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程达 《西南农业学报》2005,18(3):356-361
生物资源开发是云南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研究了9年来云南生物资源开发的运作理念和发展模式,得出了云南生物资源开发必须实现两个转变的结论。即开发观念从资源开发向“开发中保护,保护式开发”转变;开发方式从资源导向朝市场导向转变。同时深入分析了云南省生物资源的特点,研究了生物资源开发与农业的关系,提出了新形势下云南生物资源开发要以新型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云南发展特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基本情况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特色农业和生物资源开发."八五"末期,云南的无公害农产品开发也开始起步.  相似文献   

3.
在对兰坪县普米族山区实施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全县地理位置、气候资源、林业资源、农业生物资源的特点,认为在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应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提出了该地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农业部发布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以下简称《规划》),力图加快推进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构建。规划的原则和重点是什么?对我国新一轮特色农业的发展将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笔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罗其友。"开发区域特色生物资源,加快形成农民收入的新增  相似文献   

5.
云南德昂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9~10月、2009年9月分别对云南省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镇康县南伞镇、镇康县军赛佤族拉枯族傈傈族德昂族乡2乡1镇10个村分布的与德昂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生物资源进行调查、收集与整理,共收集到农业生物资源257份.文章对当地农业生物资源现状、消长情况及原因和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种类及其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云南德昂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攀西地区生物资源开发的科技创新和对策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生物资源是攀西生物资源产业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文中了攀西生物资源的基础和开发现状,提出了攀西构建生态型生物资源开发产业,高效型生物资源开发产业,劳动与技术密集型生物资源产业的战略定位;突现技术成熟型,综合型和适宜型的技术定位,突出攀西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产品与市场导向的结构定位和市场定位,以及逐步推进和长期发展的时间定位,并在植物资源的开发,天然保健与绿色消费的产品开发,技术革新与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创新方向方面作了分析,总结出了18个生物资源重点开发项目和科技攻关方向,提出了包括经济联合,观念与技术对接,法制建设和重组技术创新系统等科技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我国北方的阳光、南方的温度、印度洋的气候”的独特光热条件,孕育了攀西地区(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植物资源品种多样,分布广泛,蕴藏量大;动物资源种类繁多,地方特色突出;微生物资源丰富,是国内少有的野生食用菌宝库,是我国真菌分布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因此,认真分析攀西地区生物资源开发现状、特点及主要症结,理清生物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对促进攀西生物资源开发、推动攀西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佳木斯市农业生物资源现状佳木斯市农业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农作物秸秆、泥炭、人畜粪便、粮食及经济作物产品加工副产品等等,这些生物资源有很大的开发价值。1、作物秸秆。佳木斯市农作物秸秆年产出量为500万吨左右,其中三分之一用于直接还田,三分之一用作烧柴和喂畜,三分之一被浪费。有很大的开发潜力。2、泥炭佳木斯市泥炭资源十分丰富,总储量为250万吨。主要分布在同江、抚远、桦南、桦川四个市县。目前只有  相似文献   

9.
对西部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可行性作了科学、客观的分析,并提出了依托优越的气候资源及生物资源优势,围绕市场,优化农业结构,培育支柱产业,筛选开发拳头产品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雷公山位于我国的贵州省东南部,是苗岭山脉的主峰,山脉沿途经过了雷山、台江、剑河以及榕江四县,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当中,拥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例如森林资源、生物资源以及相关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当中,旅游发展的潜力促使其能够朝着特色旅游业方向发展,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1.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1.1森林与生物资源雷公山拥有的森林以及生物资源,是大自然给予的馈  相似文献   

11.
试论基于网络的农业知识服务资源优化构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资源建设与服务是农村信息服务业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直接制约我国农业发展信息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分析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知识需求及农村知识服务网络化的必要性和前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目前我国农业信息网的知识服务资源现状和问题,并以农业信息网为依托,提出优化构筑知识服务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对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休闲农业资源进行评价,就永泰县发展休闲农业提供相关的可行性建议,促进永泰县地区的经济发展.[方法/过程]通过层次分析法,从资源条件、开发条件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3个方面选取12个评价指标,构建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体系,采用德尔菲法获取专家权重赋值,并利用加权评分法计算福建省永泰县休闲农业资源...  相似文献   

13.
苏州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须遵循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实际状况,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础上,结合本地特色,充分挖掘各种优势资源,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加快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新型耕作和种植模式的探索、尝试,逐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农业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目标以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构建了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和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4方面共18项指标.利用相应的数据对南京市1990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数进行了分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近年来南京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数呈逐步提高的趋势,说明近年来南京市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总体呈优化趋势;而各分项评价指数则表现为波动的变化态势,说明南京市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在某些方面还不稳定,甚至有局部恶化的情况.评价的结果也指出,南京市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坚定不移地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严格控制化肥、农药和农膜等产品的使用强度,并不断创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途径等.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新疆自然资源特点,探讨新疆农业发展现状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区域发展不平衡;生产格局分散、小规模化比较明显;农业用水效率较低,开发利用不合理。然后,针对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资源环境因素,提出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认清区域资源的特点,发展区域特色农业;改变传统落后的灌溉方式,大力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科技创新,普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宏观调控机制,形成持续稳定的良性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6.
粤北岩溶山区是广东省的主要生态脆弱区之一,农地资源的优化利用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阳山县为例,分析了粤北岩溶山区农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地资源优化利用的原则、方向、模式与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黑龙江省绥化市为例,从旅游资源、客源优势、旅游形势、交通环境和旅游效益方面阐述了农业城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指出绥化市发展农业旅游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景点整合度不高和开发主体合作缺乏等问题。对此提出了绥化市发展农业城市旅游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旅游资源重组、制订合理合作机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技术创新通过提高人们持续利用农业资源的效率和能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以及完善对农业资源评价技术等方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微观层次上的动力;制度创新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规范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宏观层次上的动力。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中,两者形成一股合力,以合力的形式共同推动着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西藏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并分析了主要气象灾害,总结出西藏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从而为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气象灾害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西部农业开发要着力开发西部特色农业。从①调研地区特色资源优势资源;②建设特色农业资源数据库;③筛选项目;④从特色项目着手;⑤提倡开发利用一村一品、一户一策信息资源;⑥做好结构调整与产业化中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⑦实施特色农产品信息化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开发利用好西部特色农业信息资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