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大田镉污染土壤栽培,对薄皮甜瓜不同部位的镉含量和果实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12个不同类型薄皮甜瓜果实镉含量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规定的甜瓜果实中镉的限量指标(0.05mg·kg~(-1)),其中IVF-28果实内镉含量最低,仅为0.015 3 mg·kg~(-1)。镉在甜瓜植株体内的分布规律为基部茎叶根上部茎叶果实,综合果实镉含量和品质性状,筛选出IVF-28为适于重金属镉中度及以下污染区种植的薄皮甜瓜品种。  相似文献   

2.
2014~2015年在镉污染土壤上进行镉低积累西瓜品种筛选试验,对参试西瓜品种的茎蔓、叶片、根和果实中镉含量进行检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茎蔓中镉平均含量为0.0570mg·kg~(-1),叶片中镉平均含量为0.0621mg·kg~(-1),根中镉平均含量为0.0548mg·kg~(-1),果实中镉平均含量为0.0092mg·kg-1。参试西瓜品种果实中镉的含量均低于GB18406.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标准〔镉(Cd)≤0.05mg·kg~(-1)〕;西瓜各部位镉积累量:叶茎蔓根果实;在土壤镉含量0.310~9.480mg·kg~(-1)范围内,随着土壤中镉含量增大,西瓜果实中镉含量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湘西瓜11号(洞庭1号)、湘西瓜19号(洞庭3号)、金丽黄、绿虎、蜜童、东方娇子、泉鑫2号、黑迷人等8个西瓜品种,在土壤镉含量9.480mg·kg-1以下均可作为镉污染地区耕地修复及种植结构调整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镉在厚皮甜瓜植株体内的分布规律,筛选适合中度以下重金属污染区种植的甜瓜品种,通过大田镉污染土壤栽培,对厚皮甜瓜不同部位的镉含量和果实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10个不同类型的厚皮甜瓜果实镉质量分数均低于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的镉质量分数0.05 mg·kg-1,其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土壤镉含量与西瓜茎叶、果实镉含量的关系,以确定西瓜安全生产的土壤镉含量阈值。【方法】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镉含量条件下,‘黑马王子’(无籽西瓜)和‘黑媚娘’(有籽西瓜)的根、茎叶、果实的镉含量。【结果】明确了镉在西瓜植株内的分布规律为:茎叶根果实,西瓜果实镉含量随着土壤镉含量的增加而升高。【结论】根据不同土壤镉含量与西瓜果实镉含量的拟合方程,推算出‘黑马王子’和‘黑媚娘’安全生产的土壤(p H5.6)镉含量分别为10.04和12.69 mg·kg~(-1)。  相似文献   

5.
镉胁迫对''丽春''桃幼苗镉积累及其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水培'丽春'桃(Prunus petsica L.Batsch.)幼苗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镉(1、2、4、8、16和64 mg·L-1)和pH 5.6的条件下,根的生长长度,生长速率以及树体器官、茎组织、根、叶亚细胞结构中镉积累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2 d后,营养液中镉浓度小于4 mg·L-1时根生长速率较对照显著增加(P<0.05),表现为促进生长,随处理天数的增加,刺激生长效果减弱.当营养液中镉浓度超过4 mg·L-1,处理时间超过6 d时,根生长速率随镉浓度增加而减少,表现为抑制生长.营养液中镉浓度为64 mg·L-1时,根系停长.镉在桃树体中的积累量:器官中,根>茎>叶;茎组织中,木质部>韧皮部;根和叶亚细胞中,细胞壁>可溶性部分、细胞核>线粒体;根细胞壁中镉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亚细胞结构(P<0.05),说明细胞壁在抵御桃树受镉胁迫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厚皮甜瓜果肉有机硒含量在0.010.05 mg·kg-1范围内,使厚皮甜瓜有效富硒,品质改善,产量提高。采用盆栽土壤施硒的方法,依据硒在其他作物上的土壤施用量,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西甜瓜课题培育的‘M-135’厚皮甜瓜为试验材料,蛋氨酸硒作为硒源在山东农业大学南校试验站进行了预试验,以不施硒为CK,设置了3个土壤施硒浓度,S1 5 mg·kg-1、S2 10 mg·kg-1和S3 15 mg·kg-1,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得各处理甜瓜果肉的总硒含量分别为0.0033 mg·kg-1、0.0114 mg·kg-1、0.0287 mg·kg-1和0.0472 mg·kg-1,与CK相比S1、S2、S3果肉硒含量分别提高了2倍、8倍和13倍,满足富硒要求。在此基础上,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试验基地,对施硒浓度的上限和下限稍微进行了调整,即设置土壤施硒浓度分别为:CK 0 mg·kg-1、T1 4 mg·kg-1、T2 10 mg·kg-1和T3 16 mg·kg-1,研究了土壤施硒对厚皮甜瓜生理特性、果实品质及各组织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厚皮甜瓜生理特性方面,施硒处理的厚皮甜瓜叶片中色素的含量和叶片光合性能均高于CK,T1和T2的增幅显著高于T3;T1、T2和T3的生长势均高于CK;在果实品质方面,施硒处理的各项指标均比CK有所提高,其中T2的各项指标增幅显著,与CK相比,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Vc含量和单果重分别提高了14.80%、49.89%、23.55%、24.56%和67.32%;尽管厚皮甜瓜果肉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未超标,但施硒之后,厚皮甜瓜果肉中的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均表现为随施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提高,其中T2处理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蛋氨酸硒处理的厚皮甜瓜各组织的硒含量较CK均显著提高,同一组织的硒含量随施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一处理不同组织之间的硒含差异显著,CK的各组织的总硒含量表现为:生殖器官硒含量高于营养器官的,种子的硒含量最高,T1表现为:根>种子>果肉>果皮>茎>叶和叶柄,T2表现为:根>种子>叶柄和果肉>果皮>茎>叶,而T3的则表现为:种子>根>叶柄>果肉>果皮>叶>茎,其中T2、T3处理叶柄的硒含量显著提高,除根系和叶柄外,同一处理的其他组织均表现为生殖器官硒含量高于营养器官;果肉中无机硒的含量也显著增加,比较有机硒百分比,T2比CK明显提高、T3与CK差异不显著,T1有所降低,试验中T3的总硒和有机硒的含量均大于0.05 mg·kg-1,T1的有机硒含量为0.0096 mg·kg-1低于0.010 mg·kg-1。综合各因素指标,低浓度硒处理更有利于光合色素的合成,提高光合性能,有利于提高厚皮甜瓜的生长势;蛋氨酸硒在改善厚皮甜瓜营养品质的同时,也提高了果肉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土壤施硒改变了厚皮甜瓜各组织的硒含量的分布,施硒后硒在种子中富集表现的更明显,高浓度硒处理的叶柄中的硒含量显著提高,说明叶柄对硒浓度高低反应较为敏感;由于T1未达到富硒要求,而T3硒含量超标,因此,土壤施硒浓度应为50.05 mg·kg-1范围内,使厚皮甜瓜有效富硒,品质改善,产量提高。采用盆栽土壤施硒的方法,依据硒在其他作物上的土壤施用量,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西甜瓜课题培育的‘M-135’厚皮甜瓜为试验材料,蛋氨酸硒作为硒源在山东农业大学南校试验站进行了预试验,以不施硒为CK,设置了3个土壤施硒浓度,S1 5 mg·kg-1、S2 10 mg·kg-1和S3 15 mg·kg-1,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得各处理甜瓜果肉的总硒含量分别为0.0033 mg·kg-1、0.0114 mg·kg-1、0.0287 mg·kg-1和0.0472 mg·kg-1,与CK相比S1、S2、S3果肉硒含量分别提高了2倍、8倍和13倍,满足富硒要求。在此基础上,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试验基地,对施硒浓度的上限和下限稍微进行了调整,即设置土壤施硒浓度分别为:CK 0 mg·kg-1、T1 4 mg·kg-1、T2 10 mg·kg-1和T3 16 mg·kg-1,研究了土壤施硒对厚皮甜瓜生理特性、果实品质及各组织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厚皮甜瓜生理特性方面,施硒处理的厚皮甜瓜叶片中色素的含量和叶片光合性能均高于CK,T1和T2的增幅显著高于T3;T1、T2和T3的生长势均高于CK;在果实品质方面,施硒处理的各项指标均比CK有所提高,其中T2的各项指标增幅显著,与CK相比,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Vc含量和单果重分别提高了14.80%、49.89%、23.55%、24.56%和67.32%;尽管厚皮甜瓜果肉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未超标,但施硒之后,厚皮甜瓜果肉中的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均表现为随施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提高,其中T2处理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蛋氨酸硒处理的厚皮甜瓜各组织的硒含量较CK均显著提高,同一组织的硒含量随施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一处理不同组织之间的硒含差异显著,CK的各组织的总硒含量表现为:生殖器官硒含量高于营养器官的,种子的硒含量最高,T1表现为:根>种子>果肉>果皮>茎>叶和叶柄,T2表现为:根>种子>叶柄和果肉>果皮>茎>叶,而T3的则表现为:种子>根>叶柄>果肉>果皮>叶>茎,其中T2、T3处理叶柄的硒含量显著提高,除根系和叶柄外,同一处理的其他组织均表现为生殖器官硒含量高于营养器官;果肉中无机硒的含量也显著增加,比较有机硒百分比,T2比CK明显提高、T3与CK差异不显著,T1有所降低,试验中T3的总硒和有机硒的含量均大于0.05 mg·kg-1,T1的有机硒含量为0.0096 mg·kg-1低于0.010 mg·kg-1。综合各因素指标,低浓度硒处理更有利于光合色素的合成,提高光合性能,有利于提高厚皮甜瓜的生长势;蛋氨酸硒在改善厚皮甜瓜营养品质的同时,也提高了果肉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土壤施硒改变了厚皮甜瓜各组织的硒含量的分布,施硒后硒在种子中富集表现的更明显,高浓度硒处理的叶柄中的硒含量显著提高,说明叶柄对硒浓度高低反应较为敏感;由于T1未达到富硒要求,而T3硒含量超标,因此,土壤施硒浓度应为515 mg·kg-1,当施硒浓度为10 mg·kg-1时可以显著的改善品质,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不同砧木对西瓜根、茎、叶和果实等不同部位镉的积累规律,不同砧木对西瓜果实品质的影响,评价嫁接西瓜生产的安全性,筛选低积累高品质嫁接砧木。【方法】以‘早佳8424’为接穗,以‘野郎’‘西嫁强生’等8个品种为砧木,采用顶插接的方法,爬地栽培,2蔓整枝,留1果。果实成熟后测定根、不同部位茎、叶和果实镉含量,测定单瓜质量、果型指数、中心糖和边糖含量等品质性状。【结果】不同砧木嫁接西瓜植株各部位茎叶镉的积累规律为基部中部上部,西瓜果实镉含量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规定的0.05 mg·kg~(-1),通过对果实镉含量和品质的测定,初步筛选出T1和T5在降低西瓜果实镉含量的同时,增产效果显著。【结论】不同砧木对西瓜镉的积累规律与实生苗相比存在差异,葫芦砧木增加了果实中的镉含量,因此应根据生产需要选择高积累或低积累砧木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估镉对瓜菜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南瓜、黄瓜和油菜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镉离子溶液(0、1、10、100 mg·L~(-1))进行处理,测定其生长发育指标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0 mg·L~(-1)镉处理南瓜幼苗的根长、茎长、根鲜质量、地上鲜质量和叶片POD活性,黄瓜幼苗的根长和根鲜质量,油菜幼苗的根长、茎长、根鲜质量、地上鲜质量和叶片MDA含量分别降低了91.64%、16.72%、84.23%、46.22%、71.49%、86.87%、86.16%、91.99%、32.46%、83.53%、54.97%和63.35%;南瓜幼苗的根SOD活性、叶片SOD活性、根CAT活性、叶片CAT活性和叶片MDA含量,黄瓜幼苗的根SOD活性、根POD活性、叶片POD活性、根CAT活性、根MDA含量,油菜幼苗的根SOD活性、叶片SOD活性、根POD活性、根CAT活性、根MDA含量分别增加了9.14倍、55.87%、60.18%、1.71倍、34.22%、13.09倍、2.82倍、93.81%、2.80倍、4.11倍、8.41倍、4.13倍、45.86%、5.84倍和6.72倍。1、10 mg·L~(-1)镉处理南瓜幼苗的叶片POD活性分别增加了97.70%和89.84%;南瓜幼苗的根CAT活性分别降低了67.12%和53.18%。1、10、100 mg·L~(-1)镉处理黄瓜幼苗的叶片CAT活性分别降低了78.03%、28.10%和33.11%;南瓜幼苗的根POD活性分别增加了7.47倍、3.46倍和19.59倍;黄瓜幼苗的叶片SOD活性分别增加了87.13%、124.18%和108.46%,叶片MDA含量分别增加了98.26%、32.65%和27.26%;油菜幼苗的叶片POD活性分别增加了71.97%、117.10%和2.27倍。总之,高浓度镉抑制南瓜、黄瓜和油菜幼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镉胁迫对‘丽春’桃树体中镉积累及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培‘丽春’桃(Prunus persica L.Batsch.)幼苗为试材,研究不同镉浓度(1、2 、4 、8、16、64 mg.L-1 )和pH 5.6的条件下,根的生长长度,生长速率以及树体器官、茎组织、根、叶亚细胞结构中镉积累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2 d后,营养液中镉浓度小于4 mg.L-1时根生长速率较对照显著(P<0.05)增加,表现为促进生长,随处理天数的增加,刺激生长效果减弱。当营养液中镉浓度超过4 mg.L-1、处理时间超过6 d,根生长速率随镉浓度增加而减少,表现为抑制生长。营养液中镉浓度为64 mg.L-1时,根系停长。镉在桃树体中的积累量:器官中,根>茎>叶;茎组织中,木质部>韧皮部;根、叶亚细胞中,细胞壁>可溶性部分、细胞核>线粒体;根细胞壁中镉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它亚细胞组分,这说明细胞壁在抵御桃树受镉胁迫时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天祥  顾欣  孙权 《北方园艺》2016,(20):44-49
针对设施黄瓜连作障碍中的自毒作用,以"津春5号"黄瓜幼苗为试材,以灭菌石英砂为基质,施加不同浓度的酚酸进行砂培试验,探讨酚酸类物质对黄瓜幼苗生物量积累、根系生长发育及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50mg·kg~(-1)苯丙烯酸对叶绿素含量和茎粗具有显著促进作用,100~150mg·kg~(-1)对羟基苯甲酸有利于叶绿素含量增加,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增强。2种酚酸浓度为30~50mg·kg~(-1)时,促进地上部鲜质量增加,但差异不显著。酚酸浓度升高对地上部鲜质量抑制作用逐渐增强。50mg·kg~(-1)苯丙烯酸显著促进根冠比增加且有利于根系生长。50mg·kg~(-1)对羟基苯甲酸对幼苗地下部鲜质量、主根长和根体积抑制作用显著。50~150mg·kg~(-1)酚酸处理显著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增加。2种酚酸浓度为30~150mg·kg~(-1)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相似效应,大于200mg·kg~(-1)对POD活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也随之升高。由此可见,砂培条件下,低浓度(30~50mg·kg~(-1))酚酸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200mg·kg~(-1))酚酸具有抑制作用,且不同酚酸对黄瓜幼苗的生理效应浓度不同。  相似文献   

11.
如玉146是以自交系0824-8-13为母本,以自交系0713-6-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中熟苦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较强,早春低温条件下生长较快,主侧蔓均可结瓜,连续坐果能力强。春季栽培主蔓第1雌花节位为第15节左右,从开花到商品瓜成熟15~18 d(天);商品瓜近平顶棒状,瓜长32~38 cm,横径6.5 cm左右,肉厚1.1 cm左右,单瓜质量500~600 g;瓜皮白绿色、有光泽,纵条间圆瘤。果实肉质脆嫩,苦味中等,回味甘甜,VC含量735.0 mg · kg~(-1),品质优良。抗枯萎病,中抗白粉病,每667 m~2产量3?200~3?500 kg,适宜福建、江西、湖南等地早春大棚或春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2.
铁砣是以自交系T3-106 作母本、自交系Y12-105 作父本配制而成的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中晚熟,生长势强;成熟果大红色,果皮光亮,单果质量150~17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20%,可溶性糖2.99%,可滴定酸0.63%,糖酸比为4.75,VC含量116.0 mg · kg-1,番茄红素21.9 mg · kg-1;产量5 000~6 000 kg ·(667 m2-1,高抗枯萎病,抗根结线虫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中抗黄瓜花叶病毒病(CMV)和烟草花叶病毒病(TMV)。适宜在华南产区春秋两季种植。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2个辣椒品种在不同镉(Cd)水平(0、20、40 mg·L~(-1))下的生物量及根、茎、叶各部位Cd含量和转运差异。结果表明,当Cd浓度≤40 mg·L~(-1)时,辣椒生物量及Cd含量随着Cd浓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相同Cd水平下,辣椒各部位Cd含量表现为根茎叶。2个辣椒品种对Cd的积累和转运存在差异,PE30茎和叶中Cd含量较高,Cd转移系数和地上部Cd富集系数也高,可能存在果实Cd含量超标的风险。而PE3的Cd主要集中在根部,向地上部转移Cd的能力较差,属于高积累、低转运类型,可以在轻度Cd污染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早翠是以自交系翠绿作母本,以自交系宝来2 号作父本配制而成的油绿型苦瓜一代杂种。早中熟,从播种至始收春季71 d(天)、秋季53 d(天),延续采收期春季34 d(天)、秋季37 d(天)。果实长圆锥形,果皮春季浅绿色、秋季绿色,条瘤为主、间有圆瘤;瓜长约28 cm,横径约6 cm,肉厚约1 cm,单瓜质量370~380 g,VC 含量364.0 mg · kg-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6.0 mg · g-1,粗纤维含量8.0 mg · g-1。一般每667 m2 产量2 200 kg 左右,商品瓜率93% 左右,适合华南地区春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15.
翡翠绿宝是以高代自交系BP187为母本,以HDQ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薄皮甜瓜一代杂种。果实梨形,单果质量约0.53 kg,果皮绿色,成熟时偶有黄晕,果肉绿色,中心糖度12.88%,口感酥脆,脆甜爽口。中熟,春季果实发育期约34 d(天),全生育期约98 d(天);夏秋季果实发育期约31 d(天),全生育期约80 d(天)。抗蔓枯病,中抗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一般产量约2 100 kg·(667 m~2)~(-1),适宜华东地区春季和秋季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16.
湘紫薯174 是以浙紫薯1 号为母本、浙紫薯3 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食用型紫心甘薯新品种,薯块纺锤形,薯皮 紫红色,薯肉紫色,结薯较集中整齐,单株结薯4~5 个,大中薯率82.7% 以上,熟食味好,抗黑斑病,中抗根腐病、茎线 虫病和薯瘟病;每667 m2 鲜薯产量1 913~2 359 kg,薯干产量549~736 kg;花青素含量为714.5 mg · kg-1(FW)。适宜在湖 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春夏薯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日光温室基质袋培番茄东西垄向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滑盖式现代节能日光温室采用基质袋培方式开展了番茄东西垄向栽培模式研究,通过分析番茄不同垄向栽培的冠层小环境、植株长势、产量、品质指标,探讨日光温室番茄东西垄向栽培模式产量形成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栽培密度相同时,与南北垄向相比,东西垄向番茄冠层辐射量和冠层空气温度较高。东西垄向EW-4处理(2.9株· m~(-2))、南北垄向SN-1处理(2.9株· m~(-2))和SN-3处理(2.9株· m~(-2))的茎粗、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及地下部干质量无显著差异。EW-4处理株高比SN-3处理显著提高13.07%;地上部干质量为473.10 g,分别比SN-1和SN-3处理显著降低19.26%和6.86%;平均单果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高于SN-1和SN-3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SN-1和SN-3处理。东西垄向不同栽培密度处理中,EW-1处理(2.2株· m~(-2))植株冠层辐射量较高,EW-4处理冠层空气温度较高。EW-5处理(3.3株· m~(-2))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处理;EW-4处理叶面积及地上部干质量较大;EW-1处理地下部干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产量方面,EW-3处理(2.6株· m~(-2))的平均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3.68 kg ·株~(-1)和9.57 kg · m~(-2),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各处理番茄果实可溶性糖、有机酸、VC含量和糖酸比均无显著差异。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单果质量和平均单株产量对不同垄向袋培番茄单位面积产量有直接影响。综上,在滑盖式日光温室内,基质袋培番茄采用东西垄向栽培时产量高于南北垄向,以东西垄向栽培密度为2.6株· m~(-2)进行生产可得到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