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灌区量水是农业节水的基础性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灌区量水技术不断提高,本文分析了灌区量水的发展历史及开展灌区量水的意义,总结了常用的量水方法,结合水利发展需要,提出了灌区量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准确地控制引水、配水,避免灌溉水量过多和不足现象,避免用水供需矛盾,检查分析实际灌水定额与灌水工作效率,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测流量水的主要目的,文章详细阐述了测流量水的技术,提出了测流量水的发展前景。为灌区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党敏 《现代农业》2014,(2):78-79
河套灌区末级渠道存在坡降平缓、水头损失小、泥沙及漂浮物多、开关口频繁、流量变幅大等技术难点,末级渠道量水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探索适于河套灌区特点的量水方法和量水技术已迫在眉睫。本文对河套灌区末级渠道量水技术进行比较,提出适合河套灌区末级渠道量水的设施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灌区测量水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提供参考依据,保证灌区有限水资源科学管理与合理配置,达到公平和高效的利用目的,针对宁夏灌区测量水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阐述.总结宁夏目前所采用的量水方法和在生产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灌区量水技术的发展趋势,通过提高灌区测量水的技术装备和测试手段,旨在提高灌区测量水技术水平和精度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5.
雷宏军  王刚  潘红卫  韩宇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985-19987,20052
在回顾虚拟水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虚拟水理论体系构成,总结了虚拟水理论体系一直存在的突出问题。综合考虑虚拟水含量的概念与实际意义,分析了虚拟水构成中取水与耗水并用的矛盾,对虚拟水构成进行还原,提出了虚拟水含量计算的精确与近似表达式;分析了农产品虚拟水量化过程中存在的3个问题,探讨了农产品虚拟水量化的新方法,提出了蔬菜产品虚拟水含量量化的思路;初步提出了林地产品虚拟水含量的方法;对工业产品虚拟水量化方法,提出了实用性与可行性更强的工业产值法;针对加工产品虚拟水含量存在的明显缺陷,给出了改进的分配方法;基于上述虚拟水定额,考虑到虚拟水生产的时空特性,提出实时实地计算虚拟水生产量、消费量、进出口贸易量的方法;同时对虚拟水战略总构成、广义水资源量、虚拟水贸易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赵经华  张春姹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80-4481
分析了入世4年来,我国水果出口在量上实现了突破,但并没有实现质变的主要原因,指出我国水果业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引进外资对发展我国水果业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灌区水量的测流计量是灌区实现"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水量计量收费的依据.U形渠道以其占地少、工程量小、耐冻胀及其优越的水力条件已在灌区广泛应用.通过对国内U形渠道量水技术和方法研究,提出了适宜宁夏引黄灌区U形渠道经济、便捷的流速仪量水技术和方法,经过大量试验数据对比误差在5%之内,满足量水精度的要求,可以在灌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量水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抗旱池和盆栽模拟研究了冬小麦产量与肥水关系,结果表明,增加施肥量和供水量均可提高产量,但低供水高施肥和高供水低施肥均不利于产量的增加和水分生产效率的提高,可获得理想产量必须量水施肥,提出量水施肥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纤维水泥土抗拉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在水泥土中掺入纤维的方法获得了比水泥土抗拉强度和韧性更高的纤维水泥土。通过正交试验,建立了关于纤维水泥土抗拉强度与纤维掺量、长度间的数学关系。分析表明纤维水泥土抗拉强度随着纤维掺量和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且纤维掺量对纤维水泥土抗拉强度的影响比纤维长度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在含钾不同的土壤上增施不同量钾肥的试验数据,得出平川水地冬小麦钾肥的适宜用量,并提出了施用钾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内蒙古河套地区粉质粘土为研究对象,在水泥掺量一定的情况下,将熟石灰作为水泥土的外掺剂,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讨熟石灰掺量、龄期对水泥土早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研究表明:在熟石灰的参与下,水泥土中存在火山灰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但是作用效果较小,从而证明水化作用是水泥土强度的最主要来源。结合试验粘土特性和水泥土强度增长规律提出粘土中粘土矿物数量不足限制了火山灰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超量熟石灰对水泥土强度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在含钾不同的土壤上增施不同量钾肥的试验数据,得出平川水地冬小麦钾肥的适宜用量,并提出了施用钾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态水概念的提出主要是针对植被在水文循环中所起到的作用提出,做好对生态水的研究能够有效促进水文系统的循环,并且对降水分配量以及环境保护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无灌溉林园来说,通过不修渠、不耕耘等措施来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文主要是对生态水以及林园无灌溉栽培进行了研究以及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玻璃纤维长度和掺入量对水泥土抗压和抗拉强度和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考察范围内水泥土的强度随着玻璃纤维长度和掺入量的增加而增大,且玻璃纤维掺量对水泥土抗拉强度的影响比抗压强度更显著,但当玻璃纤维掺入量超过一定限度时,水泥土的强度反而会降低。  相似文献   

15.
氮素和水分是玉米生长的两个重要因素,为了明确氮水耦合对黑龙江西部玉米生长的影响,并提出最佳灌水量和施氮量,在田间条件下采用水肥一体化的施肥模式对覆膜玉米氮水耦合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孕穗期,玉米SPAD值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以N3处理最高;在灌浆期、成熟期玉米SPAD值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W1N3处理(灌水量384.62 m~3·hm~(-2)、施氮量180 kg·hm~(-2))最高。玉米产量最高的处理为W1N3,经济效益最佳的水氮组合为W1N1(灌水量384.62 m~3·hm~(-2)、施氮量120 kg·hm~(-2))。W1N1处理为当地节水节肥最佳水氮组合。  相似文献   

16.
针对特设量水设施缺少调控功能和传统闸门测流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一种以机翼形量水槽作闸墩的新型量水闸门,根据测流原理分析确定试验观测参数,采用水力性能试验的方法,对不同流量Q、不同闸门开度e条件下量水闸门的过流流态变化及流量公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机翼型闸墩量水闸门各流态闸前水流平稳,上游水深和水翅最高点随流量增大而升高,随开度增加而降低;上游水面线的变化随流量增大而变小,随开度增加而变大。2)闸墩的流线体型使得堰孔流的判别阈值(闸门相对开度)发生改变,判别阈值随流量的增大而降低,而后趋于平稳,最低为0.75,高于平底坎平板闸门的判别阈值0.65。3)拟合得到新型量水闸门堰流及闸孔出流的流量公式,与实测流量对比,相对误差小于5%。本研究提出的机翼型闸墩量水闸门既实现测控一体的功能,又保证流量的精准测量,可为灌区量水设施应用及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选定示范区,在示范区内建立完善的量测水设施,开展量测水技术应用研究,观测各级渠道引水量.各种作物田间灌水量,分析灌溉水利用情况,从优化配水、按需引水、按量收费等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认为灌区对于水流条件较好的农斗级渠道及田间宜采用特设量水槽量水,而支渠宜采用标准断面流速仪量水,同时还应加强灌区测量水工作。  相似文献   

18.
日光温室滴灌辣椒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日光温室滴灌条件下,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滴灌辣椒产量的水、氮、磷的耦合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总产量(y3)与灌水量(x1)、施氮量(x2)、施磷量(x3)的水肥耦合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a)在本试验条件下,水、氮、磷各因素影响滴灌辣椒产量的顺序为灌水量〉施磷量〉施氮量;b)各因素交互作用,灌水量与施磷量及施磷量与施氮量的交互作用较显著,尤以高水配以低磷,高氮配低磷时产量在所取水平范围内产量有最大值。通过计算机模拟,提出了全生育期不同产量水平下的各因素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9.
根据水氮耦合试验,小麦单产随着施氮水平和浇水次数的增加而提高,当施氮肥量达到337.5 kg/hm2时,小麦产量最高,以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单产下降.一水产量是5 092.5 kg/hm2,二水产量比一水提高14.6%,三水产量比一水提高了10.5%.小麦子粒中蛋白质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略有下降;随着浇水次数的增加,蛋白质含量也下降.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变压器中水分的分布状况以及油中水分的变化情况, 提出了以相对饱和度和温度为监测特征量的变压器油中微水含量在线监测的方案. 采用聚酰亚胺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实现对油中微水含量的在线监测, 并利用计算机完成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在试验变压器上进行的实验表明传感器工作正常, 能很好地反映变压器油中微水含量, 达到在线监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