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曾经,快速消费品公司创造出了最先进的营销、传播和销售的技术,这些技术大力地推动了中国市场营销的进步。然而,在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事情让我们看不懂了:我们不明白芙蓉姐姐为什么会走红,我们不明白郭德纲的相声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叫好,我们不明白为什么一下子人人都在写博客了……我们甚至连《诛仙》、二月丫头这些是什么都不知道一一但是他们却都忽然地大红大紫.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2007,(7):1-1
经常有读者打来咨询电话:我们当地有某某大户靠什么致了富,我跟着他做,是不是也能致富?其实,发家致富并没有通常的惯例可循,向成功者学习,要学的是他们的经验和技术.并不是亦步亦趋的跟着别人走?相反,留心观察那些成功者,你会发现,他们的成功路都有一些不寻常。[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扦插法是花木繁殖的主要方法,大多花木品种、品类都可用此法繁殖,提高其成活率是该项技术的关键措施。江苏省沐阳县是传统的花木大县,近几年该县花乡新河、颜集、扎下等镇部分花农和县乡花木技术人员致力于花木扦插技术的试验和研究,获得了成功。他们根据不同种类和特性的花木摸索出了花卉苗木扦插技术,使扦  相似文献   

4.
董苗苗 《河南农业》2008,(23):63-64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的优秀群体,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在知识、技术、道德、修养等方面都具有模范和表率作用。在大学期间,他们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大学生入党。调查表明,大学生中申请入党的占到总数的近50%.本科院校高达70%,有的学校甚至在90%以上。虽然大学生申请入党是一种积极进步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赵洪霞 《新农业》2005,(11):11-12
东港市食用菌协会高薪聘请有经验有能力的技术人才主抓生产工作,为下乡方便,协会为他们专门配备了车辆和手机,无偿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为了使农民尽快掌握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协会每年都在各乡镇.村举办食用菌技术培训班,课堂上、会议室里、田间地头里讲,小卖店里、蘑菇大棚里.哪里有技术员,哪里就是听课现场。  相似文献   

6.
崔月  杨春  方文 《农家顾问》2005,(6):65-66
每个打工者都是怀揣着梦想上路的。他们和农村的家乡疏远了,在期待未来的同时,对自己情感和精神生活的期待也提高了?他们期盼爱情能走进婚姻,寻梦的路上能遇到知已,流水线上的青春能开出花朵,他们也渴望在城市安个家,在劳作一天后能拥着爱人入眠;他们渴望平等,让自己的孩子能牵上城里孩子的手……然而,更多的时候,他们的期待与现实产生错位,他们的呼唤少了回音,他们的努力成了无奈的挣扎……对在湖北武汉市打工一族的情感调查中我们发现,未婚同居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婚恋生活状态。他们的幸福与无奈,欢喜和悲哀,都以各种表情呈现在我们面前,境况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7.
市场分析 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有数以万计的打工者,即使在小城市,也有上千的打工者,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他们漂泊异乡,他们有着许多无奈和辛酸,渴望倾诉;他们的合法权益常常被侵犯,需要有个社团出面帮他们维护;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困难,盼望得到及时的帮助;他们都希望下了班.能有个地方和一些兴趣爱好相同的朋友凑在一起聊天交流,或者参与一些与自己相关的联谊活动,倾听成功者的经历和感想当然,能和好友知己品一杯茗香茉莉,翻阅一些喜欢看的书籍,唱唱歌,跳跳舞,锻炼一下身体,结交一些新朋友,等等,都是花钱不多但时尚的享爱.  相似文献   

8.
人际关系能力是一种必备能力。正如戴尔·卡耐基曾说的,“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的技巧”。处于青少年时期的职中学生,他们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性方面,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我村与附近的几个村共同搞起了大棚蔬菜,与其他几个村的产品相比.我们的产品无论在产量和质量上都要高于他们、可是其他几个村的蔬菜销售情况都比我们要好,销路要宽,价格也不同程度地高于我们,经过打听,原来这几个村都有自己的农民经纪人,经过他们牵线搭桥,农产品销售情况近几年都很不错,受他们的启发,我们村也准备建立自己的农民经纪人队伍,请问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做工作?  相似文献   

10.
2007年6月20日前后,山东省齐河县大黄乡大黄村的大棚种植户,三三俩俩地来到杨海成的茄子棚,看着还长得绿油油的茄子,感到不可思议。因为他们都是2006年10月底栽的同一品种——济杂长茄1号,早在35天前就已不结茄而拉秧了,而杨海成的茄子用了一种叫“秸秆生物反应堆”的技术,却长得这么好,收益肯定大了,棚农们都嚷着叫小杨讲讲,就连小杨刚引进这项技术时,说小杨瞎干的邻居老宋也叫小杨赶快讲讲。看着菜农们的诚心,小杨也就一五一十地给大家讲开了。  相似文献   

11.
纵观中国近现代历史,大凡国人向英美学习借鉴的各门学科,其成功的几率都比较高,晚清民国时期的农学也不例外。那时的农业发展经历了从“以日为师”到“以美为师”的转变。在留美学习的短短几年中,那些留学美国的农学家,很快就接受了国外先进的农学理念。回国之后,他们开始把从欧美学到的先进技术运用到中国农业中去。他们在民国时期的思考与实践,不仅让当时的农民得利,也为当下的农村改革提供了镜鉴。  相似文献   

12.
大珂 《新农业》2004,(12):6-6
我家新买了拖拉机.我也自学了驾驶技术,一般的运输和农活都能做了。可是我们这里的农机监理部门要求我去参加他们举办的一个驾驶员培训班,要我拿到证件才允许我上路。我想问问.自学成才到哪能得到承认.要参加培训班.还有什么新规定?  相似文献   

13.
东方 《农家顾问》2003,(3):60-60
王某和许某都是山西人,在重庆一起做家居装饰。王某到重庆刚两个月,还没有办理暂住征,许某来重庆已经半年多,可是不小心把自己的暂住证丢失了,有一次他们借了别人的暂住证以应付查验,最后被民警查出,对二人冒用《暂住证》的行为分别予以了处罚。他们都后悔莫及。  相似文献   

14.
《河南农业》2004,(5):45
我那时以为这一生大概只会做一件事儿:离开村庄。我并非在村庄里过得不愉快,那里的水土很适合我,只不过村里人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把离开村庄当做有出息,我只能有出息点。我选择一个夏天离开,那是一个炎热的晌午,人们都在打瞌睡,我神不知鬼不觉地走了,不要让他们以为我有什么留恋,以为我带走了村庄的什么东西,我走得要有出息,能留给他们的全留给了他们。  相似文献   

15.
大哥     
大哥是我爱人的亲哥,是我的大伯哥。 爱人出生在江边的小山村,他们兄弟四人,大哥张文、二哥张武、三哥张双,我爱人行四,叫张全。因为父母早逝,家里就剩下他们哥四个。大哥那时只有十四岁,为了三兄弟上学,大哥放弃了学业,挑起了照顾三兄弟的重担,下地干活不说,还要给他们做饭。后来三兄弟都考入了大学,有了工作,也都在城里安了家,唯独大哥一辈子没离开那个小山村。大哥种地、打渔,生活奔波坎坷。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海林市海林镇蔬菜村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近年来村里筹资180多万元建的“科技楼”成了农民利用网络信息的好去处.村民魏金友、兰文忠、李尚武以前种菜是“跟着感觉走”,后来看到村里人都往科技楼跑,看电教片学技术,引进俄罗斯人喜欢的西红柿和黑皮黄瓜,他们也学着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务工青年进城后,所见所闻使他们感到周围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往往给他们带来不适应。有的进城务工青年来到城里后,似乎自己矮了一截。其实是心理不平衡在作怪。  相似文献   

18.
英国的一家公司称他们已经找到一种解决方法,来消除乳品包装工业对昂贵的粘合标签的需求。舍伍德技术公司是一个提供广泛化学解决方法的公司,其中包括激光成像和打印技术,他们声称已经发明了一种有效标签应用技术,可以提供图像,包括条形码、标识和图形,并直接转移到任何包装的表面。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正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英语学科在很多职业中学都是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目前,职中学生大都很务实,注重生活实际,在他们看来英语对生活是毫无用处的,既不能日常使用,也不能用于以后的工作,所以根本不想学英语,缺乏最起码的学习动力。如何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职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他们26年矢志不移钟情科研“小土豆”,取得了一项项成果并全部传授给农民,他们从羊圈“组培室”起步,父子并肩攻克当地土豆防病增产技术难关,把“小土豆”做成了河曲县农民致富的大产业。他们就是河曲县脱毒马铃薯专家张满贵张建文父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