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MOD10A1和AMSR-E的北疆牧区积雪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准确监测牧区积雪覆盖范围,对有效防灾减灾和牧区畜牧业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利用积雪产品和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北疆地区2002年11月1日-2005年3月31日三个积雪季的AMSR-E每日雪水当量产品及其与MOD10A1每日积雪分类产品合成的图像MODAE1的积雪识别精度。结果表明,1)AMSR-E每日雪水当量产品的积雪识别率为66.59%,总精度为69.49%;2)利用用户自定义的合成算法计算的合成图像MODAE1,结合了AMSR-E雪水当量产品不受天气影响和MOD10A1每日积雪产品较高空间分辨率的优点,积雪识别率达76.43%;3)雪深和土地覆盖对合成图像MODAE1的积雪识别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在雪深为1~40cm时,合成图像的积雪识别精度随雪深的增加而增大;在雪深为31~40cm时,积雪识别率可达90.19%;在雪深大于40cm时,积雪识别率开始下降。在牧区合成图像的积雪识别率可达77.6%,而在开阔的灌丛区积雪识别率略有下降,为72.7%。  相似文献   

2.
雪灾是制约牧区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利用研究区1995-1996年、2000-2001年、2005-2006年10月到次年3月共3个积雪季的SSM/I日亮温数据和79个气象台站对应的地面实测雪深值,反演了青藏高原东部的雪深模型,估算了积雪分布面积和积雪深度。研究结果表明:3个积雪季的月、旬积雪面积都是先增加,在12月到次年1月达到最大值,然后减少;各积雪季雪深以<5 cm为主,10月、次年2月和3月期间基本上没有>10 cm以上的积雪;从3个积雪季的旬雪深数据来看,各旬3个级别的雪深面积变化基本上都遵循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雪深<5 cm的积雪面积变化最大,>10 cm的积雪面积变化最小;3个积雪季510 cm的积雪主要分布在青南的玉树、果洛州。  相似文献   

3.
2007年3月3日16时到3月5日6时,辽宁省遭遇56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暴雪、寒潮天气,全省平均降水量超过50 mm,各地平均积雪深度达到20 cm以上,朝阳、锦州、葫芦岛、盘锦、沈阳、抚顺等地区降雪超过40 cm,陆地和各海区出现了平均风力7~8级的偏北风.五十年一遇的暴风雪给我省的畜牧业带来了一次不小的撞击.据相关部门统计,直接经济损失6.8亿元.  相似文献   

4.
<正> 乌珠穆沁羊集中产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西乌珠穆沁旗,该地区大部分属典型草原,水草丰美,唯冬季严寒而漫长,东乌旗1月平均气温-21℃,最低-41℃,积雪期长达120~150天,无霜期108~123天,绵羊每年只有5个月左右采食青草。  相似文献   

5.
基于AMSR-E信息的北疆牧区雪深遥感监测模型方法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北疆地区2002,2003和2004年11月-次年3月3个积雪季AMSR-E 445个时相的亮温数字图像和20个气象台站实测雪深数据,系统分析了雪深模型的影响因子和研究区样本筛选方法。通过对18和36 GHz波段的水平、垂直极化方式的亮温差和实测雪深值回归分析比较,建立了北疆地区基于AMSR-E亮温数据的雪深反演模型,并对模型的精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AMSR-E亮温差受气温、融雪、降水、湿雪、深霜层等因素的严重影响,其中受深霜层的影响最大;2)大于2.5 cm的积雪深度SD同垂直极化方式的18和36 GHz波段的亮温差(Tb18V-Tb36V)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其回归公式为SD=0.49(Tb18V-Tb36V)+8.72,相关系数达0.65。 3)当雪深为3~10 cm时,反演模型平均误差为-7.1 cm,平均绝对误差为7.1 cm,RMSE值达7.7 cm;当雪深为11~30 cm时,平均误差为1.8 cm,平均绝对误差为4.9 cm,RMSE值为9.1 cm;当雪深大于30 cm时,平均误差为8.9 cm,平均绝对误差为9.4 cm,RMSE值为18.1 cm。4)该模型在北疆地区优于Chang算法,基本能反映北疆地区雪深变化趋势。当地表为中雪覆盖时,反演雪深值和实测值之间的一致性较高,当地表为浅雪和深雪覆盖时,反演模型的误差较大,其反演精度较低,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 今年春季,我省牧区气候反常,三月下旬到四月中旬大部分地区连降大雪,一般平地积雪一尺多,有的地方达二尺以上,造成严重雪灾。据气象资料记载,这次降雪是多年罕见的一次雪灾天气,前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共出现六次,个别地方八次以上的降雪过程,有八个气象台站超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值,降水量达25至54毫米,有九个台站超过了历年同期平均降水量的一倍多,其中有的超过两倍以上。这次遭受严重雪灾的地区有五个州,22个县,103个公社,660多万头牲畜。  相似文献   

7.
新疆北部地区MODIS积雪遥感数据MOD10A1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新疆北部牧区为研究区,结合气象台站记录的雪情数据和土地利用类型,对比分析了2001年11月1日-2005年3月31日的MODIS每日积雪产品MOD10A1积雪制图精度。研究表明,1)晴天时MOD10A1产品的精度很高,总精度可达到98.5%,积雪分类精度为98.2%。2)地面台站的积雪分类精度和总精度同海拔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为0.04和0.02,但积雪深度与积雪分类精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当雪深1~3 cm时积雪分类精度为54.1%~94.3%;当雪深3~36 cm时,积雪分类精度均大于90%;当雪深大于36 cm时,漏测次数为零,积雪分类精度将保持在100%。3)土地利用类型对积雪分类精度有一定的影响。在农田、草原和城市建筑用地3种类型上的总精度分别为97.9%,98.9%和96.9%,积雪分类精度分别为98.0%,98.5%和94.4%。4)3种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雪深下的总精度和积雪分类精度都较高。农田、草原和城市建筑用地上的最低积雪分类精度分别为94.6%,95.3%和89.5%,且最低积雪分类精度都出现在雪深为1~10 cm的分段上,这个结果与积雪分类精度随雪深的增加而增加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摘要:利用2002年10月1日-2008年3月31日青海省Terra/MOD10A1和Aqua/MYD10A1每日雪被产品,合成了MODIS五日积雪分类图像(MOYD_5D),结合AMSR E五日雪水当量产品(AE_5D),利用用户自定义合成算法合成五日积雪分类图像AEMD_5D。根据气象台站的雪情数据,对比分析MOYD_5D、AE_5D和AEMD_5D这3种积雪产品的积雪分类精度(Sa)。结果表明,1)当积雪深度为1~3 cm时, MOYD_5D、AE_5D和AEMD_5D的积雪分类精度分别为17.5%、49.8%和23.2%;2)积雪深度为4~6 cm时,MOYD_5D、AE_5D和AEMD_5D的Sa分别为46.2%、55.1%和56.9%;3)雪深为7~9 cm时,MOYD_5D、AE_5D和AEMD_5D的Sa分别为58.6%、78.5%和78.6%;4)当雪深≥10 cm时,MOYD_5D、AE_5D和AEMD_5D的Sa分别为66.7%、82.2%和84.1%。合成产品AEMD_5D对积雪分类精度有所提高,对于牧区雪灾监测及评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积雪厚度对锡林郭勒草原牧草返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南50km的灰腾梁地区,通过实地定位观测的方法,研究积雪厚度对牧草返青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厚度的积雪有利于牧草的返青及生长,积雪过厚会造成牧草返青时间略晚,但并不影响牧草的总体长势.不同厚度的积雪区内牧草返青率差异较小,生长速度都呈由慢到快的趋势,总生物量在返青期都是不断增加的.在积雪较厚的区域(如40cm和50cm积雪区),牧草在返青初期高度及生长速度和地上部生物量增长速度比10cm、20cm和30cm积雪区慢,在返青中期明显加快,并在观测期末和其它样地达到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10.
积雪对藏北高寒草甸CO2和水汽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于2002和2003年冬季运用涡度相关法测定藏北草甸在有积雪和无雪条件下的CO2和水汽通量。结果表明:在同一层次CO2浓度,在有雪时CO2浓度低于无雪时,其中只有20cm和160cm层次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同一层次,前者的水汽浓度极显著地高于后者(P<0.01);积雪时,CO2通量与5cm土温相关不显著;高寒草甸CO2交换量,随着积雪时间的延长呈线性降低,而高寒灌丛和沼泽则相反;沼泽和草甸在有雪时,CO2通量值极显著高于无雪时(P<0.01),而灌丛在这两个条件下CO2通量值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羚牛在高黎贡山的栖息地及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怀森 《野生动物》1999,20(4):36-37
生活在云南高黎贡山的指名亚种羚牛,主要栖息在海拔2100m以上的山地林中,并随季节变化而改变栖息高度与场所。采食的食物为各种乔木、灌木、藤类及草本植物,采食高度超过40cm  相似文献   

12.
TMR中不同长度的苜蓿干草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旨在研究泌乳奶牛TMR中添加不同长度的苜蓿干草对奶牛采食及产奶性能的影响。采用3个3×3拉丁方试验研究了TMR中苜蓿干草长度分别为1、3、5 cm时对3头头胎及6头经产泌乳奶牛的采食及产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MR中的苜蓿干草长度变化对奶牛的DM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当苜蓿干草长度从1 cm增加到3 cm和5 cm时,奶牛的NDF、ADF及peNDF摄入量均显著增加(P0.05);3 cm和5 cm长度的苜蓿干草较1 cm的能显著提高奶牛4%FCM产奶量、产奶效率及乳脂率(P0.05)。结果提示,泌乳奶牛TMR中苜蓿干草以较长的5 cm为宜;较长的苜蓿干草不影响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能增加其有效纤维的摄入量,提高其4%FCM产奶量、产奶效率及乳脂率。  相似文献   

13.
1.减少饲料浪费 1.1雏鸡开食时要使用铁皮或塑料制的开食盘,边缘高度2~3 cm,每次撒入饲料厚度不超过1 cm,可用湿拌料.如果把饲料撒在黄纸或报纸上,供雏鸡采食,黄纸报纸易被啄破或踏破,料流到地面或粪盘中造成浪费.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利用青藏高原地区2002-2008年MODIS/Terra-Aqua逐日雪被产品(MOD10A1及MYD10A1)和AMSR-E/Aqua每日雪水当量产品AE_DySno,研究了MODIS和AMSR-E逐日数据的融合算法,合成出逐日无云积雪分类图像MATS10A1,并利用气象台站提供的雪情数据验证了合成图像的积雪分类精度。研究结果表明:1)在青藏高原地区,虽然在晴空时MODIS积雪分类精度较高(当雪深>3 cm时达到80.82%),但MOD10A1和MYD10A1图像中的平均云量比分别达到39.74%和48.74%,无法对牧区雪情进行实时监测。2)MOD10A1和MYD10A1的合成图像(MOYDTS10A1)云量比为24.13%,不但消除了大部分云的影响,而且提高了积雪分类精度(积雪分类精度为81.67%)。3)合成图像MATS10A1结合了AMSR-E资料不受天气影响和MODIS雪被产品较高空间分辨率的优点,不仅完全消除了云的干扰,同时具有较高的积雪分类精度(79.36%)。因此,这种改进型算法生成的逐日无云图像,在青藏高原牧区雪灾监测与预警研究中将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正(上接第4期第23页)4准确饲喂根据不同的饲喂系统和鸡群周龄,采食位置要逐渐增加(表3),饲料分配时间应少于3min,观察采食时间,应该给予足够的时间。建议链槽式和盘式饲喂系统安装时,料线间距至少应在1 m以上,确保鸡只方便且均匀采食,避免料线间距不足,引起采食不均匀(图5、图6、图7)。育成期母鸡肩宽从7 cm增加到15 cm,且肩宽在产蛋期会随着体重的增加继续增加到16 cm,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奶牛TMR中,粗饲料羊草长度对奶牛采食行为、瘤胃发酵和日粮消化率的影响.[方法]试验动物为3头体重496士23 kg,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3×3拉丁方设计.用36% NDF不同羊草长度(9 cm、5 cm和1 cm)的三种全混合日粮饲喂奶牛.[结果]:①奶牛DMI和NDFI不受羊草长度影响;采食、反刍和总咀嚼时间随着羊草长度的减小显著减少.②羊草长度为1 cm时瘤胃pH显著低于9 cm和5 cm组;瘤胃内NH3-N浓度在5 cm组最高,与1 cm组差异明显;随着羊草长度减小,乙酸浓度和乙酸与丙酸的比例显著降低,丙酸浓度升高,总VFA和丁酸浓度不受羊草长度影响.③日粮中DM、CP、NDF和ADF消化率在羊草长度为5 cm时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表明饲草长度的减小会缩短采食、反刍和咀嚼时间,但过短会使瘤胃pH显著降低;适当长度可提高日粮营养成分的消化率.[结论]综合评价本试验结果以羊草长度为5 cm更适合全混合日粮配制.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中国南方高温高湿环境对扬翔华系杜洛克后备公猪在生长育肥期采食量、采食时间等采食行为和饲料效率的影响,本研究以扬翔华系杜洛克后备公猪在FIRE测定站的998 195条采食记录为基础,使用温湿度自动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圈舍温度和湿度。采用R 3.5.1软件统计猪群昼夜采食节律,运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不同温湿度水平采食行为和饲料效率的差异,并尝试建立扬翔华系杜洛克生长公猪实际采食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扬翔华系杜洛克生长猪的采食行为呈昼夜节律变化,受日温度变化影响;当环境温度在20~24℃,温湿指数(THI)在66~71时,生长猪的饲料转化率(FCR)和剩余采食量(RFI)均较低;当环境温度超过25℃,THI超过74时,FCR最高可提高13.98%,RFI最高可提高182.92%。综上可知,在华南地区湿热环境下,当环境温度控制在18~22℃、THI在65~70时,扬翔华系杜洛克生长公猪的采食量较高,FCR和RFI较低,饲料效率较高。THI可作为监测生长公猪热应激的候选指标。  相似文献   

18.
刘志云  孙涛  袁丰  程晓月 《草业科学》2011,28(7):1370-1373
于2009年6、7月在高寒草地观察不同温度条件下放牧青脚麻鸡的行为习性表达。结果表明,当地面温度(距地面1 cm)在3~8 ℃时,牧鸡开始活动;采食行为一般发生在10~37 ℃;而温度介于15~38 ℃时,牧鸡求偶;静卧行为通常发生在较高(38~42 ℃)和较低(低于5 ℃)的温度条件下。最高采食频率发生在15~27 ℃。观察发现,早晚牧鸡的活动行为表达没有显著差异(P>0.05)。游憩和采食受瞬时温度影响较其他行为明显。静息、求偶和游憩行为表达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显著(P<0.05),公鸡静息、求偶和游憩行为显著高于母鸡,但母鸡采食行为明显多于公鸡。  相似文献   

19.
旧式牛槽设计大都采用70cm宽×50cm深长方形红砖、水泥结构。使用时间一长很容易藏污纳垢,对采食卫生不利。牛槽过高,牛床势必加长,以适应牛体趴卧的需要(牛床长度200~220cm)。但牛站立采食时,影响牛体卫生。新的牛槽设计为慢凹锅底形,牛趴卧时头部可以占据牛槽部位,牛床长度180cm即可满足站立和趴卧的需要,粪便排泄物直接自然地落入粪尿沟,牛床干净,有利于牛体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20.
1 发病原因 牛肠阻塞是我们地区黄牛常见病之一 ,多因采食较长的红薯秧或因异嗜吞食被毛 ,以致在皱胃幽门部和十二指肠内揉转成团 ,当其体积等于肠管直径或超过其直径时 ,即形成阻塞 ;或饲草虽已铡短但由于咀嚼不充分 ;或因劳役使机体疲劳 ,影响胃肠正常蠕动 ,再加上饮水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