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猪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疾病,以呼吸器官炎症为主要症状,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对该病均易感染,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存于病猪鼻液、气管和支气管渗出液、肺和肺门淋巴结等处,常随分泌物排出而呈接触性传染。该病多发于晚秋、寒冷的冬季  相似文献   

2.
杜先海 《畜禽业》2013,(7):78-79
<正>猪流感是引起猪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是由A型猪流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传播快,并发或继发其他疫病较高,危害性大。传播迅速,常呈地方性流行或大流行。发病率高,死亡率低(4%~10%)。病猪和带毒猪是猪流感的传染源,患病痊愈后猪带毒6~8周。1病原甲型(A型)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有15个H亚型,9个N型,在猪群  相似文献   

3.
猪流行性感冒为热性、急性、高度传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突然,蔓延迅速,主要症状为发热和上呼吸道炎症,如有并发症或继发感染可引起死亡。1病原与流行特点猪流行性感冒病最早在1918年发现于美国,后来很快蔓延至欧亚地区,现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其病原为猪流感病毒,属于粘病毒属,形态与人甲型流感病毒相似,具有亲神经性和肺源性,对干燥和冰冻抵抗力强,常用消毒剂均可将其杀灭。单纯病毒引起的猪流感症状较轻,若与猪嗜血杆菌合并引起症状较重(猪嗜血杆菌是正常猪上呼吸道的常在菌)。病猪和带病毒(菌)猪是传染的主要来源,主要通过鼻液和呼…  相似文献   

4.
蓝惠荣 《畜禽业》2007,(8):38-39
<正>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又称猪蓝耳病,是由莱利斯塔德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传播速度快,发病面广。本病大小猪都可感染,但妊娠母猪和1月龄仔猪较为常见。病猪和带毒猪从鼻液、粪和粘液中排毒,经呼吸道、生殖道和胎盘传染,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0,(5):67-67
(1)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公猪的精液可带毒,通过交配传染母猪,母猪又是很多病原的携带者,通过多种途径排毒或通过胎盘传染哺乳小猪(又称苗猪),造成小猪(又称苗猪)的早期感染,所以,清除带毒猪并净化猪场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猪流行性感冒(Swine influenza,SI),简称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它不仅引起病猪高热、食欲减退、咳嗽、呼吸困难及出栏时间延迟  相似文献   

7.
<正>2012年春节前后,豫北一些猪场发生猪流行性腹泻与传染性胃肠炎,仔猪伤亡惨重,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就自己的经验浅谈一些防治的方法。1流行病学1.1传染源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猪的粪便,乳汁,呕吐物,空气等中含有病毒,通过污染饲料,饮水,空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8,(12)
猪流感是养猪临床常见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的呼吸道传染病,各种日龄和品种的猪都能发生感染,传播极快;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猪的上呼吸道和肺中,感染猪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该病感染率高,病死率低,未发生混合感染的情况下,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小,大多数猪临床可自行康复;病毒分离鉴定法、血清法和PCR法是实验室诊断该病的常见方法;预防该病应注意加强管理,治疗时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同时配合中药进行调理治疗。  相似文献   

9.
梁春彩 《畜禽业》2005,(9):50-5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一种Leeystad病毒(在分类上属动脉炎病毒)引起的,猪高热稽留型,妊娠母猪流产、死亡和仔猪死亡率很高的疾病。该病毒于1991年被分离出来,研究表明抗体阳性的健康猪并不表示具有免疫力,而且有人认为存在两个不同的血清型。据报道带毒猪的流动可引起本病传播,猪一旦被该病毒感染,将长期带毒。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5,(11)
<正>猪病毒性腹泻的防制除了必须做好免疫防疫工作外,还应该采取如下综合防制措施。1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1.1消毒该病主要是接触传播,传染源是带毒猪,康复猪粪便中可检测带毒时间超过2个月,病原主要存在于污染的粪便等中。经粪口传播途径传播。所以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5,(11)
<正>规模化猪场猪病毒性腹泻的特点是:腹泻于每年冬春季(12月至次年4月)多发,潮湿多雨天气高发,早春的寒冷季节易发,一般首次感染多呈暴发性流行,某些比较严重的猪场,呈区域性流行,传播速度较快,使用抗生素效果不明显或无效。病猪和带毒猪可通过粪便、呕吐物、乳汁、鼻分泌物和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4,(5)
<正>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的肠道疾病。近年来,在一些地区,由于片面追求最大利润、高密度饲养而相应的疫病防控和饲养管理跟不上,导致该病呈多发性、流行性、爆发性传播趋势,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着生猪养殖业的发展。1流行特点猪传染性胃肠炎仅引起猪发病,病猪和带毒猪是重要的传染源,其排泄物、乳汁,呕吐物、呼出气体等均能携带病毒,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途径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0月26日到11月6日,云浮市某个体养猪场全群猪出现大幅度减料、体温升高、初期流鼻涕、打喷嚏、阵发性咳嗽,随后呈现腹式呼吸、卧地不起,部分病猪皮肤苍白、黄染的疫病,饲养户以一般性细菌感染进行施治,未见显著效果,先后死亡25头。经流行病学、结合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流感、部分猪继发附红细胞体病。采取一系列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病猪逐渐康复。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吴江 《畜禽业》2005,(8):48-49
四川猪场中,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喘气病是非常普遍、危害极大的一类疾病。猪喘气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ama hyopneumoniae,MH)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或猪地方流行性肺炎。其临诊特征是咳嗽、气喘;病猪初、中期能吃能喝,但生长慢,生长率减少12%,饲料利用率降低20%;在规模化猪场多易继发其它病菌如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多杀性巴氏杆菌(PM)、副猪嗜血杆菌(HP)以及病毒如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流感病毒(SIV).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5.
陈祥 《畜禽业》2013,(7):32
<正>猪瘟俗称"烂肠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疫病,是威胁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其特征是:急性,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是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猪霍乱。传染源主要来自病猪,而病后带毒猪、潜伏期带毒猪和隐性感染猪也均可成为传染源,被称为养猪业的"头号大敌",因其致病力、致死率高,且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对养猪业造成的损失很大。因此,加强猪瘟免疫防御已成为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20,(5)
猪流感是一种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急性发病率和快速传播的特征。该病死亡率低,病猪可以很快康复,但病猪的体重增加受到阻碍,这不利于猪肉养殖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为了减少副作用,有必要提高对猪流感的有效诊断和预防。对猪流感基本情况,猪流感诊断和猪流感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旨在对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技术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猪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猪流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疾病。咳嗽、流鼻液、精神沉郁和康复速度快是其临床上特征。由于德宏州部分养猪户仍在用老式猪舍养猪,采用舍内积肥,并且猪舍终年照不到太阳,阴暗潮湿,为此常有猪流感病的发生,给广大养猪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通过对猪流感病在德宏州发生与流行规律的分析,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尹忠文 《畜禽业》2010,(3):65-66
<正>近年来,云南省西南部地区的部分猪场暴发了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死率低的猪流感综合征,该病一旦发生,可迅速蔓延全群,病猪咳嗽,呼吸困难,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对流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猪的频繁流动,特别是产地检疫、检验制度还未完善及免疫失败等因素,种猪的带毒现象较为普遍[1]。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常常只注意发现和淘汰有临床症状又无免疫抗体的猪,但却忽视带毒的持续感染猪,致使猪病毒通过带毒猪群缓慢传播,一些猪场的种猪带毒率较高,成为猪群的主要传染源[1]。目前,红河州猪病的流行还是以猪高热病、猪蓝耳病、猪瘟、猪圆环病毒病和主要细菌性疾病,尤其是保育猪,死亡都是因为细菌继发感染以后,毒素增多而导致高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5,(11)
<正>猪气喘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或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慢性呼吸道病。病猪以持续干咳、气喘为特点。本病在各年龄段猪均易感,且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病程缓慢、治愈期漫长,造成病猪饲料利用率下降,长期生长发育不良,是导致猪场经济损失的一个重要疾病。病原为猪肺炎支原体。其寄生于病猪的呼吸道内,兼性厌氧,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由于患病母猪将猪肺炎支原体传染给仔猪使得猪群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