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正利用黄瓜和苦瓜对温度的不同需求,在早春大棚黄瓜的棚内两侧错时套种苦瓜,黄瓜3月下旬开始采收,5月下旬采收结束;苦瓜5月上旬开始采收,8月下旬采收结束,实现了黄瓜和苦瓜连续采摘、无缝对接上市,每667 m~2总收益达2.2万元左右。四川成都平原1~3月平均气温8.6℃,平均日照时数58.3 h(小时),该地区利用大棚进行早春蔬菜错季栽培,经济效益优于常规栽培茬口。苦瓜属短日照不耐阴作物,喜温,开花结果期要求较强光照。黄瓜为典型的喜温性蔬菜,较耐弱光。笔  相似文献   

2.
吴平  吴勤飞 《蔬菜》2019,(2):39-41
为了满足当前农业观光采摘游的发展需求,充分利用草莓植株观赏性好、采摘期长的特性及市场产销两旺的可喜行情,从2013年开始,平湖市大面积发展草莓大棚栽培生产,同时在保证草莓观光采摘收入的前提下,科学安排种植茬口,利用草莓收获后4—6月份的充足温光条件,抢栽一季西甜瓜,极大提高了设施利用率和土地单位面积产出,每667m~2平均产值可达4万元,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曾祥银 《长江蔬菜》2018,(15):38-40
正导读:梅州人素有早春种植苦瓜和菜用型甘薯、食用甘薯叶的习惯,但往往只是单一种植,浪费了大量的空间,经济效益未充分凸显。笔者从2008年开始,在梅州市梅江区、五华县的蔬菜生产基地成功示范了温室大棚早春苦瓜套种叶菜用型甘薯的立体栽培模式,提炼、完善早春苦瓜套种叶菜用型甘薯的关键技术,从而在生产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周成兴  黄巍 《辣椒杂志》2009,7(3):45-45
早春蔬菜生产是四川、重庆等地区农业生产的一项主导产业。每年在川南、成都及重庆等地都有利用大棚种植早春苦瓜的传统。笔者通过多年的调查,发现峨眉山地区为代表的苦瓜种植技术最好、经济效益最高。现将峨眉山符溪镇早春苦瓜栽培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大棚火龙果套种野生蔬菜模式开发观光采摘园,既可通过高矮作物的空间错位形成立体农业,充分利用大棚的空间资源和土地资源,还可增强园区的观赏性,提高生产效益,实现一地多收。救心菜、人参菜、红背菜和富贵菜等野生蔬菜种1茬可长年采收,高产高效,能保墒防晒、抑制杂草生长,可调节和改善生物群体的通风条件。该文从火龙果的品种选择、整地施肥、育苗定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火龙果观光采摘园套种野生蔬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蔬菜立体栽培就是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各种蔬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充分利用生育期长短的时间差、植株高矮的空间差以及对土壤营养、湿度、光照、水分要求不同的环境差进行间套作,形成合理的分层的复合立体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和作物的生产潜力,同一时间内,在单位面积上获得更多的农产品。大棚苦瓜叶菜(苦瓜和叶用萝卜、青菜、苗用大白菜、香菜、苋菜)立体高效栽培在春夏秋季均可种植,特别是在夏季生产,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7.
秋冬设施甜椒套种苦瓜(或丝瓜)栽培模式适用于福建种植甜椒和苦瓜或丝瓜的蔬菜产区,在种植甜椒的同时种植苦瓜或丝瓜,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增加单位面积蔬菜种植的种类和总产量,提高设施大棚复合种植经济效益。近3年来该模式已经在福建地区推广逾500 hm2,每667 m2增收1.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吊蔓栽培对大棚西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瓜是我国蔬菜主栽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保护地规模的扩大,大棚西瓜种植面积逐年提高,由于传统栽培方式影响了棚内空间利用率,不少地区探索了西瓜立体种植模式.对大棚西瓜吊蔓直立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为生产上合理利用保护地设施,提高棚栽西瓜栽培效果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苦瓜素有药用蔬菜之称,为我国南方传统夏季消暑保健蔬菜,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人们对苦瓜需求量不断增加。近年来,金华市在早春利用大棚设施栽培苦瓜,产量高、效益好,单季667m2产值都在万元以上,菜农种植积极性很高。  相似文献   

10.
保护地大棚栽培苦瓜,广西选用桂农科六号试种,表现好。种植时,播种催芽后选用穴盘育苗、吊蔓栽培、双蔓整枝,注意适时采摘,采用泡沫箱装运,保持苦瓜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1.
目前金华地区苦瓜种植面积较大,主要栽培品种为中晚熟的碧绿,其瓜果上市大量集中在6~8月,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而如玉5号等早熟苦瓜品种在5月下旬采摘上市,期间需要大棚保温设施栽培,用种量较大,耐热性较差,其总产量较碧绿低,但在5月份苦瓜采摘上市,供不应求,售价较高。2007年,我公司与金华市农科院共同在湖南省蔬菜研究所引进春燕等早熟杂  相似文献   

12.
夏季蔬菜大棚利用应遵循效益优先、突出特色、科技先导、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基地特点与种植者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栽培种植模式,可作为秋播育苗苗床栽培;夏季遮阳、避雨、降温栽培;防虫网覆盖栽培;揭膜后露地种植丝瓜、苦瓜、瓠子等爬藤蔬菜或种植爬藤蔬菜+食用菌等;高温闷棚杀菌;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苦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为筛选出适宜在上海地区种植、口味适应当地消费者的白苦瓜品种,作者引进4个白苦瓜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月珍苦瓜和苹果苦瓜虽然产量不高,但外形美观,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尤其是苹果苦瓜果实苦味淡且清甜,适宜上海郊区以休闲观光采摘经营模式为主的合作社种植;白玉苦瓜和长白苦瓜产量高,苦味适中,用于休闲采摘和生产都较适合。  相似文献   

14.
目前武汉地区苦瓜主要栽培方式有塑料大棚栽培、露地栽培以及秋延后设施栽培3种,主要推广品种有秀绿、永华和绿玉3个杂交品种。自从武汉市推广"七万亩"大棚蔬菜后,大棚苦瓜栽培面积以及效益大幅度提升,但也存在丰产不丰收、病虫害严重、苦瓜化瓜等问题,需采取合理的栽培方式及推广使用嫁接苗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滕彬  陈春梅  李健萍 《蔬菜》2016,(2):60-64
中熟苦瓜新品种"兴蔬春秀"在湖南麻阳作大棚秋延后套种白菜示范种植,表现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为进一步提高当地蔬菜集约化生产水平,特总结出该品种套种白菜栽培技术,为蔬菜大棚秋延后栽培探索出一条高效之路。  相似文献   

16.
苦瓜是武汉市栽培较为广泛的蔬菜品种之一,随着人们对苦瓜营养价值及药用保健功效的进一步认识,喜食苦瓜的人越来越多,栽培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而随着市场需求和生产发展的需要,人们对苦瓜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为了满足本地区消费者对苦瓜的需求,筛选出适合本区栽培的苦瓜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鉴此,东西湖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了一系列苦瓜新品种进行种植和观察,  相似文献   

17.
苦瓜的引种与品种比较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合上海蔬菜基地种植的自交系种质资源,将引进的12个苦瓜品种在上海的蔬菜大棚中进行栽培,比较各品种的开花、结果以及抗病性和品质特性.结果表明,绿箭霸王、长白苦瓜、翠丰1号大顶苦瓜和珍珠美人的综合表现较好,适合在上海种植;并为自交系选育提供了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8.
曹华 《中国蔬菜》2013,1(13):46
近几年农业观光园非常受市民的欢迎,但是农业观光园种植的作物和品种应该具有特色,才能吸引游客的眼球。根据本刊2013 年11 期生产一线问答“如何选择观光采摘型蔬菜品种”一文中的标准,结合笔者近二十年从事观光采摘型蔬菜栽培经验,将近期能播种种植的、适合农业观光采摘园种植,且具有特色的观赏黄瓜、樱桃番茄、羽衣甘蓝、微型大白菜等作物的部分蔬菜优良品种向读者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王荣湘 《中国蔬菜》2009,1(19):44-45
肃宁县春秋大棚面积0.55万hm2,约占设施蔬菜面积的60%。春秋大棚由于保温性能差一般只能进行春提前和秋延后栽培,种植模式为一年两茬即早春茬和夏秋茬。为进一步提高春秋大棚的种植效益,肃宁县农业局经过近3a(年)的试验和示范,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20.
导读:为进一步提高浙江平湖市甜瓜田的综合生产效益,总结探索出了大棚甜瓜—苦瓜—莴笋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大棚的温光资源和时间、空间条件,冬春季通过多层覆盖增温保温技术,实现甜瓜提前种植、提早上市,夏秋季利用大棚骨架作立架,接茬种植一季苦瓜,秋冬季适时抢种一茬莴笋,提高了大棚利用率,每667 m2纯效益可达13500~165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