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荷叶离褶伞菌株为试材,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在PDA基础培养基上测定了4种无机盐及其正交组合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其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荷叶离褶伞菌丝萌发与生长的最适组合为ZnSO42.0g/L、MgSO44.0g/L、KH2PO44.0g/L、FeSO41.5g/L;高浓度的ZnSO4、MgSO4、KH2PO4以及FeSO4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MgSO4浓度≥10.0g/L时,菌丝停止生长;4种无机盐协同作用对荷叶离褶伞菌丝生长影响的大小依次为FeSO4MgSO4KH2PO4ZnSO4;各组合之间的菌丝生长速度差异极显著,不同组合间有明显的交互作用,最佳组合为2.0g/L ZnSO4+6.0g/L MgSO4+6.0g/L KH2PO4+1.0g/L FeSO4。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2015,(1)
采用固体平板菌落十字相交法,测定了杏鲍菇菌丝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KH_2PO_4、MgSO_4、ZnSO_4·7H_2O、FeSO_4·7H_2O四种矿质元素的生长速度。结果表明:不同矿质元素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适宜杏鲍菇菌丝生长的KH_2PO_4的最适质量浓度是1.0 g/L,当质量浓度达到5.0 g/L时,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gSO_4的最适质量浓度为1.5~3.5 g/L;FeSO4·7H_2O的最适质量浓度为0.15~0.3 g/L;ZnSO_4·7H_2O的最适质量浓度是0.3 g/L,高于0.45 g/L时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适宜杏鲍菇菌丝生长的矿质元素的最优组合为B_1A_2D_1C_1,即MgSO_4 1.5 g/L,ZnSO_4·7H_2O 0.30 g/L,FeSO_4·7H_2O 0.15 g/L,KH_2PO_40.5 g/L。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比、无机盐及其浓度对白灵侧耳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灵侧耳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最适碳氮比为20:1;促进菌丝生长的最适KH2PO4、MgSO4浓度分别为0.3%、0.1%;最适NaCl、KCl、CaSO4·2H2O浓度均为0.5%;CaSO4·2H2O对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H3BO3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最小;ZnSO4·7H2O对白灵侧耳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平皿培养方式探索一株野生巨大口蘑菌株菌丝适宜生长条件.试验结果,该菌株的菌丝生长最适培养温度为30℃,培养基最适pH为6,碳源为果糖,氮源为牛肉膏或酵母膏,适宜维生素为VB2、VB6,无机盐 MgSO4、KH2PO4、KCl、CaCl2、ZnSO4、FeSO4对菌丝的生长均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真姬菇母种培养基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韶菊 《北方园艺》2010,(5):181-183
分别以PDA培养基和玉米粉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改变培养基中各成分的含量并确定真姬菇菌丝体生长需要的最适碳源物质和适宜氮量,测定真姬菇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适于真姬菇菌丝体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玉米粉2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MgSO41 g,KH2PO41 g,蛋白胨1 g。  相似文献   

6.
采用平板培养的方法,以菌落的大小为指标,研究了不同浓度4种矿质元素(Na、K、Cu、Mg)对褐口蘑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进菌丝体生长的各种矿质元素的化合物浓度分别为NaNO30.9960g/L,KH2PO42.5g/L,CuSO40.012g/L,MgSO40.4980g/L。  相似文献   

7.
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对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生长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 ℃,最适pH值为4,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照,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佳无机盐为KH2PO4+ MgSO4·7H2O.  相似文献   

8.
不同无机盐对平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邱奉同  刘培 《北方园艺》2007,(10):216-218
以高粱粉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在其中分别添加5种常见无机盐:KH2PO4,MgSO4,ZnSO4,NaCl,CaCl2,每种无机盐设计5种不同浓度,测定平菇母种菌丝体在不同浓度的无机盐中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0.3%KH2PO4、0.45%MgSO4、0.5%ZnSO4、0.9%NaCl对平菇生长最有促进作用,而低浓度的CaCl2对平菇菌丝生长无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浓度的CaCl2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唐业刚  邵媛 《食用菌》2014,(1):17-20
以香菇母种菌丝为材料,采用液体培养基摇瓶培养,对培养基中碳源、无机盐配比、氮源进行了优化,并探讨了硫酸亚铁(FeSO4·7H2O)在富铁培养基中的最适添加量,以及黄豆粉在富铁培养基中的最佳添加浓度。结果表明,香菇菌丝体液体发酵优化培养组分为:马铃薯20%,可溶性淀粉2%,酵母膏1.5%,蛋白胨0.2%,KH2PO41.0%,MgSO40.05%,最大菌丝球得率可0.932 g/100 mL。最佳硫酸亚铁标准溶液添加量为6 mL,即培养基中硫酸亚铁含量为0.336 mg/100 mL时,香菇菌丝球得率最大,可达1.274 g/100 mL,最大总富铁量可达0.1008 mg/100 mL。最佳黄豆粉添加浓度为1.5%,菌丝球最大得率可达1.4260 g/100 mL,最大总富铁量可达0.1547 mg/100 mL。  相似文献   

10.
以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及其产生的毒素为供试材料,研究10种化合物在4种浓度下对香蕉枯萎病菌菌丝体生长、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和对香蕉枯萎病菌毒素的钝化作用。结果表明,除NH4NO3外,供试化合物对香蕉枯萎病菌的菌丝体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及毒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CuSO4在2~5g/L、FeSO4-7H2O在5g/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强,抑制率为100%。EDTA·Na2在5g/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菌丝的抑制率为93.64%。FeSO4-7H2O、(NH4)2SO4-FeSO4-6H2O、KMnO4、CuSO4在0.5 ̄5g/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分生孢子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平均抑制率分别为97.73%、97.07%、90.98%、90.39%。CuSO4和KI在1 ̄5g/L的高质量浓度下均出现化合物中毒现象,在0.5g/L的质量浓度下钝化效果最好,分别达75%、67.05%。EDTA·Na2、Zn-SO4-7H2O和(NH4)2SO4-FeSO4-6H2O是在5g/L质量浓度下钝化效果最强,分别为100%,98%和93.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