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鹅的传统育雏方法多采用地面平养法,地面平养具有湿度大、卫生条件差、育雏温度难掌握、管理耗人力等诸多缺点。曾在种鹅场从事养鹅工作多年,总结了套鹅的网上育雏方法,经多年的实践证明,网上育雏具有省工节料、保温成本低、易管理、成活率高等优点,值得在农村和现代化养鹅场中推广。现将鹅的网上育雏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鹅的传统育雏方法多采用地面平养。地面平养存在湿度大、卫生条件差、育雏温度难掌握、管理耗人力等诸多缺点。笔者在种鹅场从事养鹅工作多年,在工作中总结了一套鹅的网上育雏方法,经多年的实践证明,网上育雏具有省工节料、保温成本低、易管理、成活率高等优点,值得在农村和集约化养鹅场中推广。现将鹅的网上育雏技术介绍如下。一、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为了获得比较理想的育雏效果,必须认真做好育雏前的各项准备工作。1.选舍建网育雏舍宜建在地势干燥、安静、通风、温暖和采光条件较好的地方,舍内网床下面设有半倾斜水泥地面,有利冲洗和清扫粪…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育雏方式对黄羽肉鸡育雏效果的影响,分别选用桂凤鸡(试验1)和882黄鸡(试验2)1日龄公雏各1 080只,设网上平养组、立体笼养组和地面平养组,进行饲养比较试验。结果:1桂凤鸡网上平养组成活率显著高于立体笼养组和地面平养组(P0.05),882黄鸡网上平养组成活率显著高于立体笼养组(P0.05)、极显著高于地面平养组(P0.01);2桂凤鸡网上平养组和立体笼养组体重显著高于地面平养组(P0.05);882黄鸡网上平养组体重显著高于立体笼养组和地面平养组(P0.05);3桂凤鸡和882黄鸡网上平养组料重比分别显著低于立体笼养组和地面平养组(P0.05);4桂凤鸡和882黄鸡网上平养组相比较立体笼养组和地面平养组能减少疾病发生。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小规模黄羽肉鸡养殖场适宜采用网上平养育雏。  相似文献   

4.
自广州市郊区一九七二年发展肉鸡生产以来,我们对饲养形式进行了摸索.根据生产实践中反映出来的优缺点,认为以小群笼养效果较好.广州市郊区初期采用"地面垫料平养".由于垫料耗用量大,清粪、翻晒、运输频繁,饲养人员劳动强度大,鸡球虫病常常反复危害,药物费用支出多,因而改为"重叠式层笼育雏、脱温后棚上或网上离地平养".这种饲养形式虽然解决了垫料问题,但用重叠式多层笼育雏时,温度不易控制,雏鸡的脚部、胸部受伤较多,开食时给水给料操作不方便.所以又改成"地面垫料平养育雏、脱温后迁至棚上或网上平养".地面垫料平养育雏对雏鸡的腹部保暖好,  相似文献   

5.
正1进雏前的准备1.1育雏舍的选择育雏舍要求保温、干燥、清洁,自然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有照明和供暖设施,无鼠洞。1.2育雏方式常用垫料平养和网上平养两种方式。垫料平养是指在地面或架上铺垫料饲养,垫料常用锯末或碎草,再用薄板隔成1~1.5m~2方格。网上平养是用木杆等在室内距地面高约  相似文献   

6.
饲养肉种鸡一般采用育雏育成期、产蛋期两阶段式网上平养、笼养或地面平养。正常情况下。转群对整个鸡群来说是一个最大的应激。因此,转群前后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合理组织安排这项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应激,保证鸡群平稳、安全地过渡到种鸡舍。  相似文献   

7.
鸭的育雏方法一般有3种,即地面育雏、网上育雏和立体笼育雏。(1)地面育雏是在育雏舍的地面铺上5cm厚的松软垫料,将雏鸭直接饲养在垫料上,采用地下(或地上)加温管道、  相似文献   

8.
正第三章父母代种鸭育雏期饲养管理育雏期:草原鸭父母代种鸭育雏期为0~28日龄。关键控制点:掌握好舍内的温、湿度、饲养密度、通风、光照。重要提示:育雏期的培育是为育成鸭和成年鸭打好基础。因此须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培育出优良的种雏。第一节饲养方式育雏期的雏鸭采用舍饲的饲养方式,一般采用地面平养。第二节营养条件育雏期的雏鸭必须饲喂全价配合颗粒饲料。  相似文献   

9.
鹅的传统育雏方法多采用地面平养法 ,地面平养具有湿度大、卫生条件差、育雏温度难掌握、管理耗人力等诸多缺点。而网上育雏具有省工节料、保温成本低、易管理、成活率高等优点 ,值得在农村和现代化养鹅场推广 ,现将鹅的网上育雏技术介绍如下。1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1 1 选址建网育雏舍宜建在地势干燥、安静、通风、温暖和采光条件好的地方 ,舍内网床下面设有半倾斜水泥地面 ,利于冲洗和清扫粪便。每间育雏舍面积约 60m2 ,以饲养 5 0 0只为宜。网床的网架最好用角铁焊成 ,坚固耐用 ,网架高 70cm ,长度和宽度分别为 5 5m和 1 5m ,网床用铁丝…  相似文献   

10.
康兴  李雨露 《饲料工业》2001,22(12):46-46
1选择优良品种用于快速肥育的肉鸭必须选择优良品种,同时,确保雏鸭是健康无病、个体大、体躯长、眼大有神,腹部柔软、挣扎有力、有弹性、叫声洪亮的优秀个体。2选择合适的饲养方式一般肉用仔鸭的饲养采用3种方式。地面平养投入较少,但因鸭直接与地面粪便接触,易诱发各种疾病;网上平养粪便可由空隙中漏下去,防止或减少由粪便传播疾病的机会,而且饲养密度可以增加到地面平养的1.5倍~2倍,投入不是很大;笼养可以使其饲养环境更加净化,饲养密度更加增大,是网上平养的1.5倍~2倍,但投入太大。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11.
1网上养殖肉鸭半网上与地面铺垫料(沙土)平养效果比较试验表明,网上饲养7周龄肉鸭的体重达到3.65千克,而地面平养的体重仅为3.36千克,网上饲养肉鸭的平均体重较地面平养提高8.63%,并且肉鸭的均匀度和优质鸭率明显提高。网上养殖冬暖夏凉,能有效节约饲料、减少能源消耗,降低饲养成本。料肉比,网上饲养肉鸭为2.58:1,地面平养肉鸭为2.86:1,网  相似文献   

12.
草鸡,即土种鸡。全国各地农户均有在早春饲养的习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各地涌现出不少千只以上,甚至达万只的规模饲养户。他们一改过去只在春季饲养三、五拾只的习惯,在秋、冬、春,甚至一年四季都在批量饲养草鸡。在此,笔者就草鸡规模饲养如何提高育雏成活率谈几点看法,与广大养鸡户共同探讨。1饲养地面要平整地面平养,要堵好鼠洞,用水泥砂浆抹平地面,铺平垫料,网上平养或笼养,要求网面整齐一致,不漏鸡,不夹鸡腿,无尖硬物刺伤鸡爪。网面不平整,往往造成漏鸡冻死,夹死或被其它鸡踩踏致死现象。这些非正常性死亡会意想不到地降低育雏…  相似文献   

13.
1 珍珠鸡 珍珠鸡育雏以网上饲养为佳,隔离粪便免遭多种病原感染.网眼大小为0.5-1.2厘米,在最初几天可以在网上垫一张帆布,脱温后可在地面平养及放牧.  相似文献   

14.
三、育成期鹧鸪的饲养管理小乌饲养到6周龄后,就要转到育成栏内饲养。育成方式有笼养育成,也有平养育成,以平养育成比较经济。育成期鹧鸪很容易得黑头病,地面平养时,往往发病率较高,死亡损失大。为尽量避免发病、减少损失,保证鹧鸪的正常生长发育,最好采用网上平养。网底离地面80—100厘米,网底用2.5厘米网眼的铁丝网制作。每平方米饲养5—7只。鹧鸪原是一种飞鸟,人工驯化家养时间不  相似文献   

15.
1雏鸭的育雏方式 育雏方式一般有3种:地面育雏、网上育雏和立体笼育雏。  相似文献   

16.
正狮头鹅是一种以吃青饲料为主的大型水禽(草食动物),作为健康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受到广东(南方)人的偏好。几年来,狮头鹅价格不断攀升,如2019年上半年汕头市批发价每千克达26元,比同期外地品种鹅价格高出40%以上,且产品供不应求。狮头鹅的传统育雏方法多采用地面平养法,而地面平养存在湿度大、卫生条件差、育雏温度难掌握及管理耗人力等诸多缺点,笔者长期从事养鹅与鹅病防控工作,总结了一套狮头鹅的网上育雏方法,经多年的实践证明,网上育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高邮鸭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两种饲养方式的对比试验,对150日龄高邮鸭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腿肌重等屠宰性状进行测定分析。t检验结果显示:两种养殖模式对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率)、全净膛重(率)和腿肌重(率)影响差异不显著,地面平养屠宰率、胸肌重(率)显著高于网上平养。主成分分析显示:两种养殖模式对骨架因子影响差异不显著,地面平养的胸肌因子结果好于网上平养。研究表明,两种养殖模式对个体的整体生长发育没有显著影响,但对肌肉占比较重的胸肌有一定影响,所以会一定程度影响产肉量。  相似文献   

18.
1育雏前的准备1.1选择优良品种鸡1.2平养育雏1.2.1地面平养用水泥地面、砖地面、土地面或炕面育雏,地面上铺设垫料,室内设有食槽和饮水器及保暖设备。1.2.2网上平养将雏鸡养在离地面60~80cm高的塑料网上,网的结构可分为网片和框架。1.3清扫鸡舍,整修雏笼,修理门窗,安装防鼠防雀网板,冲洗墙壁地面,备齐料槽、水槽,并清洗干净。1.4接雏前5~7d,喷洒消毒剂,铺平垫料,放置饮水器、料桶和其他用品;关闭门窗,甲醛熏蒸消毒。每1m3空间用42mL福尔马林和21g高锰酸钾,密闭24h。1.5接雏前3d,打开门窗排除甲醛刺激性气体,检查加热设备,使育雏舍升温,观…  相似文献   

19.
对育雏舍、运动场地和周围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扫,准备好保温设备及舍内围栏。育雏可采用地面垫料平养和网上平养的方式。育雏舍要求保温、防暑、卫生、干燥、通风良好,运动场地较为平坦。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雏鸭阶段的成活率、饲料利用率和生长速度,进行了番鸭网上育雏与地面育雏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