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推进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转化为行动,促进我国化肥减施政策实施,本研究构建了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山东省16地市404份调查问卷,运用Logit和Probit模型,从感知价值、政策规制探究了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与行为一致性,基于政策规制和感知价值的交互效应以及有机肥替代试点参与意愿中介效应做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感知经济价值、感知生态价值及激励性政策规制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与行为一致性;政策规制在感知价值对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的影响中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有机肥替代试点参与意愿在感知经济价值对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的影响中起到遮掩作用,在感知生态价值对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推广过程中,可以通过激励政策提高农户的感知价值水平,进而促进农户将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付诸行动;在实施惩罚政策的过程中应注意力度,切忌过度的惩罚政策让农户出现逆反心理,反而出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促进农户转变肥料投入行为、加速有机肥替代化肥,基于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优势产区蔬菜种植户调查数据,立足生产要素替代关系视角,在对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样条模型等对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行为现状、驱动因素及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有机肥产出弹性高出化肥产出弹性44%,有机肥—化肥替代弹性为1.269,表现出较大的替代潜力;2)适度规模集中连片经营、专业化水平提高、使用更高肥效的有机肥、生态环保意识更强有利于推动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而当前合作组织服务能力不足、优质优价机制尚未有效形成、有机肥效不稳定等问题则限制了农户替代积极性;3)家庭耕地面积在0.500~0.667 hm2的农户更倾向于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最后,提出应推动生产连片、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对农户有关有机肥知识与科学操作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有机肥质量与施用效果,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介入生产环节,建立绿色农产品品牌,实现优质优价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有机肥替代化肥是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利用山东省815位苹果种植户问卷调查数据,基于农户行为理论、感知价值理论、技术扩散理论及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等,实证分析影响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的因素。研究发现:农户环境认知对感知价值、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价值对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感知价值有效中介环境认知与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社交网络无法正向调节感知价值与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但社交网络显著调节了环境认知与感知价值的关系。根据本文理论与实证分析,加快普及有机肥替代化肥相关知识应是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实施的着力点,基于面临的内外部条件约束,采取政策引导与监督相结合的长效手段是构建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基于"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试点区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定量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推广模式与实施效果.结果表明:"配肥方案+肥料产品"推广模式限定农户可选择的补贴肥产品,由于给定的补贴肥产品并不为农户所熟悉,农户未按照推荐方案施肥,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效果有限;"供肥企业+配额管理"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由施肥不当或者施肥过量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广大农户的重点关注问题。这一方面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给农田土壤带来了严重破坏,比如土壤酸化或者板结等。基于此,国家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提出并实施了化肥施用量零增长行动。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应该加强对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关键支撑技术的研究,从而为改善农田土壤现状提供参考依据。针对新疆当前化肥使用中存在的施肥结构不合理、方式不恰当和对有机肥认识不足等问题,提出推广使用测土配方施肥,高效利用有机肥等技术,以便更好推广化肥使用量零增长。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传统化肥过量施用已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实现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目标迫切需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机肥料替代化肥的施用是转变生产方式的重要内容。通过调研山东省、河北省、北京市等地区部分农户,获得数据来源,将影响农户施用有机肥的影响因素划分为内部特征、外部环境和产品因素3个模块,并运用Logit实证方法分析影响农户施用有机肥的因素。结果显示,影响农户施用有机肥料的显著因素为产品因素,内部特征和外部环境虽然会对农户施用有机肥料产生影响,但其并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基于此,提出增加农户的有机肥料施用量,以促进中国有机肥料替代化肥行动的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7.
晟镭炜  饶静  左停 《广西农业科学》2013,(12):2102-2106
【目的】探讨分析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影响化肥使用量的因素,为促进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化肥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北京郊区202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对影响农户使用化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农产品商品化率、农产品的预期收入与农户施肥强度有显著正影响,农户受教育程度、土地属性、对环境的认知、测土配方技术和土壤深松技术推广、有机肥补贴政策对农户施肥强度有显著负影响。【建议】结合大都市在资本、市场、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户健康、环保方面的培训与宣传力度、加快土壤深松和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的推广、强化有机肥补贴和供给政策,同时要加强农产品的标识管理、加快农产品认证制度建立,在引导或管理使农户科学合理施肥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目的】探讨分析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影响化肥使用量的因素,为促进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化肥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北京郊区202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对影响农户使用化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农产品商品化率、农产品的预期收入与农户施肥强度有显著正影响,农户受教育程度、土地属性、对环境的认知、测土配方技术和土壤深松技术推广、有机肥补贴政策对农户施肥强度有显著负影响。【建议】结合大都市在资本、市场、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户健康、环保方面的培训与宣传力度、加快土壤深松和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的推广、强化有机肥补贴和供给政策,同时要加强农产品的标识管理、加快农产品认证制度建立,在引导或管理使农户科学合理施肥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滦南县北圈村苹果施肥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滦南县北圈村苹果施肥现状,走访了该村50个农户,对果园产量、施肥种类及管理措施等进行了实地调研。结果表明:全村农户在苹果生产过程中,化肥施用量的变化幅度很大,但是不同的化肥施用量对苹果产量影响并不显著;氮、磷和钾肥投入过量的农户比例分别为74%、100%和72%;农户的施肥种类仍然是以化肥为主、有机肥为辅,且化肥以三元素复合肥为主、有机肥以农家肥为主;此外,化肥施用时间与果树生理需求不匹配。为此,提出了采用"定果施肥"方式,加强科学施肥,提高有机肥和微量元素的投入,从而改善果实品质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开始实施设施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通过4年项目实施,推广蔬菜生产集成技术,促进化肥减量农业增效,取得显著成效。文章简述实施设施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成效,分析试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加强培训指导、加强技术服务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新一轮化肥减量增效行动、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甘薯生产中施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的应用效果,在甘薯上进行施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田间试验,分析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甘薯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处理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甘薯产量均显著增加,增幅5.61%~9.76%;有机肥替代10%化肥和有机肥替代20%化肥处理甘薯经济效益相当,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效益分别提高了2.64%、2.70%;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处理的甘薯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及pH值比单施化肥处理均有所提高,且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适当施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能提高甘薯产量及经济效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1.
2006年,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开始实施测土配方项目。农民的传统施肥观念、肥料品种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耕地土壤养分的不断变化而发生改变。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最大限度减少肥料浪费,锡盟农业科学研究所在选择和研究各种肥料效应时,发现由河北省高碑店市生产的立信神农肥料具有抗旱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作物根系生长的诸多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肥料替代化肥在苹果种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究微生物肥料(固体生物有机肥+液体微生物菌剂)替代部分化肥在苹果种植中的应用效果,以短枝红富士苹果为试验材料,研究100%化肥(CK)、微生物肥料+100%化肥(T1)、微生物肥料+80%化肥(T2)、微生物肥料+60%化肥(T3)、微生物肥料+40%化肥(T4)、微生物肥料+20%化肥(T5)、仅微生物肥料(T6)共7种施肥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果树的树体生长指标、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微生物肥料的添加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能够增加新梢长度、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促进苹果树体的生长,提高苹果产量。在施用微生物肥料的情况下,化肥施用量只需要施用通常的60%(T3),即可满足苹果生长,并能提高土壤质量,使果园的净利润达到最大。说明微生物肥料替代化肥在苹果种植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为苹果生产中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三元肥是近年来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肥料,集中了无机化肥的速效、有机肥的长效和微生物肥的促效作用。简要介绍了大三元肥的发展概况、研制,分析了大三元肥的肥效机理,总结了其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并指出了大三元肥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开展大三元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氮磷施用量对甘蔗产量及氮肥、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甘蔗种植体系中施肥对氮肥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对不同氮磷施肥量下甘蔗对氮肥和磷肥的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量是影响肥料利用率的最主要因素,不同施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3年平均为19.1%~26.3%,磷肥利用率平均为12.0%~15.3%。其中优化施肥的氮肥利用率和磷肥利用率均为最高,在优化施肥的基础上增加50%的施氮量或50%的施磷量均显著降低氮肥利用率或磷肥利用率。在当地的试验条件下,每公顷施用300 kg N不仅能获得较高的甘蔗产量,而且能达到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目的,氮肥利用率达到45.6%。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禽畜固体排泄物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长期施用无机肥料对土壤肥力的负面影响,将化肥、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的优点相结合,研制新型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是未来肥料的发展方向之一.以树脂包膜尿素作为载体,生物有机肥作为包衣原料,利用滚筒造粒机制备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采用玉米盆栽试验对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的肥效进行研究,定期对各处理玉米的生理性状进行测定,并采集土壤样品,对各处理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含量、酶活性、土壤呼吸、硝化和反硝化速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表明: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可以显著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含量分别提高2855.88%、4414.14%和1153.16%,土壤中各种酶活性也明显提高,土壤的硝化、反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有所降低,玉米增产15.41%.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复混肥和磷肥质检中样品多和使用磷钼酸喹啉重量法测定速度慢的问题,经试验总结出P2O5的快速测定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提高温室辣椒生产技术水平和肥料利用率,充分发挥好生物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性质、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的作用。[方法]以辣椒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禾利缘生物有机肥对温室辣椒生育期、生物学特性、产量结构等指标的影响。[结果]禾利缘生物有机肥不同施肥量处理不仅对辣椒根颈粗度的增加、节间长度的减少、单株结果数的增加、植株叶片厚度的增加及叶绿素的合成有一定促进作用,而且对提高辣椒产量和品质有很好的效果,产量、效益与常规施肥处理和不施肥处理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结论]该研究可为禾利缘生物有机肥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在青稞和油菜上使用"金大地"复合肥的不同用量和常规施肥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青稞和油菜施金大地187.5kghm-2,是适宜我县的最佳施肥水平,施量过高,产量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大兴牌”早莓专用复合肥平均产量为593。6kg/667m^2,比对照增产34.1%,产值为3342.6元/667m^2,比对照增值57.4%,施用专用复合肥后能使草莓生育时期提前,品质改善,商品价值提高,病虫害减少,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20.
代县土壤肥力监测及施肥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县73个监测点连续10年监测资料,研究了全县从1990年到2001年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演变规律,并分析了变化的原因,为全县农民在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上的合理施肥提供了科学方法,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