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研究对来自新疆和甘肃9个甘草属杂交区物种的形态分类性状进行数值分类分析,以区别和鉴定不同杂交区的亲本种组成及杂交类型,为药用甘草种质资源利用和杂交物种形成研究奠定形态分类学基础。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对形态学特征及数据进行记录和测量;数值化处理后,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具有分类价值的主要特征性状;通过R聚类对29个性状进行分类;通过OTU散点和Q聚类对不同杂交区的亲本种及其杂交类型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在前3个主成分中果荚膨胀度(LeI)、小叶数上限(ULF)、小叶数下限(LLF)、果荚被腺体毛(LeG)、复叶长(CLL)、每荚含种子数(LePS)、复叶轴长(CRL)、小叶叶缘(LM)、果穗长/果穗宽(EL/EW)、果穗长(EL)、小叶长/小叶宽(LL/LW)、小叶宽(LW)的绝对权重值均在0.7以上,这12个性状在甘草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29个性状被归为2类:A类主要为叶片和果穗相关的性状;B类主要为果荚和复叶相关的性状,两类性状间的相关系数皆为1,表明这些性状相伴发生,具有很高的相关性。344份材料被分为A类胀果甘草;B类胀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的杂交类型;C类乌拉尔甘草;D类光果甘草;E类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的杂交类型。A类胀果甘草包括新疆阿拉尔、库尔勒和甘肃瓜州、民勤的胀果甘草,聚为一支,表明胀果甘草的不同居群遗传分化较小,形态特征不存在地域分布差异;C类甘肃民勤、张掖和新疆库尔勒、焉耆、博湖的乌拉尔甘草,分别被聚为两支,表明乌拉尔甘草出现种内遗传分化,甘肃和新疆不同分布区存在明显地域差异;D类光果甘草包括新疆阿拉尔的密腺甘草和光果甘草,支持密腺甘草为光果甘草的变种。9个自然杂交区类型分为3种:新疆阿拉尔、吐鲁番为胀果甘草与光果甘草的种间杂交区;新疆焉耆、库尔勒和甘肃瓜州为胀果甘草与乌拉尔甘草的种间杂交区;鄯善为胀果甘草、光果甘草及乌拉尔甘草的混合杂交区。所有杂交区的杂交类型均具有不同的种间镶嵌式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2.
甘肃河西五种甘草属植物的植物学特性及药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5种甘草属植物在甘肃河西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及药用价值,以栽培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刺果甘草及黄甘草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学特性及根部甘草酸、甘草苷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肃河西地区栽培的5种甘草属植物学特性差异明显;刺果甘草主茎高、小叶数及地上部分鲜重最高,黄甘草居最低水平;甘草根长显著高于其他4个种,但根部鲜重与光果甘草、胀果甘草及刺果甘草无显著差异;甘草酸、甘草苷含量均为3年生比2年生显著增加;3年生根中甘草酸含量除刺果甘草含量最低,其他4个种均达到药典标准,而甘草苷含量则只有甘草达到药典标准。综合各农艺性状和活性成分指标,认为在甘肃河西荒漠化地区,甘草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可作为甘草药材的基源植物推广种植,而刺果甘草则可作为河西地区重要的防风固沙作物。  相似文献   

3.
<正>新疆甘草品种较多,分布面广,南疆主要分布在喀什、阿克苏、巴州等地,北疆以伊犁、阿勒泰、塔城地区为多。产量居全国之冠。据专家考察,新疆甘草有5个品种,分别为胀果甘草、黄甘草,光果甘草、乌拉尔甘草和粗毛甘草。新疆甘草是一种传统的维吾尔药和中药材,用  相似文献   

4.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作物。土壤水分是限制甘草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研究其抗旱适应性表现对甘草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6000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胀果甘草(G. inflata)和乌拉尔甘草(G.uralensis)幼苗的光合特性和根系吸水能力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干旱胁迫7 d后胀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幼苗地上部干重和根系干重均显著降低,其中地上部干重分别降低56.10%、62.50%,地下部干重分别降低16.67%和28.57%,而根冠比均有所增加。干旱胁迫均造成了胀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降低,与对照相比,其下降幅度分别为41.73%、67.22%,62.21%、75.38%,66.02%、82.60%。干旱胁迫下甘草幼苗荧光特性也被显著抑制(P <0.05),其中胀果甘草幼苗的光系统Ⅱ潜在活性...  相似文献   

5.
甘草的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乌拉尔甘草、刺毛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刺果甘草等 5种甘草从资源分布及在医药、畜牧、食品、化工领域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对甘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不同甘草种质材料营养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个不同甘草种质材料的异黄酮、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6个甘草的营养成分不同,其中,胀果甘草的无氮浸出物50.29%,根中总异黄酮含量891.8μg/g,均最高,乌拉尔甘草茎叶异黄酮含量、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较高。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6个甘草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乌拉尔甘草营养价值最优,其次排序为胀果甘草粗毛甘草云南甘草光果甘草黄甘草。  相似文献   

7.
三种药用甘草种子位置效应对幼苗建植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草属3种植物,光果甘草、胀果甘草、乌拉尔甘草植株不同部位种子的萌发特性、幼苗生长特性、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和比较,探讨了3种药用甘草植株不同部位种子的萌发策略、幼苗的生长适应性,为更清楚地认识甘草属植物种子萌发与幼苗建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光果甘草植株中、上部,胀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植株中、下部种子具有较高的出苗率,是种子繁殖的主要保障,但存活率无差异。2)具有较高出苗率的种子萌发形成的幼苗具有较大的生物量、较长的根长,且根冠比也相对较高,其分配到地下部分生物量多于地上部分,发达的根系可增强幼苗的抗逆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而地上部分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可变荧光(Fv)、最大荧光产量(Fm)、PSⅡ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的光化学活性(Fv/F0)和光反应阶段电子传递的速率也相对较高,荧光动力学曲线也反映出其具有较强的荧光强度、电子捕获和光能利用率,进而增强了幼苗建植能力。3)具有较低出苗率的种子萌发形成的幼苗具有较高的株高,较多的叶片数,可以通过优先占领空间和光源来维持生长。综上所述,3种药用甘草不同位置的种子具有不同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策略,这对野生甘草自然种群的幼苗建植和种群更新有着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和胀果甘草(G.inflate)为研究对象,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甘草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结果显示,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间及同一种类不同组织间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胀果甘草根(B1)的内生真菌多样性最丰富,光果甘草果(L4)的内生真菌多样性最差。对DGGE条带进行回收测序,共获得25条序列,归于枝顶孢属(Acremonium)、绿僵菌属(Metarhizium)、绿僵虫草属(Metacordyceps)、镰刀菌属(Fusa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枝孢属(Cladosporium)、锤舌菌属(Leotiomycetes)、链格孢属(Alternaria)、帚枝霉属(Sarocladium)、假裸囊菌属(Pseudogymnoascus)、曲霉属(Aspergillus)11个真菌属,其中链格孢属为优势菌属,占总数的32%。甘草根、茎、叶、果、皮组织的内生真菌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其中根与茎组织多样性最丰富。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塔里木盆地药用植物甘草蕴藏着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分离内生真菌的植物来源。  相似文献   

9.
<正>甘草为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的根及根茎。功用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倦怠食少,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心悸,脏躁,肺痿咳嗽;生用治咽喉肿痛,痈疮肿毒,小儿胎毒,以及药物、食物中毒。甘草的化学成分主要为三菇皂苷类和不同类型的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甘草酸具有抗病毒、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学活性。甘草总黄酮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氧化等生物活性[1]。甘草有非常重  相似文献   

10.
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是一种重要的优良豆科牧草,研究其复叶的表型多样性对该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了世界上6大洲的532份箭筈豌豆种质资源,对其复叶的9个表型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箭筈豌豆种质资源在小叶形状、叶尖形状、小叶着生方式、小叶数、叶轴长度、复叶宽度、总叶柄长度、叶形指数、复叶面积等复叶表型性状方面存在着丰富的多样性,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6.77%~36.60%,且均表现为极显著差异(P0.01);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复叶大小、小叶表面形状、小叶着生方式和总叶柄长度是箭筈豌豆种质资源复叶表型性状构成的主导因子。本研究为箭筈豌豆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评价、保护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史传奇  刘玫  王臣 《草业学报》2015,24(5):182-189
本研究采用GMA切片、扫描电镜及叶片透明法,深入研究了东北豆科山羊豆族4属25种植物叶的形态结构。选取与叶相关的23个形态性状,参考8个非叶的特征,进行了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相似系数在0.58处时,4属植物被分为3组,黄耆属与米口袋属为一组,棘豆属和甘草属各自为一组。小叶是否具腺体、叶柄横切面形状及叶柄细胞是否具单宁等特征具有较高的绝对权重值,可以作为区分刺果甘草与甘草和其他山羊豆族植物的依据。托叶质地、托叶与叶柄联合程度及小叶叶缘是否反卷等特征可作为棘豆属的识别特征。托叶形状在属下种间具一定的分类学价值。本研究为山羊豆族植物分类学及豆科植物系统学研究提供了叶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处理方法对5种豆科牧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娟  刘芳  苏红田  李青丰  闫敏 《草地学报》2012,20(2):342-347
对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in)、刺果甘草(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甘肃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 Bunge)、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 Bge)和密花棘豆(Oxytyopis imbricata Kom)5种豆科牧草进行萌发特性研究,采用打破硬实的方法如划破种皮、98%浓硫酸对种子处理,以期探讨其适宜的发芽条件。结果表明:通过切破种皮和浓硫酸处理可以有效地解除种子硬实。胀果甘草和甘肃棘豆分别经过98%的浓硫酸处理20 min和5 min后,发芽率各自达到69%和75%(P<0.05);刺果甘草经过划破种皮,发芽率达到93%,是供试牧草种子中发芽率最高的;镰形棘豆和密花棘豆的适宜处理方法都是切破种皮,发芽率分别达到了78%和77%(P<0.01);对于5种牧草种子的温度条件,除了密花棘豆为30℃,其他4种均在20℃以下。  相似文献   

13.
新疆是我国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的重要产区,提高甘草产量与改善其产地环境防止土壤沙退化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生物腐植酸不同施用量对新疆甘草生物量、其产地土壤腐殖质组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腐植酸可以显著提高甘草生物量(植株高度、单株地上鲜重和产量)、产地土壤腐殖质(可提取腐殖质、富里酸、胡敏酸)各组分含量以及土壤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最佳施用量为450 kg·hm-2。种植甘草第3年其植株高度、单株地上鲜重和甘草产量分别达到80.80cm、137.5 g和18412.95 kg·hm-2,分别比对照提高8.2%,6.9%和29.1%;施用生物腐植酸后190 d时,可提取腐殖质碳、富里酸碳和胡敏酸碳含量分别达到4.15 g·kg-1,2.16 g·kg-1和1.99 g·kg-1,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1.0%,17.4%和20.1%;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达到187.12 mg·kg-1·3 h-1,26.33 mg·kg-1·h-1和3.62 mL 0.1 N KMnO4·g-1·20 min-1,比对照分别提高了57.6%,20.3%和11.9%,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因此,施用生物腐植酸对于甘草产量的提高和产地环境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民勤绿洲甘草人工栽培及产业化发展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亚  王继和  贺访印 《草业科学》2005,22(11):69-73
通过对民勤绿洲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人工栽培的关键技术及其民勤绿洲甘草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潜力的分析,提出了民勤绿洲甘草产业化发展的技术措施和对策.民勤绿洲要实现甘草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需从栽培技术、产品深加工、产品质量监测、营销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甘草的根及根茎是重要的中药处方材料,甘草的茎和叶可作为药饲兼用型粗饲料。作者就甘草的理化特性,甘草根及根茎、甘草茎叶、甘草根及根茎的残渣和浸膏副产品在畜禽疾病预防及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河流域4种野生豆科植物种子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剑云  陈水红  魏萍 《草业科学》2009,26(6):116-120
应用室内培养皿萌发试验,在0、0.4%、0.8%、1.2%和1.6% 5个质量分数的盐溶液胁迫下,对采集于塔里木河流域的野生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苦马豆Sphaerophysa salsula 4种牧草种子萌发时的耐盐碱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4种牧草种子对盐胁迫的耐受性不同,骆驼刺和甘草具有较强的耐盐性,苦马豆次之,苦豆子的耐受性最差;低盐胁迫对4种种子的萌发、胚芽、胚根的生长都有一定促进作用;随着盐质量分数增高,发芽率呈下降趋势,胚芽、胚根的生长也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7.
甘草茎叶是豆科植物甘草的地上部分,甘草茎叶中含有黄酮、甘草酸、甘草甜素、甘草苷等生物活性物质,能够抗菌、抗病毒、抗氧化、降脂、增强免疫力。对甘草茎叶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