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提高大棚种植早春蔬菜的经济效益,成都彭州市蒙阳镇经过多年探索,采用菜姜套种蕹菜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模式经多年实践证明,每667m2产值可达3.5万元以上,甚至高达6万元以上。蕹菜在3~6月份上市,667m2产量达到7500~10000kg,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蕹菜—鱼类复合模式的产量及效益情况,并初步总结了蕹菜—鱼类复合模式的技术要点。田间试验于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在浙江嘉兴秀洲区王江泾镇栋梁村进行。结果表明,鱼塘水面种植蕹菜后鱼类存活率达到97%,比不种蕹菜的鱼塘提高17个百分点,667 m2减少鱼塘换水所需电费240元,减少养殖废水排放1 067 t,增收蕹菜3 522.00 kg,收益增加5 876.40元,因此蕹菜—鱼类复合模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经济高效安全生态的种养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植密度对水生蕹菜生长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水生蕹菜适宜生长的密度,在设施大棚内,行距30 cm时,设置了20 cm(P20)、30 cm(P30)、40 cm(P40)3种不同株距,研究了不同密度对水生蕹菜生长指标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水生蕹菜的主茎高、叶片数和主茎粗均表现为P20P30P40,说明生长空间充足利于水生蕹菜单株生物量的积累,但密度过小也不利于水生蕹菜群体生物量的积累,表现为P30P20P40,因此在行距为30 cm时,最适宜水生蕹菜的生长株距为30 cm。  相似文献   

4.
小拱棚辣椒套种蕹菜不仅能够使辣椒始收期提前,避开集中上市期,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解决生产过程中一系列难题,最终实现农民增收,每667m2净效益增加2100~2600元。  相似文献   

5.
小拱棚辣椒套种蕹菜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陆家 《中国蔬菜》2012,1(13):56-57
小拱棚辣椒套种蕹菜不仅能够使辣椒始收期提前,避开集中上市期,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解决生产过程中一系列难题,最终实现农民增收,每667 m2 净效益增加2 100 ~ 2 600 元。  相似文献   

6.
湘潭县是“中国湘莲之乡”,寸三莲为主要种植品种[1],其莲籽洁白圆润、质地细腻、清香鲜甜[2],历史上曾长期作为进贡朝廷的珍品,又称“贡莲”,与福建建宁县的建莲和浙江武义县宣平的宣莲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莲籽。莲是多年生植物,一般莲田可连作3~5 a,湘潭县常年湘莲种植面积约10万亩(0.67万hm^(2)),70%以上为连作莲田(又称宿莲田)。为充分利用冬季温光资源,培肥地力,减轻莲田连作产生的病虫害,自2018年以来,在谭家山镇全丰村、花石镇龙潭村和红中村开展了宿莲—油菜套种模式试验,探索相应的栽培模式。宿莲—菜油两用油菜套作模式不仅符合湘潭县历史种植习惯、种植结构调整要求,还能增加莲农收益、培肥地力,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白莲是我国的一大特色水生农产品,鲜嫩的白莲籽既可作水果生食,又可以炒食,还可以煨制莲籽龙骨汤、莲籽排骨汤、莲籽银耳汤等,味道鲜美,色香爽口,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鄂南水乡嘉鱼县有白莲面积2 000 hm2以上,在白莲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莲田杂草为害严重,一般的化学除草剂不能使用;二是缺硼莲田的空秕率较高;三是年限久的老莲田病虫危害严重;四是寒潮低温导致大量的荷花死亡.为了提高白莲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我们针对以上情况,在生产实践中推广了如下新举措.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探索了莲田套种泽泻的花苔生长和栽植密度,明确了泽泻花苔的最佳采收期和最适栽植密度。结果显示,莲田套种泽泻移植36天后可采收花苔,11月中上旬为采收盛期。现蕾后第5天花苔生长迅速,抽高10cm以上,高度可达41.05cm,此阶段也是花苔增重的高峰期。然而,40cm以上的花苔增重开始减缓,且逐渐纤维化,口感显著劣化。因此,现蕾后第5天或高度约为40cm的花苔为最佳采收期。栽植5000株/667m~2泽泻时花苔产量最高,为62.26kg/667m~2,可增加产值1992元/667m~2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苏州市车坊镇水生蔬菜闻名于苏南地区,品种多,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水生蔬菜的套种及连作相当重要,品种搭配得当更能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芡实一水芹连作一年二熟的高效栽培模式在苏州市车坊镇经过试验推广,取得了每667m^2产芡实米35~50kg,净利润2000元,  相似文献   

10.
莲田杂草又称藕田杂草.由于莲藕是水生作物,莲田的杂草与稻田基本相似,但不能直接使用稻田的除草方法与技术,并且很多稻田的化学除草剂对莲苗有伤害,特别是对籽白莲的花蕾伤害很大.2000年我地一莲农采用25%精克草星防除莲田杂草,结果使1.33 hm2(20亩)白莲苗受害绝收.针对这一情况,2001年推广了以下几种莲田除草方法,取得很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间套作栽培技术和一膜二熟栽培模式,开展了茄果类蔬菜间套作白菜一膜二熟栽培模式的效益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线椒套作白菜纯收益最高,每667 m2纯收益达9 636.1元;茄子套作白菜纯收益最低,每667 m2纯收益为5 090.9元。4种间套作模式纯收益均在5 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建宁县建莲蜜蜂授粉效益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银华 《长江蔬菜》2013,(18):136-137
比较了建莲蜜蜂授粉前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蜜蜂授粉后建莲平均结实率提高15.5%、单粒鲜质量增加0.27g,每667m。增加产量33.5kg,增加收入2000多元,增产效益达36.3%。通过蜜蜂莲田授粉,可使莲农、养蜂户双丰收,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运用一次覆膜两种作物套作的栽培模式,比较了架豆套作白菜,豇豆套作白菜,黄瓜套作白菜,番茄套作白菜4种栽培模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豇豆套作白菜产值最大,经济效益最高,每667 m2产值达7 397.54元;番茄套作白菜产值最小。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有机产品标准允许使用的干鸡粪对子莲栽培进行施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子莲施用干鸡粪,对子莲物候期如始蕾期、始花期等无明显影响,但有效蓬数减少,籽粒较常规栽培小,产量降低。施肥量增至4 000 kg/667 m2时,上述指标可接近常规施肥栽培水平。  相似文献   

15.
南湖菱套养泥鳅种养结合模式试验及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龙凤 《长江蔬菜》2013,(18):138-139
比较了南湖菱套养泥鳅与单作南湖菱的产量及效益情况,并提出了科学的南湖菱套养泥鳅技术要点。结果表明,南湖菱套养泥鳅与单作南湖菱相比,菱产量降低200.25kg/667m2,增加泥鳅产量209.25kg/667m2,产值增加8005.50元/667m2,成本增加6305元/667m2,效益增加1695.50元/667m2,另外,套养泥鳅还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次数及使用量,因此南湖菱套养泥鳅是一种经济、高效、安全、生态的种养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16.
摘要:为了提高设施冬闲期的利用率,探索羊肚菌生产新模式,根据樱桃、羊肚菌的生长和生物学特 性,利用11月至翌年4月樱桃过冬管理期,在樱桃树行间套种羊肚菌。从品种选择和羊肚菌菌种制备、设 施条件、栽培管理等方面总结栽培技术,并形成设施樱桃套种羊肚菌的生产模式,实现了667 m2 产鲜羊肚 菌180 kg,产值达3.6万元,较传统栽培667 m2 净增效益3万元。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稻草综合利用新路,提高蘘荷产业节本增收效果,连续3a实施了林下蘘荷覆盖稻草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覆盖稻草1~3 a,蘘荷产量提高102.6~221.3 kg/667 m2,效益增加943.92~2035.96元/667 m2。  相似文献   

18.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评价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生产上的实际应用效果,重庆市万州区多种经营技术推广站开展了设施辣椒、黄瓜在常规灌溉及水肥一体化两种管理方式下产量、肥料投入、人工投入、工时投入、经济效益等的对比分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施蔬菜生产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大幅提高劳动效率、明显降低人工投入成本,增收效果明显,劳动效率提高了7倍;辣椒每667 m2节支801.9元,增收835.3元;黄瓜每667 m2节支515.8元,增收625.7元。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沧州地区茄子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新品种广泛应用所带来的种子价格较高、育苗成本增加、种植后期田间郁蔽严重、植株容易早衰问题,沧州市农林科学院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利用茄子植株分枝性强的特性,配合合理的剪枝及环境调控、水肥管理,总结出了新生侧枝再次生长、重新开花结果的茄子剪枝再生栽培技术,实现了茄子植株定植1次,收获2次的目标。再生的植株生长势强、田间通风透光得到改善、采收期可延迟至霜降之前,与传统的露地栽培模式相比每667 m~2平均增产2 500 kg,且减少了前期浸种、催芽、育苗、定植等栽培环节,降低了购种、耕作等生产成本,减少了劳动力支出,平均每667 m~2可增收6 000元,产量、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长阳高山白萝卜种植效益不高、连作障碍严重等问题,在长阳1 000、1 200、1 400、1 600 m 4个海拔点进行高山白萝卜—甜玉米地膜覆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海拔1 200 m的综合产值最高,达4 913.6元/667 m~2,其次是海拔1 400 m,达到4 885.6元/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