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试验旨在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蒸汽爆破预处理小麦秸秆最佳条件,从而解决小麦秸秆营养成分利用率较低的问题。选取蒸汽压强(1.5~2.5 MPa)、水分含量(10%~50%)和维压时间(90~210 s)为自变量,瘤胃体外发酵产气速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回归方程拟合,预测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维压时间对瘤胃体外发酵产气速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蒸汽压强和水分含量对瘤胃体外发酵产气速率无显著影响(P0.05)。由F值可知:3个自变量对瘤胃体外发酵产气速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维压时间、蒸汽压强和水分含量。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蒸汽爆破预处理小麦秸秆的最优工艺参数为蒸汽压强1.77 MPa、水分含量49.91%和维压时间209.98 s。此条件下瘤胃体外发酵产气速率可达0.0794 mL/h。3次平行试验验证的体外发酵产气速率为0.0786 mL/h,与理论预测值误差仅为1.02%。将小麦秸秆在最佳爆破条件下重新爆破并进行体外发酵试验,与未蒸汽爆破的小麦秸秆相比,蒸汽爆破极显著降低了小麦秸秆中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半纤维素的含量(P0.01),同时极显著提高了体外发酵液中挥发性脂肪酸(VFA)和NH_3-N的含量(P0.01)。综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蒸汽爆破小麦秸秆的条件合理可行,优化的蒸汽爆破参数可用于提高小麦秸秆营养价值的蒸汽爆破工艺中。  相似文献   

2.
旨在研究蒸汽爆破、复合菌发酵及其联合处理对柠条纤维组分降解的影响。在开花期(4月)、结实期(7月)及落叶期(11月)采集全株柠条,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按照试验内容分为3个部分:1)研究3个不同压强(0.8、1.1和1.4 MPa)下蒸汽爆破处理对柠条粉纤维组分的降解作用;2)研究复合菌剂发酵对柠条纤维组分降解的影响;3)研究蒸汽爆破+复合菌剂发酵对柠条纤维组分降解的影响。每项试验内容中柠条的3个生育期均作为固定因素,所有处理仅与同期未处理柠条做比较,每个处理3个重复。测定每个处理柠条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及发酵底物中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性。结果表明:1)从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方面综合判断,结实期柠条饲用价值较高。2)与未爆破组相比,随着蒸汽爆破压强的增大,开花期与结实期柠条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仅开花期)及纤维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P<0.05),半纤维素线性降低(P<0.01),中性洗涤可溶物先降低后升高(P<0.05)。3)与同期发酵前相比,复合菌发酵后柠条中性洗涤纤维(P<0.01)、酸性洗涤纤维(P<0.01)及纤维素(P<0.01)含量显著下降,其中开花期与落叶期半纤维素显著降低(P<0.05),中性洗涤可溶物含量显著增加(P<0.01)。4)与同期未爆破发酵组相比,经蒸汽爆破预处理后进行复合菌剂发酵的开花期和落叶期柠条,随着爆破压强的增大,其中开花期与结实期纤维素(P<0.01)含量显著降低,中性洗涤纤维(P<0.001)、酸性洗涤纤维(P<0.05)、半纤维素(P<0.001)含量显著下降,中性洗涤可溶物含量显著升高(P<0.001),开花期及结实期柠条木质素含量先降低后升高(P<0.05),落叶期柠条木质素含量显著下降(P<0.01)。5)与同期未爆破发酵组相比,蒸汽爆破预处理后发酵的开花期和落叶期柠条,随着蒸汽压强增大,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P<0.001),而结实期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显著升高(P<0.001);开花期、结实期及落叶期柠条发酵基质中木聚糖酶活性随着蒸汽压强增大呈线性升高趋势(P<0.001)。结果表明,通过蒸汽爆破、复合菌剂及其联合处理能够显著降低不同收获期柠条的纤维组分含量,其中蒸汽爆破和复合菌剂联合处理的效果最佳。本研究为有效评估不同处理对柠条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聂德超  张卓  赵琛  李艳玲 《中国畜牧兽医》2021,48(12):4488-4496
玉米秸秆是作物残余物中最丰富的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之一,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通过氢键及其他化学键、分子键结合而成,是具有复杂聚合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作为动物饲料的可利用率较低。蒸汽爆破即汽爆,是应用蒸汽弹射原理实现爆炸过程中对生物质预处理的技术。将蒸汽爆破技术应用于玉米秸秆处理,可高效分离纤维素,对玉米秸秆具有明显的解聚作用,有利于提高玉米秸秆的饲料化利用程度。作者介绍了蒸汽爆破工艺原理与参数,综述了蒸汽爆破处理对玉米秸秆纤维结构、化学成分和酶解产糖的影响,以及对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消化率和瘤胃微生物附着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蒸汽爆破可使蒸汽分子渗入植物组织,经过瞬时释放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作用于生物质组织细胞层间,达到原料分解的目的;蒸汽爆破可改变玉米秸秆的纤维结构,降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提高纤维素含量(随着蒸汽爆破的压强和维压时间的增加,半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而物料含水率的增加会导致纤维素含量升高);蒸汽爆破可提高玉米秸秆体外发酵酶解产糖率,随着蒸汽爆破压强和维压时间的增加,玉米秸秆体外培养酶解还原糖产量增加;蒸汽爆破可使玉米秸秆的体外发酵产气量、产气速率、干物质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提高,可提高反刍动物对玉米秸秆的消化利用率,充分利用玉米秸秆的纤维素,提高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蒸汽爆破通过破坏玉米秸秆的表面结构,可促进瘤胃微生物在玉米秸秆上的附着,从而促进玉米秸秆的降解。综上,蒸汽爆破技术处理玉米秸秆可提高其作为饲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蒸汽爆破预处理玉米秸秆饲料的最优反应条件,以汽爆玉米秸秆还原糖得率为指标,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分析了蒸汽压强、维压时间和预浸水分含量对玉米秸秆还原糖得率的影响,并建立了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蒸汽压强和维压时间对汽爆玉米秸秆水解还原糖得率有显著影响(P0.01),水分预浸增强了秸秆预处理效果。在考虑实际生产与汽爆后秸秆饲料感官特性前提下,最优汽爆条件为蒸汽压强2.2 MPa,维压时间200 s,预浸水分含量10%的条件下,汽爆玉米秸秆的还原糖得率可达4.33%。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对1株产朊假丝酵母CU-3在棉秸秆饲料发酵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以期获得高效提高棉秸秆饲料品质的复合制剂。通过以醋酸棉酚为唯一碳源的平板耐受试验,检测菌株的棉酚耐受性,固体发酵优化产朊假丝酵母CU-3最佳脱毒条件,并结合其他制剂应用在实际生产中,检测棉秸秆中的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等化学物质,验证复合制剂发酵效果。结果显示,产朊假丝酵母CU-3可以在1 000 mg/kg醋酸棉酚培养基中生长。在单因素棉秸秆固体发酵中,随着发酵时间和接种量增加,CU-3对棉秸秆脱毒率显著增加(P<0.05),60%含水量时脱毒率效果最佳。在优化固体发酵条件中,对响应面模型进行方差分析,方程回归极显著(P<0.01),在含水量60%、接种量10%、发酵时间为30 d的条件下,棉秸秆脱毒率达70%。在CU-3与其他制剂混合固体发酵中,处理后的棉秸秆色泽金黄、结构清晰、气味醇香,感官评价评分等级均为优等,棉秸秆的游离棉酚含量显著下降(P<0.05),最低含量为62.00 mg/kg;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升(P<0.05),最高达到9.41%;粗脂肪含量最高达14.50 g/kg;粗纤维含量显著下降(P<0.05);各处理组中镉、铅、铬含量均达标;最佳复合制剂为CU-3添加2%玉米粉。分别在北疆142团、玛纳斯、北五岔3个养殖场进行实际应用效果试验,棉秸秆发酵后pH在5.05~5.20之间;脱毒率均在70%以上,最高达到78.5%;粗蛋白质含量分别达到7.97%、8.24%和9.89%;粗纤维含量分别为35.4%、34.5%和31.2%;粗脂肪含量最高达10%以上。本试验在优化发酵条件下产朊假丝酵母CU-3及其复合制剂可以有效提高棉秸秆脱毒效率和饲料品质,为新疆棉秸秆饲料化的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硝酸钠调控水牛瘤胃甲烷生成对脂肪酸生物氢化途径的影响。选取3头体重约为(650±50)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水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通过体外批次培养,设计发酵底物的精粗比为40:60,试验设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组各添加0.25 mg/mL的α-亚麻酸,硝酸钠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1、2、3 mg/mL。分别培养3、6、9、12、24 h时测定产气量和甲烷产量,在培养24 h结束后测定体外发酵参数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①添加硝酸钠显著降低了瘤胃培养液24 h的总产气量、甲烷(CH4)含量和甲烷/总产气量的比例(P<0.05),添加1、2和3 mg/mL硝酸钠后瘤胃液甲烷含量分别降低了89.62%、91.20%、91.75%。②添加硝酸钠组瘤胃培养液的pH和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1 mg/mL硝酸钠组微生物蛋白(MCP)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别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硝酸钠组瘤胃液乙酸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3 mg/mL硝酸钠组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添加1 mg/mL硝酸钠组瘤胃液C18:2 cis-9,trans-11、C18:2 trans-10,cis-12、C20:1、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及UFA/SFA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添加硝酸钠组瘤胃液C18:2n6c、C18:1n9t、C20:5n3(EPA)和C22:6n3(DHA)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1 mg/mL硝酸钠组含量最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1 mg/mL硝酸钠组瘤胃液C18:3n3、C18:2n6c和C18:1n9c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体外添加硝酸钠显著降低了瘤胃液总产气量和甲烷含量,pH和NH3-N含量显著升高,TVFA含量降低,通过显著减少丙酸含量而升高乙酸/丙酸;添加1 mg/mL硝酸钠可显著提高瘤胃液共轭亚油酸(CLA)和UFA含量,且在抑制甲烷产生的同时能够降低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氢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复合菌发酵牛至粉,以期提升其营养品质。【方法】以牛至粉、玉米粉和豆粕粉为底物,以抑菌能力作为评价指标,依次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中心复合试验等方法对复合益生菌固态发酵牛至粉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发酵牛至粉的抑菌能力、pH、乳酸含量、抗氧化能力、蛋白含量和挥发油含量。【结果】发酵时间、发酵基质水分含量和乳酸菌接种量是影响发酵的主效应因素,优化后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底物组成比例为牛至粉:玉米粉:豆粕粉=4:1:5,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接种量均为5×106 CFU/g,乳酸菌接种量为1.87×107 CFU/g,发酵温度为25℃,发酵时间为130 h,水分含量46.7%。在此条件下,发酵牛至粉组合物对大肠杆菌抑菌率达99.98%。较未发酵牛至粉而言,发酵组合物pH显著降低(P<0.05),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水溶蛋白和酸溶蛋白均显著提高(P<0.05),百里香酚和香芹酚的含量显著提高40%以上(P<0.05)。与未发酵牛至粉相比,发酵牛至粉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和副溶血弧菌的抑菌能力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响应面法优化牛至粉发酵工艺后,其有效成分百里香酚和香芹酚的含量均显著提高40%以上,且抑菌能力和营养品质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体外产气试验,研究瘤胃能氮同步释放对微生物蛋白合成和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选用4头健康、泌乳中期的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置3种不同能氮同步化指数的等能、等氮日粮(日粮A,SI=0.74;日粮B,SI=0.83;日粮C,SI=0.91)。结果表明,随着日粮SI值增加,微生物蛋白合成量显著增加(P<0.05)、氨氮浓度在8和12 h极显著下降(P<0.01);A组与B组相比,在8 h时,产气量、pH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12 h时,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达到了极显著差异(P<0.01)。结果显示,日粮能氮同步释放可显著影响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量和氨氮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全株小黑麦干草对育成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的影响,为小黑麦干草在畜牧业中的合理使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选取10月龄、平均体重为(325.0±20.0) kg、健康、生理状态良好的荷斯坦育成牛30头,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Ⅰ、Ⅱ组,每组10头牛,每头为一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苜蓿干草:小麦秸秆=1:1),Ⅰ、Ⅱ组分别以全株小黑麦干草替代饲粮中50%(苜蓿干草:小麦秸秆:全株小黑麦干草=0.5:0.5:1)和100%干草(100%全株小黑麦干草),试验预饲期7 d,正试期66天。于正试期前后对每头牛称重,并每天记录采食量,计算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正试期最后4 d采集粪便和饲粮样品,测定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正试期第66天晨饲前采集血液,晨饲后2 h采集瘤胃液,测定血清生化和瘤胃发酵指标。【结果】①各组育成牛体重、日增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Ⅰ组育成牛干物质(DM)、有机物(OM)和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Ⅰ组牛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且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③育成牛血清中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总蛋白(T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Ⅱ组牛血清白蛋白(ALB)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1);Ⅰ组牛血清尿素氮(U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与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④育成牛瘤胃pH、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及乙酸/丙酸(A/P)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Ⅱ组牛瘤胃NH3-N浓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Ⅱ组牛瘤胃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结论】将育成牛粗饲料中50%的干草替换为全株小黑麦干草,对其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显著提高了饲粮中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讨瘤胃发酵产物乙酸、丙酸以及乙酸和丙酸比对奶牛干物质摄入量(DMI)、产奶量(MY)和乳成分的影响。通过回顾已发表文献,使用荟萃分析的方法构建模型并进行相应的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试验整理了关于奶牛生产性能的中文及英文相关文献51篇,共计181个处理,研究不同的饲料原料、营养成分、饲料添加剂对不同生理阶段泌乳奶牛瘤胃发酵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基于此51项试验的荟萃分析结果表明,与瘤胃内乙酸和丙酸产量相比,奶牛的产奶量(R2=-0.426,P<0.01)、乳脂率(R2=0.359,P<0.01)、乳脂产量(R2=-0.257,P<0.01)、挥发性脂肪酸(VFA)(R2=-0.226,P<0.05)和干物质采食量(DMI)(R2=-0.485,P<0.01)与瘤胃发酵产物乙酸和丙酸比有更强的相关性;瘤胃乙酸和丙酸比与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脂产量和DMI存在极显著的一元线性回归关系(P<0.01),其比值的增加会导致DMI、产奶量、乳脂产量极显著降低(P<0.01),乳脂率极显著升高(P<0.01),瘤胃乙酸和丙酸的比值每增加1,乳脂率增加0.26%,奶牛的干物质摄入量、产奶量分别减少2.34和4.99 kg。通过荟萃分析发现,乙酸与丙酸的比值可以更科学地预测乳脂在乳中的占比且准确反应牛奶乳脂率的变化,为饲粮的选取及调控乳品质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单宁酸和乳酸菌单独以及组合添加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青贮品质和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本试验以晾晒至含水量约为55%的初花期紫花苜蓿为青贮原料,设无添加剂为对照组(CK),单宁酸(Tannic acid,TC)、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和单宁酸+乳酸菌(Tannic acid+Lactic acid bacteria,TL)为添加剂处理组。青贮60 d后开袋取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添加剂处理组均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值、乙酸和非蛋白氮含量(P<0.05),干物质和真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添加剂处理组均能促进瘤胃丙酸生成,提高微生物蛋白产量(P<0.05);与TC处理组相比,TL处理组能够减轻TC处理组对青贮饲料干物质降解的抑制作用。综上,单宁酸和乳酸菌组合添加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品质的调控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nutrient value of ruminant feeds by in vitro gas production method.The volume of gas production(GP) at 2, 6, 12 and 24 h, in vitro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and nutrient degradation rate of three energy feeds(corn, corn bran and wheat bran) and three roughages(alfalfa meal, alfalfa hay and corn silage) were measured, and gas production kinetic parameters among different feed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rmentation kinetics and nutritent composition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P24, theoretical gas production(A) and B of corn was the highest among energy feed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B among different energy feeds(P>0.05).The DMD of corn, the NDFD of corn bran and the CPD of wheat bran were the highest;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P24 among roughages.The GP24, A, DMD, CPD of alfalfa meal were the highest,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B among roughages(P>0.05).Correlation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the theoretical maximum gas production and the accumulative gas production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 negatively related to CP, NDF, ADF and Ash(P<0.01).Therefore, the experiment revealed th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in vitro gas producetion kinetic parameters among different feeds, which could supply scientific basis for diet formulation in dairy practice.  相似文献   

13.
体外产气法评价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评定反刍动物常用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饲料原料包括3种能量饲料(玉米、玉米皮、麸皮)和3种粗饲料(苜蓿草粉、苜蓿干草、玉米秸秆),通过体外发酵试验,测定各种饲料原料2、6、12、24h累积产气量、体外发酵参数及营养物质降解率,并分析不同类型饲料发酵动力学参数及发酵动力学与营养成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能量饲料中,玉米体外发酵24h的产气量(GP24)、理论最大产气量(A)最高,产气曲线的平滑度(B)与其他能量饲料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玉米的干物质降解率(DMD)最高,玉米皮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最高,麸皮的粗蛋白质降解率(CPD)最高;粗饲料间GP24差异不显著(P>0.05),苜蓿草粉的GP24、A、DMD、CPD均最高,而粗饲料间B部分差异不显著(P>0.05);GP24和A与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灰分(Ash)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综上所述,不同类型饲料间产气量及动力学参数存在显著差异,能够为奶牛日粮配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青贮发酵品质与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K)、添加纤维素酶组(CE)、添加木聚糖酶组(XE)和组合添加酶组(CX,纤维素酶+木聚糖酶)。青贮7,30,60,90 d后开窖取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E,XE和CX组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P<0.05),降低了pH、氨态氮/总氮和干物质损失;添加酶处理组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均低于对照,并且水溶性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增加;体外发酵试验中,CE,XE和CX组青贮饲料干物质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酸性洗涤消化率和体外产气均显著高于CK(P<0.05),且CX组体外产气量最高,而CE与XE之间差异不显著。综上,添加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提高了象草青贮发酵品质与体外消化率,组合添加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精料、青干草和单宁酸作为发酵底物,研究添加不同水平单宁酸对绵羊体外发酵参数和甲烷产量、干物质和粗蛋白质降解率的影响,以期为体内试验筛选适宜的单宁酸浓度,为富含单宁的粗饲料资源应用于反刍动物日粮配制及减少反刍动物养殖过程种甲烷排放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法开展研究,发酵底物为精料、青干草和单宁酸,设置底物的精粗比为3∶7。根据单宁酸添加量分为6组,单宁酸添加量分别为0、0.5%、1.0%、1.5%、2.0%、3.0%,发酵时间设置为3、6、12和24 h,每个处理3个重复,测定各培养时间pH、氨氮(NH3-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总产气量、甲烷产量、干物质和粗蛋白质降解率。结果显示,培养至3 h时,1.0%和2.0%单宁酸添加组p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间点各组pH无显著差异(P>0.05);1.0%、2.0%和3.0%单宁酸添加组NH3-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培养至6和24 h时,各处理组NH3-N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培养至6 h时,2.0%单宁酸添加组乙酸、丙酸、丁酸和总VFA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培养至24 h时,1.0%、1.5%和3.0%单宁酸添加组的丙酸、丁酸和总VFA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单宁酸添加组4个时间点丙酸、丁酸、总VFA浓度的平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培养至12、24 h时,各处理组总产气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培养至12 h时,2.0%组甲烷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组、0.5%组和1.0%组(P<0.05);培养至24 h时,2.0%和3.0%组的甲烷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添加单宁酸会显著降低体外发酵的NH3-N浓度,抑制VFA的产量,添加1.5%、2.0%的单宁酸能够显著降低瘤胃发酵甲烷产量,添加单宁酸的处理组粗蛋白质降解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及两种酶组合添加对水稻秸秆青贮过程中结构性、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组分含量及体外消化特性和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组:1)0.3%蒸馏水(对照组,CO);2)0.3%纤维素酶(CE);3)0.3%木聚糖酶(XE);4)0.15%纤维素酶+0.15%木聚糖酶(组合酶组,CX),分别于青贮3、7、14、3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与CO相比,CE、XE和CX组显著提高了乳酸、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显著降低了pH值、氨态氮、总挥发性脂肪酸、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减少了干物质损失(P<0.05)。酶制剂显著提高了水稻秸秆青贮饲料24、48和72 h时的累积产气量和干物质体外消化率(P<0.05)。青贮末期CX组有最高的乳酸含量(34.13 g·kg-1 DM)、体外产气量(68.27 mL)、干物质体外消化率(61.31%)和最低的pH值(4.36)。与CE和XE相比,CX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更高。综上所述,添加酶制剂可促进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降解,提高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改善水稻秸秆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率,与CE和XE相比,CX组发酵品质、碳水化合物的降解转化和体外消化特性更好。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对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在精粗比为50:50的日粮中添加酿酒酵母6×1011 CFU/kg和5种水平的地衣芽孢杆菌[0(C1组)、1×1011(C2组)、2×1011(C3组)、3×1011(C4组)和4×1011CFU/kg(C5组)],并且设置空白对照组(两种菌均不加)(C组),制成6种发酵底物。测定体外发酵48 h产气参数、CH4浓度、培养液发酵指标和饲料养分消失率。结果显示:①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共同作用对24、48 h累积产气量、快速发酵部分产气量、慢速发酵部分产气量、潜在产气量和产气速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在地衣芽孢杆菌添加量为2×1011 CFU/kg时产气量和各项产气参数均达到最大值。②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共同作用对pH影响不显著(P>0.05),但可显著影响氨态氮(NH3-N)和微生物蛋白(MCP)产量(P<0.05)。当地衣芽孢杆菌添加量为2×1011 CFU/kg时,NH3-N浓度最小,MCP含量最大。③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共同作用对干物质消失率(DMD)、有机物消失率(OMD)和代谢能(ME)影响显著(P<0.05),对中性洗涤纤维消失率(NDFD)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失率(ADFD)无显著影响(P>0.05),且DMD、OMD、NDFD和ME在地衣芽孢杆菌添加量为2×1011 CFU/kg时最大,ADFD最小。综上所述,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联用能促进绵羊瘤胃体外发酵,整体来看,当酿酒酵母的添加量为6×1011 CFU/kg和地衣芽孢杆菌添加量为2×1011 CFU/kg时,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茬次和一天内不同收获时间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价其饲用价值,本试验采用双因素设计,两茬紫花苜蓿于现蕾期同一天08:00(AM),13:00(M)和18:00(PM)刈割并调制青贮饲料,室温下保存45 d后,取样分析并采用体外发酵法评价其饲用价值。结果表明,第1茬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的相对饲喂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RFV),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n vitro dry matter digestibility,IVDMD)及体外发酵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产气量均显著高于第2茬(P<0.05)。下午收获的紫花苜蓿青贮饲料有更高的干物质(dry matter,DM)含量及IVDMD (P<0.05)。因此,在实践生产中,要抓好第1茬的苜蓿生产,推迟刈割时间至中午或下午,可获得更高品质的紫花苜蓿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