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成熟度晾制对雪茄烟叶品质的影响,以雪茄烟品种‘H382’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成熟度雪茄烟在晾制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对不同成熟度雪茄烟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在晾制过程中适熟采收的烟叶失水速度和含水率适中,能促进内在物质的转化;雪茄烟适熟时采收,淀粉含量最低,淀粉降解速率快、降解较彻底,总糖、还原糖含量相对较高;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均以适熟采收的烟叶最高;晾制后烟叶化学成分的主成分综合得分也以适熟采收的烟叶最高,化学品质较好。研究可为五指山雪茄烟叶采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烤烟品种云烟105、云烟87、RY21、NC71、渠首1号的中部烟叶为材料,研究不同烤烟品种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烘烤过程中PPO活性及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烘烤过程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呈现"降-升-降"的趋势,多酚类物质含量呈现先上升、72 h时降低、后上升的趋势;(2)不同成熟度、品种间的PPO活性和多酚类物质含量差异明显,成熟度、品种及其互作对PPO活性、多酚类物质含量均产生影响,其中成熟度、品种的作用效应较大;(3)烘烤过程中,PPO活性表现为未熟适熟过熟,多酚类物质含量表现为适熟过熟未熟。适当提高采收成熟度能够很好地抑制酶促棕色化反应的发生,调控密集烘烤中多酚类物质的变化,增高烤后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不同成熟度的上部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性。【方法】采用温湿度自控密集烤房,以烤烟K326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成熟度对上部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1)烘烤过程中烟叶主要失水期发生在42~54℃之间,且随成熟度的提高而提前。(2)叶绿素降解过程主要发生在烤前至42℃末期之间,适熟和过熟烟叶提前到36℃末期。(3)烟叶丙二醛(MDA)和多酚含量随烘烤温度升高而逐渐升高,且成熟度越高含量越高。(4)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36℃末期达到最大值,且表现为过熟烟叶适熟烟叶欠熟烟叶。(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38℃末期达到最大值,此时成熟烟叶POD活性最高。(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欠熟和适熟烟叶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而过熟烟叶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7)相关性分析表明:MDA含量与多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SOD活性与POD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SOD活性与MDA和多酚含量呈正相关,多酚含量与PPO活性在欠熟烟叶中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综合分析得出成熟度对烟叶烘烤特性具有重要影响,适熟和过熟上部烟叶的生理生化指标表现出更好的烘烤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优化清香型烟叶采收成熟度,提升清香型烟叶风格特征、品质特征及卷烟工业可用性.[方法]以云烟87品种烟叶为材料,设计烟叶4种成熟度档次处理(未熟、初熟、适熟、过熟),分析不同成熟度对原烟外观等级质量及关键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烟叶适熟采收,烤后烟叶外观质量中,成熟度、颜色、光泽、油份、厚度、叶片结构等指标较好;等级质量中,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均价较高;化学成分中,淀粉、总糖、还原糖较协调.烟叶初熟采收,外观等级质量及关键化学成本协调性均次之.烟叶未熟采收、过熟采收,外观等级质量及关键化学成本协调性均较差.[结论]云烟87品种烟叶适宜采收的成熟度档次是适熟烟叶,其次为初熟烟叶,不宜采收未熟烟叶和过熟烟叶.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烟叶烘烤期霉烂病与鲜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影响程度,使用烘箱法、蒽酮法及流动分析法测定鲜烟叶水分含量和主要化学成分,并统计烤后烟叶霉烂率与病情指数。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烟叶霉烂率和病情指数随烟叶部位的升高而逐渐减少;不同成熟度烟叶未熟至适熟之间烟叶霉烂率随成熟度的增加而减小,适熟至过熟则呈相反趋势。处理间鲜烟化学成分以下部适熟和中部过熟内在协调性稍差,存在糖高碱低的现象。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烟叶霉烂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鲜烟含水率、总糖、还原糖含量呈正相关,与淀粉、总氮含量呈负相关;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对霉烂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直接影响程度从大到小分别为含水率、总糖、总氮、烟碱、淀粉、还原糖和含水率、总糖、烟碱、淀粉、总氮、还原糖。可依据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和营养物质协调性有预见性调整和制订烘烤工艺,完善烘烤期烟叶霉烂防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晾制过程中温度对雪茄烟叶多酚类物质代谢水平的影响,为雪茄烟叶质量的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主栽雪茄烟品种德雪1号为试验材料,设计低温、中温、高温3种晾制温度处理,测定鲜烟叶及晾制过程中凋萎期、变色期、定色期、干筋期雪茄烟叶主要酚类物质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分析雪茄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与以上3个酶活性的相关性,并对晾制后各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晾制期间,不同处理雪茄烟叶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莨菪亭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PAL、PPO和POD活性均呈单峰变化,但到达峰值的时间有所不同。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与相关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绿原酸含量与PAL活性显著负相关,芸香苷含量与PPO和POD活性极显著正相关,莨菪亭含量与PAL、PPO和POD活性的相关性不显著。雪茄烟叶晾制过程中,将凋萎期、变色期、定色期、干筋期温度分别控制在28,33,38和38 ℃,烟叶内的PAL、PPO和POD活性均较高,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等主要酚类物质含量适中,且该处理下晾制后烟叶糖含量和糖碱比较高,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最低,氮碱比较低,内在化学成分较为协调。【结论】晾制期间合理调控温度有利于提高烟叶的抗氧化能力,促进烟叶内多酚类物质的合理转化,改善烟叶酶促棕色化反应,提高雪茄烟叶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优化清香型烟叶采收成熟度,提升清香型烟叶风格特征、品质特征及卷烟工业可用性.[方法]以云烟87品种烟叶为材料,设计烟叶的4种成熟度档次处理(未熟、初熟、适熟、过熟),分析不同成熟度对初烤烟叶评吸质量及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初烤烟叶评吸质量得分以及大多数致香物质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烟叶适熟采收,初烤烟叶评吸质量得分较高,大多数致香物质含量较高;烟叶初熟采收,评吸质量次之;烟叶未熟采收、过熟采收,评吸质量较差.[结论]综合考虑,烟叶适宜采收的成熟档次为适熟的烟叶,其次为初熟烟叶,不宜采收未熟烟叶和过熟烟叶.  相似文献   

8.
不同成熟度对烤烟叶片膜脂过氧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成熟度对河南南阳烤烟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烤烟烟叶成熟度的加深,SOD、POD、PPO活性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总体上则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且在不同的成熟期,各种酶活性出现的峰值不同,中上部叶PPO活性的峰值出现在成熟档次,下部叶PPO活性的峰值出现在尚熟档次;而POD活性和SOD活性的峰值在中上部叶中分别出现在欠熟档次和尚熟档次。(2)PPO、SOD、POD活性从未熟至成熟均表现出中上部叶活性大于下部叶,在尚熟-成熟阶段下部叶SOD、POD和PPO活性急剧下降。综合评价认为,下部叶应在尚熟-成熟阶段采收,中上部叶应在成熟-过熟阶段采收。  相似文献   

9.
采收成熟度对烤烟亚硝胺和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烤烟成熟度是影响烟叶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解采收成熟度与烟叶亚硝胺含量和烟叶品质的关系,在玉溪、宾川和弥勒进行了初熟、适熟、过熟3种采收成熟度的试验。结果表明:云南烤烟的亚硝胺含量较低,不同部位、不同成熟度烟叶的亚硝胺含量存在显著的差异。表现为过熟烟叶的总亚硝胺含量(163.5 ng/g)>初熟叶(105.4 ng/g)>适熟叶(84.5 ng/g);上部叶的总亚硝胺含量(198.2 ng/g)>中部叶(107.7 ng/g)>下部叶(47.5 ng/g)。并且适熟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品吸得分最高,分别为适熟叶(67.73)>初熟叶(67.31)>过熟叶(67.22)。说明采收适熟烟叶,进行恰当烘烤,不但可提高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和品吸质量,还可降低亚硝胺含量,提高烟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中颜色值和色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不同成熟度烟叶密集烘烤中颜色值和色素含量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密集烘烤工艺的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测色色差计,对比研究烘烤中未熟、尚熟、适熟和过熟烟叶颜色参数(L*、a*、b*)和色差参数(△L*、△a*、△b*)的变化特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成熟度烟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等指标。【结果】不同成熟度烟叶的L*、a*值在烘烤过程中均呈现升高的趋势,b*值在48℃之前升高,48—54℃有所下降,之后稍有回升。L*的变化规律表现为过熟>适熟>尚熟>未熟,鲜烟叶a*值在不同成熟度之间差别不大,在变黄中期之前成熟度高的烟叶a*值上升较快,烤后烟叶b*值大小表现为尚熟>未熟>过熟>适熟。随着烘烤的进行,烟叶△L*总体趋势变小。在48℃烟叶△a*明显变大,△b*相对降低,尤其以未熟和过熟烟叶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尚熟和适熟烟叶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L*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r = - 0.979,-0.851,P < 0.01),类胡萝卜素含量与a*值呈显著负相关(r = - 0.832,- 0.853,P < 0.05)。烘烤过程中适熟烟叶的L*、a*和b*与各种色素含量的回归方程分别为 = 245.67 x1 + 114.75 x2 - 211.69 x3 - 125.21 x4 + 118.69, = 416.9 x1 + 369.19 x2 - 404.38 x3 -78.38 x4 + 43.55,  = - 1051.55 x1 -1270.02 x2 + 1106.42 x3 + 17.48 x4 + 40.1。【结论】烘烤中不同成熟度烟叶正反面颜色变化趋势基本同步,烟叶颜色参数和色素含量的相关性明显,可以用颜色值作为辅助指标来判断烟叶成熟度。  相似文献   

11.
亚氯酸钠对烤烟酶促棕色化反应及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亚氯酸钠(SC)对烤烟烘烤过程中酶促棕色化反应及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以K326为试验材料,通过烘烤试验分析了SC对烤烟烘烤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烤后烟叶多酚含量、常规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SC处理和对照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表现出基本相同的规律,但SC处理烟叶PPO活性均低于同期对照烟叶。SC处理中部叶莨菪亭和绿原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但多酚总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SC处理上部叶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芸香苷、多酚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SC处理显著提高了烤后烟叶的氯含量和还原糖含量,使化学成分更趋协调。SC处理烤后烟叶感官质量较对照有所改善,经济性状较对照显著提高。SC抑制了烟叶烘烤过程中的酶促棕色化反应,提高了烤后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烤烟散叶密集烘烤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和内在品质,尤其是香气质量。对比研究了散叶烘烤不同采收成熟度烟叶(尚熟、成熟和完熟)烤后外观等级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及香气成分含量的差异。散叶烘烤后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均价、上等烟率和橘黄烟率)以成熟处理最佳;烤后烟叶香气成分总量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除新植二烯外,成熟烟叶中性香气成分总量最高;在12种酸性香气成分中,成熟烟叶有10种组分含量最高;成熟和完熟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均较好;香气质、香气量、吃味等感官指标均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成熟采收是获得烟叶优质外观等级质量的基础,完熟采收可提高烟叶内在品质,但会增加杂色烟叶的比例,导致烤后烟叶外观等级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研究大田生产条件下,烟草在不同时期采收对烤烟香气物质及前体物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时采收的烟叶内部多酚类化合物与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相较于欠熟、过熟烟叶的含量,其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而欠熟烟叶与过熟烟叶的含量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成熟烟叶烤后内在香气物质及前体物比欠熟和过熟烟叶的更协调。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正确判断烤烟质量,同时也对成熟采收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烟叶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烟叶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特性与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关系,以烤烟品种秦烟96为材料,测定烟叶发育过程中葡萄糖、果糖、蔗糖、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变化,分析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烟叶移栽后65~115 d的发育过程中,葡萄糖、果糖、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烟叶成熟(移栽后95 d)时,各可溶性糖(蔗糖除外)含量达到峰值;蔗糖含量呈双峰波动变化,烟叶成熟时蔗糖含量最低;烟叶打顶至适熟阶段,SPS和AI酶活性对烟叶中可溶性糖的积累贡献最大,当烟叶由适熟至过熟时,AI主要参与烟叶的糖代谢调控,而SS和SPS则对蔗糖的积累起重要作用; Nt INV基因在烟叶打顶至适熟阶段对烟叶糖代谢调控作用较大,而Nt SS和Nt SPS基因则在烟叶适熟至过熟阶段对烟叶糖代谢起主要的调控作用;糖代谢相关基因通过分子层面调控相关酶活性进而调控烟叶的糖代谢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的膜脂过氧化作用,通过延长变黄末期与定色初期的稳温时长,分析烟叶生理指标的变化和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处理T2和处理T1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膜脂过氧化水平较低,抗氧化酶活性较高,且处理T2的烤后烟叶多酚含量较高。在烟叶烘烤过程中,延长变黄末期与定色初期稳温时长有助于减少膜脂过氧化作用对烟叶的影响,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云南省保山市烟区不同成熟度上部烟叶的中性香气物质含量,为探索不同成熟度上部烟叶的合理采收时间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5上部烟叶为材料,利用气质联用仪对3个不同成熟度的上部烟叶中性香气物进行分析。【结果】除棕色反应产物含量在尚熟烟叶中略高于成熟烟叶外,类胡萝卜素降解物、西柏烷类降解物和苯丙氨酸类降解物等香气物含量均随烟叶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香气物总量在成熟烟叶中最高,尚熟烟叶次之,欠熟烟叶最低。按致香物质的基团划分,除醛类物质在3个成熟度的烟叶中含量相当外,酮类和醇类物质含量均表现为随成熟度提高而增加的变化规律。【结论】成熟度对上部烟叶中性香气物的组成和含量影响较大;上部烟叶成熟度的增加对中性香气物质的积累有促进作用;中性香气物质中,以酮类物质含量最高,其对烟叶吃香味品质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