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和我的前妻,是经人介绍认识的.结婚后我发现她狭隘、自私、疑心大.特别让人不能容忍的是她竟背后跟踪我,调查我。我想与她离婚,她先是以财产相要挟.后又把孩子当砝码,我同意了她的请求,我净身出户,房子、孩子都归了她.可她拒收我给孩子的抚养费。企图以此让我和孩子断绝关系。  相似文献   

2.
《北方牧业》2006,(12):5-5,13
她是养殖大户.她是市级劳模;她的养猪场每年生产成猪6000余头,是著名的雨润食品厂的生产基地、放心肉生产基地:她的养殖场还是南京市副食品生产基地、职工二次创业示范基地。当初.因为她的能力.政府花大力气请她来养猪,并且给了她无数帮助.当她做出成绩时,更是荣誉满身。可是时过境迁,如今正当她的猪场如火如荼的时候.政府突然要收回土地,不再和她续签合同。  相似文献   

3.
我和妻子已经离婚了,可她又想和我复婚,我对她已经死心,她现在把儿子带走了.并威胁我说如不和她复婚.她就让我永远见不到儿子,离婚协议书上写的很清楚,儿子有我抚养,一切费用有我承担,她只有探视的权利.她曾经还狠心写下一份和儿子断绝母子关系的断绝书,现在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4.
侯广梅是通化县丝绸厂的一名普通女工,因企业效益不好.于1997年3月份下岗。她在纺织行业于了十几年,又是一名女同志,下岗了能干什么呢?她多方寻找就业门路,几经周折,最后,她决心要在养殖业上干一番事业。她同丝绸厂领导协商,租用厂方闲置房屋150平方米、场地3000平方米,筹措资金4万元,在丝绸厂领导和畜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办起了养殖场。到1997年末,已累计育肥出栏商品猪10头、牛10头、羊22只.肉鸡2600只、鹅300只,销售收入10.5万元.获利1.6万元,成为全县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典范,她成功了,但她没有停滞不前。她潜心钻研…  相似文献   

5.
朋友总在跟我慨叹生活的不公.她没有成为风云人物.挣的工资平平,开的车一般。她说,要还想往上,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然而她已厌倦了.因为那份工作压力更大.神经会更紧张。她问我,我要不要再去争取?我笑她,你已经让我们羡慕得眼红了.却还要慨叹。做女人做到这个份了.却还抱怨命运的不公.这个社会本来就有太多的诱惑、太多的不公和太多的挑战和选择.挣钱铮到多少算多.房子多大算大.车子多好算好?  相似文献   

6.
《山东饲料》2006,(3):31-31
她曾是招远一名普通的农家女.丈夫事业非常成功.她完全可以在东郊的别墅区尽享“阔太太”的生活.但她却选择了艰苦创业.一年时间拼百千万家业。刘伟红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从小生意到千万富翁,有时只隔了一层纸,只要找对了方法并付诸行动,拥有遭遇挫折时的那份坚韧,一切都有可能。  相似文献   

7.
《山东饲料》2007,(6):34-34
最近,山东济阳读者王怀英来电说,去年她的棉花生长过程中出现早衰.导致减产。她想了解造成棉花早衰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本刊请教有关专家后.答复如下:  相似文献   

8.
畜牧产业呈深度下滑在山东省城济南,现在猪牛羊肉和鸡蛋都便宜了许多。有市民发现,有的肉类品种3月末比月初降了三成。靳卫兰是济南市长清区的养猪大户.记者曾多次采访过她。3月31日,她向记者抱怨猪价太低,又快承受不住了,“春节后出栏价是13.6元/公斤.后来降到11.6元/公斤,现在跌至10元/公斤。  相似文献   

9.
辣妹子     
她,30出头的年龄.虽说中等身材.却长了一身的习称。凡是接触过她的人.都说她“辣得很”。但从她娇艳的脸上.你却丝毫读不出她“辣”的痕迹。她是个司机.人人都喜欢称她“辣司机”。可她名副其实的雅号是“辣妹子”。这还是10余年前做姑娘时.邻里乡亲送给她的。她.生在一个离县城较远的一个比较偏僻的村子里。可谁知.这寂寥的小村.却造就了她一身的“辣味”。姑娘堆儿里.她性格总爱拔尖儿;结婚后.媳妇堆里.她过日子也总想拔个尖儿。婚后不久.她发现村子离供销社太远.这儿的人平时买酱油、装醋都得跑很远的路。于是.想开个小…  相似文献   

10.
我和美香几乎没有什么共同点.可不知为什么.我们却是一对好朋友。美香是厨师.人长得珠圆玉润。她喜欢流行歌曲.崇拜刘德华.常常在黑夜里听他的歌掉眼泪儿.而我‘最瞧不起追星族了。有时我自已也疑心.我对美香的好是不是垂涎她的手艺?不过也难怪.美香能把一帮食客吃得眉开眼笑.对于吃食没有见过世面开过眼界的我能不是一种诱惑,美香善于制作各种点心、风味小吃.她整天捧着本菜谱研究她的菜怎么煮.每炒出一味新菜都会端来让我尝尝.所有节假日、纪念日及我的生日她的生日等等.美香都会特别煮些东西给我吃。我属于那种好高骛远志…  相似文献   

11.
徐华 《山东饲料》2006,(5):42-42
大书堂。一个多么具有气魄和浓郁文化气息的名字呀!老一辈大书堂人在给她起名时一定费过不少的心思,望一代代大书堂人都像她的名字那样。家家墨书香。户户出人才,天天都是好日子。然而,好名没能带给她好运.多少年过去了,祖祖辈辈的大书堂人仍在受穷,即使到了1995年底.这里的人均纯收入数在诸城市都还挂不上号,而她所处的位置却是寸土寸金的诸城市市区,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如今的大书堂不算过分。  相似文献   

12.
陈秋林 《畜牧市场》2004,(10):33-33
当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感到了指头的沉重.不是因为她来自古希腊神话中一条充满哲理的格言,也不是因为她年代久远、充满神奇;而是千百年来,这个话题任何人都无法回避,任何人都会因此而直接或间接地改变自己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13.
《山东饲料》2006,(4):33-33
广东省肇庆市打工妹小梅被某实业公司擅自调整了工作岗位后.不想继续留在原公司.于是口头提出辞职并离开原单位.但没想到该公司却把她告上法院.要求她履行当初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赔偿10万元违约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和一审法院均认定该劳动合同合法有效,小梅应承担10万元违约金。  相似文献   

14.
《湖北畜牧兽医》2006,(7):45-45
因家庭突遭变故.江西农业大学三年级女生许建英暂时放弃学业,回乡当起了“猪倌”。3年来,她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终于使自家的养猪场起死回生.年产值超千万元。2003年,许建英的父亲突发急性脑溢血变成了偏瘫.家里原先靠父亲经营的一个猪场.因此面临倒闭。当时还是江西农业大学3年级学生的许建英.得知这一消息后既伤心又犹豫:是继续在学校完成学业,圆自己的大学梦?还是继承父业.撑起家庭的经济支柱?最终.她决定暂时放弃学业,回到家乡余江县农村帮助父亲经营猪场。  相似文献   

15.
在湘西自治州保靖县,人们四处传颂着中心乡靠养羊致富,并帮助乡亲们共同致富的苗族女青年向洪群的动人事迹.1991年,向洪群高考落榜回到家乡务农.该乡地处山区,农民辛苦一年,勉强维持温饱.毕业于县职业中学的向洪祥,决心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她常常翻阅报刊杂志,寻找致富信息.最初,向洪群看到报刊上介绍的快速养猪法,于是买回8只小猪饲养,一年下来竟赚了1200多元钱.这在世世代代只知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养鸭换油盐钱的穷山村里,无疑是发了一笔大财.但向洪群经过冷静思考,她认识到在本地靠…  相似文献   

16.
成功启示录     
一天,一位中年妇女走进一家雪佛莱汽车的展厅。闲谈中。她告诉推销员她其实想买一部白色的福特车.但对面福特车展的推销员让她1小时之后再去。所以她先到这边瞧瞧。她还说这是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推销员祝她生日快乐。并给她介绍了一部白色的双门轿车。  相似文献   

17.
萌萌     
萌萌是一个从未走出过科尔沁大草原的小姑娘.她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也不想知道。辽阔的科尔沁已足够大了.可以容纳她的整个理想和人生。萌萌的理想并不大.她不想飞出科尔沁.她不敢设想飞出去该是怎样的活法。她只想有一群羊.一群连每一根毫毛都是自己的纯种中国细毛羊。高中刚毕业的萌萌决心为目己的理想付诸行动——她到离自己家不远的一个个体种羊场去了。种羊场不缺人手.但萌萌还是用她那会说话会流泪的大眼睛打动了场长的心.于是.真的有一群中国细毛羊在萌萌的羊鞭下游动了.不过.她只能驱使这些生灵们在划定的牧区…  相似文献   

18.
家住沧州盐山县城的门胜霞下岗后回农村老家养羊致富,成了盐山的新鲜事。 今年47岁的门胜霞,1993年在县某公司下岗时,不禁心中迷惘,常常把自己闷在屋里。在丈夫开导、鼓励下,1998年,她只身回老家创办了小尾寒羊养殖场。 万事开头难。面对人们的不理解,她磨破了嘴皮,到处讲小尾寒羊的优点,养殖的好处。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诚心感动了与她接触的每一个人,最后在镇党委和妇联的支持下,一个占地3.7亩建有11间单舍的养殖场终于建成。当年她从山东梁山引进小尾寒羊200只,使养殖初具规模。为了掌握饲养管理技术,她…  相似文献   

19.
袁梅 《山东饲料》2006,(5):27-27
编辑同志: 一位出租车司机下斑时.发现车内上有一纸包.打开后发现是3万元现金。由于当天乘客较多。无法知道是谁所丢失,便将钱上交给了所在的公司。公司于当晚通过电视播出了招领启事。次日上午。一名自称失主者前来领取.由于她对用什么纸所包、现金数额、票面面值陈述无误.公司即将款交给了她。谁知,下午又来了一名失主,且其所述情况与事实完全一致。公司感到蹊跷,立刻报了警。经查。上午来的冒领者叫石某,她与失主李某是系好友。李某丢款后,将具体情况告诉了石某并请帮助查找。谁知石某看到招领启事。顿生占有恶念,假冒失主领取了现金。请问:石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相似文献   

20.
《山东饲料》2005,(10):36-36
乡村里随处可见的泥巴能卖钱.而且价格不菲,巴掌大的那么一块能卖上几十块钱.这也许是谁都不会相信的事情。然而.就是这个魏晓玉.她做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