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指环虫病作为常见鱼病,在常规鱼养殖中普遍使用晶体敌百虫。但翘嘴红鲌(俗称白鱼)感染指环虫后,按常规用量已无济于事,为此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麻烦,笔者采用敌百虫和指环虫煞星交替使用,成功治愈一例白鱼指环虫病,并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太湖白鱼池塘成鱼精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湖白鱼,学名翘嘴红,又称“白鱼”、“白条”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主要水系,是名贵的经济鱼类之一,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为开发太湖白鱼的人工养殖,笔者近年来进行了人工繁殖及成鱼养殖技术推广工作,笔者取得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根据其池塘成鱼养殖实践,结合其它地区的养殖经验,总结出下述池塘精养白鱼的养殖技术,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池塘条件(一)池塘面积和形状池塘要求设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之处,一般可饲养“四大家鱼”的池塘均可用来养殖太湖白鱼。面积3~8亩不等,水深1.2~1.5米,池底平坦,塘…  相似文献   

3.
鱼康鱼良白鱼人工育种和驯化的成功,奠定了其养殖业的发展基础。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池塘养殖鱼康鱼良白鱼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和发展。然而,随着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和养殖密度的增加,养殖鱼康鱼良白鱼的病害逐渐增多,呈现出寄生虫病增多,多病原、多病种同时发生,流行时间长,危害重的趋势。文章根据养殖实践,总结介绍了鱼康鱼良白鱼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真菌病、寄生虫病、细菌病及其主要症状、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天津地区养殖南方大口鲶常见病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天津地区在养殖南方大口鲶过程中10种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包括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腐皮病、白皮病、水霉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和气泡病、感冒等。  相似文献   

5.
鱇浪白鱼是抚仙湖特有土著鱼类,它以独特的鱼性、鲜美的风味和古老的“车水捕鱼”极负盛名。经过多年的研究,抚仙湖鱇浪白鱼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在海口镇河谷地带,已发展连片的鱇浪白鱼流水养殖鱼池150×667m^2,年产商品鱇浪白鱼15t,经济效益可观。介绍了鱇浪白鱼流水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6.
在广东省等南方地区的冬季,当水温在15~20℃之间时,淡水白鲳幼鱼易患小瓜虫病、白皮病。越冬期间淡水白鲳易患腐皮病、水霉病、车轮虫病等。现将这几种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卡拉白鱼隶属鲤科、卡拉白鱼属,是欧洲和中亚地区名贵的小型珍稀经济鱼类,为上层鱼,2001年首次引入我国,具有体形健美、无肌间刺、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起捕率高、抗逆及适应性强、食性广等特点。2013年,我们进行了卡拉白鱼套养泥鳅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金晟 《科学养鱼》2001,(5):46-47
到了炎热的夏季,气温和水温都维持在一个高水平上,鱼塘内各种微生物、寄生虫大量繁殖,而此期间,池塘水质也极易恶化,造成鱼体抵抗力下降,从而被病原体感染。因此,夏季是鱼病发生的又一次高峰。所以,夏季的防病治病工作是极为重要的。这个时期常发的细菌病有肠炎病、白头白嘴病、烂鳃病、赤皮病等。  一、肠炎病是由点状产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是我国养殖鱼类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全国各养殖地区均有发生,流行季节为 4~ 9月,草鱼、青鱼最易得此病。高密度养殖的鲤鱼、鲫鱼也常患此病。  患肠炎病的病鱼腹部膨大显红斑,肛门外…  相似文献   

9.
鳖烂甲病的死亡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鳖烂甲病的死亡原因及防治方法伍四清,程太平(湖北省沙市市水利局)(湖北农学院养殖系)1991年夏天在湖北荆州地区一养殖场发现一种以腐烂背甲为主要特征的鳖病,我们称之为"烂甲病"。该病的特征是初染病的鳖,在背甲部有少量疣状突起,用刀片划破可挤出淡黄色病...  相似文献   

10.
系统阐述了导致养殖中华鳖白底板病的病因及发病症状,并结合多年的病害防治经验,提出了切实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养殖中华鳖白底板病的病因主要是肝脏病或肠道寄生虫侵袭,而引起肝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饲料中使用了组胺含量和氧化值过高的原料.为预防该病的发生,应降低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主要措施包括:适度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尤其要降低动物蛋白原料的使用量,选用高品质的白鱼粉等原料;在养殖中避免使用腐败的动物内脏和冰鲜鱼等作饲料;对水体进行定期消毒;规范用药等.对肝脏型白底板病的治疗应以保肝药物为主,而对寄生虫侵袭型白底板病则采用驱虫药物.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防治草鱼“三病”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作为鲤科鱼类中的一种草食性鱼类,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养殖品种。草鱼“三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的流行是制约其健康养殖的关键因素。探讨以中草药为主防治草鱼“三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草鱼“三病”流行于5~9月份高水温期,常常是两病或三病齐发,主要危害0.05~0.5千克左右的鱼种。水质恶化,寄生虫侵袭,鱼类营养不良是其发病的主要诱因。其综合感染症状主要表现为:头部乌黑,鳍基充血发红,尾鳍“镶边”,体侧鳞片疏松、脱落,肛门红肿,轻压有淡黄色粘液流出。鳃贫血肿胀,粘…  相似文献   

12.
孙骥 《水产养殖》2013,(11):7-8
卡拉白鱼(Chalcalburnuschalcoidesaralensis)属鲤科、雅罗鱼亚科、卡拉白鱼属,是从国外引进的名贵、珍稀小型经济鱼类,具有体型健美、肉质细嫩、口味鲜美、无肌问刺、食性广、起捕率高、适应性强等特点。为充分利用蟹池的水体空间,增加养殖经济效益,2012年根据卡拉白鱼的生物学特性,在江苏省泗阳县史集街道办顾集水产基地开展了蟹池套养卡拉白鱼研究试验,现将研究试验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1995-1996年对福建省主要养鳖基地进行养殖鳖病害现场调研和样品分析的结果,现场调查的情况表明,我省主要养鳖地区病害情况较为严重。福建沿海地区养殖中华弊病害较闽北及闽西养鳖地区严重,1995年成活率分别为75%和60%,沿海养鳖地区最具威胁的病害是病毒性出血病的白底板病,而闽北养鳖地区养殖鳖的主要病害为真菌性白斑病。鳖病对我省养鳖业已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是我省养鳖业的重要制约因素。建议有关部门加大鳖病研究力度,对引进鳖苗加强检疫。在养殖管理上进行调整以便适应新形势下养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肠炎、烂鳃、赤皮病是草鱼病中最常见、最流行、死亡率高的“三大病”.严重影响草鱼成活率.特别是刘家湖农场草鱼发病率高.死亡量大,因而抑制了草鱼养殖的发展.1988年,益阳地区农业局水产工作站工程师张启智同志来农场搞技术承包.指导养鱼户汤奎生使用敌百虫。乐果、漂白粉和食盐配制的“四合剂”防治草鱼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李义 《科学养鱼》1994,(8):24-24
建鲤头槽绦虫病及其防治头槽绦虫病主要危害草鱼,流行于两广地区,可引起10厘米以下草鱼种严重死亡。近年来,由于引种频繁且未经严格检疫等原因,该病病原已散播到全国很多地区。例如,在四川省,目前不仅发现草鱼种患头槽绦虫病,而且鲤鱼(尤其是建鲤)被头槽绦虫寄...  相似文献   

16.
翘嘴红鲌人工繁殖和饲养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Bleeker),又名白鱼、太湖“三白”白鱼、白水鱼,为太湖名产“三白”之首,我国传统的优质淡水鱼。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鳖病现状及防病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1995-1996年对禄处主要养鳖基地进行养殖鳖病害现场调研和样品分析的结果。现场调查结果表明,我省主要养鳖地区病害情况较严重其中沿海地区养殖中华鳖病害较闽北及闽西养鳖地区严重,1995年成活率分别为75%和60%,沿海养鳖地区最具威胁的病害是病毒性出血病和白底板病,而闽北养鳖地区养殖鳖的主要病害为真菌性白斑病。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养鳖热潮席卷全国。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水质控制不好,防病措施不力等原因,鳖病时有发生,个别地区流行严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现将作者近年来防治研究赤斑病的结果介绍如下:赤斑病又称红斑病,红底板病,腹甲红肿病。1.病状:病鳖腹部有出血性红色斑点或斑块,严重时斑点连接成片,故称红底板病.口鼻呈红色,解剖检查,舌呈血红色,喉部红肿,肝脏呈黑紫色,肠道亦发生充血呈红色.病鳖闭口不援食,肠内无食物,对外界反应迟钝,极易在岸边捕捉到。2.病原体:为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3.危社与流行:在长江流…  相似文献   

19.
为保护濒危名贵鱼类种群,2003年,鸡西市水产研究所先后从兴凯湖引进大白鱼亲体数千尾,2004年成功地完成了兴凯湖大白鱼繁育和苗种培育工作,为繁衍这一名贵品种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明晶 《科学养鱼》2006,(8):76-76
一、颤抖病河蟹颤抖病又称环爪病、抖抖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河蟹的步足颤抖、环爪的疾病。1.流行:自1994年在江苏省个别养蟹池塘中发生颤抖病以来,接着在上海、浙江、安徽、江苏以至全国养殖河蟹的地区均有发生,且未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地区还在日趋严重。无论是池塘、稻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