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青花菜是我县的主要创汇蔬菜 ,近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00hm2 左右。外商一般收购球径10~15cm、达到标准重量的青花菜单球外销 ,因此当前农户种植的青花菜都以单球生产为主 ,致使单位面积菜田的花球数量受到限制 ,青花菜的产量难以提高。为了推进青花菜产业的发展 ,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 ,我们于2002年在象山现代农业实验场进行了青花菜双球生产的试验 ,取得了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结果。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品种供试青花菜品种为我县当家品种绿带子 (日本坂田公司生产 )。1.2试验方法8月23日播种 ,9月10日青花菜有3~4叶时摘顶 ,9月29日移栽 ,12月1…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青花菜之乡",浙江临海市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冬春青花菜生产中心和重要的国际青花菜生产基地,年度青花菜生产面积5000 hm2,总产量10万t,占浙江的40%,全国的20%.临海青花菜内外销并举,国内冬春青花菜市场覆盖率80%以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产品销往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年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以上.  相似文献   

3.
青花菜是象山县的主要创汇蔬菜,近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00hm2左右。外商一般以达到标准重量(一般球径10~15cm)的单球数作为收购指标,而当前农户都以单球生产为主,单位面积的花球个数受到限制。为了推进青花菜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2002年在象山现代农业实验场进行了青花菜双球处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青花菜品种为象山县当家品种绿带子(日本坂田公司生产)。1.2试验方法试验于8月23日播种,9月10日3~4叶时摘顶,9月29日移栽,12月15日为盛收期。试验田土壤肥力中等。畦宽(连沟)2m,每个试验小区长6m,…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青花菜之乡”,浙江临海市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冬春青花菜生产中心和重要的国际青花菜生产基地,年度青花菜生产面积5000hm^2,总产量10万t,占浙江的40%,全国的20%。临海青花菜内外销并举,国内冬春青花菜市场覆盖率80%以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产品销往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年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以上。  相似文献   

5.
青花菜在江浙一带大面积种植,大部分产品出口欧美等国家。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推广模式,2018年江苏盐城市响水县的青花菜面积迅速增加到4 000 hm~2左右,亟需对青花菜生产中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制定规程。  相似文献   

6.
青花菜是浙江省的主要出口蔬菜,全省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hm2左右,是农业加工企业的生产基地。但由于青花菜播种季节处在7~9月高温和台风活动期,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生长季节培育壮苗,便成为青花菜生产、加工、出口获得优质高效的关键。象山县现代农业实验场本着围绕主导产业开展技术攻关和服务的宗旨,2001-2002年成功培育了青花菜秧苗140hm2,有效地解决了生产缺苗问题。1育苗方式青花菜育苗方式与其品种特性和茬口安排有关。浙江省东部沿海地区一般采用露地播种+遮阳网覆盖降温+农膜覆盖避雨的方式育苗。壮苗标准:苗龄适宜,秧龄30~35天,…  相似文献   

7.
青花菜是浙江省出口蔬菜的主要种类之一 ,全省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 1万公顷左右。由于青花菜播种处在 7~ 9月份高温和台风活动期 ,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生长季节培育壮苗 ,便成为夺取青花菜高产、优质的关键。象山县现代农业实验场本着围绕主导产业开展技术攻关和服务的宗旨 ,2 0 0 1~2 0 0 2年成功培育了青花菜秧苗 14 0hm2 ,有效地为生产解决了种苗问题。现将开展育苗技术攻关情况介绍如下 :1 青花菜秧苗对环境的要求青花菜育秧包括发芽期、基本营养生长期和秧苗迅速生长期 3个阶段。发芽的最低温度为 3℃ ,最适温度为 2 0~ 2 5℃ ,…  相似文献   

8.
青花菜应对日本农残“肯定列表”生产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临海市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冬春青花菜生产中心和重要的国际青花菜生产基地,一般年生产面积4000 ̄5000hm2,占浙江的50%、全国的25%。临海青花菜内外销并举,以外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临海市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青花菜生产中心,常年生产面积达4000hm^2。为了推进青花菜生产技术的发展,根据生产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青花菜综合配套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0.
"十三五"期间,我国青花菜遗传育种研究快速发展并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选育出一批优异的青花菜新品种和育种资源,雄性不育制种瓶颈得以突破,国产青花菜新品种的市场占有率由2010年的不足5%提升至当前的15.36%,应用基础研究快速发展,遗传育种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文从青花菜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育种技术等方面系统综述了2016年以来我国的科研成果和科研进展,并提出了青花菜产业存在的潜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仇肖寅  娄厉行 《蔬菜》2003,(8):32-32
青花菜又叫“绿菜花”,是象山县的主要创汇蔬菜,近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00 hm2左右。外商一般以达到标准重量(一般球径10~15 cm)的单球数作为收购指标,而当前农户都以单球生产为主,单位面积的花球数量受到限制。为了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我们于2002年在象山现代农业试验场对青花菜进行了双球处理,标准花球产量显著提高。青花菜品种要求分枝特性强,如“绿带子”(日本坂田公司生产),8月23日播种,9月10日3~4叶时摘顶,9月29日移栽,12月15日为盛收期。行距0.5 m,株距0.67 m,种植密度为2 000株/667 m2。施入俄罗斯复合肥(N、P、K含量为16∶16∶16,…  相似文献   

12.
正春季大棚青花菜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可使土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墒情,整个生产周期只需浇水2~3次,除草1次,喷药1次,不需要中耕和追肥,比传统的露地漫灌和露地无地膜滴灌栽培每667 m~2节水197~735 t,追肥量减少15~25 kg;同时提高了青花菜的产量和商品性,缩短生育期7~15 d(天)。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L. var. italica)又名西兰花、绿菜花等,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国际性蔬菜。我国青花菜贸易以出口为主,2018年青花菜栽培面积超过8万hm~2(120万亩),  相似文献   

13.
目前,青花菜国内不少地区已经引种试种成功,并有几个优良的青花菜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的蔬菜品种。从1982起,我们已经筛选出2个青花菜品种——早生绿(南方慧星)和绿慧星,并且在生产上推广应用,1985年以来,每年加工出口速冻青花菜100吨以上。为了进  相似文献   

14.
李琴 《长江蔬菜》2013,(21):24-26
在华南地区秋冬季,青花菜品种从播种到收获花球历时100~120天.行株距达60cm×50cm,宽大的行株距既浪费空间又容易生长杂草。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率,广西钦州农校试验在种植青花菜的地块适时套种生长期为70天的玻璃生菜。青花菜花球每667m2产量约为1500kg,套种的玻璃生菜每667m2产量约为l200kg。套种的方式既减少了田间杂草的生长,又增加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少普通地膜连年使用造成的农田白色污染,为蔬菜生产选择高效环保地膜提供参考,以"耐寒优秀"青花菜为试材,研究高效环保地膜连续使用多年对青花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环保地膜连续使用3~4年,青花菜产量略有减少,但差异不显著;青花菜生长发育与对照普通黑色地膜和银灰色地膜2个处理没有明显差异;土壤容重有所降低;除草效果好于对照地膜,且回收容易,不易撕裂,没有残留,可以作为普通地膜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国内青花菜品种的培育和生产利用,选择曼陀绿、优秀、青玉65和绿冠4个青花菜品种开展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本土品种青玉65在各品种商品性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产量优势明显,不仅有利于种植户增收,而且在青花菜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江西省峡江县青花菜生产发展较快,年生产面积逾33.3 hm 2,主栽品种为优秀,一般每667m 2 产量950 kg 左右,产值4 000~4 500 元。为提高青花菜产量,增加农民收入,2009 年笔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早熟青花菜品种中青8 号进行试种,试种面积10.13 hm 2,其中秋栽面积7.20 hm 2,每667 m 2 产量为1 126~1 183 kg,产值为4 640~6 110元;春栽面积2.93 hm 2,每667 m 2 产量936~964 kg,产值4 773~5 013 元。中青8 号比优秀平均每667 m 2 增加产量100~150 kg,增加产值800~1 000 元。与优秀相比,中青8 号株型更紧凑,叶片宽大,茎粗大,花球大,田间保持性好,市场价格高,但生育期迟2~3 d(天)。目前,中青8 号已是峡江县青花菜主栽品种,年栽培面积逾13.3 hm 2。  相似文献   

18.
青花菜在云南省广泛种植,据统计,目前全省青花菜种植面积约6667 hm2,出口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呈贡县、官渡区、通海县、江川县等滇中地区.因滇中地区夏无酷暑,海拔较高,很适合青花菜生产,产品主要销往我国沿海、港澳地区及日本、东南亚等地.青花菜已成为云南省主要夏秋反季外销蔬菜种类之一[1]. 出口市场对青花菜产品的整齐度、花球横纵径、单球质量要求较高,而采用标准化漂浮育苗技术可提供整齐一致的青花菜苗.目前云南省青花菜生产普遍采用漂浮育苗[2],为后期生产整齐度较高的青花菜产品奠定了基础,且优良的产品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经济效益[3].现将青花菜漂浮育苗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青花菜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成新品种绿宝2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6~ 2 0 0 1年利用 3个引进的青花菜胞质雄性不育材料为不育源 ,对不同类型的青花菜材料分别进行转育 ,育成一批不同熟性不同类型的青花菜不育材料。这批材料不育性稳定 ,其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 10 0 %,蜜腺正常 ,结籽正常 ,农艺性状与保持系基本一致。对育成的雄性不育系进行配合力测定 ,并对所配制的组合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示范 ,选育出青花菜新品种绿宝 2号。该品种抗病毒病和黑腐病 ,主花球产量 12 0 0~15 0 0kg·(6 6 7m2 ) -1。  相似文献   

20.
闫芳 《西北园艺》2006,(4):54-55
1)苦苣-青花菜-早春白菜-豇豆。苦苣(花叶生菜)选用意大利花叶生菜等皱叶类型品种,8月下旬育苗,9月下旬幼苗长到5~6片叶时定植。采用高垄覆膜栽培,垄距1.0m,株距20~25cm,每667m^2栽5500~6000株,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上市。青花菜选用绿岭、王冠等中熟类型品种,11月中旬育苗,翌年1月中旬幼苗5叶1心时定植于苦苣的高垄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