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百里杜鹃景区当地主要优势杜鹃品种和二月兰为试材,在金坡和普底2个主要景区的主要观赏道路沿线进行布置选点,并分A(主要优势杜鹃+二月兰)、B(仅有优势杜鹃)、C(仅有二月兰)3种不同配置方式进行对照播种试验,通过对2个景区3种配置方式标准样地在种植二月兰前后主要优势杜鹃及二月兰各自的开花周期、平均总开花量及种植密度等数据统计与分析;样地空间层次结构变化分析和评价等,研究了种植二月兰及采取不同配置方式对百里杜鹃金坡、普底2个主景区的观花效果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二月兰在延长公园景观观赏时间、增加景观空间层次结构、丰富景观观赏效果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种植二月兰为这种良好的景观可延续提供了保障。同时根据黄金比理论和景观协调性,从景观观赏效果出发,给出了种植二月兰最佳平均配置密度建议:普底景区和金坡景区A配置标准样地二月兰最佳平均配置密度分别为6.9株/m2和9.1株/m2;普底景区和金坡景区C配置样地二月兰最佳平均配置密度分别为17.63株/m2和17.12株/m2。  相似文献   

2.
二月兰传粉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莉俊  韩颖  戴思兰 《北方园艺》2007,(12):119-121
对二月兰在北京地区开花的物候期、花粉的活性、柱头的可授性、植株繁育系统及种子的萌发特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月兰的花期从3月底可一直到5月中旬,盛花期在4月,单朵花期维持5 d左右,5月中旬花朵基本凋谢,进入结实期;花粉活性蕾期最高,开花第4天基本无活性,而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后3~4 d最高;不同方式的结实率也表明二月兰自然条件下难于自花授粉;二月兰的种子储藏年限及温度对萌发率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对萌发速度影响较大,2005年收集的种子较于2003年和2004年萌发更快,而在25℃下萌发速度比20℃和30℃更快.  相似文献   

3.
以一串红为试材,对4种新型水溶肥料在一串红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筛选出适合一串红生产应用的新型水溶肥料种类。结果表明:喷施4种新型水溶肥料与对照相比,能明显改善一串红的营养生长,表现为叶色浓绿,生长健壮;花色鲜艳,花序多,小花多而大,能明显提高其观赏效果;提早开花时间,延迟败花时间,使得一串红花期延长,增加观赏时间。其中以喷施腐殖酸水溶肥料效果最好。建议一串红生产上推荐使用腐殖酸水溶肥料,花期长,观赏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以2年生观赏桃"迎春"、"元春"为试材,以不加温处理为对照,将根系加温技术引入温室观赏桃生产中,研究了根系加温对温室观赏桃花期、花质等的影响,以解决目前观赏桃温室生产中先叶后花,影响花期、观赏效果的问题。结果表明:根系加温处理提高了观赏桃栽培基质温度,对温室内气温没有明显影响;使花期提前10d以上,缩短花期2d,延长了可观赏期1d以上,花朵直径增大,且始花期、花期、观赏期、花朵直径指标差异极显著;减少了单株花期新梢数量,降低了新梢总长度;促进了根系生长,新根数量和长度显著增加,根系活力提高。试验表明根系加温有效解决了温室观赏桃生产中先叶后花的问题,提高了观赏桃的观赏效果,根系加温技术值得在温室观赏桃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光质对盆栽一品红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江明艳  潘远智 《园艺学报》2006,33(2):338-343
 以‘天鹅绒’和‘威望’两个一品红品种为试材, 研究了红、黄、蓝3种光质对其生长、观赏品质和花期的影响, 结果表明: 红光有利于叶绿素b的合成, 促进侧枝的生长, 推迟花期3 d, 但提高花头的观赏品质。黄光有利于光合速率的增加, 对侧枝的生长表现出前期促进、后期抑制的现象, 虽然对花期无明显影响, 但降低了花头的观赏品质。蓝光有利于叶绿素a的合成, 抑制侧枝的生长, 使花期提前7 d,但对花头观赏品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大地红花槐     
彭花 《花卉》2012,(8):13-13
(一)生长特点。1.大叶红花槐生长快速.2年苗胸径可达到4厘米,成材早。2.树下通直、树形美观,花色艳丽。每年开2次花,花期较长。适宜作行道树和园林观赏树种。3.叶片肥大,秋季落叶后还可增加土壤肥力和通透性,更加适合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铁线莲品种群的花期观赏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9个观赏铁线莲(Clematis)栽培品种为对象,对Ⅰ次花的现蕾日期、孕蕾期天数、始花日期、盛花日期、落花日期、末花日期、单朵花期天数、花期天数和观赏期天数等9个性状进行了连续3年的系统观察和分析。以始花日期相差16 d为级差,将供试品种划分为极早花、早花、中花、晚花和极晚花等5大类群;以观赏期天数相差5 d为级差划分为极短花期、短花期、中长花期、长花期和超长花期5大花期长短类群。通过观赏多度指数(CDI)分析确定了铁线莲的最佳观赏期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温度是影响铁线莲花期的主要因素,孕蕾期天数、花期天数、观赏期天数与气温均显著相关,而单朵花期与气温相关性不显著。本结果可为铁线莲在园林应用中的品种组合配植、专类园建设、定向育种亲本选配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日香桂属于四季桂的一个优异变种。它自小着花,年花期达260天,且花香浓郁,是目前较理想的香花常开的桂花品种。日香桂枝多叶密,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终年叶色翠绿,观赏效果好。初花期花色乳白,晚花期花色金  相似文献   

9.
木瓜属观赏海棠的正常花期在4月上旬,为了丰富北京地区早春花卉的观赏类型,满足春季活动及展览的实际需求,对木瓜属盆栽海棠实施花期调控技术,通过对温度等主要制约因素的研究,寻求到木瓜属盆栽海棠在3月底及5月中旬开花的花期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引进的5个花葱品种进行观测,开展了生态适应性研究,观察了观赏葱的生长及花期对气候因子的要求,并对其品种的生长势、开花习性与特征等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观赏葱在我国南方发展的前景及措施。  相似文献   

11.
毛棉杜鹃     
毛棉杜鹃又名白杜鹃,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高2m~4m;叶厚革质,集生枝端,近于轮生,长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花期4月~5月,数伞形花序生枝顶叶腋,每花序有花3朵~5朵;花冠淡紫色、粉红色或淡红白色。果期7月~12月,蒴果圆柱状。  相似文献   

12.
杜鹃花属植物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杜鹃花属植物的种质资源状况、育种过程中的性状改良以及现代育种技术的应用。杂交育种仍是杜鹃花育种的主要方法,分子育种是今后研究方向和热点。  相似文献   

13.
千里香杜鹃挥发性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和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野生杜鹃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分离出83 个峰, 确认了其中的77 种化合物, 其含量共占全油的98. 63 % , 其主要化学成分为5 - 羟基- 2- 甲基苯甲醛; 2 - 氟苯基异氰酸盐; 5 - 乙基- 5 - 甲基- 环己酮; 1 - 乙基- 1 - 甲基- 环己烷; 4α- 甲基- 十氢萘; β- 榄香酮; 1 , 2 , 3 , 5 , 6 , 7 , 8 , 8α- 八氢萘等。  相似文献   

14.
杜鹃组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杜鹃花是我国的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我国有600余种,占世界杜鹃原种的60%.但杜鹃的常规繁殖有一定局限性,不利于规模化商业生产及新品种的选育.随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进步,杜鹃的组织培养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在杜鹃组织培养上的研究情况做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5.
运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结果表明:对生根率和根毛长度影响最大的是激素,其中以IBA效果最好;对单株根毛数影响最大的是取材部位,其中以母株北部最好。综合考虑总生根量后,最佳处理方式为取母株北部的插穗,用400mg/L IBA处理30min后进行扦插,其生根率可达60%,单株根毛数5.07根,平均根毛长度2.44cm。  相似文献   

16.
以锈叶杜鹃无菌种子萌发后的胚轴和子叶为试材,对影响其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几个关键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S培养基较适宜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TDZ和NAA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有很大影响,TDZ 0.50mg/L+NAA 0.05mg/L对愈伤组织诱导效果较好,诱导率为77.78%;MS+TDZ 0.10mg/L+NAA 0.05mg/L对愈伤组织增殖效果较好,增殖率为96.67%,增殖倍数为4.50;愈伤组织需及时转瓶,转瓶时间较晚容易褐化死亡,转瓶时间以40d为宜。  相似文献   

17.
以菌子山采集的优良三花杜鹃单株的茎尖和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三花杜鹃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三花杜鹃组织培养的外植体采用0.1%HgCl2消毒3 min,2%NaClO消毒8min,茎尖的诱导率最高为80%,采用0.1%HgCl2消毒5 min,2%NaC10消毒10 min,茎段的诱导率最高为75%。分别比较了不同培养基对外植体诱导、丛生芽增殖及试管苗生根的效果;初代培养,外植体诱导不定芽最适培养基1/4 MS+ZT 3.0 mg/L+NAA 0.5 mg/L,三花杜鹃茎尖和茎段的诱导率最高,达到90%;增殖培养基采用1/4 MS+ZT 1.0 mg/L+NAA 0.1 mg/L;壮苗培养基采用1/4 MS+ZT 0.5 mg/L+NAA 0.1 mg/L效果最好;三花杜鹃最适生根培养基是1/4 MS+IAA 2.0 mg/L+NAA 2.0 mg/L,生根率为90%。移栽采用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比例为2∶1∶1作为基质最好,成活率为86%。  相似文献   

18.
‘霞绣’是‘秋霞’杜鹃与锦绣杜鹃(Rhododendron pulchyrum Sweet)杂交育成的杜鹃花新品种。花紫红色(Red Purple Group-N65A);单瓣,5裂,瓣圆,上部裂片有醒目深紫色斑点;花径4.5~5.0cm。植株长势强健,株形紧凑美观;耐高温高湿,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棚室盆栽和露地栽培应用。自然始花期较早,为3月上中旬,持续20~25 d。  相似文献   

19.
以西洋杜鹃的两种不同花色品种‘红宝石'(R.Redjacj简称RR)、‘粉冠军'(R.Brittania简称RB)的无菌苗叶片和茎段(包含茎尖)为外植体,研究不定芽的诱导、壮苗及生根。结果表明,叶片诱导不定芽最佳培养基为:DJ+ZT2.0+NAA0.2+琼脂0.8%+蔗糖30g/L,‘红宝石'增殖倍数10.9,‘粉冠军'增殖倍数29.63。茎段(包含茎尖)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DJ+ZT0.5+NAA0.05+琼脂0.8%+蔗糖30g/L,‘红宝石'增殖倍数为2,‘粉冠军'增殖倍数为3。生根最佳培养基为:Read+NAA0.2mg/L+AC3g/L,‘红宝石'平均生根率达84%,‘粉冠军'平均生根率达93%。  相似文献   

20.
以野生种"羊踯躅"、"映山红"与园艺品种"夏玫红"、"深球红"、"粉鹤"5个基因型杜鹃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几个种(品种)的种子形态与萌发特性,旨在为引种驯化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5种供试杜鹃的种子均极细小,其中"羊踯躅"种子明显大于其它4种。除"映山红"与"深球红"以外,种子千粒重存在显著差异,"羊踯躅"的千粒重最重,达到0.258g;而"夏玫红"的千粒重最轻,仅为0.051g。不同杜鹃种(品种)种子形态差异显著,种子呈现椭圆形、卵形、矩圆形等形态。不同种子的翅、条纹及两端形状等均存在明显差异,可见种子形态可以作为杜鹃分类的重要依据。5种杜鹃种子萌发时滞、萌发持续时间及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有差异,"羊踯躅"种子的萌发时滞最短(10d),而"映山红"最长(15d)。种子活力排序为"羊踯躅""粉鹤""夏玫红""深球红""映山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