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黄瓜遗传图谱构建及株高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黄瓜矮生性状, 以矮生黄瓜D8 ×蔓生黄瓜J IN5的188株F2单株作为 作图群体, 应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多态性筛选, 构建了含65个标记位点的遗传连锁图谱。整个图谱覆盖7个连锁群, 全长831.6 cM。标记平均间距为12.7 cM, 标记间最小遗传距离为4.8 cM, 最大遗传距离为22.3 cM。采用复合区间定位分析, 检测到控制黄瓜株高性状的QTL位点2个, 均位于第4连锁群上, 贡献率分别为13.2%和13.0%; 控制节间距的QTL位点1个, 也位于第4连锁群上; 控制第一雌花开花期的QTL位点7个, 分别位于第1、2、3、5、7连锁群上, 各QTL的贡献率在6.5%~12.5%之间。  相似文献   

2.
 以甜樱桃(Prunus avium L.)黄红皮品种‘雷尼’为母本,红皮品种‘8-100’为父本杂交获得的90株F1代群体为试材,利用RAPD、ISSR和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分析,构建了含8个连锁群共50个分子标记(30条RAPD、15条ISSR、5对SSR标记)的遗传图谱,全长634.67 cM,标记间的平均距离12.69 cM。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 Network 2.0软件分析其果皮红色性状的QTL以及基因与环境的互作,发现了两个加性效应QTL和1对上位性互作QTL分布在Chr1和Chr7染色体上,两个加性效应的遗传贡献率(H2)分别为32.28%和47.52%,1对上位效应的遗传贡献率(H2AA)为37.87%,加性和上位性的效应位点与环境互作均为0。研究结果表明樱桃果皮红色性状的遗传受两个加性效应QTL和1对上位性互作QTL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多毛番茄‘LA2329’对烟粉虱具有很高的抗性。利用‘LA2329’与普通番茄‘9706’得到 的BC1 群体构建了一张包含180 个分子标记,总长度为1 166.6 cM 的番茄分子连锁图谱。采用离体鉴定 的方法对BC1 群体进行抗烟粉虱鉴定,鉴定指标为叶片烟粉虱成虫附着量、叶片烟粉虱卵量,叶片正、 背面Ⅵ型腺毛密度。共定位到33 个与4 个指标相关的QTL。其中叶片烟粉虱成虫附着量和卵量显著正相 关,二者定位到8 个相同的QTL,其中2 个主效QTL 定位在2 号染色体,分别介于标记InDel_FT45 ~ SSR57 之间和SSR57 ~ InDel_FT49 之间,解释的表型变异率分别为33.2%和39.8%。叶片背面Ⅵ型腺毛密度相关 的QTL 在6 号染色体具有集群分布的现象,其中4 个显著性QTL 定位在C2_At3g11210 ~ C2_At1g24360 标记之间,解释的总变异率为56%。叶片正面Ⅵ型腺毛密度相关的4 个QTL 和叶片烟粉虱成虫附着量及 卵量相关的4 个QTL 定位在2 号和12 号染色体的相同位点,增效基因来源相反。以上结果说明叶片烟粉 虱成虫附着量和卵量指标具有相同的抗性鉴定效果,可以认为是同一个鉴定指标;此外,番茄中Ⅵ型腺 毛密度不是影响叶片烟粉虱成虫附着量和卵量的性状。  相似文献   

4.
杨欢欢  许向阳  姜景彬  刘冠  张贺  李景富 《园艺学报》2015,42(10):1965-1973
以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ty-5基因的抗病材料‘13072’(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提供)和感病材料‘13493’(早粉2号)为亲本配置杂交组合,获得F1、F2、BC1P1和BC1P2 4个世代,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抗性基因ty-5进行遗传规律分析和基因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抗性基因ty-5为隐性基因控制。利用657株F2分离单株,应用群体分离分析(BSA)法筛选得到与ty-5基因连锁的5个多态性SSR标记,构建了ty-5基因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将ty-5基因定位到番茄4号染色体上,物理距离为737 kb的区段内,两侧翼标记为TES2461和TGS4151,与ty-5遗传距离分别为2.4 cM和3.1 cM。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区段存在52个预测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5.
以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ty-5基因的抗病材料‘13072’(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提供)和感病材料‘13493’(早粉2号)为亲本配置杂交组合,获得F1、F2、BC1P1和BC1P2 4个世代,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抗性基因ty-5进行遗传规律分析和基因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抗性基因ty-5为隐性基因控制。利用657株F2分离单株,应用群体分离分析(BSA)法筛选得到与ty-5基因连锁的5个多态性SSR标记,构建了ty-5基因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将ty-5基因定位到番茄4号染色体上,物理距离为737 kb的区段内,两侧翼标记为TES2461和TGS4151,与ty-5遗传距离分别为2.4 c M和3.1 c M。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区段存在52个预测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6.
 以野生番茄契斯曼尼LA0317与栽培番茄自交系9706为亲本,构建了包括152个株系的BC2S6群体。利用155个SSR标记、21个CAPS标记和88个Indel标记构建了契斯曼尼番茄的遗传连锁图谱,总图距1 134.0 cM,标记间平均距离4.29 cM。采用复合QTL区间作图法对番茄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β–胡萝卜素含量进行QTL分析。定位到10个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关的QTLs,分别位于第3、4、5、6、9、10、11号染色体上,其中有5个QTL效应值在12%以上。定位到6个与β–胡萝卜素含量相关的QTLs,分别位于第1、2、6、9号染色体上。其中,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qBC6b效应值达到54.7%,为一主效QTL。此外,还获得了可用作育种材料的5个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株系和8个高β–胡萝卜素含量的株系。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控制苦瓜第1雄花节位的遗传位点进行定位,基于苦瓜K44×Dali-11的F2群体和04-17×47-2-1-1-3的F2群体构建遗传图谱,结合第1雄花节位的表型数据,对苦瓜第1雄花节位进行了QTL检测。结果表明,对于2个F2群体,都在相近的遗传位置区域检测到控制苦瓜第1雄花节位的QTL位点fmfn,该位点位于苦瓜的MC06连锁群或拟染色体上10.66~14.32 Mb区间,候选区间的遗传距离和物理距离分别为11.65 cM和3.66 Mb,遗传贡献率为34.80%,其中包含195个注释基因。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及克隆控制苦瓜第1雄花节位的基因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番茄遗传图谱构建和抗晚疫病基因Ph-2的QTL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含有抗番茄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基因Ph-2的樱桃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var. cerasiforme)W.Va.700为父本,感病的普通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优良品系04957为母本,构建的260个F2单株为图谱构建群体,通过接种番茄晚疫病病原菌生理小种T1,对Ph-2基因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抗性基因Ph-2对生理小种T1的抗性呈正态分布,属于数量性状遗传。进一步应用RAPD、SSR和AFLP的方法构建了包含12个连锁群,长度1 154.85 cM,平均图距9.47 cM的分子遗传图谱。检测到5个与抗性基因Ph-2相关的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位点,其中QPh2-1、QPh2-2、QPh2-3和QPh2-4,位于第3连锁群上,表型变异分别为26.95%、16.63%、16.24%和6.69%;QPh2-5位于第1染色体上,与OPK14的距离为0.76 cM,表型变异为33.87%;QPh2-2、QPh2-3和QPh2-4为减效QTL,QPh2-1和QPh2-5为增效和显性QTL  相似文献   

9.
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9的抗性范围基本涵盖了中国目前分化出的所有叶霉菌生理小种,且抗性显著;台盼蓝染色结果显示该基因介导的抗性应答中出现明显的超敏反应,强度介于Cf4和Cf9基因之间;遗传连锁分析说明该基因的遗传特性符合单基因显性遗传规律;通过进一步SSR和AFLP分子标记连锁分析,共找到6个与Cf19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并将该基因初步定位于番茄1号染色体短臂区域。  相似文献   

10.
单向不亲和对于研究种间花粉不亲和及自交不亲和机制有重要意义。以潘那利番茄‘LA0716’渐渗系群体中的单向不亲和株系为主要材料,通过花粉萌发试验,正、反交试验和花粉管在雌蕊中的伸长研究,发现单向不亲和株系的花粉活力正常,其花粉与普通栽培番茄杂交可正常结实,但是其雌蕊不能接受自身或栽培番茄的花粉。然而,将秘鲁番茄‘LA3858’的花粉授予单向不亲和株系,花粉能够正常萌发,花粉管正常伸长和受精,但是杂交种子败育。利用20个分子标记对BC5S3群体的1 000株植株进行遗传分析,结合表型鉴定结果,将单向不亲和基因UI3a精细定位于第3号染色体上分子标记C2_At3g10220和1k-1294之间,物理距离为349 kb,该区域编码37个基因。  相似文献   

11.
京番102 是以自交系TB0098 为母本,以自交系TB0993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多抗性冬春茬粉果番茄一代杂种。早熟,播种至始收112 d(天)左右,无限生长类型,植株生长势强。中大型果,果实正圆形,果色靓丽,单果质量220~260 g;每穗坐果数3~5 个,果实均匀,商品果率高,持续坐果能力强。含有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1 和Ty3 基因位点、抗番茄花叶病毒病Tm2a 基因位点、抗根结线虫Mi-1 基因位点和抗灰叶斑病Sm 基因位点,抗烟草花叶病毒病,每667 m2 产量9 000 kg 左右,适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等北方地区冬春茬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12.
李继纲  梁燕  张颜  吴浪  秦蕾 《中国蔬菜》2017,1(9):60-62
番茄新品种长丰10号是以R025自交系为母本,以R018自交系为父本于2011年配制的杂交一代良种。无限生长红果类型,生长势强,叶片较大,中早熟。坐果率高,连续结果能力强,平均每667 m2产量7 600 kg左右。萼片基平,果实高圆形,果柄短,无绿色果肩,果脐小,表面光滑,外形美观。果实硬度好,耐贮运,货架寿命长,单果质量200 g左右,大小均匀。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7%,总糖3.34%,总酸0.335%。含有Ty-1、Ty-3基因,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TY)。适宜在陕西省及同等生态区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3.
烟粉207是以自交系P91-1-26-6-5-1-9为母本,自交系NF19-9-5-15-6-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始花节位为第6节,花序间隔2~3片叶,长势中等,果实粉红色,圆形,无绿果肩,果形指数0.85,整齐度好,硬度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货架期长,平均单果质量200g,口味酸甜。每667m~2产量6500kg左右。适宜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内蒙古、四川和江苏等地早春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4.
农1305是采用夏季保护地田间高温胁迫鉴定和分子标记方法选育的,以自交系TB123为母本、以N-13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抗病耐热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较强。在夏季保护地中能正常生长发育,植株茎秆粗壮,不易徒长,田间长势整齐一致,叶色较深,叶片肥厚,始花节位为第8片叶左右,花穗间隔3片叶,高温逆境下坐果能力强。果实粉红色,圆形,单果质量250 g左右。果面光滑,果硬,耐贮运,花蒂小,畸裂果率低,果色艳丽,商品性好。每667 m2产量5 700kg左右。含有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Ty-1、Ty-3a基因和抗灰叶斑病的Sm基因,综合抗性强。适于我国北方各地晚春及夏季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15.
龙番1 号是以自交系TMX2511-2 为母本,以自交系TMX2535-4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抗TYLCV 番茄一代杂种。无 限生长类型,植株生长势强,始花节位为第8~9 节;果实红色,扁圆形,纵径6.5~7.0 cm,横径8.0~8.5 cm,单果质量 220 g 左右,果实硬度中等,幼果无绿肩;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9%,番茄红素含量0.035 mg · g-1,VC 含量0.167 mg · g-1, 一般每667 m2 产量8 500 kg 左右,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抗叶霉病,中抗黄瓜花叶病毒病(CMV)、根结线虫, 适宜山西省吕梁、忻州、晋中、长治、大同等地春提早、秋延后塑料大棚种植。  相似文献   

16.
郑番1203是以T12-6为母本,TY12-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无限生长型晚熟粉果番茄一代杂种。商品性好,裂果率低,叶色深绿,生长势强,果实粉红色,幼果无绿果肩,果实高圆,果面光滑,硬度高,平均单果质量198g。含有Ty1、Ty3a和Cf9抗病基因,田间表现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和叶霉病。VC含量155.4mg·kg~(-1),可溶性固形物4.2%,品质优。早春种植产量6200kg·(667m~2)~(-1)左右,秋延后种植产量4100kg·(667m~2)~(-1)左右,适宜我国北方春秋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7.
东农724 是以09546 为母本,以09611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番茄一代杂种,生育期110~113 d( 天)。叶片稀疏、竖立,节间长,长势强,耐弱光、低温,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ToMV、枯萎病和黄萎病,大果型,单果质量220~250 g,成熟果粉红色,果面光滑美观,硬度0.54 kg·cm-2,不裂果,耐贮运。丰产性好,保护地栽培每667 m2 产量11 000~15 000 kg,适合全国各地保护地秋冬茬和冬春茬抢早栽培。  相似文献   

18.
玉莲1 号是以自交不亲和系玉田包尖S05-8 为母本,自交不亲和系莲舒S05-23 为父本杂交后选育而成的直筒中晚 熟大白菜一代杂种。生育期80~85 d(天),植株为直筒型,绿白帮,叶色深,株高约48 cm,开展度62 cm 左右,叶片光亮, 略带褶皱,外叶直立。球心叶黄绿色,球高43 cm、粗15 cm,单球质量2.4 kg,一般每667 m2 产量8 800 kg。耐贮藏,叶球柔 软,风味品质好。田间对抗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干烧心的抗性好于对照津绿75。适宜辽宁、吉林及相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赵兴俊  曹峰 《中国蔬菜》2019,1(6):81-83
DLFT419 是以自交系T0816-88 为母本,以自交系T0816-176 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中早熟。果实粉红色,圆形,果面光滑,果脐小,果肉厚,果实硬度好,平均单果质量280 g,每667 m2 产量可达8 000 kg 左右。抗性好,耐高温高湿,高抗叶霉病,抗枯萎病和TYLCV,中抗CMV 和TMV。特别适应于甘肃、山东、辽宁、河北、河南等地早春、秋延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20.
辣椒白粉病抗性QTL 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椒(Capsicum annuum)白粉病抗、感病亲本H3 和83-60 构建的包含142 个重组自交系的RIL(H3×83-60) F8 群体为试验材料,基于亲本重测序数据设计KASPar 引物,构建了包含16 个连锁群的辣椒遗传连锁图谱,总图距1 356.5 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4.69 cM。基于2016 年和2017 年重组自交系群体白粉病发病表型数据,获得了PMR6.1、PMR9.1、 PMR11.1、PMR11.2 和PMR5.1 等5 个白粉病抗性QTL 位点,其中PMR6.1、PMR9.1 在两年中均被检测到,表型贡献率在 10.8%~21.4% 之间。通过辣椒白粉病抗性QTL 定位,开发与白粉病抗性基因连锁的SNP 分子标记,对于辣椒抗病辅助育 种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