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连菜豆1号是赣榆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选育的菜豆品种,2015年12月通过江苏省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苏鉴菜豆201505)。连菜豆1号为中熟菜豆品种,适宜在江苏地区作春季和秋季露地、大棚栽培,现将其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特性2014~2015年连菜豆1号参加江苏省鉴定试验,表现为耐低温弱光,耐热性好,对锈病、叶霉病、病毒病抗性强;播种至采收嫩荚需63.1d,采收期  相似文献   

2.
建德市高山菜豆品种应用现状及品种推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浙江建德市高山菜豆生产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建德市高山菜豆生产存在的品种杂乱等问题,提出了推广适应当地高山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等相关对策,并推荐了红花白荚、碧丰80、星级白荚冠、浙芸3号4个适应品种。  相似文献   

3.
‘连农架豆36号’系利用杂交育种后代经过系统选育而成。它涉及4个亲本:‘82-3长菜豆’‘85-1’‘Cornell49-242’‘87B’,是经过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菜豆新品种。该品种植株蔓生,生育期100 d左右,株高300 cm左右,始花节位2~4节。商品荚绿色,扁形,荚长21.9 cm,荚形指数1.34,单荚质量20.7 g。有筋,软荚,种子白色,千粒重332.6 g。春季大棚栽培667 m~2产量2 400 kg左右。适合在北方地区春秋大棚、露地及冬季温室栽培。2017年申请了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  相似文献   

4.
春季露地栽培菜豆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6个菜豆品种为供试材料进行了春季露地栽培试验,对其生育期、豆荚性状、产量及抗性等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绵豆10号综合性状优良,可在宜昌城郊进行推广种植,KR-09绿霸王和五峰红花白荚性状较优,可适当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5.
菜豆新品种连农无筋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农无筋2号利用杂交育种,后代经过系统选育而成。它涉及4个亲本:82-3长菜豆、85-1、Cornell49-242、87B。植株蔓生 ,商品荚绿色,扁形,荚长22 cm,荚宽1.5~2.0 cm,荚厚1.2~1.7 cm,荚形指数1.36,单荚质量23.0 g左右。抗锈病,中抗炭疽病 。春、秋露地栽培每667 m2产量分别为3 076、2 243 kg,春季大棚栽培平均每667 m2产量2 500 kg左右,冬季温室栽培平均产量3 200 kg,适合北方地区春秋大棚、春秋露地及冬季温室栽培。  相似文献   

6.
<正>苏菜豆3号具有中熟、高产、抗病等优点,花白色,荚绿白色,结荚集中,荚长22~30cm,单荚质量12.5g。播种至采收嫩荚约60d(天),采收期20~25d(天),一般每667m2产量2500kg左右。菜豆具有播期弹性相对较大,品种适应性较广,鲜荚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是我国出口速冻豆类蔬菜主要品种之一。江苏省菜豆年种植面积2.7万hm2(40万亩)左右,每年的市场供应时  相似文献   

7.
荚用菜豆品种资源炭疸病苗期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菜豆炭疽病是我国荚用菜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在适宜发病条件下,菜豆各生育期均能感染发病。幼苗期感染幼叶、幼茎,严重时造成死苗,成株期主要侵染叶和嫩荚,严重影响嫩荚的产量和品质,一般可减产20%-30%,发病严重地块损失更大,在莱豆生长季节多雨冷凉地区,如我国东北菜豆产区,常因此病造成绝产。 我国是荚用菜豆的次生起源中心,资源十分丰富,“七五”期间全国荚用菜豆品种资源入库已达2 000余份。本试验全面开展对已入库的菜豆品种材料进行炭疽病的苗期抗病性鉴定,为了解全国莱豆品种资源对炭疽病抗性表现、提供抗病良种扩大利用于生产,并为抗…  相似文献   

8.
<正>在菜豆栽培中,为实现高产高效,首先要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的品种。现结合生产实际,将4个菜豆优良品种及其栽培要点作一介绍。1品种及其特征特性1.1泰国无筋架豆王中熟,蔓生。高产、抗病,结  相似文献   

9.
目前,吉林省大棚菜豆生产品种主要是九月青、大马掌、一点红等品种.生产上存在着栽培品种少、品种老化等现象.为增加大棚菜豆栽培品种,促进农民增收,吉林省蔬菜花卉研究院经多年研究,育成了露地、保护地兼用菜豆新品种"紫喙"菜豆.2010~2011两年在吉林省菜豆棚模主产区梨树县的喇嘛甸镇、梨树镇进行示范推广,春茬生产1 000平方米大棚产量4000千克以上,收益达1.6万元,该品种高产、优质、抗病、商品性强,受到了种植户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0.
苏菜豆4号是以81-6为母本,以苏地豆1号为父本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矮生菜豆新品种。早熟,花紫色,嫩荚扁棍形,荚绿白色,平均荚长13.4cm,宽0.8cm,平均单荚质量7.7g。从播种至采收嫩荚56.1d(天)。每667m~2鲜荚产量800~1200kg。田间对叶霉病和根腐病的抗性强。种子为扁椭圆形,平均千粒重为333.0g。适合江苏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春秋季露地和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1.
4 大棚栽培 4.1 品种选择 长江流域各地可根据市场需求选用绿白色荚豇豆品种或青色荚早熟品种种植.大棚春早熟栽培宜选择坐荚容易、较耐弱光、耐寒性强的品种,如天畅四号、改良宁豇3 号、扬早豇12、鄂豇豆9号、鄂豇豆11号、雪玉1号、春满园、高优4号等;大棚秋季延迟栽培宜选用前期抗高温、后期耐低温,抗病、抗逆性强,商品性状好,产量高的品种,如白玉龙、比秀20、剑龙二号、天畅一号、改良宁豇3 号、扬豇40、紫秋豇1号、苏青豇1号等.  相似文献   

12.
‘连农架豆10号’是以‘泰国豆’为母本、‘连农923’为父本杂交后经过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植株蔓生,商品荚白绿色、扁条形、长直。春季大棚种植荚长23.8 cm,荚形指数1.41,单荚质量23.6 g;秋季大棚栽培荚长29.6 cm,荚形指数1.34,单荚质量3040 g。春季大棚栽培平均每667 m2产量3 500 kg,秋季大棚栽培667m2产量1 600 kg左右。每100 g维生素C含量14.95 m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06%,粗蛋白含量4.1%,粗纤维含量1.58%,品质特别优。高抗锈病。适合北方地区春秋季露地和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3.
分析大棚菜豆落花落荚的生理、环境、营养、病虫害等原因,并从品种选用、合理密植、调节棚温、加强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激素调整和适时采收几方面阐述大棚菜豆落花落荚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苏菜豆7号’是以‘81-6’为母本,以‘丽水红花’为父本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矮生菜豆新品种。中熟,花紫色,嫩荚扁棍形,荚绿白色。株高52.9 cm左右,平均荚长15.7 cm,宽0.9 cm,平均单荚质量7.5 g。从播种至采收嫩荚50 d。田间对病毒病、叶霉病和根腐病抗性能力强。种子为扁椭圆形,平均千粒重为345.2 g。每667 m~2豆荚产量800~1 200 kg。适合江苏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春秋季露地和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5.
菜豆8511是从矮生菜豆品种中系统选育而成的蔓生品种。该品种极早熟,播种至嫩荚第1次采收50d(天)左右。嫩荚绿色,长扁条形,商品性好,采收集中,一般前期产量占总产量的70%。河北及其他北方省区春秋两季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6.
85-1菜豆品种是大连市甘井子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菜豆研究所选育的一个早熟、丰产、优质、抗病新品种.该品种是79-6-1菜豆中一自然变异株经8a(年)12代系统选育而成,不仅适应于春秋两季栽培,而且适应于北方地区夏季栽培,保护地、露地兼用.目前已在我国辽宁、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省及喜食白荚的地区栽培,推广面积达7000hm2,并于1995年1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菜豆大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豆又名四季豆、芸豆,是以嫩荚供食用的一年生蔬菜。菜豆原产中南美洲,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除露地栽培外,菜豆可在大棚等保护地设施内生产。  相似文献   

18.
4个草莓品种在江苏省句容大棚栽培比较试验的结果表明,丰香果实风味和丰产性表现较差,且极易感草莓白粉病;章姬耐贮运性较差,但对草莓白粉病的抗性比丰香强;明宝抗病性虽好,但果实不耐贮运,产量也低于红颊和章姬,适宜适地适销;红颊抗病性虽差,但果实综合经济性状优于其他3个品种,且产量高,是当前大棚草莓栽培中较为理想的草莓品种。  相似文献   

19.
‘长农菜豆1号’品种生育期55~60 d,早熟蔓生品种。植株长势强,均匀结荚习性,嫩荚主色为绿色,向光面呈现紫晕,荚长扁条,纤维少、荚嫩、肉质面、口感好,耐低温弱光,抗逆性强,抗菜豆锈病、花叶病毒病、菌核病和炭疽病等多种病害。  相似文献   

20.
几种主栽菜豆品种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立新 《蔬菜》1992,(3):24-2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档、营养价值高的蔬菜需求逐渐增加.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其食用部分嫩荚风味好,粗蛋白含量高,为营养丰富的优质细菜.矮生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var,humilisALEF)潜力更大,它成熟期早,管理方便,不用架材,成本低,且适于间作、套种和保护地栽培,经济效益较高。几年来,我国相继育出了一批优良菜豆品种,又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在这些品种中,除抗病、丰产外,最突出的优点是品质优良。本试验就是想通过对几个菜豆主栽品种的品质分析,预测今后菜豆品质育种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