取经济、基础设施、环境等指标作为评价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计算获得各镇区的综合发展实力得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镇(区)综合发展差异的类型划分。结果表明:东莞市镇域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可划分为综合发展好、较好、较弱、弱4种类型,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由东莞市域中西部核心区—东南—中部—西北、东北部外围区域递减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