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外生菌根(ECM)是真菌菌丝体包围宿主植物尚未木栓化的营养根形成的共生体。菌根真菌广泛的存在于土壤中,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外生菌根不仅能够扩大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增强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能力,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抗干旱和抗病性的能力,还承担重要的生态功能。随着菌根研究的深入,外生菌根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林业生产中。该文从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功能以及在现代林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3方面综述了外生菌根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2.
外生菌根真菌能与某些树木形成稳定的菌植共生体——外生菌根。外生菌根能吸收土壤中植物难以吸收的无机或有机形式营养物质,并传递至宿主植物为其所利用。由于这种养分传递的生态重要性,外生菌根真菌介导的“菌植”N传递关系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文中综述了外生菌根真菌的可利用N形式及其促进宿主植物N营养吸收的机理,主要归纳为:1)菌根增加了养分吸收面积,促进N吸收;2)外生菌根真菌编码利用N源所必需的一套酶和转运体,协助宿主对难吸收的硝酸盐和有机N的利用。在全球N沉降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本综述将有助于了解外生菌根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情景下的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3.
棉革菌属Tomentella真菌形成的外生菌根是北温带、温带和热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中,特别是针叶林和阔叶落叶林中很常见且占主导地位的外生菌根真菌类群。研究表明,Tomentella不仅是外生菌根真菌,在兰科植物及很多灌木的根系内都发现有Tomentella真菌的存在,与这些植物形成菌根结构。文章从该属真菌菌根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旨在为中国该属真菌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外生菌根真菌是森林生态系统中关键的微生物组分,在促进植物养分与生长、提高宿主抗逆性、驱动群落演替和促进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我国南方地区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该区域中文期刊已报道外生菌根真菌有370种,隶属29科53属,优势科为红菇科(Russul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和鹅膏菌科(Amanitaceae),优势属为红菇属(Russula)和鹅膏属(Amanita);分析了我国南方外生菌根真菌资源分布及其限制因素的研究进展,提出该区域未来外生菌根真菌研究方向: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维持机制;外生菌根真菌与相关生物间互作机制;基于外生菌根真菌功能性状的大尺度生态机制研究外生菌根应用技术原理与研发。  相似文献   

5.
菌根是高等植物吸收根与土壤真菌形成的联合共生体,它们从共生体中彼此受益、形成菌根的真菌叫菌根真菌。林木菌根一般分为两大类:外生菌根与内生菌根。因为外生菌根是大部分森林树木的主要菌根类型,且  相似文献   

6.
为在日本落叶松育苗和造林中科学应用外生菌根技术,研究了日本落叶松的根际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组成。2012年和2013年共采集了40份日本落叶松根系样本,通过形态特征检测到55种外生菌根形态型,ITS序列分析显示共28种外生菌根真菌与日本落叶松根系共生。其中,土生空团菌是日本落叶松根系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的优势物种,在95%的土壤样本中均检测到,占根尖总数的34.8%;Russula sp.3(编号),Sebacina sp.2,Tomentella sp.1,Russula sp.2和Sebacina sp.1是常见种;其余14个分类单元是稀有种。  相似文献   

7.
菌根(Mycor-rhiza)就是指土壤真菌与植物营养根形成的互惠共生体系。根据菌根形态学及解剖学特征的不同,菌根主要分为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和内外生菌根。 菌根可以扩大寄主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增加对磷素和其它矿物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菌  相似文献   

8.
对澳大利亚西澳州桉树人工林菌根类型及其形成情况进行了调查 ,并采用生物测定法 (Bioas saymeasurement)研究了桉树林地土壤菌根菌剂的接种潜力 .根系菌根检查和生物测定法试验均表明 ,在自然条件下桉树可以和不同真菌共生而形成三种类型的菌根 ,即外生菌根、VA菌根和混合菌根 ;林分成熟程度与菌根形成有一定的相关性 ,与共生体的类型也有一定影响 .在幼林中 ,桉树根系主要与内囊霉菌共生形成VA菌根 ,而成熟林主要与担子菌共生形成外生菌根 ,混合菌根表现为一种中间类型 .在收集的林地土壤中移植的菌根诱饵植物 (三叶草和蓝桉 )分别检测出土壤中存在有一定量的VA菌根菌和外生菌根菌 ,但菌根菌繁殖体数量及接种潜力相对较小 ,并且也揭示了按树年龄对土壤菌剂的相对接种潜力影响较大 .本文对桉树人工林土壤菌剂接种潜力进行了评价 ,并就引进优良菌根菌对桉树人工林生产的重要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或AM真菌)是一种在土壤中广泛存在的有益真菌,能与地球上80%左右陆生植物根系共生形成丛枝菌根结构.AM真菌能通过与宿主植物交换碳源,促进宿主植物对N和P等无机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植株生产力和抵抗非生物胁迫的能力.全球气候变化和化肥农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非生物逆境中外生菌根对宿主植物抗逆性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生菌根是广泛存在于乔木树种根际的一种互惠共生体,具有增强植物抗逆能力的重要作用。文中系统总结分析了在典型非生物逆境胁迫(干旱、重金属、土壤盐碱化与酸化)下外生菌根对宿主植物抗逆性的影响,认为外生菌根能够有效增强宿主植物抵抗逆境胁迫的能力,其主要作用机理是物理屏障、改善植物营养健康状况、调节植物组织代谢和根际微环境并改善逆境环境、调节逆境功能蛋白表达;系统阐述了外生菌根在调节宿主植物抗逆性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不足以及未来研究展望,以期为完善外生菌根在宿主植物抗逆性增强作用方面的研究和推动其在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生产中发挥优势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杨树菌根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树菌根真菌资源丰富,有30种外生菌根真菌和5种VA菌根真菌可与其共生形成外生菌根和VA菌根,菌根的形态和解剖特征与菌根真菌的种类有关。菌根可以促进杨树苗木养分和水分的吸收,提高苗木的生长量,增强其抗旱性,并且可以诱导杨树体内酚类物质代谢中酶类(PO、PPO、PAL等)活性的提高,加速抗病性物质(酚类等)的合成,增强杨树抗溃疡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外生菌根真菌与重金属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国内外的菌根文献资料,综述了外生菌根真菌与重金属相互作用,外生菌根真菌与重金属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阐述了外生菌根真菌对重金属的抵抗机理,及其在森林土壤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林木抗逆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AM)真菌是存在于土壤中的重要真菌之一,它能够与宿主林木根系产生互利共生体,从而对林木的生长发育有着多种促进作用。文中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关于AM真菌对林木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AM真菌对林木的抗旱性、抗病性、抗盐性、耐热性、耐虫性及对有害重金属抗性的影响等,通过促进林木光合作用、营养吸收、新陈代谢等来增加林木生长量、生物量的积累,从而提高林木的抗逆性;对在AM真菌研究中存在的难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林木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林木抗逆性机制研究、森林经营等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应用从不同林型下分离获得的外生菌根真菌纯培养菌株中的优良菌种,对油松人工林进行菌剂混合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外生菌根真菌对油松林接菌,能使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接菌后的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总数比对照有明显的增加,其中真菌增加558.7%。接菌后的油松菌根侵染率为75%,对照为20%;采用外生菌根真菌对油松林接菌,能够提高其抗病力,增强抗旱性,促进林木的生长。对连续2年接种菌剂的油松幼林调查表明,施用菌剂的油松与对照相比,其地径、树高均有显著增加,树高增长46.1%,地径增长41.3%。所以说外生菌根真菌作为一项生物接种技术,对提高油松林的抗病力,增强抗旱性,促进林木的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丛枝菌根真菌对岩溶区植物水分吸收利用的促进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区季节性干旱频繁发生,植物生长受到限制。丛枝菌根真菌是岩溶生态系统中重要生物组份,对植物水分吸收与生长具有积极的效应,可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强植物抗岩溶干旱的能力。文中通过分析岩溶干旱环境下植物水分利用策略,探讨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水分吸收利用的促进作用及其菌丝输水、改善土壤团聚体和植物营养、影响水通道蛋白基因表达等调控机制,指出今后在应用稳定同位素探索岩溶植物水分利用策略时尚需考虑植物类型、岩溶生境等因素影响,还需加强土著优势菌种的筛选及深入研究植物水分吸收利用的调控机制,以期为石漠化地区植被修复重建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植物内生菌多样性受宿主植物、外界环境及宿主与环境之间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协同作用影响,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竹类资源丰富,竹子内生菌是在竹林生态系统开发利用过程中最珍贵的资源之一。挖掘竹类内生菌资源并应用于竹林培育和药物开发有助于提高我国竹产业生产经营水平,并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文中综述了竹子内生菌资源及其生物学作用的研究概况,总结和概述了竹子内生菌种类、多样性及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竹子内生菌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杉木是我国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的优点。土壤微生物与杉木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肥力以及植物根系之间有密切的关联。文中概述了不同林分条件下杉木林地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质量之间的响应机制,尤其是与植物根系共生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实现杉木林质量的精准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天然林和阔叶林较杉木人工林有更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在杉木林生长发育过程中,中龄阶段各微生物指标最低。杉木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生物量和活性等均与土壤酸碱性、通气状况、养分含量等存在密切的响应关系。杉木林菌根真菌主要属于球囊霉属,国内对杉木林下菌根真菌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土壤微生物的研究热点包括土壤微生物的时空演变规律、土壤微生物在提升土壤肥力上的机理和途径、菌根真菌在土壤养分高效利用中的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菌根对林木生理代谢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菌根作为自然界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植物-微生物共生体存在于绝大多数树种的根系中,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和可塑性。在林木菌根形成过程中,菌根真菌参与根系乃至整个林木的生理代谢活动,从而促进林木生长,增强其抗逆性。因此,探究菌根对林木生理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是林木菌根应用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文中综述了近10余年来国内外有关外生菌根和丛枝菌根对于改善林木碳素营养,促进林木对氮、磷等矿质元素吸收、转运的途径与机制,以及在抗旱性、抗病性、抗重金属等生理代谢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我国林木菌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林木菌根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