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疏浚及水生植被重建对太湖西五里湖沉积物有机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现场采样及分析测定,研究了太湖两五里湖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两年后,环保疏浚区、疏浚并水生植被重建区、退渔还湖区及对照区沉积物有机质及总氮含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疏浚及植被重建均对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的分布影响很大,尤其是疏浚基础上进行的水生植被重建."干湖清淤"措施的实施极大地减少了湖泊表层沉积物的有机质含量,也减少了总氮的含量.疏浚并植被重建示范区的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年均值最高,垂直分布上看,水生植被重建区,夏秋季节水生植物的旺盛生长降低了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而冬春季节,由于水生植物的枯萎、腐烂导敛爪范区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含量高于其他区域,大型水生植被的种植对沉积物有机质含量的作用显著,这需要引起重视.因此,在对富营养化湖泊进行生态修复措施后,对于种植了大型水生植被的区域,为减少水生植物携带的营养盐的沉积与再释放,应在这种释放作用发生之前对水生植物进行收刈.  相似文献   

2.
白泥湖网围轮牧式河蟹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岳阳市白泥湖采取网围轮牧式养殖河蟹,套养鲢鳙鱼,种植水草,以玉米和鲜鱼为主要饵料,结果表明:围网轮牧式可显著提高养殖效益,大湖平均获纯利4 035元/hm2,围栏区域获纯利10 470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1.74。  相似文献   

3.
梁子湖水生植被1955-2001年间的演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建立自然保护区 ,保护湖北梁子湖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 ,并为梁子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对梁子湖主体湖 1955— 2 0 0 1年以来 45年间水生植被的演替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水生植被覆盖率下降到 54 2 7% ,近 5年内保持稳定 ;植被分布差异极为显著 ,东梁子湖为草型湖 ,前江大湖植被较少 ,中湖基本上无水生植被 .②水生植被单位面积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继续恢复 ,分别达到 3 4 96g m2 和 7942 0 3t ,但仍未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 ;群落单位面积生物量迅速上升 ,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达到 6443g m2 .③挺水植被中的芦苇群落已消亡 ;菰群落在经历了较大的破坏后 ,近年来分布面积有所扩大 ,群落总生物量有所增加 ,但单位面积生物量变化不大 .浮叶植被分布面积变小 ,但单位面积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明显提高 .④水生植被的变化经历了“恢复—旺盛顶期—急剧衰退—逐步恢复”的过程 ,目前仍以沉水植被为优势生活型 ,但优势群落发生了变化 ,以微齿眼子菜和金鱼藻为优势群落类型 .⑤如果浮叶植物继续受到破坏或环境恶化的话 ,金鱼藻很可能替代微齿眼子菜群落而成为梁子湖夏季优势沉水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4.
田炯  王振祥  王翠然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359-10363
针对巢湖流域特点,着重分析了巢湖水环境质量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变化,从而揭示巢湖流域生态安全状况变化的内部机制和关键影响因素,提出重建水生植被与总磷(TP)入湖量的控制相结合是保障流域生态安全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浅水性草型湖泊、浅水湖汊、浅水河沟和沼泽地等,浅水水域水草、螺蛳资源丰富,都适宜小龙虾的人工增殖。近年来,江苏盐城地区利用不适于养鱼的大水面浅水区进行小龙虾的养殖,采取人工种植水草和螺蛳移殖技术,每667平方米可产商品虾70~100千克。  相似文献   

6.
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水生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地调查了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对其水生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网湖水生资源丰富,但其开发和利用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调控,存在对资源的过度利用现象,导致资源和水生生态系统正朝着退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开发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时,建议本着严格保护、合理规划、科学开发的原则进行,确保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7.
实地调查了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对其水生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网湖水生资源丰富,但其开发和利用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调控,存在对资源的过度利用现象,导致资源和水生生态系统正朝着退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开发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时,建议本着严格保护、合理规划、科学开发的原则进行,确保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8.
乌梁素海水生植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乌梁素海水生植被生物量及其季节变化。在生物量的高峰期(9月)约98%水面被水草复盖,平均每平方米6748.9克(湿重),全湖总生物量89.3万吨(湿重),其中以芦苇、聚草生物量最大,其次为轮藻、蓖齿眼子莱等。种类少,生物量大是乌梁素海水生植被的特点,文中分析了产生这一特点的原因并讨论了水草的渔业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腾博 《农村百事通》2009,(22):15-16
一、项目概况 目前国内水草市场上的产品主要有功能性水草、观赏性水草和造景性水草三种。现在有100多种水草可以种植.其中超过80%的水草适合在全国范围内种植.因为它们属于水上草,对生长条件要求不高,湿地、庄稼地、池塘都能种植,而其他的20%属于水中草,如青尾狐.只能在特定的水质环境中生长.不适合在全围范围内种植。  相似文献   

10.
<正>1、网围的设置湖泊网围养蟹,面积多大最适合.目前还没有什么标准,但从养殖管理是否方便、水域产出率的高低、对湖泊环境影响的大小等角度考虑,一般面积20~30亩较适宜。面积过大,尤其一些连年养殖的湖泊水域。由于养殖力式粗放,河蟹养殖的水域产出率低下,对湖泊的环境影响也较大,水域植被较难恢复,不利于湖泊的修复与生息,极易造成湖泊"荒漠化",水生动植物品种与数量匮乏。湖泊网围养蟹,不宜常年只在一个地方养殖,每隔2~3  相似文献   

11.
水草在鱼虾蟹类健康养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某些品种的鱼虾蟹类养殖中种植水草,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能固定与转化太阳能并向其他组分提供营养物质;能改善水域生态条件,优化水域环境,为鱼虾蟹提供栖息生存、繁衍生殖、逃避敌害的场所;并还具有疾病防治的功效。水草种植在鱼虾蟹养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甘草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甘草是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也是新疆半荒漠草地自然植被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工种植甘草既能有效地缓解因过度采挖造成草场原生植被和资源的破坏,达到生态重建、修复环境的目的,又能实现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农村经济的目标,阿勒泰地区人工种植甘草面积已达到3万亩以上,每亩纯收入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虹山湖流域的现状调查发现流域内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为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现状,提高人名生活质量,对虹山湖流域内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刻不容缓,其治理措施为: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处理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在虹山湖入口处修建一个人工沼泽净化区;在虹山湖区内种植大量的水生高等植物;建立定期清理湖区流域内的淤泥、水生植物等的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对宁夏干旱沙区自然封育草地、人工种植草地、自然封育+人工补播草地、人工种植灌木林地、人工种植乔木林地5种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的pH值、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密度、铵态氮与速效钾质量分数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几种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的pH值介于8.00 ~8.50,盐分质量分数0.020%~...  相似文献   

15.
庆平湖的水生植被及其渔业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庆平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种类组成,植被类型,生物量及其渔业利用潜力。该湖水生维管束植物共有14科16种,优势种为芦苇,菹草,狭叶香蒲,小茨藻等。植被类型可划分为三个亚型,全湖有7个主要植物群丛,水生植物总生物量为4968t,以植物生产量计草食性鱼类年生产力约为13382.5kg。并对该湖水生植被特点及渔业利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一、扎草堆捕鳝法先将水草堆成小堆,放在稻田四个对角,过1~2天后,用网将草堆围在网内,将网中的水草捞出,黄鳝便落在网中;也可把饵料放在草包里然后搁在投食处,将幼鳝诱入草包里而将其捕获;还可用干枯的老丝瓜,或是聚乙烯网片卷成的小网筒,引诱幼鳝钻入而捕获.  相似文献   

17.
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对滆湖控藻网围内、外和工程示范区3个区域浮游植物进行了采样调查,分析了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58种,隶属7门80属。控藻网围内有11种优势种,网围外9种,工程示范区5种,网围内与网围外优势度最大的优势种均为不定微囊藻(Microcystis incerta),工程示范区优势度最大的为螺旋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e var.angustissima)。浮游植物现存量网围外网围内工程示范区。两两比较LSD结果显示,浮游植物生物密度年均值在控藻网围内、外存在显著差异(P0.05),控藻网围内、外与工程示范区则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浮游植物生物量年均值在控藻网围内、外与工程示范区之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但是网围内与网围外则无显著差异。冗余分析(RDA)以及两变量相关分析(Pearson)结果均显示水温、Chl.a、COD_(Mn)是影响滆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8.
<正> 自然条件下,河蟹习惯生活在水草丰富、溶氧充足的大水面中。因此,在池塘养蟹中,种植水草、搞好水质控制管理至关重要。 1.水草的作用 夏季炎热时,水草可遮荫,河蟹可歇凉;当人工投喂的饵料不足时,河蟹可摄取水草为食;河蟹蜕壳时可攀附在水草里,用以固定身体,帮助缩短蜕壳时间,减少体力消耗;便于蜕壳蟹及时爬到水草下隐藏,减少敌  相似文献   

19.
人工草地植被重建对退化红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常用的栽培牧草截叶胡枝子和宽叶雀稗在退化红壤进行草地植被重建,研究人工草地植被重建对退化红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种草及管理措施,人工草地植被重建显著影响红壤质量。重建后的人工草地土壤pH值升高,土壤有机质、全N、全P和速效养分含量增加,土壤中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脲酶活性提高,而对全钾和多酚氧化酶没有规律性影响。草地植被重建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增加表现为对上层土壤的影响大于下层土壤,这种影响增加了红壤丘陵草地土壤肥力的垂直分异。  相似文献   

20.
<正>(续第8期)3.放养放养方式为稀放、混养。蟹种选择长江蟹,应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活力强,平均规格为每公斤150只~160只。蟹种一般于1月份投放在占网围面积15%左右的小网围暂养区培育,到5月底待整个网围养殖区水草生长茂盛后打开暂养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