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蛋(种)鸭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产蛋鸭的饲养特点我国蛋鸭品种的最大特点就是无就巢性,蛋鸭的产蛋量高,90%以上产蛋率可维持140d左右,整个生产期的产蛋率基本稳定在80%以上。蛋鸭的这种产蛋能力,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进入产蛋期的母鸭代谢旺盛,为满足其需要,蛋鸭表现出很强的觅食能力,尤其是放牧的鸭群;产蛋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性情温驯,生活和产蛋的规律性强,产蛋时间总是在下半  相似文献   

2.
我国所饲养的蛋鸭品种的最大特点是失去了就巢性.为提高和增加产蛋量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但是,要发挥蛋鸭的产蛋能力.需要大量的各种营养物质。因此.进入产蛋期的母鸭代谢很旺盛.为了代谢的需要.蛋鸭表现出很强的觅食能力.尤其是放牧的鸭群。  相似文献   

3.
简建设 《中国禽业导刊》2000,17(4):15-15,16
一.为什么要控制产蛋鸭的开产日龄? 后备蛋鸭在饲养过程中要经历性成熟的过程。蛋鸭的性成熟标志着母鸭已具备了正常完成产蛋全过程的功能,如果任由母鸭在性成熟后即开始产蛋,则由于母鸭这时还处于长身体的时候,所采食的营养物质除维持本身代谢外被分配成生长需要(长身体)和生产需要(产蛋)两方面,  相似文献   

4.
1 产蛋鸭的饲养 根据产蛋鸭的产蛋规律,要提高产蛋量必须采取措施促进产蛋高峰早日出现,延长产蛋高峰的持续时间,减慢产蛋率下降的速度。一般的做法是根据各期的特点给予充足的营养,实行阶段饲养和调整饲养。  相似文献   

5.
1产蛋鸭的饲养根据产蛋鸭的产蛋规律,要提高产蛋量必须采取措施促进产蛋高峰早日出现,延长产蛋高峰的持续时间,减慢产蛋率下降的速度。一般的做法是根据各期的特点给予充足的营养,实行阶段饲养和调整饲养。1.1阶段饲养根据鸭的年龄和产蛋水平将产  相似文献   

6.
1产蛋鸭的饲养 根据产蛋鸭的产蛋规律,要提高产蛋量必须采取措施促进产蛋高峰早日出现,延长产蛋高峰的持续时间,减慢产蛋率下降的速度。一般的做法是根据各期的特点给予充足的营养,实行阶段饲养和调整饲养。  相似文献   

7.
母鸭从开始产蛋到淘汰(17~72周龄)称为产蛋鸭。产蛋鸭在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主要是以提高产蛋率和蛋重,减少破损蛋,节约饲料,降低鸭群的死亡率和淘汰率为重点。为实现上述目的,笔者现将产蛋鸭的不同产蛋期和不同季节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产蛋鸭的特点:我国所饲养的蛋鸭品种的最大特点是失去就巢性,因此,为增加产蛋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由于蛋鸭的产蛋量高,而且持久,小型蛋鸭的产蛋率在90%以上的时间可持续20周左右,蛋率基本稳定在80%以上,远远超过鸡的生产水平。蛋鸭的这种产蛋的能力,需要各整个主产期的产种营养物质。除维持鸭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外,多数用于产蛋。因此,进入产蛋期的母鸭代谢旺盛,为了  相似文献   

9.
母鸭从开始产蛋到淘汰(17~72周龄)称为产蛋鸭。根据产蛋时间的划分,产蛋期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即150~200日龄为产蛋前期;201~300日龄为产蛋初期;301~400日龄为产蛋中期;401~500日龄为产蛋后期。1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蛋鸭从17周龄至产蛋时止称为产蛋前期,此期间饲养管理的重点就是  相似文献   

10.
加强蛋鸭产蛋期的饲养管理,可有效提高产蛋率和蛋重,减少破损蛋、节省饲料和降低死淘率。根据蛋鸭的周龄、产蛋率及生理特点,大致可将蛋鸭产蛋期分为产蛋前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三个阶段。因此在每一饲养阶段应供给不同的营养和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满足产蛋鸭的营养需要,以获得最大生产效益。1产蛋前期管理要点1.117~24周龄期间为母鸭产蛋前期。期间母鸭已达体成熟和性成熟,鸭群已陆续开产并且产蛋率逐日递增,高产鸭24周龄时产蛋率可达80%。此阶段饲养管理好坏直接影响蛋鸭产蛋  相似文献   

11.
从开产到淘汰的母鸭称为产蛋鸭,根据蛋鸭的周龄、产蛋率及生理特点,大致可分为产蛋前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三个阶段,在每一饲养阶段供给不同的营养和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使养鸭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育成鸭周龄达到19周后就进入成年产蛋鸭,产蛋期的蛋鸭与其他阶段相比,有很大不同,所以应区别对待。加强产蛋鸭产蛋期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产蛋率和蛋重,减少鸭蛋的破损率,节省饲料和降低死亡率。根据蛋鸭的生理特点、周龄、产蛋率把产蛋鸭的产蛋期分为产蛋初期、前期、产蛋中期、产蛋后期。150~200日龄为初期,200~300日龄为中期,300~400日龄为产蛋中期,400~500日龄为产蛋后期。  相似文献   

13.
蛋鸭在产蛋期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产蛋量和蛋重,减少破损蛋,节省饲料,降低鸭群的死亡率和淘汰率,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1不同产蛋时期的饲养管理要点1.1产蛋前期开产以后,此时鸭身体健壮,精力充沛,是蛋鸭一生中最容易饲养的时期。其重点是尽快把产蛋推向高峰,在这一时期,日平均光照不少于14小时,光照时间应遵循由短到长,渐渐增加的原则。1.2产蛋高峰期这个阶段的产蛋率已达到高峰,蛋重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营养上一定要保证满足高产的需要,每日光照时数应稳定在16小时,不可缩短,不可改变。为了使产蛋高峰期持续时间长,产蛋量多,在日常管…  相似文献   

14.
产蛋鸭群进入产蛋期后,休产鸭、低产鸭和病残鸭逐渐增多,另外蛋鸭在饲养过程中,由于饲养和个体差异等因素,常有10%~ 20%的鸭产蛋少或不产蛋。久养这些蛋鸭,不仅每天要消耗150克左右的饲料,且产蛋很少,甚至病鸭会传播疾病。所以需在产蛋期间少量多次淘汰低产鸭和病残鸭,以便提高产蛋率,降低饲养成本,提高产蛋鸭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1 为什么要控制产蛋鸭的开产日龄 后备蛋鸭在培育过程中要经历由性成熟再到体成熟的过程。蛋鸭的性成熟标志着母鸭已具备了正常完成产蛋全过程的功能,但如果任由母鸭在性成熟后即开始产蛋,则由于母鸭这时还处在长身体的时候,所采食的营养物质除维持本身代谢外被分配成生长需要长身体和生产需要产蛋两个方面,结果往往是两方面都得不到满足而造成母鸭身体发育不良,0产蛋率又长时期上不去,蛋重小且增加得很慢,延长到达产蛋高峰的时间,饲养管理不好的,甚至发生降蛋、换毛等现象。这样的鸭群必然缩短产蛋利用年限。因此,产蛋鸭…  相似文献   

16.
费杰 《水禽世界》2014,(1):9-10
根据产蛋鸭的产蛋规律,要提高产蛋量,必须采取措施促进产蛋高峰早日出现,延长产蛋高峰持续时间,减慢产蛋量下降的速度。一般的做法是根据各期的特点给予充足的营养,实行阶段饲养和调整饲养。  相似文献   

17.
1 蛋鸭产蛋期 蛋鸭产蛋期指蛋鸭饲养达到19~72周龄(或133-500日龄),过早开产会影响蛋鸭的产蛋高峰期持续的时间,开产日期掌握的原则一般以体重为依据,身体和生理都必须成熟,一般约1.4-1.5kg为宜。产蛋期又分为产蛋前期133~200日龄;产蛋中期200—400日龄;产蛋后期400-500日龄。  相似文献   

18.
鸭在1年中有两个产蛋高峰期,一是在3~5月,二是在8~10月,其中以春季产蛋高峰更为突出。因此,搞好这两个时期尤其是春天产蛋鸭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从开产到淘汰的母鸭称为产蛋鸭,产蛋鸭可利用1~3年,第一年产蛋多且质量好,为此圈养鸭利用年限多为1年.高产蛋鸭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主要以提高产蛋和蛋重,减少破损蛋,节省饲料,降低死淘率为目的。根据蛋鸭的周龄、产蛋率及生理特点,大致可分为产蛋前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三个阶段,在每一饲养阶段供给不同的营养和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满足产蛋鸭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20.
饲养蛋鸭要取得好的效益,除了提高饲养技术水平外,还要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现就蛋鸭饲养的财务管理和效益核算简述如下。一记清帐目蛋鸭饲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雏鸭育雏开始到产蛋结束淘汰老鸭一般要450-500天,在如此长的时间内有时同时有几批产蛋鸭、雏鸭、仔鸭饲养在一个饲养场内,饲料消耗、费用杂支、产蛋收入、鸭子销售等必须记录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