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梨树主要病毒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树主要病毒的检测方法吴雅琴(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066600)随着我国果树无毒化栽培的全面推广,梨树病毒病的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初步调查鉴定,在我国梨的主栽品种中,带有梨环纹花叶病毒、梨脉黄病毒、苹果茎沟病毒和?..  相似文献   

2.
我国北方梨产区栽品种病毒种类的鉴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8-1993年对梨树的病毒鉴定表明,我国北方梨产区15个主栽品种的带病毒株率为86.3%,其中梨环纹花叶病毒44.3%,梨脉黄病毒61.8%、wenBo矮化病毒11.5%、苹果茎沟病毒32.8%;国家梨种质资源圃(辽宁兴城)5个梨系统23个主要品种的带病毒株率为60.9%,其中梨环纹花叶病毒41.3%、梨脉黄病毒54.4%、WenBo矮化病毒27.2%、苹果茎沟病毒38.0%。研究显示,上述  相似文献   

3.
50%多霉清防治梨黑星病试验徐金印(河北省植保研究所)梨黑星病是梨树生产中的一大主要病害,当前我国梨产区主要用波尔多液、代森锰锌、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等农药防治。为了寻求防治梨黑星病新型高效杀菌剂,我们利用保定市化工八厂生产的多霉清与上述几种常规农药进...  相似文献   

4.
我国北方梨产区主栽品种病毒种类的鉴定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1988-1993年对梨树的病毒鉴定表明,我国北方梨产区15个主栽品种的带病毒株率为86.3%,其中梨环纹花叶病毒44.3%、梨脉黄病毒61.8%、  矮化病毒11.5%、苹果茎沟病毒32.8%;国家梨种质资源圃(辽宁兴城)5个梨系统23个主要品种的带病毒株率为60.9%,其中梨环纹花叶病毒41.3%、梨脉黄病毒54.4%、矮化病毒27.2%、苹果茎沟病毒38.0%。研究显示,上述4种病毒与指示植物的最佳组合为杂种/梨脉黄病毒、A20/梨环纹花叶病毒、  C7/1/矮化病毒、弗吉尼亚小苹果/苹果茎沟病毒。经鉴定证明,梨环纹花叶病毒与苹果褪绿叶斑病毒、梨脉黄病毒与苹果茎痘病毒分别为同一种病毒。  相似文献   

5.
梨树的主要病毒病害于绍夫(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植物研究所·264001)(接上期28页)(四)危害的严重性:梨树病毒病害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削弱生长、死树、减产、器官(叶片、果实、枝干)畸形,以及降低抗逆性等方面。摘其要者,列示如表3。二、梨树病毒病害的...  相似文献   

6.
梨黑斑病和褐斑病图释李润临陈实(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太谷·030800)梨黑斑病和褐斑病是梨树常见的病害,近年有发展的趋势。为使大家全面认识和有效防治这两种病害,现将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图释如下。1梨黑斑病此病主要为害叶片、果实和新梢,...  相似文献   

7.
<正>梨树落花后,各种病害从越冬场所转向危害部位,此时是防治病害的关键时期,主要防治的病害有梨树腐烂病、梨轮纹病、梨黑星病和梨锈病。  相似文献   

8.
梨褐斑病是梨树的一种主要病害,近年来,我五梨产区发病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据作者1994~1995年对全县梨产区的调查,梨揭斑病发病面积达80%以上,病叶率一般在20~30%,发病严重的梨园高达90%以上。梨褐斑病发病后,引起梨树早期落叶,不仅影响当年产量,而且影响翌年结果。为此,作者于1996年春选用美国进口的杀菌剂新万生进行了防治梨褐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收到较好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美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日本);70%甲基托布律可湿性粉剂(日本);50%多菌灵…  相似文献   

9.
李美娜  常凤江 《中国果树》1995,(3):30-30,19
梨黑星病防治技术研究李美娜,王金友常凤江,刘学文(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兴城125100)(葫芦岛市寺儿卜乡果树站)梨黑星病是我国梨树的主要病害,在多雨年份或多雨地区,如果防治不当,感病品种发病严重,给生产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我国北方许多梨...  相似文献   

10.
梨黑星病的综合防治梨黑星病俗称荞麦皮,是我区梨树的重要病害之一。一般发生年份病果率25%-35%,严重时可达100%,极大地影响了果实品质,降低了销售价格和收入。梨黑星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一般由无性的分生孢子随风雨进行传播。阴雨多湿的年份发生偏重,干旱...  相似文献   

11.
梨黑星病(Venturianashicola)是豫东地区梨树的主要病害,近几年,由于防治用药混乱,病菌抗性增强,发病呈上升趋势。故此,我们于1995~1998年对梨黑星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探索出一套有效的防治措施。一、危害概况1996年开封市梨黑星病大流行,发生早,6月下旬达到发病高峰;波及了全市各梨产区,病果率、猴头果率高,落叶严重。开封市植保站曾对全市5县市作了调查,梨树种植面积为7600公顷,全部发病。病果率在30%以上的梨园面积4760公顷,占总种植面积的62.6%。梨黑星病危害果…  相似文献   

12.
<正>梨树病虫害是梨树生产上严重的生物危害,生长季节的病虫害严重影响梨的产量和效益。本文在调查梨树病虫害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1梨树生长季节主要病虫害1.1主要病害梨黑星病,梨锈病,梨黑斑病,梨轮纹病,梨干腐病,梨白粉病,梨腐烂病等。1.2主要虫害梨小食心虫,梨星毛虫,梨网蝽,梨蚜,梨园蚧,梨实蜂,梨茎蜂,梨木虱等。2综合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栽植适宜且抗  相似文献   

13.
梨树病毒田间指示植物鉴定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梨树病毒病及其类似病害的发生日趋严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造成大量梨树死亡,引起欧美、新西兰、日本等国的极大关注,而相继开展和加强梨树病毒病的研究,在鉴定明确梨树病毒种类及其危害状况的同时,培育和栽培梨无病毒苗木,获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但国外研究和报道的都是西洋梨病毒病。我国梨树生产近年来有了很大发展,据统计,1989年全国梨树栽培面积为481 867hm~2(公顷),梨产量达256.5万t(吨),居于世界首位。但我国至今尚未对梨树病毒病开展系统的研究,更谈不上对梨树病毒病进行有效的防治。为了鉴定明确我国东方梨  相似文献   

14.
连栋大棚梨先促成后避雨栽培效果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年上海地区在葡萄生产上提出“先促成后避雨”的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扩大品种选择的范围,减少病害,提高品质,提早成熟,调节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梨、桃和李设施栽培技术研究与探索。松江区梨树研究所于2000年建成连栋大棚1hm^2,因城区建设需要2002年进行了搬迁,2003年恢复性生长,2004年上海市松江区梨树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两地同时开展梨树设施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5.
柴全喜  何新朝 《河北果树》1998,(1):29-29,31
梨黑星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柴全喜何新朝宋素智张彦武(河北省藁城市职教中心052160)梨树黑星病是梨树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是梨树生产中需要重点监测和防治的病害,在各地梨产区发生比较普遍,发生严重的年份常造成重大损失。近年来,由于杀菌剂的无节制使用和单一药...  相似文献   

16.
不同梨品种对黑斑病的田间抗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黑斑病是梨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对梨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大影响,是目前生产上较难防治的病害,不少育种单位已把抗黑斑病作为梨育种目标。为此,笔者进行了本调查,以期为梨果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梨黑星病又叫疮痂病,是梨树的一种主要病害。1998年夏季多雨,陕西大部分梨产区黑星病危害严重,受害最严重的渭南地区病果率达60%~80%。 1 发病条件 在梨树生长季节,一般温度均能满足病菌侵染和病害发生的要求,降雨的早晚、雨量大小及持续天数是重要条件。雨季早而持续期长,极容易引起病害流行。陕西去年夏季特别是6~8月雨量多,发病尤为严重。据调查,梨树生长期降雨量为418.6毫米时,发病率为100%;降雨量为238.8毫米时,发病率为34.5%。连续3~5天降雨,就会促进黑星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8.
抗寒特效梨树新品种—皮胎果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寒特效梨树新品种──皮胎果梨安树康(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林业科学研究所731801)皮胎果梨(又名剥皮梨)系新疆梨系统(PyrussinkiangensisYu ̄..)的一个地方栽培品种,亦是临夏的主要乡土果品。具喜阴湿、抗病虫害、耐寒等特点,尤其...  相似文献   

19.
介绍梨黑星病、梨锈病、黑斑病、轮纹病等梨树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并介绍梨木虱、梨二叉蚜、茶翅蝽、梨小食心虫等梨树虫害的识别、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梨干枯病又名胴枯病,主要为害中国梨和日本梨,是梨树枝干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大部分梨区均有发生。经我们调查,近2年在我县的儒侣村、西武山、百江等梨园新发现的梨干枯病,有加重之趋势,梨树被害率达5%~10%,重者达20%左右,病树轻则造成树势衰弱,重则造成死枝或整株死亡,给我县的梨树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1 为害症状 据1997~1998年观察,该病在我县梨园主要发生在3~4年生的幼树上,黄花梨比新世纪梨受害重。发病初期,枝干上并不表现出明显症状,只是抽梢较迟、无力,叶片明显比正常叶小,且有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