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了5种除草剂在紫云英田的适用性及其对阔叶杂草的防效。结果表明,紫云英田块春后化除使用56%2-甲-4-氯钠可湿性粉剂900 mL/hm~2和48%灭草松水剂2 700 m L/hm~2均未对紫云英产生药害,并可有效防除阔叶杂草,对阔叶杂草株防效及鲜重防效可达70%以上;与清水对照相比,紫云英鲜重分别提高47.92%、60.42%,紫云英结实量分别增加22.72%、31.82%。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二氯吡啶酸对春玉米田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75%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粉剂在春玉米四至五叶期,杂草三至四叶期的适宜用药量为202.50~236.25 g/hm~2,该剂量下对春玉米田主要阔叶杂草刺儿菜的鲜重防效理想,药后30 d的鲜重防效为95.2%~100.0%,对苣荬菜、草地风毛菊、藜的鲜重防效随用药剂量的增加防效明显提高,鲜重防效分别为79.5%~100.0%、73.2%~95.2%、72.6%~85.4%,且对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除草剂不同施用方式对杂草的防效及其夏播红小豆生长的影响,为筛选出安全、高效的除草剂应用于鲁西北地区夏播红小豆田间杂草的绿色防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3种土壤封闭剂(90%乙草胺乳油、960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及330g/L二甲戊灵乳油)和3种茎叶处理剂(13%烯草酮乳油、10%精喹禾灵乳油和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不同施用方式对杂草防除效果及夏播红小豆生长的影响。【结果】土壤处理40d(茎叶处理15d)时,90%乙草胺乳油(1 350g/h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3%烯草酮乳油(117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茎叶处理(T_1),330g/L二甲戊灵乳油(990g/h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3%烯草酮乳油(117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茎叶处理(T_2),90%乙草胺乳油(1 350g/h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0%精喹禾灵乳油(60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茎叶处理(T_5)和330g/L二甲戊灵乳油(990g/h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0%精喹禾灵乳油(60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茎叶处理(T_6)对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药效较好,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为85%~90%;960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152g/hm~2)苗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3%烯草酮乳油(117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茎叶处理(T_3)和960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152g/h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0%精喹禾灵乳油(60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茎叶处理(T_7)有一定药效,防效为80%~85%。茎叶处理30d时,T_1、T_2、T_5及T_6对杂草的药效好,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T_3和T_7药效较好,防效为85%~90%,植株安全性为T_6T_2T_5T_1;夏播红小豆产量为T_6T_2T_1T_5。【结论】生产上应用药剂防治夏播红小豆田间杂草,T_6和T_2是较优选择,即采用土壤+茎叶组合处理的方式,土壤处理选用330g/L二甲戊灵乳油990g/hm~2进行苗前喷雾,茎叶处理优先选择10%精喹禾灵乳油60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喷雾,其次考虑13%烯草酮乳油117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喷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玉米与绿豆或红小豆间作对玉米、绿豆、红小豆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济南及周边地区玉米、绿豆、红小豆的最优种植模式。[方法]设置玉米间作绿豆、玉米间作红小豆、玉米单作、绿豆单作、红小豆单作共8个处理,分别以玉米单作、绿豆单作和红小豆单作为对照,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的经济效益。[结果]玉米6.75万株/hm~2+绿豆5.55万株/hm~2为最优处理,收获玉米产量为6 567.0 kg/hm~2,收获绿豆产量为583.5 kg/hm~2,经济效益为18 384.0元/hm~2,比绿豆单作增效12.3%,比玉米单作增效26.9%。通过缩小株距,将玉米密度固定在6.75万株/hm~2能使玉米产量水平降低不显著。绿豆在间作条件下较绿豆单作产量降低59.1%;红小豆在间作条件下,玉米和红小豆产量均显著降低,经济效益低于玉米单作或红小豆单作。[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济南及周边地区最适宜的间作方式为2行玉米6.75万株/hm~2+2行绿豆5.55万株/hm~2。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玉米间作紫花苜蓿对白浆土培肥及玉米增产的优势作用,设置4个不同施氮水平(140、175、200、225 kg/hm~2),研究了玉米"二比空"单作及间作紫花苜蓿对玉米产量及白浆土全氮、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栽培模式下,随施氮水平增加,玉米产量逐渐增加。在相同施氮水平下,玉米间作紫花苜蓿在提升玉米产量方面比玉米单作更有优势。在玉米单作条件下,随施氮量增加,白浆土全氮含量峰值出现的时期由成熟期提早至抽雄期,有机质含量由消耗转为积累,在供试最大施氮量(225 kg/hm~2)条件下,白浆土碱解氮含量的损失程度也最大。玉米间作紫花苜蓿条件下,白浆土全氮含量的峰值则出现在抽雄期;与拔节期相比,玉米收获后,除施氮量为200 kg/hm~2时白浆土有机质含量降低12.0%外,其余施氮量均可使白浆土有机质含量增加;施氮量为175 kg/hm~2时更有利于降低碱解氮的损失;施氮量较低时(140 kg/hm~2),玉米间作紫花苜蓿能促进白浆土全氮含量的消耗,而施氮量提高后,玉米间作紫花苜蓿能相应地降低白浆土全氮含量的损失。在施氮量为140、175、200 kg/hm~2时,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间作紫花苜蓿能够减小玉米拔节期至抽雄期白浆土有机质含量的降幅,而在更高施氮量(225 kg/hm~2)下,玉米间作紫花苜蓿能使抽雄期白浆土有机质含量较拔节期提升13.9%。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在各个生育时期,无论单作还是间作紫花苜蓿处理白浆土中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降低,其中,速效钾含量随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表现为先降低后增高的规律;在玉米单作及间作紫花苜蓿模式下,施氮200、225 kg/hm~2可使白浆土有效磷含量得以累积;在玉米间作紫花苜蓿模式下,施氮175 kg/hm~2可极大地促进白浆土速效钾含量的消耗,施氮量降至140 kg/hm~2则可使速效钾含量得到最大程度累积。综上,相同施氮水平,玉米间作紫花苜蓿在提升玉米产量方面比玉米单作更有优势;较高施氮水平可有效降低玉米间作紫花苜蓿下白浆土全氮含量的损失,同时增加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在此模式下,施氮175 kg/hm~2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碱解氮的损失、促进速效钾的消耗。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育期玉米大豆间作土壤水势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水的移动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通过土水势的测定可以为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提供重要参考。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玉米和大豆间作时作物在玉米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穗期、成熟期土壤水势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玉米大豆间作具有明显的间作产量优势。与相应的单作相比,间作玉米籽粒产量、玉米叶片生物量和大豆叶片生物量,分别提高 41.90%,22.19%,59.57%,表明了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中玉米具有产量竞争优势。在玉米大豆间作中,除苗期第 1天到第 5天、拔节期第 1天到第 5天、成熟期第 1天到第 10天外,其它生育期玉米的土壤水势低于大豆。这表明在玉米旺盛生长时期 (拔节盛期、大喇叭口期、抽穗期),土壤水分都是从大豆向玉米移动。玉米相对于大豆对土壤水分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7.
进行了51%烟嘧磺隆·莠去津WP防除玉米田杂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1%烟嘧磺隆·莠去津WP能有效防除玉米田马唐等禾本科杂草及马齿苋、铁苋菜等阔叶杂草。有效成分用量765 g/hm~2药后45 d,对马唐的鲜重防效达97.14%;对马齿苋的鲜重防效为97.60%;对铁苋菜鲜重防效为95.83%;对全草的鲜重防效为96.95%。51%烟嘧磺隆·莠去津WP是目前防除玉米田杂草的理想除草剂,其有效成分用量1530 g/hm~2对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除草剂苗期茎叶喷雾1次用药兼防胡麻田阔叶杂草与禾本科杂草的最佳施药时期。[方法]施药器械为卫士牌WS-16PA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液量为675 L/hm~2,40%2甲·辛酰溴EC 1 500 m L/hm~2+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 1 350 m L/hm~2(制剂用量)在胡麻株高为2~5、5~10、10~15和15~20 cm时进行茎叶均匀喷雾处理,药后不同时间调查各处理对胡麻的安全性,药后45 d调查各处理对阔叶杂草与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胡麻成熟后测产。[结果]40%2甲·辛酰溴EC 1 500 m L/hm~2+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 1 350 m L/hm~2在胡麻株高为5~10 cm时施药,对胡麻药害较轻,药后45 d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3.72%和95.13%,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5.68%和98.73%;胡麻产量为2 240.0 kg/hm~2,较人工除草增产3.86%,较空白对照增产265.24%。[结论]40%2甲·辛酰溴EC 1 500 m L/hm~2+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 1 350 m L/hm~2在胡麻苗期不同生长时期茎叶喷雾1次用药兼防胡麻田阔叶杂草与禾本科杂草的最佳施药时期为胡麻株高5~10 cm。  相似文献   

9.
氟噻草胺是芳氧乙酰胺类化合物,玉米新一代除草剂的代表。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法得出41%氟噻草胺悬浮剂对春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主要结果如下:41%氟噻草胺悬浮剂施用剂量越高,对杂草的防除效果越好。施药量在707.25~1 414.5 ga.i./hm~2时,对试验田中禾本科杂草均有防除效果,其中对狗尾草的株防效及鲜重防效最高,分别为95.38%~100%、 97.26%~100%;对马唐、稗草效果相当;野黍最低,株防效及鲜重防效分别为87.46%~95.33%、88.56%~97.12%。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有显著差异,对反枝苋和藜的防效相当,株防效及鲜重防效均在95%~100%;对苘麻株防效及鲜重防效低于51%,对铁苋菜株防效及鲜重防效低于56%。从经济和防治效果角度综合考虑,春玉米田推荐使用剂量为707.25~984 ga.i./hm~2。  相似文献   

10.
以春玉米大田单独苗前封闭除草方式、单独苗后除草方式为对照,调查苗前封闭除草结合苗后除草施用方式对湖南省永州市玉米田主要杂草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藜(Chenopodium album L.)和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的防效及对玉米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苗前喷施精异丙甲草胺1 200~1 800 g/hm~2封闭除草,结合苗后喷施28%烟嘧磺隆·莠去津·硝磺草酮复配剂2 100~3 000 g/hm~2除草的方式,对3种杂草在苗后除草剂施药后55 d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总体高于单独处理且具长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