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门地区烟粉虱入侵途径与扩散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海门地区生物入侵状况的基础上,对当地烟粉虱入侵途径、扩散模式进行阐述,以为降低当地烟粉虱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烟粉虱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入侵世界许多地区,其携带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给番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烟粉虱的种类繁多,给绿色防控带来许多困难。为了明确烟粉虱的种类,本试验主要对天津周边,还有山东、山西和湖北等省市10个地区不同寄主共16个烟粉虱种群进行了隐种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其中13个烟粉虱种群只有MED隐种,3个烟粉虱种群中MEAM1和MED隐种共存。MEAM1隐种烟粉虱的同源性高达100%,MED隐种烟粉虱的同源性为99.6%~100%,入侵我国的MED隐种可能起源于地中海西部地区。本研究明确了监测地区烟粉虱隐种及其进化关系,为当地烟粉虱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新疆棉田烟粉虱自然种群的天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组建烟粉虱自然种群生命表,运用排除作用控制指数(EIPC)评价了天敌对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烟粉虱若虫阶段的捕食性天敌是影响烟粉虱种群数量动态的重要因子.如果排除全部天敌的作用,烟粉虱种群趋势指数将从11.54增长为70.33,结果表明田间天敌在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运用K值图解法分析棉田烟粉虱的关键虫期和关键因子.结果表明:烟粉虱的蛹期是烟粉虱的关键虫期.在蛹期,寄生性天敌是影响烟粉虱的种群动态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4.
对2006年入侵天门地区并对蔬菜、棉花等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的烟粉虱进行了生物学鉴定与入侵途径分析。结果表明,随风或气流入侵的烟粉虱其生物型为B型,但有待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还对烟粉虱的危害方式、形态特征以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简述,并结合当地实际,从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方面提出了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江苏沿海地区烟粉虱灾变规律与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进展:明确了烟粉虱的演变规律、暴发机制、种群消长动态及寄主范围;查明了城镇市区烟粉虱的虫源性质与寄主种类;探明了烟粉虱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了非化学措施对烟粉虱的控制作用;制定了烟粉虱测报预警关键技术与规范;开拓了烟粉虱综合防控关键技术;建立了烟粉虱预警和无公害治理的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6.
从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成虫诱导开启JA信号途径、烟粉虱若虫诱导开启SA信号途径、烟粉虱诱导的SA信号途径具有系统传导性、烟粉虱诱导了寄主植物新的防御途径4个方面综述了烟粉虱取食诱导寄主防御信号途径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烟粉虱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发现的烟粉虱种群的生物型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tDNA COI基因片段作标记,对采自2006年辽宁省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的生物型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表明:该烟粉虱种群所有个体的mtDNA COI基因片段与苏丹、摩洛哥Q型烟粉虱的相应碱基序列具有极高的同源性,表明该种群均为Q型烟粉虱.2007年,对发现Q型烟粉虱的该地区进行了调查,没有发现烟粉虱种群.但鉴于Q型烟粉虱的危害性及其入侵性,有必要对该地区烟粉虱继续进行系统调查,防止Q型烟粉虱在该地区的定殖、扩散以及危害.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阿拉尔垦区棉田烟粉虱种群隐种以及烟粉虱捕食性天敌种类,采集阿拉尔十二团棉田中的烟粉虱及烟粉虱捕食性天敌,利用B-F/B-R和Q-F/Q-R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检测烟粉虱隐种类型,利用烟粉虱TB-F/TB-R 94585特异性引物检测捕食性天敌肠道内是否存在烟粉虱DNA。结果表明:新疆阿拉尔垦区烟粉虱为MED隐种,初步发现烟粉虱的捕食天敌涵盖4个目5个科7种,包括多异瓢虫Adonia variegata、多异瓢虫幼虫、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 Poppius、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 幼虫、黄褐新园蛛Neoscone doenitzi、灌木新园蛛Neoscona adianta、直伸肖蛸Tetragnatha extensa。结论:利用SCAR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快速检测阿拉尔垦区烟粉虱害虫捕食性天敌种类。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烟粉虱地理分布及部分地区种群动态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山东省重要的农业害虫.2006~2007年对山东省11个地市娴粉虱地理分布及局部地区烟粉虱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烟粉虱在山东省广泛分布,然而其种群密度在不同的地区具有区域不均衡性的特点.潍坊寿光、德州临邑和聊城高唐烟粉虱发生相对严重,而济南历城、临沂沂南、临沂平邑烟粉虱发生相对较轻.探讨了影响烟粉虱种群动态的因素以及局部地区烟粉虱种群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外来入侵烟粉虱发生危害与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不同寄主植物和不同蔬菜种类烟粉虱发生调查,阐述了烟粉虱不同寄主蔬菜发生为害特性,提出了烟粉虱冬季防控措施以及蔬菜育苗期间烟粉虱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了解雄安新区及其周边地区烟粉虱的生物型及其种群发生为害动态,分别于2016和2017年对雄安新区及其周边5个县级辖区的烟粉虱的生物型(隐种)、种群动态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该地区主要蔬菜作物上发生的烟粉虱均为Q型(MED隐种)烟粉虱;整个调查期间,均发现烟粉虱发生为害情况,不同寄主植物上烟粉虱种群动态不同,每年9月中下旬,烟粉虱在茄子和棉花上的种群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绝大多数情况下,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属聚集分布。上述研究结果为烟粉虱的预测预报和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经调查,慈溪市烟粉虱的寄主植物涵盖林特花卉、蔬菜等农林作物和野生植物,共记录31科84种.自2003年以来,烟粉虱已成为当地的主要危险虫害,使农作物和林特花卉蒙受损失,并传播新的病毒病.该虫害防治难度大,必须注重多项防治技术,才能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烟粉虱Q型和B型在国内外许多地区混合发生并造成危害,2种生物型的快速鉴定对于烟粉虱有效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2005—2009年山东各地采集的烟粉虱样品(139头Q型烟粉虱、239头B型烟粉虱)微卫星位点BEbi23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Q型烟粉虱只扩增到约400bp的片段(占98.6%),而多数B型烟粉虱扩增到的片段约200bp(占97.9%)。鉴于绝大多数Q型和B型烟粉虱分别只存在约400bp和约200bp产物片段,该方法可用于B型、Q型烟粉虱大量样品生物型的初步筛选。  相似文献   

14.
外来入侵生物烟粉虱寄主植物与为害特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不同寄主植物和不同蔬菜种类烟粉虱发生调查,利用塑料黄板涂抹机油在城郊蔬菜基地诱测烟粉虱成虫数量,明确烟粉虱主要寄主植物种类,并测定了烟粉虱对不同寄主蔬菜发生为害敏感性和不同高度空间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15.
严丹侃  张海珊  章东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632-16634
利用mtDNA COI基因片段对安徽合肥地区烟粉虱生物型进行了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地区所采集烟粉虱为Q型,且与云南昆明地区的烟粉虱种群同源性达到99.8%~100%,推测安徽合肥地区Q型烟粉虱很可能为外来入侵害虫,其发源地应该与云南昆明地区Q型烟粉虱一致。  相似文献   

16.
<正>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属同翅目粉虱科,是一种世界性重要害虫。在我国,有关烟粉虱的最早记载是1949年(周尧)。烟粉虱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仅在我国的台湾省、云南省、海南省为害经济作物棉花,1997年在东莞局部地区发现烟粉虱,1998年,在乌鲁木齐发现有烟粉虱为害一品红,1999年在河北省廊坊市发现烟粉虱。2000年在广东省份多地大面积暴发,随后我  相似文献   

17.
中国3种不同生物型烟粉虱的种群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研究了中国3种不同生物型烟粉虱的种群分化.烟粉虱种群分别采自北京、扬州和广州的不同寄主上,烟粉虱生物型包括B型、本地型(NaC)和一种新的生物型(Cv型).对3种生物型烟粉虱的RAPD-PCR结果进行遗传距离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烟粉虱中国本地型和Cv型的种群关系比较近缘,二者与B型种群的亲缘关系较远.3个烟粉虱生物型的种群分化属于种内分化,据此推测Cv型烟粉虱可能起源于中国或其临近地区.  相似文献   

18.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小黑瓢虫[Delphastus catalinae(Horn)]的捕食猎物之一。提供6种寄主植物进行烟粉虱的选择试验,发现寄主植物对烟粉虱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不明显,主要影响其成虫生殖力和种群增长。通过比较烟粉虱的种群增长指数(I),发现花椰菜、一品红、豇豆和烟草这4种寄主植物比较适合用于人工大量繁育烟粉虱,其中花椰菜的饲养效果最佳,最有利于烟粉虱种群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9.
烟粉虱对蔬菜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首先在设施大棚内分别测试了烟粉虱在诱集植物苘麻与茄子、豇豆间的寄主选择,然后利用苘麻对设施豇豆上的烟粉虱进行了防治。结果表明,豇豆上烟粉虱成、若虫数量均显著低于苘麻,而茄子上仅烟粉虱若虫数量显著低于苘麻。诱集3周后,诱集区豇豆上的烟粉虱成、若虫数量与非诱集区无显著差异;当仅在苘麻上施用杀虫剂7 d后,诱集区豇豆上的烟粉虱若虫数量显著低于非诱集区。本研究表明,将苘麻作为诱集植物防治设施蔬菜上的烟粉虱具有明显的潜力和优势。  相似文献   

20.
烟粉虱是全世界分布的农业重大害虫,是一个由至少24个存在交配行为隔离的生物型组成的种的复合。研究不同体积分数酒精对烟粉虱麻醉效应的基础上,比较了触角切除与否对B生物型烟粉虱雄成虫对同型异型烟粉虱雌成虫择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苏醒时间与对烟粉虱的伤害程度2个因素,25%乙醇是麻醉烟粉虱以满足其触角切除时间需要的最佳体积分数。在10 min配偶选择过程中,触角正常的B型烟粉虱雄成虫对B型雌成虫的平均择偶滞留时间为117.3 s,远远长于对Q和Cv型烟粉虱雌成虫的选择时间(43.1 s和39.8 s),其进入B型烟粉虱雌成虫所在区域的平均次数(1.79次)也明显多于进入Q和Cv型所在区域的次数(0.47次,0.89次);而当触角切除后,B型烟粉虱雄成虫对B、Q和Cv型烟粉虱雌成虫择偶滞留时间分别为116.2,110.7,110.1 s,进入相应处理区的次数分别为0.59、0.61和0.56次,三者之间均无明显差异。表明触角正常的B生物型烟粉虱雄成虫择偶时显著倾向于选择同型雌成虫,而触角切除后的B生物型烟粉虱雄成虫对同型和异型雌成虫的选择无明显差异,因此推断触角对烟粉虱的择偶行为及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