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北京市小宗蔬菜价格走势及波动周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小宗蔬菜价格波动异常频繁,严重影响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该研究选取北京新发地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生姜、大蒜和大葱平均批发价格的月度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葱姜蒜价格走势,并运用HP滤波分解模型对葱姜蒜价格进行周期分解,以此剖析其价格波动存在的内在规律。结果表明:葱姜蒜价格相对于水果市场、生猪市场等波动幅度较大,无明显规律性;波动周期较短,市场稳定性差;生姜价格周期存在缩短的趋势,大蒜、大葱价格周期存在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王玉杰  白丽  赵帮宏 《蔬菜》2021,(12):50-54
为减轻大蒜价格不规则波动对大蒜种植业以及相关加工企业等造成的不利影响,利用2004年1 月—2021年9月我国大蒜批发市场价格数据,运用ARIMA模型对我国大蒜市场价格作出预测。结果表明: 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我国大蒜市场整体价格比较平稳,维持在7.38元/kg左右,不会出现剧烈波动的情况,且平均价格较往年有下降趋势。建议重视科技力量在大蒜产业中的作用,延长大蒜产业链,稳定大蒜价格,以促进我国大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孟伟  周悦  白丽  王哲 《中国瓜菜》2023,(11):151-160
近年来小宗蔬菜的价格波动十分剧烈,其市场价格监测平台虽不断完善,但缺乏对小宗蔬菜价格大幅波动的预警机制。以主要辛辣类蔬菜价格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价格波动预警模型,对辛辣类蔬菜价格进行短期预测预警,探索辛辣类蔬菜价格未来走势。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辛辣类蔬菜价格预警模型能够很好地满足要求;大蒜未来价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深“U”型态势;大葱未来价格呈曲折下降的态势;生姜未来价格呈先缓慢下降后上升的浅“U”型态势;洋葱未来价格呈先下降后平稳的态势;辣椒未来价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V”型态势。  相似文献   

4.
王健 《北方园艺》2019,(9):170-175
近年来苹果市场价格波动时有发生,分析我国苹果市场的价格特点和波动规律对我国农产品生产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我国富士苹果的价格指数为研究对象,运用ARIMA模型对苹果市场价格进行短期预测,并构建苹果市场价格波动警限,进行价格波动预警。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预测苹果价格波动变化,以期为我国苹果市场信息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同所有农产品一样,蔬菜价格也是以不断波动的行情来反映市场的供求现状的。本所称的蔬菜价格波动,是指受国内蔬菜总供给和总需求状况的影响,全国蔬菜市场平均价格的高低波动。根据观察期的长短,可分为日波动、周波动、季节性波动和年波动等。而所谓蔬菜价格波动的周期性,是指以年为单位,蔬菜价格每隔几年就要经历一次大致相似的由低到高,然后再由高到低的行情演变。一般3~4年为一个波动周期。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蒜价格波动特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蒜价格剧烈波动使大蒜产业链上各个经营主体深受影响,为了揭示大蒜价格本身深层次的波动原因,以2004—2017年全国蒜头月度批发价格为研究对象,采用X-12季节调整模型和H-P滤波法将大蒜价格分解为不同波动成分。结果表明:大蒜价格季节性波动特征显著,不规则波动特征未呈现明显的增长或下降的态势,季节波动和不规则波动越来越趋于稳定;大蒜价格长期内呈波浪形上升的趋势,每个波动周期时间跨度长短不一,波动的幅度也不一样,不同周期影响因素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作为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其价格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采用X-12模型和H-P滤波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的月度数据,将其波动分解为季节性、周期性、趋势性和不规则性波动4种类型。结果显示,马铃薯生产的季节性是价格季节性波动的主要原因;成本上升及消费量增加推动价格趋势性上涨但总体趋于平缓;马铃薯价格呈明显的周期性波动,平均周期约为47个月;天气变化、市场突发事件等是价格不规则性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此,需扎实推进马铃薯生产稳定发展、健全全产业链信息分析预警机制、完善马铃薯价格保险制度,并推进马铃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确保薯农收益稳定增长和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8.
2012年5~6月,大蒜价格的暴涨再次吸引了民众的眼球,"蒜你狠"是否会卷土重来?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大蒜分会会长陈明均先生详细阐述了大蒜价格走势背后的根结,建议国家出台大蒜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大蒜信息平台和大蒜储备制度,为大蒜市场保驾护航,走出大蒜价格暴涨暴跌的蛛网魔咒。  相似文献   

9.
丁超 《中国蔬菜》2010,1(15):11-12
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会长戴中久在"中国第六届大蒜节"上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但是,近期大蒜价格的大幅上涨,除了正常的市场供求因素影响外,一些流动资金的介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冷静、理性地分析大蒜价格暴涨的原因,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2012 年5~6 月,大蒜价格的暴涨再次吸引了民众的眼球,“蒜你狠”是否会卷土重来?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大蒜分会会长陈明均先生详细阐述了大蒜价格走势背后的根结,建议国家出台大蒜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大蒜信息平台和大蒜储备制度,为大蒜市场保驾护航,走出大蒜价格暴涨暴跌的蛛网魔咒。  相似文献   

11.
我国蔬菜价格的垂直传导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蔬菜价格起伏波动频繁,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侧重于分析蔬菜产业链产前、
产中和产后各环节之间的价格关系。首先运用协整方法对不同环节间价格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变动进行了分
析,然后运用有限分布滞后模型进一步分析价格传导规律。结果表明:位于产业上游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指数向位于中、下游的蔬菜生产价格指数和蔬菜消费价格指数的传导都存在一季度的时滞,而位于产业链
中、下游的蔬菜生产价格指数和蔬菜消费价格指数之间传导不存在时滞效应,且两者波动趋势一致,总体
来看,蔬菜产业链垂直价格传递较为迅速,纵向市场间整合度较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脱毒嘉定白蒜为试材,研究水肥供给对组培苗和组培鳞茎的生长及原原种质量的影响以及继代次数和组培鳞茎播期对原原种质量的影响,然后进行脱毒原种和常规蒜种的生产比较试验。通过水肥供给试验筛选出最佳处理组合(组织类型为组培鳞茎、32 孔穴盘、灌溉时间为30 min、补肥间隔为14 d);15 代组培鳞茎相比8 代组培鳞茎更适合用于嘉定白蒜原原种繁育;相对晚播有利于提高原原种鳞茎中正常分瓣比例,但是显著影响鳞茎生物量的积累;在生产比较试验中,脱毒大蒜原种各项生长指标以及鳞茎质量均显著优于常规蒜种。试验结果为实现嘉定白蒜脱毒种苗的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魏子珍  王哲  周繁 《蔬菜》2020,(12):64-70
依据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对马铃薯的实时监控数据,以河北省2020年前3季度马铃薯价格为研究对象,对河北省第一、二、三季度以及前3季度整体马铃薯价格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并分析影响马铃薯价格波动的因素。结果显示,河北省2020年前3季度马铃薯月均价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下降幅度明显;平均价格低于山东省及全国平均水平,与甘肃省的差距不大。分析表明,马铃薯的供给状况、市场需求、天气因素等是影响前3季度马铃薯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后,对第四季度以及2021年前3季度马铃薯的价格走势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质量农产品需求逐渐增加,以农超对接、农产品电商和龙头企业模式为代表的现代销售渠道逐渐发展。现代销售渠道具有价格稳定、供应关系稳定、质量要求高等特点,能够提高农户的整体生产环节技术效率。本文基于江苏省358份草莓种植户调研数据,运用SFA-PSM方法,研究参与现代销售渠道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销售渠道与现代销售渠道的农户在投入上存在显著差异,参与现代销售渠道能提高9%左右的技术效率,显著提高农户收益。据此提出建议,相关部门应大力扶持现代销售渠道发展,连接农户与市场,形成稳定的供销关系,提高草莓种植户的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5.
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外部冲击对蔬菜价格波动的影响,
结果发现:除GDP 增长率对蔬菜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冲击影响外,其他变量对蔬菜价格方差贡献都非常小,
在1.5%~3.3% 之间。同时,从变量冲击反应观察,当给蔬菜补贴LBT 一标准差冲击,蔬菜价格LJG 表现
为负响应并在第3 期达到最大;当给蔬菜成灾面积LCZ 一标准差冲击,蔬菜价格LJG 最初表现为负响应
并在第3 期转为正响应;当给GDP 增长率一标准差冲击,蔬菜价格LJG 表现为明显的正响应;当给城镇
居民收入LCZSR 一标准差冲击,蔬菜价格LJG 表现为负响应。由此可见,蔬菜价格对外部冲击反应的效
果并不理想,对部分外部冲击的反应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的滞后性。健全蔬菜产业市场机制、提高蔬菜流通
效率、保障蔬菜供需平衡等是抑制蔬菜价格剧烈波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蔬菜价格周期性波动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蔬菜价格波动频繁,卖难、买贵现象时有发生。本文采用HP 滤波法和BP 滤波法,分析了我国2004~2013 年蔬菜及主要品种的价格波动规律。通过分析得出,我国蔬菜价格呈总体增长的线性趋势,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无明显随机性波动特征;产区集中的耐贮品种具有较明显的价格波动周期,季节性波动相对明显;产区分散的耐贮品种无明显的价格波动周期,季节性波动较明显;大棚菜和叶菜类价格波动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季节性波动明显,无明显周期波动特征。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效试验研究大蒜粗提物对辣椒疫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病害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大 蒜不同部位粗提物均对辣椒疫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特别是鳞茎粗提物,在150.0 mg·mL-1 浓 度下,对辣椒疫病菌生长抑制率达100.00%。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粗提物对辣椒疫病菌的抑制作用下降。盆栽试验结果 表明,不同浓度大蒜各部位粗提物对辣椒疫病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大蒜鳞茎粗提物浓度为150.0 mg·mL-1 时,防效可达 59.38%。GC-MS 测定结果表明,大蒜根、茎叶和鳞茎粗提物中分别有20、19 和23 种挥发性物质,均以有机硫化物为主, 占总挥发性物质的90% 以上,但其组成成分和含量有明显差别。向培养基中加入硫醚类有机硫化物纯品,对辣椒疫病菌的 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100 mg·L-1 二烯丙基三硫醚对辣椒疫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达60.55%。与大蒜轮作或混栽可 有效降低辣椒疫病的病情指数,防效分别达59.81% 和62.09%。这些结果说明大蒜挥发性物质在辣椒疫病的绿色防控上有很 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