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果树学报》2011,(4):568-574
为揭示梨果皮色泽变异品种(系)与原始品种的遗传差异,利用AFLP和SRAP标记对3组果皮色泽的变异品种(系)进行了鉴别。54对AFLP引物共检测1 08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条带数为688,多态性比率为63.2%;20对SRAP引物可检测21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条带为76条,多态性比率为36.2%。分析结果表明,7对AF...  相似文献   

2.
利用SRAP 标记对111 份芥菜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记载了其形态特征。从300 对SRAP 引物中筛选出21
对多态性明显、条带清晰、反应稳定的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50 条条带,其中106 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70.67%。
SRAP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1 份芥菜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8~0.89 之间,分为5 大类和若干亚类。对芥菜的叶片性状及根、
茎、叶、薹的发育状况等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11 份芥菜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9~1.00 之间,分为4 大类和
若干亚类。这两种方法的聚类结果基本一致,表明SRAP 标记可以应用于芥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3.
利用SRAP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8份洋葱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9个扩增效果较好的ISSR引物,共扩增出105条清晰的条带,其中有多态位点的条带数为104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9%;筛选出11个扩增效果较好的SRAP引物,共扩增出132条清晰的条带,其中有多态位点的条带数为115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7%,表明58份洋葱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2种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均可将58份洋葱种质资源明显分为4大类,二者的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但SRAP分子标记技术检测的基因位点更多,是遗传多样性分析的最佳分子标记技术。  相似文献   

4.
吴立东 《蔬菜》2014,(6):17-21
利用SRAP标记技术对34份辣椒材料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采用30对引物组合进行扩增,其中有28个引物组合可以获得多态性扩增,28个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5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98条,多态性条带比例83.7%。通过聚类结果分析发现,在遗传相异系数为0.39处,可将辣椒的2个变种分开,即长角椒(C.f.var.longum Sent)和灯笼椒(C.f.var.grossum Sent),这与自交系间系谱关系相似;遗传相异系数在0.33处将34份辣椒自交系材料分成4个类群,运用SRAP分子标记是可以基本区分本套辣椒自交系材料的基本类型的。  相似文献   

5.
SRAP在葱栽培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为评价SRAP技术对葱品种进行鉴定和遗传关系分析的适用性, 对20个葱栽培品种的表型特征进行了观察记载, 利用256个SRAP引物组合对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 (1) 256个SRAP引物组合中有161个引物组合产生多态性条带, 占所用引物组合数的62.9%。161个引物组合共产生336条多态性条带, 不同引物组合产生的多态性条带数为1~6个, 平均2.1个。20个葱栽培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464~0.938, 平均0.703。(2) 依据SRAP进行聚类分析的分类结果与依据表型特征分类的结果一致。上述结果说明SRAP标记可以在葱栽培品种的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西瓜核心种质枯萎病抗性与SRAP 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杏平  刘广  侯喜林  徐锦华  张曼 《园艺学报》2013,40(7):1298-1308
 对35 份西瓜核心种质进行了抗枯萎病鉴定,再采用SRAP 分子标记技术对35 份核心种质进行多态性分析。从63 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46 对多态性引物。SRAP 扩增共产生445 个条带,其中262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率为58.88%。平均每对引物产生9.67 个条带。在对供试材料进行群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TASSEL 软件对多态性标记与枯萎病抗性进行关联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35 份西瓜核心种质分为3 大群体:1 个野生西瓜群体和2 个栽培种群体。分析发现在2 个栽培种群体中存在基因渗透。聚类分析结果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一致,分为4 个类群,其中第2 类群又细分为5 个小类群。聚类分析结果说明具有相同抗性水平的材料倾向于聚在一起。关联分析发现有1 个标记位点与枯萎病抗性显著关联(P < 0.01),该位点对表型性状的解释率为0.2035。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RAP 标记可以有效地对西瓜种质资源进行群体结构的划分,且关联分析能够找到与西瓜枯萎病抗性相关联的SRAP 标记,为西瓜抗病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SRAP标记研究了61份菠萝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从99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35对引物对61份菠萝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均得到了清晰指纹,且所有品种表现出多态性;供试菠萝品种的多态性比率均较小,在47.32%~68.90%;35对SRAP标记共获得567条带,多态性位点384个,多态条带比率为67.72%;61份菠萝种质其相互之间相似系数为0.8027~0.9510,表明61份菠萝品种之间遗传关系相对较近;应用UPGMA进行聚类,在大致相似系数0.8330的水平上,61份材料可分为5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张坤  周源洁  李尧  刘芯伶  郭玉琪  夏惠  梁东 《果树学报》2021,38(12):2059-2071
[目的]探明59份猕猴桃品种/种质的遗传背景及鉴定果肉全红型材料('H-16')的亲缘关系.[方法]利用SRAP及SCoT两种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变异鉴定.[结果]筛选出的12对SRAP引物和16条SCoT引物在59份材料中分别扩增出多态性条带125条和143条,平均多态性比率为99.07%和100%,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68和0.640,其中'H-16'与红阳的遗传相似系数最高,分别为0.952和0.930,表明两者遗传背景高度一致.SRAP及SCoT两种分子标记分别将59份猕猴桃材料分为4组和8组,部分中华猕猴桃与多数美味猕猴桃种质聚为一类,显示中华猕猴桃与美味猕猴桃种间关系较近,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现象.筛选出的3对SRAP引物和2条SCoT引物,在'H-16'和红阳中扩增出差异条带,表明'H-16'为红阳的变异材料,且12对SRAP引物将全部中华系红肉猕猴桃聚为一类,可作为筛选控制红色性状位点的候选SRAP引物.[结论]SRAP和SCoT分子标记有效地将59份猕猴桃划分成4组和8组,表明其遗传背景存在差异,且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两种标记都可用,SCoT更高效.两种标记都可用于猕猴桃变异材料的早期鉴定,且成功鉴定'H-16'为红阳的色泽变异品种(系),为后期开展种质资源评价和新种质选育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西瓜杂交种遗传多态性的SRAP标记分析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李严  张春庆 《园艺学报》2005,32(4):643-647
 利用新型分子标记SRAP ( Sequence2Related Amp lified Polymorphism) 进行西瓜杂交种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利用25个引物组合对当前生产上推广的20个西瓜杂交种进行扩增, 从中筛选得到20个多态性引物组合, 共产生135个多态性条带, 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71.1个多态性条带, 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比率。聚类分析20个引物组合的扩增结果, 20份材料分为3大类, Jaccardps相似系数在0.29~0.86之间。  相似文献   

10.
中国板栗种质资源的A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荧光标记AFLP技术,利用筛选出的9对EcoRⅠ/MseⅠ引物对90份中国板栗种质进行遗传变异及遗传关系分析。90份种质共产生806条带,695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比率86.23%;基于种质间遗传相似性系数的UPGMA聚类图将90份种质聚为两大类14个小组;9对引物在90个板栗种质中检测到数量不等的品种特异带型,各引物对对供试材料具有较高的鉴别效率,最高93%,最低80%。引物对两两组合可完全区分所有供试材料。  相似文献   

11.
基于SRAP标记的百合部分种及品种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明伟  袁素霞  徐有明  刘春  明军 《园艺学报》2011,38(8):1498-1506
 筛选了15对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标记引物,对80个百合种及品种组成的样本进行标记,以所获的144个多态性位点和杂交试验获得的胚数,采用Pritchard分类方法对80个样本进行遗传结构分群分析。将试验样本划分为4个群,群体S1以亚洲百合杂种系的品种及原生种为主,群体S2以铁炮百合系的品种为主,群体S3以东方百合系的品种及原生种为主,群体S4则以OT杂交品种及原生种(S4)为主组成群,分群结果与传统百合杂种系的分类有一定的一致性;以S3群内部分样本杂交获得的胚数量作为亲和性指标与双亲群组分差异相关分析显示:群内双亲群组分差异绝对值与杂交获得胚的数量呈显著相关,表明分群及其组分能够比传统分类更好地体现出各样本间的主成分组成和遗传关系。据此,在百合杂交育种中可将分群以及组分作为亲本选配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广西野生濒危植物掌叶木遗传多样性的ISSR与SR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SSR和SRAP技术对中国野生濒危植物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Lévl.)Rehd.]的5个野生居群的95份材料进行分析,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得到114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8个,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B)59.65%,掌叶木在物种水平上的Nei’s基因多样性(H)为0.1817,Shannon’s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I)为0.2792;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5965,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984,居群间基因间分化度(Gst)为35.17%。15组SRAP引物共扩增出292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69个,多态性条带百分比为92.12%,物种水平上,掌叶木的Nei’s基因多样性(H)为0.3171,Shannon’s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I)为0.4758;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9212,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380,居群间基因间分化度(Gst)为23.17%。结果显示两种标记均能检测到掌叶木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掌叶木不同居群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动,但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居群内。  相似文献   

13.
仁用杏品种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检索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鹏飞  苏姗  靳占忠 《园艺学报》2014,41(6):1191-1197
利用SRAP标记对24份仁用杏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5对引物共扩增出280条带,其中241条为多态性谱带,多态性比率为85.34%;每个引物组合扩增谱带数在13 ~ 24条之间,平均为18.7条;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在0.28 ~ 0.65之间,平均为0.51。基于引物Me4-Em4扩增的多态性谱带,构建的指纹检索系统可以区分24个仁用杏品种。根据SRAP扩增结果,利用UPGMA法构建树状聚类图,在相似系数为0.70处可将24个仁用杏品种分为4组,聚类结果与形态分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用AFLP分子标记鉴定冬枣自然授粉实生后代杂种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应用AFLP技术对65株冬枣自然授粉实生后代进行杂种鉴定, 从81对EcoRⅠ和MseⅠ选择性引物中筛选出12对带型清晰且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用这12对引物共扩增出517条谱带, 其中多态性带376条, 多态性百分率为72.7%。共扩增出金丝小枣特征带10条, 鉴定出34株冬枣×金丝小枣杂交实生苗;扩增出尖枣特征带7条, 鉴定出冬枣×尖枣杂交实生苗15株; 不能确定的有16株。  相似文献   

15.
胡文舜    黄爱萍    姜帆  蒋际谋  陈秀萍  郑少泉 《园艺学报》2015,42(10):1899-1908
以龙眼早熟优质品种‘石硖’与浓香型晚熟新品种‘香脆’的正、反交F1代共124株为试材,利用SSR标记鉴定杂种真实性,结合高接后的始花年龄和果实香气性状对杂交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20对龙眼基因组SSR引物与50对荔枝表达序列标签SSR引物中,筛选出双亲多态性引物9对,多态性引物占比为12.86%,其中6对引物可鉴定出112株‘石硖’ב香脆’杂交苗中的110株真杂种,真杂种比例为98.21%;4对引物可鉴定出12株‘香脆’ב石硖’杂交苗中的11株真杂种,真杂种比例为91.67%。UPGMA聚类分析显示,121株正、反交后代的遗传变异较大,可划分为3个大类5个亚类。正交与反交后代中,短始花年龄的植株(2.5年生)比例为31.58%和28.57%,中等始花年龄的植株(3.5 ~ 4.5年生)比例为68.42%和57.14%,长始花年龄的植株(≥ 5.5年)比例为0和14.29%;果实香气表现出无、淡、浓的广泛变异。  相似文献   

16.
万寿菊杂交一代遗传多态性的SRAP标记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张西西  徐进  王涛  董爱香  赵梁军 《园艺学报》2008,35(8):1221-1226
 应用SRAP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分子标记对当前市场上推广的48个万寿菊杂交一代品种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用60个引物组合进行扩增,从中筛选到20个多态性引物组合,共产生289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14.45个多态性条带,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比率。聚类分析20个引物组合的扩增结果,48份材料分为两大类,Jaccard's相似系数在0.25~0.91之间。  相似文献   

17.
15份葡萄种质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ISSR标记对15份葡萄材料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从60条引物中筛选出15条用于葡萄的ISSR扩增。共扩增出10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1条,多态性百分率为86.7%。根据ISSR扩增结果,利用NTSYSpc2.10e软件进行Jaccard相似性系数分析,15份葡萄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27~0.75,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471。通过UPGMA进行聚类分析,探索亲缘关系。在遗传相似系数0.39处,15份葡萄材料可分为2大类群。第1类包含7份山葡萄资源、2个山欧杂交品种,第2类包含3个欧亚种品种、2个欧美杂种品种和1个美洲杂种品种。由此可见,山葡萄与欧亚种、美洲杂种葡萄的亲缘关系较远,欧亚种与美洲杂种之间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8.
利用SRAP标记对来自国内外莲主要产区在20世纪初期育出、并在莲育种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40份莲属材料进行了分析。11对引物在40份材料中共扩增了184条条带,多态性条带127条,多态性频率为69.0%,表明莲属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莲属种质资源可分为3大类群,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形态学分类相一致。且40份莲品种(材料)表现出很强的地域相似性,这说明来自同一个地域内的品种(材料)分化程度低,遗传多样性不丰富,极易造成品种单一化。  相似文献   

19.
李明  胡霞  苗兴军  许正  赵忠 《园艺学报》2016,43(10):1980-1988
利用SRAP分子标记方法对伊犁河谷14个野生杏种群,212份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条带143条,其中122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85.31%。伊犁河谷野生杏仍然维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h=0.2411,I=0.3708,PPB=85.31%),吐尔根乡种群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伊犁河谷野生杏存在较高水平的种群内遗传变异(76.42%)和较低水平的种群间遗传变异,种群间存在温和稳健的基因流(Nm=1.3680)。UPGMA系统聚类和遗传结构分析均显示,伊犁河谷野生杏可划分为以霍城样本为主的类群Ⅰ,以巩留和伊宁样本为主的类群Ⅱ和以新源样本为主的类群Ⅲ,种群间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r=0.2634,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