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农田防护林的目的是改善农田生态条件,确保农田高产稳产,并发挥农田生态系统综合效益.丰镇县天德永大队的农田防护林和苗圃防护林的林带建成后进行了统一的抚育管理.测定项目包括农田防护林现存量、农田小气候、农田产量和林带枝叶量,测定林带树种为辽杨、北京杨、群众杨,测定的时间为1981年-1984年.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山西省农田防护林建设取得的成效、当前农田防护林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农田防护林建设构想和农田防护林建设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农田生态系统提供了全世界约70%的粮食供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中国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并始终将其视为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而基于粮食安全的农田保护和生态系统修复也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海口市域农田生态现状为基础,通过对农田面积、经营景观、防护林体系、水利设施等要素的分析,对全市农田生态系统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价,最后提出海口市域农田生态系统优化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农田景观格局关系到农田的生态健康和生产力水平,而城市边缘区农田景观,深受城市发展影响。通过对2015与2020年沈北新区Landsat5、7TM影像进行解译,得到了沈北新区两年的农田、建设用地、水域、林地、草地的地类分布图等数据。通过使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在解译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斑块个数、平均斑块面积、临近指数、分维数、聚集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等景观指数。依据两年地类分布图变化分析,以及在各景观指标的含义下再对不同时期景观指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沈北新区农田被建设不断占用的景观特征表现为:农田景观斑块数量、密度显著增加,平均斑块面积下降,斑块破碎化、形状复杂化趋势明显。可见,农田因社会经济结构和区域发展方向的调整而发生巨大改变,被道路和大量小规模的无序建筑侵占和切割,正在逐步丧失农田景观美感,为此,提出了应通过探索不同模式的农田景观治理和建设途径,对城市近郊农田景观加以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归纳总结了我国农田防护林发展历史、构建理论技术和防护效应,同时展望了农田防护林未来相关研究,以期为农田防护林发展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江苏杨树农田防护林亟待更新改造的现状,对其发展历史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分析了杨树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的树种选择、更新方式、更新年龄和结构配置等技术,提出了江苏杨树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的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玉田县农田防护林带防护作用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农田防护林带有着显著的防风作用,由于农田防护林降低了风速,增加了湿度,改善了农田小气候,使农作物获得了增产。同时,建设农田防护林提高了森林覆盖率,改善了人居生态环境,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随着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业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从农田景观生态结构与非点源污染的关系入手,综述了影响农田非点源污染的因素复杂多样,不同化肥、农药使用量、使用方式和季节,农田耕作措施、灌溉方式在非点源污染形成中起了不同作用;并分析了通过农田景观设计来控制非点源污染.  相似文献   

9.
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结合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思想 ,从森林生态学和森林经理学的角度出发 ,在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的基本特征和经营状况的基础上 ,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 ,提出了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可持续经营的思想内涵。并运用数学方法 ,从社会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指标、生态功能指标、政策、技术保障功能指标等 6个方面构建了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计算结果表明 ,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可持续发展力指数为 0 .4 780 ,为基本不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出了农田防护林可持续经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辽西北风沙干旱区农田防护林体系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沙区农田防护林(农田林网)更新问题深入系统的探讨,以农田防护林防护效益永续发挥为总目标,确立沙区农防林合理的更新龄、更新方式和方法,为沙区农田防护林总体效益的持续发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蒙城县农田防护林效益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城县农田防护林建设已初具规模,“三大效益”显著,为了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该县农田防护林建设水平,为此,笔者简要介绍了蒙城县农田防护林建设的现状,着重分析了农田防护林的效益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对提高农田防护林建设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田防护林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农田生态系统的屏障,对生态安全与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阐述了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综述了农田防护林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从农田防护林人工生态工程的内涵出发,论述了其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的重要意义。根据当前需求,剖析了我国农田防护林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应对这些问题的相对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浅谈农田防护林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防护林的作用是保护农田、改善农田小气候、降低风速、调节气温和湿度、改良土壤、净化空气及水质、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也为社会提供大量木材和林副产品。但农田防护林也存在胁地等负面影响,因此在农田防护林的营造中,一定要贯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因害设防”的原则,通过“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农田防护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前言农田防护林是改造自然面貌,保证和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根据一九七一年全区林业会议精神,五年完成农田防护林的要求,及早地提出农田防护林的合理营造意见是当务之急。因此,由巴盟农研所、内蒙林研所、杭锦后旗林业工作站、杭锦后旗气象站等单位共同组成了农田防护林调查组,进行黄灌  相似文献   

15.
半干旱区沙质农田土壤风蚀防治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不同作物留茬和建设农田防护林对遏制农田土壤风蚀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作物残茬留量对农田土壤风蚀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仅留茬措施不能根本性遏制农田土壤风蚀;高积沙农田的风蚀深度和土壤风蚀量均高于平沙地农田,其中〉10m高积沙农田的风蚀深度和土壤风蚀量分别为2.9cm和289.5t/hm2;农田防护林带内的平均风蚀深度和平均土壤风蚀量分别为0.38cm和38.85t/hm2,仅为林带外的18.10%和18.49%,说明在该区建立农田防风林(网)是遏制农田土壤风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作为生态系统之一的农田防护林,在生态环境中具有减小风速、调节小气候、防范干热和洪涝灾害的作用,可有效保护农田降低灾害的发生,因此,在农田建设中不可缺少。对甘州区农田林网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田防护林是平原农区林业建设的重点,也是农区生态建设的骨骼框架。建设和保护好平原农区的防护林,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睢宁县是江苏省欠发达地区之一,在农田防护林建设方面,经过广大干群多年的艰苦努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已于2000年顺利地通过了省高标准农田林网的验收,成为“江苏省高标准农田林网示范县”。瞧宁县在农田防护林建设和管护方面虽然取得一定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认直总结,不断改进,以充分发挥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科学规…  相似文献   

18.
浅谈兵团农田防护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防护林体系是维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团场绿洲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改善绿洲职工群众生活、生产条件,保障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基础。目前,兵团各植棉团场广泛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大田灌溉,加之现有防护林模式存在着一定缺点,这些均对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目前兵团农田防护林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对如何提高今后农田防护林的经营管护,提出对策和措施,为兵团农田防护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农田防护林可以改善土壤水分条件和农田小气候,营造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有利的环境,从而确保农业和牧业高产稳产。介绍了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应、规划设计以及营造技术。  相似文献   

20.
农田防护林是高效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控农田生态环境的多种因素中,其作用最为重要和广阔。农田防护林建设首要任务是改善农田小气候,减免自然灾害的危害,并且它本身也是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能够为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林产品。当然农田防护林也有一定的负影响,如与作物争夺水分、养分等,但这些可以通过采取很多措施加以减免,使农田防护林真正发挥出最大的防护效益。营造农田防护林,其首要任务是保护农田,改善农田小气候,改良土壤,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降低风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减免干热风、台风等自然灾害对作物的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