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利用滑坡灾害敏感性系数(SCi)及确定性系数(CF)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滑坡灾害综合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系数反映的土地利用对滑坡灾害的敏感程度基本一致,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对滑坡灾害发生的敏感性强弱不同,其中以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对滑坡灾害的发生最敏感,其次为园地、耕地、牧草地及林地.而敏感性较低的为其它农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未利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在一定的缓冲带范围内对滑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浙江山地灾害与土壤发生学类型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按地层-构造单元、山地灾害差异选择典型研究区,利用地质灾害普查和土壤普查资料,结合实地调查,进行山地灾害点与土壤类型的空间定位研究.结果发现,浙江山地灾害主要发生在17种山地土壤上,其中以棕泥土、棕泥田、黄砾泥和紫砂土等4种土壤最易发生;黄泥土、黄砾泥和黄红泥等3种土壤发生量最大.  相似文献   

3.
宫清华  李鑫华  袁少雄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411-1413,1423
广东省山地分布广泛,地质条件复杂,构造运动剧烈,是山地灾害严重地区之一,山地灾害严重影响山区经济发展。选取了广东省程江流域中游的小流域作为案例区域,运用GIS技术,将小流域分成若干个坡沟系统,对每个坡沟系统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土地利用条件进行逐一调查和综合分析,将坡沟系统分冲击力强的泥石流坡沟系统、泥石流坡沟系统、高含沙山洪坡沟系统和一般坡沟系统,根据分类结果进行山地灾害的危险性分区,分为高危险区、较高危险区、中危险区和低危险区.  相似文献   

4.
郭力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2234-2237
陕西省佛坪县地处秦岭南坡,是山地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其中以2002年6月9日及2007年8月30日2次山地灾害最为严重和典型,发生大量山体崩塌、河岸坍塌、滑坡及泥石流山地灾害事件,造成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通过野外实地考察研究,认为此次山地灾害的形成主要受地质因子、物质因子、地形地貌因子、人为活动因子等主导因素和暴雨诱发因素所影响。同时强调山地城市建设应尊重自然规律、科学规划、重视灾害环境评估、加强日常人为生产生活行为管理等是预防山地灾害发生、降低山地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突发性山地水土灾害与地形地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GIS技术对庆元县山地灾害与地形、地貌、坡度和坡向作空间叠置分析结果表明:山地灾害发生密度,以高丘地形、凝灰岩低丘地貌、东南向缓坡最高;山地灾害绝对发生量,则以低山地形、凝灰岩低山地貌、东南向斜坡地段最大.  相似文献   

6.
以唐山市大南湖为研究区域,运用遥感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研究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遥感解译、数理统计、数据对比等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各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时期有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水域、绿地、未利用地三者之间变化明显;土地利用程度发生显著变化,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典型岩溶区贵州省为研究对象,以2015年高分一号和资源三号卫星影像数据为数据源,分别解译出石漠化和土地利用现状,叠置分析贵州省发生石漠化区的土地利用结构。结果发现,贵州省石漠化面积为27 956. 63 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5. 9%,旱地、灌木林地、草地等6种土地利用类型是贵州发生石漠化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而高达76. 1%的石漠化面积分布在旱地、灌木林地和草地这3种土地利用类型。根据贵州石漠化区土地利用结构,贵州石漠化治理应以封山育林、经济林和草地建设为主,辅以防护林建设,配套相应的农田水利工程及畜牧业工程,实现对石漠化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8.
利用Markov过程预测安吉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浙江安吉山区2个时期山地资源清查资料获得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成功地确定了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矩阵,并用Markov链模型预测了该山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当前该区的土地利用格局正处在一种荒山、农田、居民点及水域逐渐减少,林地、果园用地逐渐增加的变化状态,而且这种变化将持续很长时间,最后达到以山区林地78.4%为主体,同时湿地在不断减少的新的土地利用格局.表3参11  相似文献   

9.
降雨诱发的区域群发性地质灾害造成了大量人员财产损失,明确诱发地质灾害的降雨阈值至关重要。而高精度降雨数据的缺乏是实施、推广区域降雨阈值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本文在通过地面雨量站监测数据验证GPM卫星降雨数据在陇南市适用性的基础上,利用GPM数据提取地质灾害发生时的降雨特征值,并采用频率法绘制陇南市地质气象灾害的多级E-D阈值曲线,同时分析了地貌单元与灾害类型的阈值差异。结果表明:GPM降雨数据在陇南市地区具有良好的精度和适用性。通过对比陇南山地与陇南黄土丘陵地区的降雨阈值,发现陇南山地的阈值更高,表明诱发地质灾害的降雨条件要求更高;此外,陇南山地泥石流的降雨阈值高于陇南山地滑坡的降雨阈值。  相似文献   

10.
总结南方红豆杉药材两用林山地造林技术要点,包括造林地选择、造林模式、苗木要求、种植技术、抚育管理、材用树确定、材用树修枝、药用枝叶采收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毛竹林物种多样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调查了福建顺昌的毛竹经营林分和天然竹阔混交林,分析结果表明:经营林分乔木和灌木物种多样性显著低于天然竹阔混交林,草本物种多样性高于天然竹阔混交林;毛竹的生态对策在r-k对策连续统上,经营林分具r-对策倾向,天然竹阔混交林具k-对策倾向.  相似文献   

12.
杉木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粤北山区的自然地理条件适合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良好有效的造林及抚育技术有助于杉木健康快速生长,能节省资金,有助于保障国家木材安全和生态安全。粤北山区杉木速生丰产林造林主要采取林地调查、林地清理、整地、施基肥与回穴土、栽植等技术,抚育主要采取除草、施肥等技术。时代不断变化,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有所提高,造林及抚育技术也要不断更新,本文通过介绍最新杉木速生丰产林的造林及抚育技术,希望能给粤北山区杉木造林及抚育提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13.
湖州市材用笋用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毛竹林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采样分析了湖州市材用、笋用毛竹林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材用竹林土壤有机质和水解氮含量明显高于笋用竹林,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材用竹林土壤体积质量较笋用竹林小,而土壤总孔隙度较笋用竹林大,其差异也均达极显著水平。2类竹林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及土壤酸度状况均无明显不同。表5参11  相似文献   

14.
材用毛竹丰产林密度效应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本文采用二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毛竹材用丰产林的密度效应进行定量研究,建立材用毛竹丰产林的产量模型,利用该回归模型对立竹密度和平均胸径单因子产量效应和两因子互作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竹林密度4162株/hm2,平均胸径9.6cm,竹林可获最高产量53.662t/hm2.  相似文献   

15.
苏南丘陵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养分的动态特性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对苏南丘陵区的杉木林、火炬松林、次生栎林及毛竹林生长期内林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6月各森林林下土壤各种养分含量的呈下降趋势,而且速度很快,是氮、磷、钾施用的适当时期;6-8中种养分含量均比较稳定,变幅甚微,是土壤样品采集的季节;8-10月有效钾的含量上升,速效磷的含量继续下降,全氮变化不明显,有机质除栎林迅速下降外,其他林分基本平稳,8-10月是补充土壤磷素的又一季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城市边缘的浅山区是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生境的交接缓冲区,也是人居环境面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风险脆弱性较高的区域。相比通过工程方法降低浅山区中自然灾害威胁,防灾林选址规划作为基于生态系统的方法,可以恢复健康的生态系统,提供多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并有效降低灾害风险,提高人居环境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力与适应力。  方法  本研究提出一种人居环境安全视角下的泥石流防灾林造林选址评价体系,并评估规划的防灾林对降低人居环境中泥石流风险的有效性。基于多准则决策法(AHP),将基于最大熵模型(MaxEnt)的泥石流敏感性预测结果作为泥石流风险因子,识别具有降低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的泥石流流域内适宜造林位置作为环境因子,同时结合造林可行性因子,叠加3类因子分析出高风险且高适宜的造林区域。通过对比造林前后泥石流敏感性与人居点危险性评价造林的减灾效益,指导北京市浅山区泥石流防灾林造林选址。  结果  研究选取了118.50 km2的造林区域,主要分布在密云水库周边地区、怀柔区、昌平区以及房山区,呈现以零散斑块形态分布在人居点上游的特征。造林后泥石流易发区面积减少了117.45 km2,位于泥石流易发区的人居点个数减少了51个。  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提升人居环境泥石流抵抗力的防灾林造林选址评价体系,通过基于自然系统的方法降低山区自然灾害风险,提升浅山区人居环境质量,保障生态系统健康与人居环境安全,并为北京市百万亩造林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分析了红豆树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的生长特征数值.结果表明,谷地纯林的生长好于坡地,混交林中以红豆树、杉木2∶1混交更能促进红豆树的生长成材,红豆树纯林的成材效果比混交林好.文章指出,合理营造红豆树纯林可以提高成材率,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范小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644-16646
通过对山区农村雷电灾害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引起山区雷电灾害的原因,并针对农村的现实条件提出了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的政策性建议和技术性措施,为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山区农村的雷击事故以及推动今后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坡度因子和地质灾害易发性因子分析盈江县林地利用现状。研究表明,盈江县林地资源总量较大,大部分林地分布在坡度较陡且地质灾害易发性较高的区域,其中以有林地为主,地质灾害对林地保护影响较大。最后提出要充分认识山体林地资源保护管理的重要意义;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林地;加强林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建设;优化林种结构,不断提高林地生产力;实施林地分级保护制度;健全林政管理机构,加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队伍建设等林地保护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硫酸盐竹浆全无氯漂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研究了硫酸盐毛竹浆的二甲基二氧环乙烷漂白,并提出了相应的全无氯漂白流程,研究结果表明,硫酸盐毛竹浆AEP段漂白与传统的CEH段漂白相比较,有较高的脱木素率和白度,再经过一段过氧化氢漂白,白度可达78%(SB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