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车载电池的可充电电量和充电时间受充电温度的影响,设计了三元锂电池在不同温度下充电同一温度下放电的实验方法,并通过有理数逼近的拟合方法建立了不同温度下标准充电的经验模型。根据充电温度可以预测电池的充电电量和充电时间。为了检验该模型的精度,设计了-15℃的充电实验,通过-15℃充电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标准充电下的充电电量和充电时间。所建立的经验模型可以较精准地预测电动汽车在不同温度下的充电电量和充电时间。  相似文献   

2.
正电动自行车是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具有噪音低、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等优点。电动自行车电池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事项。(1)电动自行车一般使用的是免维护铅酸蓄电池,使用温度在-15—45℃(最好在20℃±10℃)范围内,过低会降低其有效容量,过高会影响其使用寿命。骑行时当欠压指示灯闪烁发亮时,必须要对电池充电。最好养成每天骑行后充电的习惯。(2)第一次充电前,认真检查充电器的额定输入电  相似文献   

3.
<正>(1)蓄电池在存放时,应选择干燥、通风的环境.如有条件,最好将室温控制在10~30℃之间.但应注意:蓄电池尽量不要长期存放,如若长期存放,则应每3或4个月充电一次.(2)蓄电池使用前,检查电解液是否足量,一般电解液要高出极板15mm左右为宜.检查浓度是否适当,蒸馏水与硫酸调配成密度为 1.28 g/cm~3(25℃)的电解液为适当.如果蓄电池存放了很长时间(半年以上),应先充电12h以上尔后使用.(3)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电解液温度若达到40℃以上,则要减小充电电流、电压,同时测密度,直至调配合适.在充电时,除观察仪表外,还可以看电  相似文献   

4.
一、极板硫化蓄电池极板上产生一层导电不良、白色的粗晶粒硫酸铅 ,正常充电时 ,不能完全使其转化为铅和二氧化铅 ,这种现象称为“硫酸铅硬化”简称“硫化”。粗晶粒硫酸铅堵塞了极板孔隙 ,使电解液渗入困难并增加了内阻 ,因而蓄电池容量降低。启动时不能供给足够的电流 ,发动机不能启动。极板硫化在充电时有下列现象 :充电时电压迅速上升 ,过早发生“沸腾” ,电解液温度很快上升到4 0℃以上。使用时电容量显著不足 ,且电压下降很快。极板硫化排除方法有以下几项 :1.过充电法 (适用于轻微硫化 )。用初次充电的第二阶段充电电流连续地进行过…  相似文献   

5.
1.蓄电池充电的方法蓄电池的充电分恒流充电(充电时维持电流不变)和恒压充电(充电时维持电压不变)两大类。恒压充电是将许多电压相同、容量不同的蓄电池并联在一起充电,充电率高,但开始时充电电流较大对极板不利。恒流充电是将相同容量的蓄电池串联在一起充电,充电过程中控制电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对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进行了简要分析,分别从常规充电、快速充电、无线充电、移动式充电等方面,探讨了电动汽车充电的具体方式,望能为此领域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1.蓄电池充电时不可近明火,保持室内空气畅通;充电结束时应首先断开电源,方可使用电源与极柱断开,以防止擦火引起火灾或爆炸。2.蓄电池应储存在清洁、干燥、通风的库房内,温度在0~40℃。搬运时应轻放,防止碰撞,切勿倒置。3.蓄电池端子与电源线接头应连接牢固,以防起动时熔化端子。为防止端子氧化腐蚀,应在接线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解决传统电动车充电器充电过程中存在充电不足、过充电量大、电池组电压不同不能通用等问题。【方法】课题组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设计一款基于STC8A8K64S4A12单片机的智能电动车充电器,优化了电源模块、电压采样模块、电流采样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数控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显示模块等电路设计,改良了恒流—恒压—定时脉冲充电方法。【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智能电动车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能够实时显示充电模式、充电曲线、电量、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定时充电时间、剩余充电时间、预计充满时间等充电信息数据,能在48 V、60 V和72 V铅酸动力电池组上通用,采用优化的三段式充电方法充电。【结论】该智能电动车充电器具备三段式充电的优点,且过充电量小,能够有效防止充电过程中出现充电不足、误充等情况;经过长时间测试验证,该智能电动车充电器能够提高充电效率,延长铅酸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董斌 《南方农机》2017,(8):18-20
完善、高效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对美国、日本等国家公共充电设施案例的研究,梳理出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布局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明确充电需求决定着充电设施的总量规模和布局结构。从车辆使用过程、车辆用途性质、车辆充电模式三个维度对充电需求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从充电需求角度出发的规划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串联蓄电池智能充电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专家系统控制策略,对蓄电池的充电方式进行有效的管理,可对蓄电池进行串联,进行常速、快速等方式的充电,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充电速度和容量明显提高。在串联充电过程中加入均衡器,能有效防止过充电。用微机及单片机系统构成一个智能充电管理器,对蓄电池组的充电过程进行实时检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1.
蓄电池的充电分恒流充电(充电时维持电流不变)和恒压充电(充电时维持电压不变)两大类。恒压充电是将许多电压相同、容量不同的蓄电池并联在一起充电,充电率高,但开始时充电电流较大对极板不利。恒流充电是将相同容量的蓄电池串联在一起充电,充电过程中控制电流,实践中经常使用。下面着重介绍一下恒流充电。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电动汽车日益发展的需要,其动力能源—蓄电池的充电技术必须能够实现快速、高效、无损的充电,采用变电流最优频率控制的脉冲充电方法,实现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的智能充电。针对最优频率做了交流阻抗的实验,再现脉冲充电过程蓄电池阻抗—频率关系,实现蓄电池的内部阻抗在充电过程中与充电系统的输出阻抗匹配,找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电过程阻抗最小对应的频率段,即:脉冲充电过程的最优频率段,为脉冲充电过程的频率控制提供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一、故障现象把点火开关转至打开 (ON)的位置 ,仪表板上的充电指示灯应点亮。发动机启动后 ,充电指示灯应熄灭。否则 ,即为电源系统发生故障 ,多为充电系统不充电。二、原因分析充电系统不充电的原因通常有发电机故障、调节器故障及其他原因。具体的故障原因如下图分析。三、故  相似文献   

14.
一、充电电压的选择 通常采用的充电方法有两种,即定电流充电法和定电压充电法。在汽车上对蓄电池充电,是采用定电压充电。 定电压充电的特性和实践证明:充电电压过低,使蓄电池长期处在亏电状态,容易使极板上产生一层较粗大而又坚硬的硫酸铝晶体。这种晶体导电性能极差,会堵塞极板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已经是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最快的国家。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规划,到2020年,国内将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本文重点介绍目前主流的4种充电方式(充电技术),大家选车时尽量挑选充电技术成熟、普及度高、使用便利的车型。1在家都可用的交流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较长交流充电(或者说家用电充电)一般指单相或三相  相似文献   

16.
蓄电池硫化属常见故障。所谓“硫化”是指在蓄电池极板上产生了一层导电不良的粗晶粒硫酸铅。正常充电时,不能完全使其转化为铅和二氧化铅,从而影响了蓄电池的容量。这种现象称为“硫酸铅硬化”,简称“硫化”。 极板硫化后蓄电池有下列现象:充电时电压迅速上升,过早发生“沸腾”,电解液温度很快上升到40℃以上;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微型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下充电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动力电池充电保温系统。通过对加热部件-加热膜、电路以及热管理系统控制策略3方面进行设计,实现了充电保温功能和充电保温等待功能,确保充电时保持动力电池温度在适宜范围内的效用。实验结果表明,该充电保温系统可有效实现温度的调节,保证充电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动汽车无序充电造成的电网安全和经济运行问题,研制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充换电桩负荷互动式控制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实现对电动汽车充电桩运行状态数据、电量数据等信息的实时采集;结合台区配变负荷预测、台区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台区配变功率限制3个主要因素,制定台区内电动汽车充电管理控制策略。通过有序充电控制,引导用户合理用能,将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合理引导到非电网负荷高峰时段充电,降低用户的充电成本,有效提高电网接入充电设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无线充电小车由STC 51单片机控制模块、继电器模块、无线充电模块、电容充放电控制模块组成。由单片机控制继电器,在一分钟内,无线充电模块发射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到信号,由无线充电模块为超级电容充电,再利用超级电容的储能特性为小车供电。该设计小车车体轻,电容储能多,无线充电速度快,创新运用了三极管收集信号控制小车起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充电口位置布置、线束改布,充电口盖安装结构、外板形状、部件选材等方面的选择和设计,对某电动车的快慢充电口盖进行了改进设计。改进了充电口盖机构中各个部件与其他系统部件的干涉关系,通过仿真检验了充电口盖布置的合理性。提出了改进车中机构的注意要点。完成了对参考车型充电口总成的改进与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