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当前对虾养殖生产中,普遍出现对虾病害,引起大量死虾现象,由此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养虾户的利益和对虾养殖业的发展,防治对虾疾病,已成为养虾业中当务之急。在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等单位大力协助下,曾就有效预防和治疗各种对虾症病,作了各种药物饵料的对比试验。近期,  相似文献   

2.
科技     
正对虾重大疫病"急性肝胰腺坏死病"临床防控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俗称"偷死病",一般发生在养成阶段,此病传播广、致病性强、死亡率高,是目前危害对虾养殖最严重的疾病之一。2015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王印庚研究员带领水产动物药理与临床研究团队,走遍全国沿海对虾主产区进行调研取样,通过对"对虾急性肝胰脏坏死病"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3.
我国对虾养殖生产规模位居全球首位,对虾是我国最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和出口创汇品种之一。近年来,养殖水环境污染、病害频发、渔业投入品尤其是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等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显,成为影响我国对虾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产》2012,440(7):48-49
技术概述: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为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其快速发展,由于盲目追求高产,养殖技术混乱,药物大量使用和滥用,养殖废水随意排放,而导致对虾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本技术围绕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倡导健康养殖,生产无公害、安全、优质对虾产品,满足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增产增效情况:采用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整个养殖过程养殖环境稳定,换水  相似文献   

5.
深入开展计算机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应用,是目前进行水产养殖自动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介绍了对虾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系统设计过程,它是经过多年的生产经验编制出来,既简单又实用,用户只需进行简单的数据输入便可对对虾进行诊治。  相似文献   

6.
夏冬 《科学养鱼》2000,(10):9-10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病害的流行和危害日趋严重,水产药物的合理应用对确保水产养殖业稳定可持续发展日显重要。我国从 50年代初开始水产病害的研究工作,水产药物的研究和应用大体也从此时开始,水产药物的开发历史则还不到 20年,刚开始形成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科研、生产、应用和药政管理等方面与国外相比,均有较大的差距。本文旨在对我国水产药物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存在问题,促进水产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一、我国水产药物发展现状   水产药物的发展是与水产养殖业、水产动物病害研究及…  相似文献   

7.
用硫酸铜杀灭虾池轮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山东省乳山县养虾池内轮虫大量繁殖,至使水体严重缺氧,造成3,740亩对虾浮头以至死亡,其中740亩对虾全部死亡。为了消除轮虫对养虾的危害,乳山县水产研究所进行了不同药物试验,认为硫酸铜是杀灭轮虫的理想药物,而且对对虾无不良影响。兹介绍用法如下: 1.用量:一般情况下,使池水硫酸铜浓度达到1—2 ppm即可。倘若轮虫和原生动物数量大,虾出现浮头,为了短时间内杀死轮虫等,药量可增加到2~3.5ppm。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产养殖业的重视,以及受国外水产养殖技术的影响,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尤其是斑节对虾(草虾)、日本对虾(花虾)、墨吉对虾(白虾)的养殖,越来越引起养殖业主的重视。养殖业主对对虾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对虾的消化系统短而且细,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对虾饲料的加工要求远比普通畜禽饲料的加工要求高。下面,着重探讨一下生产对虾饲料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1.水中稳定性(耐水性) 对虾饲料要求在水中的稳定时间要长,一般要求达到2h以上。如果生产出来的颗粒饲料耐水性差,则不适应虾类的采食特点,…  相似文献   

9.
对虾白斑综合症简称WSD,是对虾养殖过程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病毒性疾病之一,曾于20世纪90年代大流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使对虾养殖蒙受了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打击.对虾属甲壳类水产动物,免疫能力低下,对应激敏感,一旦发病治疗比较困难.先将对虾白斑综合症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供养虾同仁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入秋后,随着水温的下降,池塘养殖的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的发病频率及危害急剧减少,如草鱼出血病、对虾的白斑综合症、鳜鱼暴发病及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等春秋季常见病,在水温15℃以下时基本不再形成危害。但水产动物进入秋冬之后,是水产动物主要上市期,同时也是苗种放养期,频繁的拉网捕捞、并塘和放养等操作易使水产动物受损伤,再加上寒流的来临造成水温突变,如果秋冬季管理不善,措施不当,同样也会造成水产动物大量死亡。此外秋冬季大多数水产动物已摄食量很少或停止摄食,因此内服给药非常困难,而体外用药一般只对体表疾病有效,无法杀死体内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11.
罗琳 《重庆水产》1999,(1):18-19
水生动物因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称之为病毒病,病毒病对我国水产养殖对象草鱼、青鱼、鲤、对虾、河蚌等造成了较严重的危害。本文叙述了病毒病的发病状况、病原特征、检测方法并对其有效防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水产养殖动物病害日趋严重,而以各种抗生素对水产动物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已相当普遍。但近年来,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一些原来很容易控制的水产动物疾病越来越难控制,不少常用药物的防治效果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虾是黄、渤海特产,它以壳薄、肉鲜等特有风味名扬四海,为中外顾客所青睐,被视为筵席上的珍品。可是这种对虾历来均靠天然捕捞,产量很不稳定。我国的水产科技人员急生产之所急,经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将推进水产健康养殖作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推进水产健康养殖,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水产健康养殖。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各养虾大国都相继大面积爆发对虾疾病,给养虾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有些甚至遭到毁灭性打击。我国对虾养殖产量从  相似文献   

15.
水产动物的营养与免疫,抗病能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渔业生产的日益发展 ,我国渔业结构逐渐转向以水产养殖为主 ,水产养殖将从增量型转为质量型 ,然而制约养殖生产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如水环境污染、高密度养殖不可避免地将影响养殖对象的健康 ,使其感染疾病的机率大大提高 ,导致养殖病害频繁发生 ,造成大量死亡 ,如90年代初对虾病毒性暴发病 ,现在扇贝、河蟹、甲鱼等的暴发病 ,给养殖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化学药物治疗是目前最主要的疾病防治方法 ,但是由于生产中抗生素等化学药物普遍使用或使用不当 ,对抗生素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Aoki,1992) ,动物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  相似文献   

16.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发展,养殖密度逐步提高,但病害导致低成活率一直困扰着广大虾农,其中病毒病是目前对虾病害中危害最大的疾病.病毒性疾病发病急,危害大,而且抗菌素药物治疗无效.病毒一般经鳃和口腔进入虾体内,破坏对虾的消化功能,很快就会出现暴发性流行病害,导致对虾死亡.……  相似文献   

17.
1986年,舟山地区主要有两种疾病对养成期对虾危害极大,即对虾的黑鳃病和痉挛病。这是当年舟山地区一些生产单位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探讨这两种疾病的发生原因,对进一步开展对虾精养高产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陆建伟 《水产科技》1995,(3):21-22,26
在对虾的养殖中,疾病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湛江市自1992年以来,虾病濒发,养殖对虾的产量逐年下降。为稳定对虾养殖业,对疾病的防治研究,已是燃眉之急。作者根据多年的养殖工作实践,对湛江市对虾养殖中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总结,希望对广大对虾养殖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冀群 《现代渔业信息》2005,20(12):34-35
水产动物疾病药物防治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科学,涉及药理学、药效学等学科,不能随便用药的。目前,生产上出现水产动物疾病药物防治的若干误区,目前河北省河间市畜牧水产局南微微、刘桐令等归纳了水产动物疾病药物防治中的五个误区,值得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现状 近年来,在养殖环境条件日益恶化、水产养殖品种抗病能力日渐低下和异常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下,广西水生动物疫病与水产养殖重大病害的危害仍然比较严重,对虾白斑病等疫病严重危害养殖对虾生产,养殖牡蛎类立克氏体病(初步诊断)和大水面生态养殖鲢鳙鱼不明细小寄生虫病等新病害也严重危害养殖生产,而套肠病、爱德华氏菌病、链球菌病和溃疡病等病害更是严重危害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初步统计结果,2005年到2008年,因水生动物疫病与水产养殖重大病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7.8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