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减少甲醛和盐酸在蚕种孵化中的应用,降低二者对人体和环境产生的危害,改进蚕种冷藏保护孵化办法,开展亚热带地区蚕种低温冷藏保护免浸酸技术的研究.通过对两广二号原种芙蓉×932、湘晖×7532低温冷藏保护免浸酸技术处理,调查实用孵化率和蚕卵胚子中感发育进度,找出不同库外保护时间、不同冷藏时间下蚕种实用孵化率达标、蚕种中间感...  相似文献   

2.
《广西蚕业》2021,58(3)
对广西的两广二号原种932×芙蓉和7532×湘晖低温冷藏保护免浸酸处理的蚕种与冷藏浸酸处理的蚕种进行强健性对比,调查24 h疏毛率、72 h蚁蚕生命力以及4龄虫蛹统一生命率等指标,不同处理方式与对照进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两个品种均表现为:不同库外保护时间的免浸酸处理低温冷藏保护蚕种第二次冷藏时间在40 d以内的各项调查成绩均与对照成绩相仿,差异不显著;第二次冷藏时间达到50 d的处理调查成绩均低于对照,只有极个别差异不明显,大部分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说明低温冷藏保护免浸酸处理蚕种第二次冷藏时间达到50 d以后,蚁蚕强健性显著下降,对生产有明显的影响,因此,第二次冷藏时间应当控制在40 d以内。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两广地区现行生产用桑蚕一代杂交种7.湘×9.芙的赤豆色蚕卵,入库冷藏15~120d后,比较不同冷藏时间、浸酸处理条件对蚕种解除滞育的效果。结果表明:赤豆色蚕卵入库冷藏15d后,按常规的人工孵化法浸酸18min,蚕卵的实用孵化率达91.93%;冷藏30~75d后,浸酸18min,实用孵化率约为91%~95%;冷藏期达到90d以后无需浸酸处理可直接出库催青,孵化良好。当冷藏期达到120d时出库催青,孵化正常,实用孵化率仍符合生产要求,即使作18min的浸酸处理,也不会影响其孵化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广西家蚕现行品种两广二号杂交原种短期冷藏不同保护时间和浸酸时间与死卵的关系,探讨不同品种(系)在不同的处理组合中对盐酸的敏感性和浸酸的安全范围,对广西家蚕原种四个品种(芙蓉×932、932×芙蓉、湘晖×7532、7532×湘晖)在短期冷藏中不同卵龄和不同冷藏期限对浸酸的敏感性进行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短期冷藏浸酸品种在同样处理条件下浸酸后孵化率有明显的不同,表明不同品种(系)对盐酸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中系芙蓉×932比932×芙蓉的耐酸力大,浸酸安全范围广;日系湘晖×7532比7532×湘晖更耐酸,在20 d的冷藏期限中卵龄在48~64 h按正常的浸酸标准浸酸,死卵率都较低,浸酸安全范围广。932×芙蓉、7532×湘晖在20 d的冷藏期限中死卵多,对盐酸较敏感,短期冷藏中应选择浸酸安全范围广的品种,确保浸酸安全性。本试验中所有品种中卵龄40 h的不同处理中浸酸后死卵率都很高,其浸酸安全性差,建议在短期冷藏中避免蚕种过嫩入库。本试验中不同处理死卵率不同,表明产卵后保护时间、冷藏时间、浸酸时间,同时影响着冷藏浸酸种对浸酸的敏感性,在生产上蚕种提前出库浸酸,要实现浸酸的安全性及提高孵化率,需要综合选择耐酸品种及最佳的保护时间和浸酸时间。  相似文献   

5.
以家蚕两广二号秋制原种滞育卵为研究对象开展滞育卵不同冷藏时间的浸酸技术研究。试验设计入库前保护30 d后,在2.5~5.0℃的内库分别冷藏10 d、20 d、30 d、40 d、50 d、60 d、70 d、80 d、90 d后出库浸酸,浸酸标准为盐酸比重1.094,液温47.8℃,在3~28 min时间范围内,每个冷藏分20个不同浸酸时间处理,调查催青经过和实用孵化率。结果表明:4个品种均表现出冷藏时间过短,蚕种实用孵化率偏低、成绩不稳定。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在适浸范围内,蚕种发育趋于整齐,孵化、催青经过逐步缩短,实用孵化率提高。同一冷藏时间内,浸酸刺激过量导致蚕种发育变慢,实用孵化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冷藏10~20 d,中系原种实用孵化率随着浸酸时间增加而增加,日系原种实用孵化率随浸酸时间增加无明显变化。生产上如要提前出库用种,中系原种建议冷藏时间50 d以上,日系原种建议冷藏时间70 d以上。浸酸标准为盐酸比重1.094,液温47.8℃。中系原种的浸酸时间分别为:冷藏50 d,浸酸时间13~14 min;冷藏60 d,浸酸时间9~10 min;冷藏70 d,浸酸时间9~10 min;冷藏80 d,浸酸时间7~8 min;冷藏90 d,浸酸时间6~7 min。日系原种的浸酸时间为:冷藏70 d,浸酸时间9~10 min;冷藏80 d,浸酸时间8~9 min;冷藏90 d,浸酸时间7~8 min。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桂蚕2号杂交原种浸酸后再冷藏的期限,本试验调查了桂蚕2号杂交原种浸酸后再冷藏不同时间的蚕种实用孵化率及蚁蚕绝食生命力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浸酸后耐冷藏能力和蚁蚕绝食生命力都不同,中系较日系耐冷藏。932×8810、8810×932、8711×7532浸酸后再冷藏安全期限分别为40d、30d、20d。  相似文献   

7.
将产后经过72h的9·芙、芙·9蚕卵入库冷藏,在冷藏经过15~60天期间,可依冷藏时间的长短采取不同的浸酸时间让其孵化;冷藏15天的浸酸7~9min,冷藏45~60天的浸酸3~5min,实用孵化率可达到95%以上。冷藏超过60天后,蚕种直接出库催青便可孵化。经过120~135天冷藏的蚕种,孵化率仍保持在95%以上,但冷藏期超过150天,孵化率开始下降并出现死卵。  相似文献   

8.
通过本试验发现两广二号原原种孵化率随入冷库前保护时间的延长有下降趋势,芙蓉、湘晖这两品种的孵化成绩均比较稳定,孵化率高,入库前保护60天、中库保护30天的孵化率都能达到95%以上。932、7532入库前保护时间达30天后,随保护时间的延长孵化率降低的趋势比较明显,932在入库前保护50天以后下降更为明显,说明932和7532这两个品种入库前保护时间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9.
产卵后不同温度和时间保护与蚕种中短期冷藏浸酸试验结果表明:中短期冷藏漫酸种在有效用种期限内提早出库用种时,盐酸的刺激强度(浸渍时间)应和有效用种期限内的冷藏浸酸标准有所差异,蚕种入库后在15天前出库浸酸的,浸渍时间稍短,15—30天出库浸酸的浸渍时间较长,30—40天又偏短些,40—50天和15前的浸渍时间差不多,这样可获得稳定的理想的实用孵化率。  相似文献   

10.
新九×7532、9·芙×7·湘蚕种即时浸酸后置于有NaCl溶液的缸中保护,冷藏时间90天,实用孵化率保持在88%以上,冷藏至120天,其实用孵化率仍不低于85%。9·芙×7·湘蚕种即浸后冷藏至140天的养蚕结果,孵化率为80%左右,稚蚕发育不够齐一,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略低于正常冷藏的蚕种。对即浸冷藏期不同的蚕卵进行生化分析,粗脂肪、山梨醇和蛋白质含量均随着冷藏天数增加而下降,但降幅均低于常规冷藏的蚕种。  相似文献   

11.
冷浸种入库前的处理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浸酸后蚕种的孵化好坏。对于短期冷藏(35天以内)浸酸种入库前的处理人们更加重视,普遍认为入库胚子以偏嫩为好。据有关资料介绍,在77-78°F,干湿差3-4°F的条件下,盛产卵后经40-45小时,卵色淡赤豆色为入库适期。笔者通过1991、1992两年对短期冷藏(30天和35天)浸酸种入库时期的探讨认为,产卵后在77-78°F,干湿差3-4°F的环境中,经30~50小时入库的苏_3×秋_3、781、782×734三个原种各不同处理间的总孵化率、实用孵化率无显著差异,但7532原种两年的孵化成绩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蚕种的供需平衡往往受多种变化因素的影响 ,蚕种准备少了 ,会影响蚕桑生产需要。如果提前出库浸酸 ,因冷藏时间不足造成蚕种孵化不齐 ,不符合生产用种要求。反之 ,蚕种准备过多 ,则造成报废损失。因此 ,搞好蚕种余缺调剂工作是蚕种供应中经常面临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我站近两年开展了相关的试验研究。 1999年进行了成批中秋用种改早秋用种的浸酸处理 ,结果表明 ,浸酸前采用高温冲击2小时 ,浸酸时适当增加浸酸时间 ,其实用孵化率将显著提高 ,孵化和养蚕成绩与早秋入库蚕种一样 ,均获得丰收。1 处理操作1.1 入库冷藏。按照传统的浸酸…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研究了冷藏浸酸种提前出库的可行性。结果认为:冷藏浸酸种冷藏60天后是可以出库的,2日实用孵化率可达90%以上。在浸酸时应恰当的加大刺激量,以提高蚕种孵化率。  相似文献   

14.
<正>对蚕种进行冷藏浸酸这种处理方式,在生产中历来被广泛采用,它是通过对产下后不久的蚕卵给予一段时间的低温冷藏保护,再出库进行浸酸处理,人为地打破其滞育进程,恢复发育机能,达到正常孵化的目的,生产上通常将其用于秋季生产供种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可能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蚕种经处理后出现孵化率不高、孵化不整齐等情况,给生产造成损失。导致冷浸种孵化成绩不好的原因有很多,本文根据我院近年来的实际工作情  相似文献   

15.
生产上通常将当年所生产的蚕种5℃温度冷藏,且冷藏期在30~40天内出库浸酸的蚕种,为短期冷藏浸酸种。经短期冷藏的蚕种因未完全解除滞育,在正常的加温冷藏浸酸标准下实行浸酸,往往是孵化率偏低,甚至达不到实用孵化率的要求。常温浸酸法不需要加温,盐酸浓度和浸渍时间的有效范围大,且操作简单较安全,用于冷藏浸酸种方面,在国内外已有报道。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短期冷藏浸酸种在冷藏中途改为黑种冷藏浸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产卵后在25C保护58小时入库分别冷藏8天、10天、15天,然后出库感温3天—13天,成为近固有色、黑种后再作近固有色、黑种冷藏浸酸处理,实用孵化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生产所用的秋用蚕种 ,多为当年制种经冷藏、浸酸等技术处理后的冷藏浸酸种 ,其孵化率的高低 ,除蚕种本身的内在质量外 ,还与蚕种的冷藏保护、浸酸技术处理的效果密切相关。为探讨秋用蚕种的入库冷藏时期、浸酸与孵化成绩的关系。笔者于 2 0 0 2年对蚕种的冷藏保护、浸酸处理进行了试验和调查。现将试验及结果介绍如下。1 试验方法1 1 供试蚕品种菁松×皓月 (正反交 )、夏芳×秋白 (正反交 )。1 2 试验方法1 2 1 制种当日的蚕种 ,每个样抽取 0 .5张 ,按同品系、同品种、卵面基本一致的重复取样 ,共抽样 4 8个 (其中 :菁松×皓月 30…  相似文献   

18.
桑蚕卵产下后,卵内一切生理过程都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做好蚕种进库前和出库后的保护工作,是确保蚕种质量,提高孵化率的重要一环.尤其是蚕种孵化率的优劣,不仅与养蚕、制种、冷藏、浸酸的技术处理有密切关系外,蚕种在进库前和出库后的保护、催青、运输、甚至装箱的密度都有密切关系,如果这些工作处理不当,都会导致种质下降,孵化不良,或即使孵化,但不齐一,蚁蚕体质虚弱,生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9.
蚕种浸酸处理,是提高蚕种孵化率,满足秋季蚕种有效供应的关键技术。试验表明,冷藏浸酸种在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刺激下进行常温浸酸,能起到促使孵化的效果,而且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蚕种的孵化率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广东现行推广种二化性春制秋用“8301”出现孵化率低,主要是表现多产生化乌死卵。产生化乌死卵的主要原因,除认为与蚕种种质有关外,还与蚕种保护、冷藏时间、浸酸处理、催青方法等综合因素均有密切关系。要减少“8301”发生化乌死卵,提高蚕种孵化率,根据我场生产实践和本试验结果认为:在提高蚕种种质的前提下,春制的“8301”黑种的蚕种保护可于产卵后用75~76°F,干湿球差3~4°F保护5~6天(卵色为近固有色或刚刚转为固有色)再入予备库(予库温度63~65°F)放置7~10天,才入内库,冷藏110~140天,出库浸酸处理。浸酸方法是:盐酸比重1.092,液温118°F,浸渍时间6~7分。至于催青方法问题,催青期千万避免81°F以上高温催青(特别是催青期前半时间更应避免),最好采取渐进温度的催青方法,即蚕种出库浸酸后第1—2天用70~72°F,3~4天用72~75°F,5~6天用75~76°F,6天以后用77~78°F进行催青,采用这个催青温度,不会影响下代少产黑种。如果没有降温设备的普通场(站),可于蚕种出库浸酸后,放置有降温设备的原种场按上述催青温度催青6~7天后,才把蚕种运走,因催青期后半期接触高温的危害较催青期前半期接触高温危害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