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均匀度是指体重分布在平均体重10%范围内的鸡数占总称测鸡数的百分比。均匀度的测定应抽样称重,抽样时称重鸡数应占全群鸡数的3%~5%。而种  相似文献   

2.
一、何谓均匀度鸡均匀度是指鸡体重落入平均体重±10%范围内的鸡数占总抽测鸡数的百分比。体重的划定范围通常用鸡群个体抽样称重计算出的平均体重加减10%来表示。如某群育成鸡抽样称重100只,平均体重1000克,划定范围就为900~1100克,其中有80只个体体重在900~1100克这个范围内,这些群鸡的均匀度就为80%。  相似文献   

3.
正蛋鸡育成期是指7~20周龄这一阶段,是鸡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其中心任务是培育出成活率高、均匀度好、开产体重和开产日龄均达标的健康鸡群。1体重和均匀度1.1在育成期控制体重和均匀度的必要性控制好体重和均匀度的前提是必须定期称重。体重:为了掌握雏鸡体重发育情况,必须坚持每周称重。用称得的体重计算出全群的平均体重。称重鸡只要达到足够数量(最好100只左右,至少50只)。  相似文献   

4.
均匀度是指体重落入平均体重±10%范围内的鸡数占总测鸡数的百分比。 一.均匀度的测定 首先要抽样称重,抽样称重鸡数应占全群鸡数的5%(大群抽测1%),一般抽测鸡数不应少于100只,小群也不应少于50只。对抽测的鸡要随机抓取,不可人为地挑选大小,分层笼育时,随机抽测上、中、下三层鸡笼的鸡,每  相似文献   

5.
肉种鸡饲养成败的关键是体重和均匀度的控制。为了取得良好的生产成绩,饲养肉种鸡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称重原则 称重坚持“五同时”即限饲日的同一天、同一时问、同一地点、同一人、同一衡器(最好使用电子称)。  相似文献   

6.
正肉种鸡育成期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出体质健壮,体尺和体重均匀度高,能按时开产的后备鸡群。育成期的均匀度、体尺控制、体重控制、健康状况以及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种鸡生产性能的发挥程度,因此,搞好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工作,是种鸡生产中的关键。1育雏、育成前期(0~10周龄)1.1体重均匀度所谓的均匀度是指达到标准体重的群体占整个鸡群的百分数,它包括体重均匀度和体尺均匀度。体尺和体重均匀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种鸡整个产蛋期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7.
均匀度是指鸡群整体、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整齐度。本场经过十多年的种鸡饲养,累计饲养种鸡45批次,其得出均匀度的平均值7周~12周为79.8%,13周~17周为85.6%,18周~22周超过88%,使之开产适时、整齐,进入产蛋高峰快,持续时间长,种蛋合格率在95%以上。可见严格控制鸡群整齐度,对整个种鸡场的经济效益起决定性作用。为此,我们深有体会,具体做法为:1 正确定时称重采用早晨空腹称重,在限饲停料日进行,选定每周同一日、同一时,在鸡舍的不同位置取样,量具在称重前校正统一,称重过程中不更换量具,并经常校正,专人负责看称、读数、记录,称重鸡数…  相似文献   

8.
余刘平 《中国家禽》2000,22(9):18-18
在现代肉鸡生产中,提高肉种鸡均匀度越来越显得重要。均匀度指体重均匀度、体型均匀度、性成熟均匀度。三者必须协调统一。体型、性成熟均匀度是建立在早期体重均匀度上的,只有抓好鸡群早期的体重均匀度,性成熟均匀度就自然一致了。  相似文献   

9.
肉种鸡的均匀度广义地理解为体重、体型和性成熟均匀度,并不是单一的、狭隘的体重均匀度。体重均匀度比较直观,是整个饲养过程中都应该重视的工作。而体型均匀度要在15周龄前达到要求,因为此阶段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时期,所以必须要让此阶段的鸡群体重达到标准体重,有利于提高体型均匀度,  相似文献   

10.
1提高肉鸡出栏体重均匀度的意义,1.1肉鸡出栏体重均匀度高是鸡健康的重要反映雏鸡均匀度高且均处于健康状态是肉鸡快速生长和出栏时均匀度高的基础,均匀生长是雏鸡均匀且健康的延续,只有均匀健康的雏鸡才可能均匀生长发育,若雏鸡不均匀或有病弱雏存在,随着日龄的增加病弱雏会因食少而生长缓慢、发育滞后和出栏体重低下。1.2肉鸡出栏体重均匀度高是饲料营养平衡且饲喂科学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1.
种鸭均匀度是指种鸭体重分布在平均体重的10%范围内的鸭数占总测鸭数的百分比。种鸭均匀度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种鸭以后产蛋量上升的快慢、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的长短、全期产蛋率的高低、蛋重的一致性以及产蛋期死淘率。因此,种鸭均匀度一直是养鸭户最关心的问题。要使育成鸭有良好的均匀度,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2.
庄志伟  李万猛 《中国家禽》2004,26(23):43-44
除平均体重和体重增长曲线外,均匀度是用以描述后备母鸡质量的最重要特征。然而在提到种鸡群的均匀度时,我们大多简单地理解为只是体重的均匀度。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大多数家禽生产商采取隔日饲喂方案来控制种用小母鸡体重。在当前鸡舍条件下,隔日饲喂方案是给所有鸡均匀分配饲料最好的方法,以保证鸡群均匀度。但是,嗉囊或者消化道内有食物会使鸡只的实际体重增加而且随着时间延长消化道内饲料逐渐减少。因此,后备种鸡一般在未采食的那天进行称重以规范数据,将体重与嗉囊或者消化道内有无饲料分开。然后每周在固定时间称重。这样称得的体重称为“空腹”体重。  相似文献   

14.
1育雏期体重均匀度的控制种鸡育雏期自由采食,体重均匀度受种蛋蛋重均匀度的影响较大[1],理论上讲,加强育雏期的管理对体重均匀度的影响并不大,但许多试验证明,由于饲养环境的差异,群体的体重均匀度会有很大变化,同时育雏期结束时的群体均匀度对种  相似文献   

15.
种鸭均匀度是指种鸭体重分布在平均体重10%范围内的鸭数占总测鸭数的百分比。种鸭均匀度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种鸭以后产蛋量上升的快慢、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的长短、全期产蛋率的高低、蛋重的一致性以及产蛋期死淘率大小。因此,长期以来一直是养鸭户最关心的问题。要使育成鸭有一个良好的均匀度,必须采取以下多种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肉鸡遗传育种的发展,以前传统的估测鸡只体重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生产管理的需要,也根本不能准确的监测鸡群的生长发育。所以必须采用标准化、精确且可重复操作的称重程序,每周对鸡群至少称重一次,以便获取各栏平均体重和均匀度,更好的管理鸡群的生长发育,从而尽可能达到最佳生产性能。1体重达标的必要性肉种鸡在育雏育成期体重增加显著、体内各器官也快速发育。体重  相似文献   

17.
1高产蛋鸡群的表现 鸡群体重要达到或超过标准体重;鸡群合格率≥90%;鸡群均匀度≥85%;鸡群抗体水平要均匀,有效抗体均匀度≥85%。其中体重达标尤为重要,5周龄体重与产蛋期指标呈强相关;10周龄体重对性成熟呈中等程度相关;16周龄体重均匀度与产蛋高峰持续时间,存活率呈中等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肉用种鸡育成期体重均匀度是衡量鸡群限饲效果的主要指标。限饲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蛋重、鸡群开产整齐度、产蛋率和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的长短。要想获得健康、高产的种鸡群,就必须提高其群体均匀度。鸡群均匀度包括体重、体型和性成熟均匀度。体型均匀度难以用指标来衡量,而体重控制则是最具可操作性的育成质量标准。根据笔者的实践,现将如何提高肉用种鸡育成期体重均匀度的主要措施分述如下:1提供优质健雏,加强育雏期管理种雏质量是保证育成效果的首要条件,种鸡场在进雏时要认真做好质量把关工作,防止购进个体差异太大的雏鸡。种雏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次实验通过两组体重均匀度不同的产蛋鸡的对比,得出在体重均匀度达到70%以上的基础上,对照组体重均匀度比实验组高10个百分点,平均每只鸡多产10枚蛋。在同等的饲养条件下,体重均匀度在75%以上的产蛋鸡群比体重均匀度在65%的鸡群产蛋高峰期提早10天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种公鸡、种母鸡在育雏期能均匀地生长,在育成期适时达到性成熟所达必须的适度体重和体型,必须重视鸡群的体重和均匀度调控,而笼箱的育雏育成为此提供了方便。以下我们介绍笼箱情况下的育雏育成期的体重均匀度管理。 一、育雏期均匀度的监控 1~2周,提供足够的采食位置,实行自由采食,2周末称重决定是否限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