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子科技》2013,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摘要) 第一条为了保护植物新品种权,鼓励培育和使用植物新品种,促进农业、林业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第六条完成育种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授权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品种权所有人(以下称品种权人)许可,不得为商业目的生产或者销售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不得为商业目的将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重复使用于生产另一品种的繁殖材料;但是,本条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相似文献   

2.
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有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植物新品种权,是指新品种选育者依法定程序向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审批机关提出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审批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授予新品种选育者对其  相似文献   

3.
《种子世界》2008,(1):51-52
1 什么是植物新品种及植物新品种权? 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并有适当的命名的植物新品种。完成育种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授权的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这就是植物新品种权。  相似文献   

4.
加快作物新品种开发促进种子产业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种子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品种已成为日趋激烈的种子市场竞争的焦点。为加快新品种的开发,促进种子产业化建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江苏省种子公司在杂交水稻的生产经营上,采取自办育种科研和加强同科研单位联合等手段,狠抓新品种的开发和利用。以品种为龙头,促进育繁推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1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 1.1植物新品种及其保护的概念 植物新品种是指对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的植物品种.属于国家保护名录范围并经适当命名,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授予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植物新品种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赵新生 《种子科技》2011,29(2):18-20
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予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植物新品种权的内容主要包括生产权、销售权、使用权、许可权、转让权、名称标记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植物新品种条例》)第六条规定:“完成育种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授权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  相似文献   

7.
植物新品种产权的性质及其保护西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陕西杨陵712100)姜志德王志彬植物新品种一般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什么是植物新品种产权?它有什么特殊性?如何加以实...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于1997年3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1999年6月16日农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标志着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在我国开始正式实施.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相似文献   

9.
种子产业化是种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有机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全国种子工程试点市,诸城市种子服务总公司以此为契机,加大工作力度,以科技为动力,狠抓名优特高新品种开发,加快了种子产业化工程进程,初步形成了集科研、生产、经营、推广为一体,检验、加工、包装、销售、服务一条龙的种子产业化格局,促进了全市农业生产和自身的发展。1 搞好名优特高新品种开发是适应市场经济,加快种子产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1.1 搞好名优特高新品种开发是适应市场农业,增加产品竞争力的需要。农产品市场的竞…  相似文献   

10.
棉花育种南繁的播种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繁指在南方利用冬季温暖的气候条件再进行的种植,又称冬季南繁或简称冬繁.作物南繁主要是育种材料的加代,以加快育种速度:或者是新品系(品种)的扩繁或杂交制种,以增加原种、良种或杂交种的种子量.棉花的南繁主要在海南岛进行,根据计划实施主体或工作目标的不同可分为产业南繁和科研南繁,前者任务是新品种的早代繁殖或杂交制种,实施主体往往是企业,目的是新品种的尽早产业化:科研南繁实施主体往往是科研单位,任务是科研试验,内容很多,但主要是以缩短品种育成周期为目标的育种南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