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文章从如何理解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机械采煤工艺的概念方面入手,对于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机械采煤工艺的特点,从煤炭形态、采煤效率以及设备性能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机械采煤工艺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究,包括工作简介、生产系统、设备选择、采煤的方式以及标准化作业管理。希望可以有效推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机械采煤工艺,提升煤矿开采效率和质量,同时使得环境得到保护,促进我们国家煤炭开采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综采采煤工艺需要高度机械化技术,破、装、运、支、处都得相互配合才能实现工作面的高产高效。本文对综采采煤工艺的主要方法、主要设备进行了综述,对技术人员综采采煤工艺初步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综采工作面的智能化采煤技术对于提高采煤效率、减少人力使用、提高采煤安全性都有较好的效果,国外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这方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文章对综采工作面智能化采煤技术的国内外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重点探讨了当前综采工作面智能化采煤的关键技术,指出我国在智能化采煤技术方面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突破。  相似文献   

4.
采煤技术的革新对于提高煤炭开采的效率、开采量都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减少开采人力,最大限度保障人的安全。文章分析综采自动化采煤技术的构成,并且指出了综采自动化系统的控制要求,对采煤机、输送机、液压支架三个方面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促进我国综采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在新疆国营农场试验研究棉花收获机械化工艺的结果和对美、苏两国生产经验的分析,探讨明确了化学脱叶催熟、机器采棉和棉花的清理加工这三个工艺环节是棉花收获机械化客观上必需的,并提出了具体技术方案。这些主要工艺环节必须紧密配套才能保证机器采的棉花质量和高效低成本地进行机器采棉。本文并分析评价了现有国外的水平摘锭式和垂直摘锭式采棉原理存在的问题,如结构复杂笨重、落地棉多等的缺点。并且根据对气吸机械振动式采棉部件试验研究的结果,提出了装有拨株辊的改进型气吸振动式采棉部件的初步方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现有物质技术条件下,在国营植棉农场实行本文提出的棉花收获机械化方案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小煤矿开采技术科学应用作为复采残采煤层开采过程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煤矿生产的综合水平。因此,现代煤矿企业必须根据以往复采残采煤层煤矿开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合理选择应用开采技术,不断提高煤层顶板支护管理水平,避免煤矿开采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将对复采残采煤层小煤矿开采技术的展开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相关建议,供读者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7.
煤炭行业的发展是保证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对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各项技术进行研究。对于采煤掘进这一过程来说,高强支护技术在近年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文章对这一技术具体的应用过程进行详细分析。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这一技术应用的原理和优势,第二部分则主要对这一技术在采煤掘进中的具体应用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采煤塌陷区部分地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壤接近饱和湿度,具有建设人工湿地的良好条件.在分析徐州市九里采煤塌陷区景观生态特征的基础上,从水环境综合整治、粉煤灰利用、驳岸建设、植物配置等方面对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的可持续景观规划进行研究,以为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平原区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土地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地势低洼,土壤接近饱和湿度,为人工湿地的规划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结合平原采煤塌陷土地开发复垦,对平原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进行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规划建设人工湿地,改善矿区城市的生态环境,推进采煤塌陷土地的综合效益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模压用阴模又称卡箍,多为分体式结构,合模后整体精度要求高,机械加工难度大,废品率高。本文通过对某阴模的工艺试验,优化了工艺路线及工艺方法,设计制造了专用夹具、刀具,通过受力分析,校验了切削用量,大幅提高了卡箍的合格率,该加工工艺对此类零件的机械加工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压煤区开采规模与水土资源承载力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压煤区资源利用的协调性是衡量综合承载力水平的基础。【目的】通过研究泽州县压煤区煤炭开采规模与水土资源承载力的协调变化趋势,可以制定相应发展对策实现资源协调利用。【方法】首先基于煤炭开采与水土资源承载力的自然耦合关系,在资源同步利用模式下分析煤炭开采对水土资源的破坏;再通过建立煤-地-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了资源利用水平;构造耦合协调性模型分析其耦合程度,并运用GIS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研究区除2011年因采煤规模过大破坏了水土资源承载力外,其整体耦合协调度呈递增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3个分区几乎相间分布,结合各分区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以下发展对策:(1)低度协调的一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边界,采煤规模过小,应发挥土地资源承载力的优势,开发利用采矿用地以平衡煤炭产业的需求,提高耦合协调度;(2)高度协调的三区主要分布于矿区,目前采煤规模合理,对于丰富的水资源应注意涵养水源、节约利用、减少水污染;(3)比例最大为53%的二区沿长河河道分布,中度协调、采煤规模过大,应当在资源承载力范围内合理规划煤炭开采规模,使三者并重发展和谐统一。【结论】研究区煤炭开采规模与其水土资源承载力水平的变动渐渐从有无序走向有序,三者发展逐步协调;而结合各协调性分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的发展对策,在资源开发利用之外也考虑到了协调性发展的前提,可为将来可持续发展作出科学性保障。  相似文献   

12.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在综采机械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对人才的要求不仅需要掌握机械方面的知识,还要重点培育"工匠精神",综采机械高技术技能型领域急需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工匠精神"培育综采机械化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实现途径,以期使"工匠精神"的教学规范化进行,符合我国工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运用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技术监测高潜水位矿区采煤扰动下原有生态系统破坏及地表耕地损毁程度的方法。以高潜水位矿区开采沉陷导致地面积水所引起的农作物渍害影响为例,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在传统植被指数的基础上引入红边波段进行扩展,优选了22种植被指数,结合田间同步实测生物量数据,采用经验模型法分别构建了一元回归、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元逐步回归(Multivariable linear regression,MLR)、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s,BPNN)的生物量反演模型,通过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估测精度(EA)3个指标筛选出最佳模型。最后基于最佳模型进行研究区玉米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反演和分析,结果显示:所选的植被指数均与生物量显著相关,其中,最终采用的BP模型的估算精度最高,该模型决定系数R2为0.83,增加了0.10~0.17,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为178.72 g/m2,减少了29.65~60.23g/m~2,估测精度EA最终可达到79.4%,提高了3.3%~7.1%。说明红边波段更适于采煤沉陷区作物的生物量的估算,引入红边波段构建生物量反演模型,可以显著提高采煤沉陷影响下玉米生物量无人机遥感反演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采煤沉陷盆地内玉米生物量主要集中于592~1050g/m~2,面积占研究区的74.4%,地表生物量低于352 g/m~2的作物面积达到14.1%,玉米整体长势受采煤扰动影响较严重,玉米生物量呈现从沉陷盆地边缘往中心逐渐降低的趋势。该研究同类型其他高潜水位矿区土地损毁监测与评价、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等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采煤沉陷区玉米生物量反演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探索运用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技术监测高潜水位矿区采煤扰动下原有生态系统破坏及地表耕地损毁程度的方法,以高潜水位矿区开采沉陷导致地面积水所引起的农作物渍害影响为例,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在传统植被指数的基础上引入红边波段进行扩展,优选了22种植被指数,结合田间同步实测生物量数据,采用经验模型法分别构建了一元回归、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元逐步回归(Multivariable linear regression,MLR)、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s,BPNN)的生物量反演模型,通过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估测精度(EA)3个指标筛选出最佳模型。最后,基于最佳模型进行研究区玉米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反演和分析,结果显示,所选的植被指数均与生物量显著相关,其中,BP神经网络模型的估算精度最高,其决定系数R2为0.83,比其他模型增加了0.10~0.17,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为178.72 g/m2,比其他模型减少了29.65~60.23 g/m2,估测精度EA可达到79.4%,比其他模型提高了3.3%~7.1%。这说明红边波段更适于采煤沉陷区作物生物量的估算,引入红边波段构建生物量反演模型,可以显著提高采煤沉陷影响下玉米生物量无人机遥感反演模型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煤沉陷盆地内玉米生物量主要分布于592~1 050 g/m2,其面积占研究区的74.4%,地表生物量低于352 g/m2的作物面积达到14.1%,玉米整体长势受采煤扰动影响较为严重,玉米生物量呈现从沉陷盆地边缘往中心逐渐降低的趋势。本文研究为同类型其他高潜水位矿区土地损毁监测与评价、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等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传统采胶工具伴随着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已使用近百年。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天然橡胶采胶技术的革新,采胶机械的研发与推广发展迅速,便携式电动针采机、电动割胶机相继出现。为分析比较各种便携式电动采胶机械的结构、优势、采胶效果,以便为生产的推广应用及研发提供参考,通过历史文献查阅、样机设计制造、大田割胶评估等方法,研究了传统割胶刀、传统采胶针、电动针采机和电动割胶机4种典型的天然橡胶便携式采胶机械的割胶方式、结构、割胶效果、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电动采胶机比传统人力胶刀在降低采胶技术难度、劳动强度,提高采胶效率、经济效益、应用范围方面更具优势,极具推广应用价值,有效拓展了胶工来源,对于缓解当前产业技术胶工短缺的产业痛点问题具有积极意义,是未来割胶工具应用的主流方向。往复式电动割胶刀在割胶效果方面较旋切式电动胶刀更具比较优势,两种方式的电动胶刀尚需在结构、割胶效果方面优化升级。电动针采机在采胶技术难度要求、采胶效率方面较电动割胶刀更具比较优势,但需解决产量低、刺针深度控制不精准导致伤树率高两大关键问题。便携式电动采胶机械的优化升级、全自动与智能化采胶机器人、农艺农机的融合模式,是该领域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王楠  郭勇  任强 《农业工程》2021,11(12):26-29
我国是棉花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棉花种植过程中,收获环节的劳动强大大、作业难度高,机械化采棉对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棉农收入等有重要作用。该文在分析国内外自走式采棉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国产4MZ-3A型自走式采棉机技术特点和关键部件的使用调整,为国内自走式采棉机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核桃贮藏虫害处理是核桃采后最重要的加工环节,由于虫蛀损失严重,及时高效对核桃贮藏虫害进行杀灭至关重要。文章介绍国内外各种核桃贮藏虫害处理技术,重点阐述了射频杀虫机理、现有设备、技术及工艺研究进展,以及射频技术在核桃贮藏虫害杀灭领域的优势及局限性,并提出了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射频技术所特有的物料内外同时加热、快速、能量穿透深度大等特点,为核桃采后害虫处理和核桃贮藏性改善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技术途径,已成为核桃采后贮藏加工领域研究的前沿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山核桃采打一直以来采用人工用长竹竿敲打的方式,长时间敲打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山核桃的机械采打已成了广大林农的迫切愿望。近日,杭州市临安区农机部门对浙江吉美伟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锂电池碳纤维轻盈山核桃采打机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表明,采打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用于重型卡车车桥差速器主齿轮,由于其主动轮尺寸较大,采用一火两锻工艺难以控制其表面氧化及成型的要求,故采用两火三段的制造工艺。对热锻工艺制造坯工艺与热锻与冷精整组合成形工艺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实例阐述热锻与冷精整组合成形工艺;分析齿轮表面质量、传动平稳性和使用寿命;分析精整模具使用寿命;分析锻造设备投入等方面。结果表明热锻与冷精整型组合成形技术,是一种制造大尺寸、形状精度、表面质量好和机械强度高锥齿轮精密成形技术。  相似文献   

20.
1机采棉加工工艺特点机采棉与手采棉的显著差别为是含杂高,手采棉含杂一般不大于3%,而机采棉含杂一般在12%~14%。由于机采棉含杂高,所以机采棉加工中配置了大量的除杂设备。目前我国使用的机采棉加工工艺中,籽清阶段配备了4台二组籽棉清理机组。其中一台为六辊清花机和一台清铃壳机组成第一组清理机组,一台六辊清花机和一台冲击式籽清机组成第二组籽清机组。清铃壳机主要是清铃壳和干枝等大杂。其他三台籽清机主要清理棉叶和小杂。皮棉清理配置了三台皮清机。其中一台为气流式皮清机,主要清理不孕籽和瘪籽,随后是两台锯齿式皮清机,主要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