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干旱区滴灌春小麦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规律.[方法]以新春6号为供试材料,设置氮磷钾三因素大田试验(施纯N0、210、300、390 kg/hm2,P2O5 0、60、120 kg/hm2,K2O 0、45、90 kg/hm2),研究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规律.[结果]最高产量为7 529 kg/hm2,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6.63;、17.05;、58.62;.此产量下春小麦地上部的氮磷钾吸收量分别为307、60和350 kg/hm2.滴灌春小麦地上部氮磷钾吸收动态符合Logistic曲线,氮磷钾吸收出现高峰期为出苗后26 ~57 d,即拔节期到抽穗期,这段时期N、P、K吸收量占整个生育期吸收总量分别为66;~79;、62; ~ 69;、66;~70;.[结论]滴灌施肥显著增加作物的养分吸收,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N、P、K养分吸收量增加,吸收速率和最大吸收速率增大,快速吸收起始时间提前,快速吸收持续时间延长.氮肥快速吸收起始时间最早,钾肥次之,磷肥最晚.  相似文献   

2.
“3414”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3414"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N2P2K2(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分别为456.52,750.00,363.64 kg/hm2)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氮、磷和钾肥对玉米产量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其影响程度为氮肥磷肥钾肥;"3414"测土配方施肥可加强玉米对氮、磷和钾养分的吸收和转化,每生成100 kg玉米需吸收2.13 kg的N,0.65 kg的P2O5,1.72 kg的K2O,且吸收N,P2O5,K2O的比例约为1∶0.3∶0.8。  相似文献   

3.
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甜瓜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田间试验结果建立了阎良地区的甜瓜肥料效应函数.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甜瓜的最佳经济产量为40 879kg/hm2,氮、磷、钾肥料最佳施用量为N 116.25 kg/hm2,P2O5 64.35 kg/hm2,K2O 129.00kg/hm2,N、P2O5、K2O质量比为1:0.55:1.11.氮、磷、钾肥在一定施用量范围内对甜瓜增产和增效作用为钾肥大于氮肥,氮肥大于磷肥.  相似文献   

4.
运用"3414"回归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氮、磷、钾肥料施肥量配比对莲子产量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施肥模型,探讨分析确定了子莲配方施肥养分适宜用量的方法。结果表明:所试田块及其代表区域对莲子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钾肥>磷肥,推荐配方施肥氮肥(纯N)养分用量270.0 kg/hm2,磷肥(P2O5)养分用量90.0 kg/hm2,钾肥(K2O)养分用量97.5~127.5 kg/hm2,养分配比为1∶0.33∶0.36~0.47。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解决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后稻田养分不平衡、地力低、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弱等问题。[方法]采用氮磷钾肥"3414"完全肥效试验设计,对吉林省西部新整理土地水稻数据进行三元二次回归分析,通过数学模型得出施肥量与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关系,并进行模拟,选择最优模型计算最佳施肥量。[结果]最大产量施肥指标为N 207.99 kg/hm2、P2O5103.92 kg/hm2、K2O 66.10 kg/hm2。在该施肥水平下,最大产量为8 446.31 kg/hm2。[结论]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养分因子顺序为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  相似文献   

6.
为不断完善张家港市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在沿江潮土上进行了水稻氮、磷、钾三要素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料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是氮肥>钾肥>磷肥,增产率分别为33.44%、5.41%、0.51%。氮肥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增穗增粒明显,磷肥主要是增粒,钾肥主要是增穗、增粒效果差于氮肥和磷肥。水稻产量达7359kg/hm2时,每100kg产量平均需吸收N肥1.67kg、P2O50.89kg、K2O3.19kg。在氮、磷、钾三要素施肥缺乏时,水稻生长当季的土壤养分供应量K2O>N>P2O5,每1hm2土壤供N量71.2kg、P2O554.3kg、K2O218.1kg。在施肥缺素时,土壤养分利用系数碱解氮平均为0.41、速效磷0.98、速效钾1.17。水稻对当季肥料养分的吸收率N>K2O>P2O5,尿素N吸收率平均19.06%,过磷酸钙P2O5吸收率平均12.46%,氯化钾K2O吸收率平均14.02%。  相似文献   

7.
施肥对甜瓜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施肥条件下露地栽培甜瓜干物质量、养分吸收利用规律及产量品质特点,为制定科学施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密杂36号为材料,通过甜瓜露地栽培设置不同施肥处理,研究施肥对成熟期露地甜瓜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施肥增加了各器官间干物质量差异性,促进了光合产物向果实内的转移,成熟期甜瓜对钾的吸收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这一时期应注重钾肥的充足供应,氮、磷、钾养分分配到瓜中的含量最多,分别达1.5 ~2.7、1.2 ~2.1、3.3 ~5.9g/株,对甜瓜产量影响的养分贡献因子顺序为N>P>K.[结论]平衡施肥OPT处理产量最高为31 223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折光糖(边、心糖)含量分别为9;和13.3;.  相似文献   

8.
超级稻Y两优2号栽培密度和优化施肥研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级稻Y两优2号进行栽培密度研究,结果显示:Y两优2号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8.0万~22.0万蔸/hm2。采用3元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超级稻品种的施肥模型、氮磷钾养分施用的增产效果和施肥净收益。结果表明:在施用N、P2O5、K2O为275.0、135.0、280.0 kg/hm2时,预测最佳经济产量为10 370.0 kg/hm2,此时N∶P2O5∶K2O为1.00∶0.50∶1.02,氮磷钾肥增产率为63.3%,施肥净收益为6 442.0元/hm2。施肥不足时,产量和施肥收益的增长受氮肥影响最大,其次是钾肥,磷肥影响较小;过量施肥时,产量的衰减以氮肥最快、钾肥次之、磷肥最小,施肥收益的衰减以磷肥最快、氮肥次之、钾肥最小。  相似文献   

9.
氮磷钾肥对鄂东南双季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施用量在早稻、晚稻之间的合理配比及对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增施钾肥、晚稻增施氮肥增产效应明显,早稻施K2O 112.5 kg/hm2和晚稻施纯N 247.5 kg/hm2时可分别获得最高产量,分别为5 974 kg/hm2和8 627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0.9%和29.3%。早稻的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早稻施纯N 165.0 kg/hm2时的氮肥贡献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13.8%和4.9 kg/kg;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施P2O530.0 kg/hm2时的磷肥贡献率和磷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5.9%和11.5 kg/kg;在不同施钾水平下,施K2O 112.5 kg/hm2和37.5 kg/hm2时的钾肥贡献率和钾肥农学利用率分别达到最高,为9.9%和7.9 kg/kg。晚稻的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在不同氮水平下,晚稻施纯N 247.5 kg/hm2时的氮肥贡献率最高,为22.7%,施纯N 165.0kg/hm2时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9.9 kg/kg;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施P2O560.0 kg/hm2时的磷肥贡献率最高,为7.1%,施P2O530.0 kg/hm2时的磷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11.7 kg/kg;在不同施钾水平下,施钾75.0 kg/hm2时钾肥贡献率和钾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9.9%和11.0 kg/kg。  相似文献   

10.
李国斌 《北京农业》2011,(15):65-66
通过"3414"试验,建立了亚麻产量(Y)与N、P、K肥之间的回归方程,确定亚麻的最佳施肥量是氮肥(N)60.97 kg/hm2,磷肥(P2O5)61.30 kg/hm2,钾肥(K2O)26.87 kg/hm2,亚麻产量预报值为1723.17 kg/hm2,最佳施肥量比例为(N∶P2O5∶K2O)=1.00∶1.00∶0.44。  相似文献   

11.
沿巢湖流域坡岗地地区水稻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道中  郭熙盛  王文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16-17418
[目的]研究建立沿巢湖流域坡岗地地区水稻高效施肥技术。[方法]试验共设5个施肥处理:空白无肥处理(CK);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平衡施肥-1处理;平衡施肥-2处理;平衡施肥-1+油莱秸秆(3000kg/hm^2)处理。其中,CK为不施肥;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的氮磷钾施肥量为N:P2O5:K2O=180kg/hm。:75kg/hm^2:0,全部肥料作基肥,不追肥;平衡施肥-1处理氮磷钾肥用量为N:P2O5:K2O=180kg/hm^2:60kg/hm^2:90kg/hm^2,氮肥按基肥:分蘖肥:穗肥为50%:30%:20%分3次施用;平衡施肥-2处理氮磷钾施肥量同平衡施肥-1,但氮肥按基肥:分蘖肥:穗肥为40%:30%:30%分3次施用;油菜秸秆(有机肥)作基肥,所有施肥处理磷、钾肥全部作基肥施用。[结果]总体上,不同施肥处理均可以提高水稻生物积累量,增加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从而提高水稻产量。[结论]氮、磷、钾肥配比不合理,氮肥运筹方法不当,仍是目前沿巢湖流域坡岗地地区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在氮肥的施用上,增加分蘖肥和穗肥的比例,同时增加钾肥的施用量,能够使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衡发展,增加每穗实粒数、千粒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回收率,减轻氮肥流失引起的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2.
不同土壤肥力下玉米氮、磷、钾肥最佳用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玉米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3414"回归设计模型,研究了不同土壤肥力下玉米产量与氮、磷、钾养分投入量间的数量关系及土壤养分的供应潜力。结果初步建立了高、中、低肥力土壤上的玉米产量与氮、磷、钾肥的效应方程,求其最佳施肥量:高肥力.N 58.4 kg/hm~2.P_2O_5 194.3 kg/hm~2,K_2O 200.4 kg/hm~2;中肥力,N 187.9 kg/hm~2,P_2O_5 170.3 kg/hm~2.K_2O 173.2 kg/hm~2;低肥力,N 293.4 kg/hm~2,P_2O_5 214.8 kg/hm~2.K_2O 183.2 kg/hm~2。  相似文献   

13.
恩平市典型种植户冬作马铃薯施肥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恩平市典型种植户冬作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施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掌握当地施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当地冬作马铃薯的平衡施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1个种植户的调查问卷施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恩平市典型种植户冬作马铃薯化肥氮(N)、磷(P205。)、钾(K20)的平均施用量分别达到211.35、209.55、230.25kg/hm^2,化肥施用量N:P205:K20=1:0.99:1.09。有机肥氮(N)、磷(P205)、钾(K2O)均值与化肥氮(N)、磷(P205)、钾(K2O)均值之比分别是0.28、0.35和0.31。采用基肥(化肥)+3次追肥(1基3追)的施肥模式的户数占到总户数的47.62%,为主要的施肥模式。[结论]恩平市冬作马铃薯生产中存在化肥氮磷用量偏高,钾肥用量偏低,氮磷钾肥配比不合理的现象,对此应该在当地进行田间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三因素最优回归设计方案研究了金丝小枣两种树龄氮、磷及钾的最佳经济施用量和配合比例。结果表明:初龄结果枣树钾肥效应不显著,最佳经济施用量为每株纯氮24.6g,P_2O_517.3g,配合比例为1.0:0.70;适龄结果枣树氮、磷、钾的最佳施用量为每株纯氮0.48kg,P_2O_50.24kg,K_2O,0.35kg,配合比例为1.0:0.51:0.73。  相似文献   

15.
甜脆豌豆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配施对甜脆豌豆产量的影响,建立了N、P、K三因素与甜脆豌豆产量的施肥模型。对模型解析发现,3个单因子对产量的影响表现为K2O>P2O5>N。施肥模型寻优结果表明:施N 134.0~209.9kg/hm2、P2O574.7~129.96kg/hm2、K2O 75.5~150.5kg/hm2,氮、磷、钾之比为1∶0.59∶0.66时可使甜脆豌豆产量达到15.55 t/hm2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肥水平与养分组合对紫花苜蓿产草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试验于2004~2005年在南疆库尔勒大华公司的灌耕潮土上,采用二因素三水平Ⅲ间施肥试验,观测氮、磷、钾肥的小同施肥水平与组合对苜蓿当年及第二年产草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当年苜蓿最高产量施肥量N,P2O5,K2O分别为43.0,147.2,77.1kg/hm^2。预测最高产量为9781.6kg/hm^2;第二年苜蓿最高产量施肥量N,P2O5,K2O分别为50.0,201.6,73.7kg/hm^2。预测最高产量为18320.1kg/hm^2;对2004,2005两年平均产量而言,最高产量施肥量N,P2O5,K2O分别为55.1,157.2,85.1kg/hm^2。随年限的增加苜蓿固氮能力增强,对氮肥的依赖性会逐渐减小,而对磷钾肥为耗竭吸收,因而预测的施肥量随年限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施N量、施P2O5量及施K2O量对普那菊苣鲜草产量的影响,为菊苣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2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普那菊苣秋种次年鲜草产量与种植密度及氮、磷、钾肥施用量4因子间的关系,建立普那菊苣鲜草产量与试验4因子间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模拟寻优,提出普那菊苣高产综合农艺措施。[结果]普那菊苣鲜草产量≥206250kg/hm2的农艺措施:种植密度19.08万~20.54万株/hm2,每次刈割次日施纯N量82.60~97.25kg/hm2,底肥施P2O5量170.09~196.95kg/hm2,K2O量123.17~142.43kg/hm2。[结论]在普那菊苣高产栽培中,种植密度是影响鲜草产量的重要因素,其次是氮、钾肥施用量,再次是磷肥施用量,故应在合理密植、保证单位面积有足够株数的基础上,合理施用氮肥,并配合磷、钾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8.
建水蔗区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建水蔗区92份土样的分析研究表明,建水蔗区土壤大部分呈微酸性和酸性,有机质含量适中;氮、磷含量偏低,速效氮含量适中,有效磷含量极为缺乏,钾含量适中,有效钾含量较高;有效铜和有效锰含量丰富,有效锌极为缺乏。依据建水土壤基础养分,分析提出两类甘蔗专用复混肥配方模式,既基肥型N∶P2O5∶K2O=12∶18∶10,新植蔗底肥施用复混肥600 kg/hm2;追肥型N∶P2O5∶K2O=28∶12∶5,追肥施用750~1050 kg/hm2,其中高产田施下限,低产田施上限。  相似文献   

19.
试验于1985~1986年在湖南农学院教学实验场进行。结果表明,在长沙地区供试土壤条件下,氮、磷、钾三要素其中两个因素固定在一定水平时,随着氮或钾施用量的增加,子棉产量成规律性的二次曲线变化,但磷对产量的影响没有规律。氮、磷、钾之间的交互作用以磷,钾的最强。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对氮磷钾施用量与小葱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三元二次回归方程:Y=44.68 1.01X1 1.18X2 0.81X3-0.78X21-0.75X22-0.71X23-0.72X2X3三因素皆与产量存在相关性,其中磷肥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氮肥次之,钾肥较小。经计算机模拟,最佳施肥量为N229.0kg/hm2、P2O5239.2kg/hm2、K2O112.5kg/hm2,小葱产量最高可达45452.3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