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选择广东省10个规模化猪场,对厌氧发酵系统进水和出水粪大肠菌群数量和悬浮物浓度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显示,进入厌氧发酵系统的猪舍污水粪大肠菌群数量和悬浮物浓度分别为102 802×104~490 589×104个/L和1 181~4 680 mg/L,沼气池出水粪大肠菌群数量和悬浮物浓度分别为2 589×104~49 555×104个/L和13~8 057 mg/L。新建厌氧发酵系统对两种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减排效果,减排率分别为77.74%~99.24%和18.74%~90.36%。沼气池污水经猪场鱼塘和氧化塘净化后,多数猪场排水两种污染物含量均大幅降低,但所有猪场排水粪大肠菌群含量仍超出《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限值,对周边环境具有一定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2.
厌氧发酵对猪与奶牛两种粪污固液相中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阐明畜禽粪便厌氧发酵过程中磷在固、液相中含量变化,对畜禽粪便养分管理极为重要.以猪粪和奶牛粪为发酵原料,在中温[(37±2)℃]条件下,采用连续流动搅拌反应器(CSTR)进行了130d厌氧发酵试验,分析厌氧发酵过程中磷元素的总量及其在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布变化.结果表明,猪、牛粪发酵后总磷损失率分别为2.96%和2.44%.猪粪和牛粪沼渣(即总出料的固体与残留在反应器内的固体总和)中的总磷量分别为进料(含本底值)总磷量的95.95%和91.96%.与进料相比,猪粪发酵后随沼液排出的总磷在液体中的含量降低了77.35%,在固体中的含量降低了29.95%;而牛粪总磷在液体中的含量降低了79.47%,在固体中的含量增加了38.66%.猪粪和牛粪发酵后的沼液中可溶性磷含量降低了79.04%和78.77%.经厌氧发酵后,猪、奶牛粪中的磷元素会由液相向固相迁移.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牛粪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液为样本,通过探究不同浓度沼液对5种菌(立枯丝核菌、雪腐镰刀菌、前腐镰刀菌、尖孢菌和核盘菌)的抑制效果、不同沼液相处理对5 种菌的抑制作用、沼液中微生物菌种的分离与筛选;通过探究厌氧发酵沼液施肥对土壤pH、有机质量、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土壤微生物数 量与种类的影响,探讨其对土壤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油菜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潜力,本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温度、总固体浓度、接种率和C/N对油菜秸秆厌氧发酵过程中产气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产气特性。结果表明,油菜秸秆厌氧发酵最高日产气量达到4.25L/d(厌氧消化器容积为2.5L),发酵周期中的最高累积产气量达到70.665L.产气潜力达到0.36973L/g。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方差和极差分析,得到厌氧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40℃,总固体浓度10%,接种率20%,C/N=25:1。各因素对产气量的影响主次依次为:温度(A)〉总固体浓度(B)〉接种率(C)〉C/N(D)。温度对产气量的影响显著,总固体浓度和接种率对产气量的影响不显著。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油莱秸秆在最优条件下的总产气量和TS产气量分别将达到72.6619L和0.39576L/g。  相似文献   

5.
猪粪尿源沼液中主要养分和重金属分布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猪粪尿源沼液的养分及重金属含量特性,通过多点采样、分析测定了沼液中作物生长所需的大量和微量养分含量,以及主要有害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猪粪尿源沼液含氮1 488~10 109 mg·L-1,平均5 514 mg·L-1,其中主要以铵态氮形式存在,可占总氮的687%~898%;磷1 123~3 318 mg·L-1;钾36~167 mg·L-1;另外,沼液中含有大量的铁(366 mg·L-1)、铜(133 mg·L-1)和锌(180 mg·L-1)等微量营养元素,但同时也含有一定量的砷(905 mg·L-1)、镍(077 mg·L-1)、铅(021 mg·L-1)、镉(0022 mg·L-1)等有害重金属元素;但各采样点之间沼液中各成分的变异较大。沼液普遍呈碱性且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因此,沼液农用时要注意高铵对作物的毒害作用以及长期施用对土壤和作物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集约化猪场沼液生态处理工艺优化试验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文英 《农学学报》2014,4(8):85-87
沼液的深度净化处理是集约化畜禽养殖废水无害化处理的必由之路,本研究旨在筛选处理猪场厌氧消化液的最佳工艺条件组合,为养殖废水资源化循环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采用水质相关国家标准方法,选取2个复合菌剂(A、B),3个接种量(0.5、1.0、5.0%),2个通气量(2mg/L、4mg/L),比较研究不同处理条件组合对猪场沼液的净化效果。实验表明:12个组合处理均对猪场沼液具有不同程度的净化效果,能够有效去除猪场沼液生化需氧量(BOD5)、总磷(TP)、粪大肠菌群(FC, Fecal Coliform),各自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0.0%、82.0%、99.9%。综合各项评估指标,工艺1、4、6优于其它组合,其中工艺4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7.
猪场沼液经过发酵后,设不追肥组、原始沼液组、微生物菌剂处理后沼液组3个处理,投放观赏鱼塘,经过3个月试验期,测定鱼塘水质状况,比较沼液施肥效果及对池塘理化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中速效养分含量高,能为鱼类提供饵料以外的饲料,节约养殖成本;厌氧发酵后的沼液,减少了对水中溶氧的消耗,减少了施用有机肥产生的还原物质(如H2S、CH4等)对鱼类的危害,改善了PH值、DO、COD与温度等生态因子,有利鱼的健康生长;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后沼液改善鱼塘效果更好。沼液养鱼经济和生态收益均好。  相似文献   

8.
太湖蓝藻产沼气潜力及复合折流板反应器(ABR)工艺中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批次发酵方式研究了太湖蓝藻产沼气潜力,并进行了理论值推算。同时采用复合折流板反应器(ABR)工艺,进行了太湖蓝藻厌氧发酵的中试运行,以评估ABR工艺处理蓝藻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35℃、发酵60d条件下,蓝藻实际TS(总固体)产气潜力为378.61ml/g、VS(挥发性固体)产气潜力为410.80mL/g,发酵前15d,产气量占到总产气量的60%以上,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达到46.7%。中试运行结果表明:在有机负荷为10000~30000mg/L、外界气温28℃左右、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d的条件下,COD去除率平均达到65%左右,pH值较稳定;而当外界温度下降后,延长HRT至20d,COD去除率降低至45%左右。此外,中试发酵沼液中的藻毒素(MC-RR、MC-LR)含量,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制定的基准值(1μg/L),表明厌氧发酵处理可以达到蓝藻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猪场沼气综合利用是指将猪粪便、粪尿等猪场污物经沼气池厌氧发酵后,所产生的沼气、沼渣、沼液作为其他生产活动的能源、肥料等系列化的再生利用,真正实现系统内农业资源多层次利用和高效益良性循环.针对猪场沼气综合利用的目的与意义、猪场沼气池构建、沼气产生过程、沼气脱硫技术、沼液利用、示范猪场沼气综合利用效果等进行较系统阐述,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猪场沼气综合利用的推广与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经济、有效地处理猪场沼液,采用微藻净化沼液的方法,通过一株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对10%猪场沼液稀释液为期18 d的净化,全面检测沼液在净化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可在消毒后的沼液稀释液中存活且具有较好生长状态,OD_(680nm)最高可达1.206、相对生长速率最高可达0.208 0。经过蛋白核小球藻净化后,沼液中总氮、总磷、铵态氮含量去除率分别为61.89%、99.72%、96.79%;硝态氮以及亚硝态氮含量有所上升;COD含量变化曲线呈波动情况。证明了蛋白核小球藻净化猪场沼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以三年生藤稔葡萄为试材,研究了双膜覆盖和早期阶段性加温对设施葡萄棚内温度、物候期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膜对照相比,双膜和加温处理的日最高温度分别降低了34和48℃,40℃以上高温天气由6 d降到了3和1 d,日极端低温由08℃分别提高到42和77℃,活动积温分别提高了189和273℃。双膜及加温处理各物候期明显提前,成熟期提早至5月底;双膜和加温处理后虽然萌芽率略有降低,但坐果率提高,单性果率显著降低,果实硬度、色泽、可溶性固形物等品质指标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双膜覆盖和早期加温后种植效益显著提高,分别比单膜栽培提高了691%和1166%。  相似文献   

12.
以羊栖菜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微波辅助提取羊栖菜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80%,微波功率600 W,浸提温度70℃,料液比1∶10 g·mL-1,浸提时间4 min,此条件下羊栖菜多酚得率可达233%。  相似文献   

13.
碳化温度对2种畜禽粪便水热炭热重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碳化温度对水热炭热解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热重法对不同碳化温度下的猪粪和牛粪水热炭的热解特性及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水热碳化温度达到180℃时,猪粪水热炭热解DTG曲线出现2个峰,特性参数也发生显著变化,且180℃的猪粪水热炭的热解残留率最低。猪粪水热炭热解反应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均随水热碳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牛粪水热炭热解特性参数和动力学方程中的E和A随碳化温度的增大而增大。[结论]该研究可为猪粪水热炭的制备条件化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不同培养基和储存条件对家蝇幼虫分泌物中溶菌酶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以猪粪和鸡粪为培养基饲养家蝇幼虫,分别为猪粪处理组和鸡粪处理组,用麦麸饲养幼虫为正常对照组,麦麸中添加大肠杆菌菌液饲养幼虫为诱导对照组,分别提取各组2龄和3龄家蝇幼虫的分泌物,使用试剂盒检测分泌物中溶菌酶含量;分别提取正常对照组和诱导对照组中3龄幼虫的分泌物,测定在室温、4℃和-20℃下不同时间溶菌酶含量的变化。[结果]猪粪处理组、鸡粪处理组、正常对照组和诱导对照组中分离的3龄幼虫分泌物中溶菌酶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62、2.782、1.019、2.117μg/m L,均显著高于2龄幼虫(P0.05)。猪粪处理组、鸡粪处理组和诱导对照组2龄和3龄幼虫分泌物的溶菌酶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室温下,正常对照组和诱导对照组中溶菌酶的活性均仅能维持14 d左右;在-20℃下,溶菌酶的活性均可维持70 d左右;在4℃下,正常对照组和诱导对照组中溶菌酶活性的维持时间介于室温和-20℃之间,且2组间溶菌酶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有一定差异。[结论]3龄蝇蛆分泌物中溶菌酶含量高于2龄蝇蛆;鸡粪培养基和猪粪培养基能显著增强家蝇2龄和3龄幼虫分泌物中溶菌酶含量;在-20℃储存条件下,家蝇溶菌酶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制钵浆液粘度低和吸附时间等参数不确定问题,以不同预处理玉米秸秆为原料提出负压吸附工艺制备育苗钵方法。探究四种预处理原料表观粘度与制钵可行性。结果表明,纯玉米秸秆浆液表观粘度最低,加入猪粪可提高原玉米秸秆浆液粘度;碱处理玉米秸秆浆液粘度最高,混入纯秸秆可降低浆液粘度,提高浆液均匀性;纯玉米秸秆浆液和混入猪粪玉米秸秆浆液可使育苗钵湿坯均匀度达80%,成型率100%,但无法脱模;碱处理秸秆浆液及混入纯秸秆后秸秆浆液均可成型,TS 1%~4%,吸附时间5~45 s,TS增大,吸附时间减小。该研究为制钵浆液制备、参数确定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不同配比猪粪对茶树修剪物高温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tze.,)修剪枝为基本原料,以猪粪为能源调理剂进行高温堆肥试验,将茶树修剪枝和猪粪分别按体积比9∶1、8∶2、7∶3和6∶4混合,研究不同配比条件下堆肥体系中温度、p H值、C/N、种子发芽指数(GI,germination index)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茶树修剪枝堆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配比的堆体高温均大于50℃且持续时间均超过10 d,均达到堆肥无害化卫生标准,但茶树修剪枝和猪粪体积比为6∶4的堆体高温持续时间最长达29 d。对堆体的含水量检测表明,茶树修剪枝和猪粪体积比为6∶4的堆体损耗水分量最多,达81.25%,但各配比堆体发酵结束时含水量均低于20%,符合国家堆肥无害化卫生标准。在堆肥过程中,各配比堆体p H值变化幅度为6.94~8.24,C/N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发酵结束时,猪粪和茶树修剪枝质量比6∶4的C/N的值最低为15.4。对堆肥过程中的GI值检测表明,堆肥21 d,茶树修剪枝质量比6∶4和7∶3的堆体的GI指数为59.1%和50.7%,而发酵结束后,各配比的堆体GI值均超过70%,而茶树修剪枝质量比6∶4值为93.7%。说明猪粪和茶树修剪枝混合可以实现堆肥化,且猪粪比例越高,越有利于茶树树修剪枝堆肥腐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加热处理全脂大豆,测定不同加热温度和不同加热时间下大豆脲酶活性(UA)、蛋白质溶解度(PS)及氨基酸含量,探索全脂大豆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及大豆质量的评定方法.结果表明:UA、PS及赖氨酸含量和胱氨酸含量均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综合测定大豆脲酶值、蛋白溶解度及大豆中的氨基酸浓度是评定大豆质量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变化,为鹿茸的提取加工提供参考。[方法]制备鲜鹿茸的匀浆上清液,在25、40、55℃分别加热10、20、30min,在70、80℃均分别加热5、10、15min,采用磷酸苯二钠法测定AKP的活性。[结果]25、40℃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鲜茸提取液中的AKP活性逐渐提高,在25℃加热30min达最高,金氏单位为134.9;70、80℃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AKP的活性明显下降,在80℃加热15min达最低,金氏单位为0.10。[结论]鲜鹿茸经传统方法炮制制成干茸或高温加工处理后,将降低AKP的活性,从而影响其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测定草莓中天竺葵素 3 O 葡萄糖苷的含量,建立了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5 μm, 46 mm × 150 mm),流动相A为10%甲酸,流动相B为乙腈。线性梯度洗脱设计为: 0~13 min,乙腈为0~20%,20 min,乙腈为40%,25 min,乙腈为0。检测波长为520 nm,进样量为每针20 μL,柱温25℃,流速为1 mL·min-1。结果表明,天竺葵素 3 O 葡萄糖苷在浓度为025~20 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71 859x+13 792,相关系数为09993,回收率为9829%~ 10269%,相对偏差303。本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快速、稳定,适合于测定草莓及其他蔬菜水果中天竺葵素 3 O葡萄糖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为了考察奶牛场粪污制备卧床垫料过程中的牛粪性质及相关污染物含量的周年变化规律,选择天津市一家规模化奶牛养殖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阶段、不同季节的连续采样,并对样品中的TN、TP、pH、含水率、有机质、粪大肠菌群和Cu、Zn等重金属进行了系统检测分析。检测数据分析显示:泌乳牛牛粪中的TN、TP、VS、Cu、Zn的排放量存在显著性季节差异(P0.05),且TN、TP、Cu、Zn、Cd的排放量均以冬季最高;经过BRU(Bedding Recovery Unit)好氧发酵处理后,再生牛粪固体中的含水率、重金属Zn和粪大肠菌群的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TN、TP和重金属Cu的含量则基本呈现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