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二倍体与四倍体黄毛草莓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和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二倍体与四倍体黄毛草莓叶片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及相对叶绿素含量等参数,结果表明,夏季全光照环境下,黄毛草莓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1天中四倍体黄毛草莓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为4.15μmol/(m~2·s)、0.088 mol/(m~2·s)、3.92 mmol/(m~2·s),分别比二倍体黄毛草莓高43.6%、29.4%、16.0%;胞间CO_2浓度的变化规律与净光合速率相反,午间胞间CO_2浓度升高,说明净光合速率午间降低主要是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四倍体黄毛草莓的光响应曲线中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这3个指标极显著大于二倍体黄毛草莓,四倍体黄毛草莓的相对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高于二倍体黄毛草莓(P0.01)。因此,四倍体黄毛草莓对光的适应性和光合作用能力强于二倍体黄毛草莓。  相似文献   

2.
为了早期评价及筛选白桦三倍体制种园的母树,加快制种园的改良进程,以园中18 株白桦四倍体及5 株二 倍体母树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种育苗,开展半同胞家系间种子千粒重、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苗高、地径等性状 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6 个性状在白桦半同胞家系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 0.01);在种子 千粒重方面,四倍体家系普遍较重,其平均值较二倍体家系重了22.42%;在种子活力方面,四倍体Q53 半同胞家系 表现最好,其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分别为56.67%、37.62,但其他四倍体家系普遍低于二倍体家系;苗期生长性状方 面,白桦二倍体高生长优于四倍体家系,苗高排序前3 位的均为二倍体家系,其中最高的CK1 家系高于其他家系的 31郾04%,而地径生长则四倍体家系表现较好,排在前13 位的家系中有12 个为四倍体家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 择Q53、Q65、Q13、Q27 等为四倍体优良家系,初步认为这些家系的母树是三倍体制种园改建的首选母树。   相似文献   

3.
四倍体白桦木材纤维性状比较及优良母树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选出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木材纤维性状表现优良适于制浆造纸的四倍体白桦母树。以制种园中31株四倍体白桦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胸径生长指标,测定木材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宽度以及木质素、纤维素、综纤维素含量等木材品质指标,并对其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各性状在母树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31株四倍体母树中24株的纤维长显著高于二倍体对照。有13株母树综纤维素含量大于70%,12株母树纤维素含量高于50%,说明白桦染色体加倍后对木材纤维性状影响显著,在四倍体母树中可选出用于纸浆材的优良母树。参试母树胸径生长量为2.00或2.00 cm以上的有8株母树,并且均为四倍体白桦;根据胸径生长量及材性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参试母树进行综合评价,表现最优的7株母树均为四倍体母树,说明染色体加倍可提高白桦的生长量及木材品质。虽然四倍体在树干通直度方面表现较差,仅有42%母树通直度为Ⅱ级或Ⅰ级,但作为纸浆材对该性状的要求可适当放宽,最后初步选出19株母树生长和材性均表现优良,其中5株兼具生长、材性、干型最优。在种子园中,生长及材性性状表现均较差的5株四倍体母树将被淘汰。   相似文献   

4.
白桦不同杂交组合三倍体子代当年生苗木生长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选择白桦三倍体杂种子代的优良杂交双亲和杂交组合,以4株中国白桦四倍体(Q14、Q19、Q33和Q34)为母本,5株杂种二倍体(M1、M2、M3、M4和M5)为父本,按测交系交配设计获得了20个杂交组合的白桦三倍体苗木,对各杂交组合三倍体子代的苗高和地径进行方差分析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白桦三倍体家系间的苗高和地径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苗高和地径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根据白桦各三倍体家系的生长量、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初步选择Q19和Q34为优良四倍体母本,M1和M2为优良二倍体父本,Q34×M2和Q34×M1为优良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5.
王遂  赵慧  李墨野  姜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418-9420
[目的]初步比较二、三、四倍体白桦叶芽中IAA和ABA含量的差异,为研究植物内源激素在不同倍性白桦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HPLC法测定了二、三、四倍体白桦叶芽中IAA和ABA含量.[结果]对不同倍性白桦叶芽IAA与ABA含量的比较发现,多倍体白桦叶芽IAA含量均显著高于二倍体,而ABA含量则显著低于二倍体;单位质量的二、三、四倍体白桦叶芽中IAA/ABA的值分别为0.76、1.45、1.06.[结论]染色体倍数的增加对内源激素含量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将分布在海拔750、1 200、1 400 m的3~5年生白桦幼苗,分别移植到1 200 m相同的林下环境条件下,研究白桦幼苗的生理性状以及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来源的白桦幼苗净光合作用等生理性状日动态之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2)不同海拔来源的白桦幼苗形态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不同海拔来源的白桦幼苗,各项生理性状对空气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的响应不同,来源于海拔1 400 m和海拔750 m的白桦幼苗对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响应显著(P0.01),来源于海拔1 200 m的白桦幼苗对光合有效辐射响应显著(P0.01);(4)移栽后,不同海拔来源的白桦幼苗光合能力显著差异(P0.05);(5)不同海拔来源的白桦幼苗叶片,各项生理性状均具有趋同性,但个体间形态仍存在差异性,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不同倍性白桦无性系苗期最佳施肥量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的白桦四倍体和二倍体共19个无性系苗木群体为试验材料,用前期筛选的施肥配方配制成1/1 000质量浓度的混合营养液对根部进行浇灌施肥,分别7(处理1)、10(处理2)、15 d(处理3)的间隔期施肥,以不施肥为对照(处理4)。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施肥自5月1日起始,8月31日结束。苗高、地径调查每隔15 d调查1次,自5月15日起,10月1日结束。结果表明:在3种施肥及对照条件下不同倍性白桦的生长均呈现"慢-快-慢"的"S"型,生长速度及生长期随着施肥量的递增而递增,苗高、地径生长量较对照分别提高42.46%、32.14%;在3种施肥处理及对照条件下不同倍性白桦无性系间生长量差异明显,二倍体高生长较四倍体提高了20.30%,在施肥处理1的条件下四倍体的地径生长较二倍体提高了3.71%。由3种施肥及对照处理条件下无性系的平均高径比、配方肥的用量及用工成本等综合分析,确定施肥间隔为15 d的处理3为白桦苗木培育时的主选施肥方案。无性系的不同对施肥量的要求不同,本项目分别为19个白桦无性系确定了精确施肥量。综合各无性系在各种施肥处理条件下苗高、地径生长量,初步选择3个二倍体、1个四倍体为优良无性系,它们分别为2Bz3、2Bz18、2B353和4B44,其平均苗高、地径较未施肥对照时分别提高了40.60%、32.26%。  相似文献   

8.
白桦不同方向功能叶片对微环境因子的光合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白桦(Betulaplatyphylla)不同方向功能叶片(东向和南向)以净光合速率(Pn)为主要特征的光合作用日进程响应及净光合速率对环境因子的强度响应。结果表明,白桦的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PAR)极显著相关(P<0.01),与气温(Ta)显著相关(P<0.05),而与大气相对湿度(RH)不相关。并首次提出了植物功能叶片“微环境”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同源四倍体水稻若干性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同源四倍体630(4)和其相应二倍体研究表明:同源四倍体630(4)种子的长、宽和千粒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相应的二倍体.同源四倍体630(4)饱满的种子仅占31.14%,极显著低于相应的二倍体.同源四倍体630(4)种子的发芽率也显著低于相应的二倍体.四倍体的剑叶长、剑叶宽显著高于相应的二倍体.但分蘖能力却降低.同源四倍体630(4)的株高显著高于630(2).四倍体水稻表皮气孔的长、宽均极显著的高于相应的二倍体.而叶绿素含量却相反,四倍体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均低于相应的二倍体.  相似文献   

10.
对二倍体和四倍体盾叶薯蓣叶片叶绿素色素含量、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四倍体叶片的叶绿素a,b的含量为1.368,0.291 mg/L,二倍体分别为1.319 mg/L,0.251 mg/L,差异极显著;叶绿素含量为1.659 mg/L,二倍体为1.642 mg/L;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为0.283 mg/L,二倍体的为0.289 mg/L,但差异不显著.四倍体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为0.254 0 U/(mg.min),二倍体为0.105 3 U/(mg.min),差异极显著;四倍体过氧化氢酶活性为127.06 mg/(g.min),二倍体为126.00 mg/(g.min),但差异不显著.说明四倍体盾叶薯蓣的光合作用、抗逆性要优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11.
大蒜二倍体与四倍体生长和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比较了二倍体与同源四倍体大蒜的生长和光合生理指标。结果发现,四倍体大蒜植株的假茎粗与长,叶片长度与宽度整个生长期始终大于二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比较,四倍体大蒜的叶绿素含量高,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二倍体。四倍体大蒜SOD、POD、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12.
白桦容器栽培试验(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实验采用循环潮水式灌施营养液法对适合白桦容器育苗栽培用的基质配方进行了比较试验.对不同基质处理的试材白桦的基质理化性质,白桦生长状况包括植株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光合能力及叶片营养元素含量以及基质对水和养分的吸收能力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M1类基质配方即草炭土3+珍珠岩3+蛭石3的组合处理结果表现最优,其上生长的白桦种苗生长量最大、光合能力最强、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最高;M2类基质次之.  相似文献   

13.
白桦容器栽培试验(Ⅰ)——最适基质配方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该实验采用循环潮水式灌施营养液法对适合白桦容器育苗栽培用的基质配方进行了比较试验 .对不同基质处理的试材白桦的基质理化性质 ,白桦生长状况包括植株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光合能力及叶片营养元素含量以及基质对水和养分的吸收能力等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 :M1类基质配方即草炭土 3 +珍珠岩 3 +蛭石 3的组合处理结果表现最优 ,其上生长的白桦种苗生长量最大、光合能力最强、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最高 ;M2 类基质次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华南8号木薯及其四倍体诱导株系叶片差异蛋白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分析,在蛋白质水平上揭示两者叶片存在的差异以及其与光合效率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木薯嫩叶、根尖染色体压片及流式细胞观察对华南8号四倍体诱导株系进行鉴定,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叶片蛋白质,Delta 2D软件分析差异蛋白质并通过质谱技术鉴定,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对部分差异蛋白质进行验证;采用95%乙醇直接提取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并用Imaging-Pam测定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结果】染色体压片及流式细胞结果均显示,诱导得到SC8多倍体株系为四倍体株系;得到的13个差异蛋白质点中上调表达12个,下调表达1个;经质谱技术成功鉴定到12个,其功能涉及碳代谢及能量代谢、光合作用、抗氧化、蛋白质代谢调控等;1个下调表达的蛋白质未得到成功匹配,其中参与光合作用的蛋白质占46.2%;四倍体株系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均显著升高;叶绿素荧光参数,包括Fo、ΦPSII、qP、NPQ和ETR均显著升高;【结论】参与碳代谢及能量代谢、光合作用等途径相关蛋白质表达水平的上调;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升高;表明四倍体株系叶片PSII反应中心捕光能力强、光化学转化效率高,从而提高了叶片的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5.
四倍体桦树树皮中三萜化合物的测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桦脂酸、齐墩果酸和白桦脂醇是桦树树皮中含量较高的3种三萜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本实验以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桦树树皮中的三萜化合物,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3种三萜化合物,进而构建小提琴图和星相图等研究2种四倍体桦树树皮中3种三萜化合物的含量差异,并通过因子分析法,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四倍体桦树单株。结果表明:三萜化合物分离、检测的色谱条件为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m),以乙腈-水(含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 ℃,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为195 nm;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2种四倍体桦树树皮中齐墩果酸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在0.10的显著性水平下,2种四倍体桦树树皮中白桦脂酸和白桦脂醇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杂种白桦中3种三萜化合物含量普遍高于白桦;3种三萜化合物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白桦脂酸和白桦脂醇间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911,而白桦脂醇和齐墩果酸间的相关系数最低,为0.631;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F=48.620%F1+21.080%F2+21.075%F3桦树三萜综合评价公式,并筛选出了综合性状相对优良的桦树单株,其中白桦中综合得分最高的前3个单株依次为4126、4123、4125,杂种白桦中得分最高的前3个单株依次为4202、4204、4208。   相似文献   

16.
该实验采用循环潮水式灌施营养液法对适合白桦容器育苗栽培用的营养液浓度进行了比较试验.对不同营养液处理的试材白桦生长状况(包括植株生长量、叶绿素合量、光合能力及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处理的欧洲盆花标准营养液Sonneveld液中,以1S浓度处理的白桦小苗生长表现最佳.用山崎肯哉公式计算得出,适合白桦容器育苗栽培的最佳营养液配方为大量元素(mmol·L-1):N9.16,P3.48,K3.78,Ca3.25,Mg0.79.  相似文献   

17.
盐胁迫对不同倍性金银花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四倍体和二倍体金银花叶片光合作用对盐胁迫的响应,特别是盐胁迫对PSⅠ和PSⅡ性能以及协调性的影响,比较盐胁迫下叶片光合特性的差异,分析盐胁迫对叶片Na+、Cl-和丙二醛含量以及叶片生物量的影响,揭示不同倍性金银花耐盐胁迫的能力,为盐碱地栽培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四倍体和二倍体金银花为试验材料,采用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动力学曲线和820 nm光反射曲线同步测定技术,结合气体交换参数,研究中度(150 mmol·L-1 NaCl)和重度(300 mmol·L-1 NaCl)盐胁迫对四倍体和二倍体金银花叶片光合作用和光合机构的影响。金银花植株定植于装有石英砂的塑料盆中,Hoagland营养液培养。营养液中加入NaCl用于盐处理,每天递增50 mmol·L-1到达处理浓度(150和300 mmol·L-1),处理持续15 d。以不加入NaCl的营养液培养对照植株。盐处理过程中选取枝条中部全展的叶片用于指标测定。【结果】中度盐胁迫下,四倍体和二倍体金银花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显著降低,但四倍体下降幅度小于二倍体,说明中度盐胁迫下光合速率的降低是由气孔限制引起的,四倍体叶片光合作用受气孔限制程度较小。重度盐胁迫下,四倍体和二倍体金银花叶片光合速率也显著降低,但四倍体下降幅度小于二倍体,能维持较高的光合活性。重度盐胁迫7 d后,二倍体金银花叶片Rubisco酶的活化状态和羧化效率显著降低,诱发PSⅡ光抑制,降低向PSⅠ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因此,PSⅠ的还原受到抑制,820 nm光反射曲线应该显示PSⅠ氧化幅度增加。但结果相反,PSⅠ氧化幅度却显著降低。重度盐胁迫下,二倍体金银花叶片PSⅠ也发生了光抑制,不能有效推动电子向PSⅠ受体侧传递,抑制了PSⅠ的氧化,而PSⅠ光抑制程度高于PSⅡ,导致PSⅠ氧化幅度显著降低,破坏了PSⅡ与PSⅠ的协调性。重度盐胁迫15 d后,四倍体金银花叶片Rubisco酶活化状态和羧化效率显著下降,但下降幅度小于二倍体金银花,PSⅡ和PSⅠ的性能未受显著影响,维持了PSⅡ和PSⅠ的协调性。因此,相对于二倍体,四倍体金银花叶片在重度盐胁迫下也具有较高的光合活性。盐胁迫15 d后,二倍体金银花叶片Na+、Cl-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整株叶片干重显著降低,其变化幅度大于四倍体金银花,说明四倍体金银花受离子毒害的影响较轻,这可能是其在盐胁迫下维持较高光合性能的原因。【结论】盐胁迫下,四倍体金银花叶片能维持较高的气孔导度和Rubisco酶的活化状态,保持了PSⅡ和PSⅠ的协调性,因而具有较高的光合活性,能够积累较多的生物量。因此,四倍体金银花耐盐胁迫的能力强于二倍体,更适于盐碱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