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的屯垦自古有之。西汉时称屯田是“利施后世,民称圣明”。三国时一代枭雄曹操曾说:“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有史以来,我国边疆地区人烟稀少,劳动力短缺,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面对大面积的戈壁荒漠、沼泽滩涂,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仅仅依靠边疆各族人民自己的力量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一般内地个体农民或农业组织又无力涉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屯垦就成为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要举措。就戍边而言,古代屯垦与现代屯垦一样,既是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加快边疆发展、繁荣边疆经济的重要力量,又是坚持劳武结合、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重要力量,在祖国统一和维护边疆稳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刊自2006年第五期始陆续刊登中南大学副教授宋湘绮等撰写的史学性文学作品《湘军出塞》的部分章节。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军垦第二代的眼光,饱含对第二故乡的情意,叙写湖南人在保卫、开发、建设新疆的漫漫征途上建立的不朽功勋,体会前辈的艰辛,感悟边疆地区的沧桑巨变,从一个侧面解读新疆百年屯垦的历史风云和兵团创业之初的感人细节。编发这部作品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吸取历代屯垦的经验教训,促进中国农垦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研究农垦发展史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屯垦自古有之。西汉时称屯田是“利施后世,民称圣明”。三国时一代枭雄曹操曾说:“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有史以来,我国边疆地区人烟稀少,劳动力短缺,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面对大面积的戈壁荒漠、沼泽滩涂,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仅仅依靠边疆各族人民自己的力量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一般内地个体农民或农业组织又无力涉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屯垦就成为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要举措。就戍边而言,古代屯垦与现代屯垦一样,既是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加快边疆发展、繁荣边疆经济的重要力量,又是坚持劳武结合、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重要力量,在祖国统一和维护边疆稳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刊自2006年第五期始陆续刊登中南大学副教授宋湘绮等撰写的史学性文学作品《湘军出塞》的部分章节。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军垦第二代的眼光,饱含对第二故乡的情意,叙写湖南人在保卫、开发、建设新疆的漫漫征途上建立的不朽功勋,体会前辈的艰辛,感悟边疆地区的沧桑巨变,从一个侧面解读新疆百年屯垦的历史风云和兵团创业之初的感人细节。编发这部作品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吸取历代屯垦的经验教训,促进中国农垦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研究农垦发展史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屯垦自古有之。西汉时称屯田是"利施后世,民称圣明"。三国时一代枭雄曹操曾说:"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有史以来,我国边疆地区人烟稀少,劳动力短缺,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面对大面积的戈壁荒漠、沼泽滩涂,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仅仅依靠边疆各族人民自己的力量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一般内地个体农民或农业组织又无力涉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屯垦就成为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要举措。就戍边而言,古代屯垦与现代屯垦一样,既是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加快边疆发展、繁荣边疆经济的重要力量,又是坚持劳武结合、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重要力量,在祖国统一和维护边疆稳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刊自2006年第五期始陆续刊登中南大学副教授宋湘绮等撰写的史学性文学作品《湘军出塞》的部分章节。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军垦第二代的眼光,饱含对第二故乡的情意,叙写湖南人在保卫、开发、建设新疆的漫漫征途上建立的不朽功勋,体会前辈的艰辛,感悟边疆地区的沧桑巨变,从一个侧面解读新疆百年屯垦的历史风云和兵团创业之初的感人细节。编发这部作品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吸取历代屯垦的经验教训,促进中国农垦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研究农垦发展史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屯垦自古有之。西汉时称屯田是“利施后世,民称圣明”。三国时一代枭雄曹操曾说:“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有史以来,我国边疆地区人烟稀少,劳动力短缺,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面对大面积的戈壁荒漠、沼泽滩涂,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仅仅依靠边疆各族人民自己的力量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一般内地个体农民或农业组织又无力涉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屯垦就成为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要举措。就戍边而言,古代屯垦与现代屯垦一样,既是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加快边疆发展、繁荣边疆经济的重要力量,又是坚持劳武结合、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重要力量,在祖国统一和维护边疆稳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刊自2006年第五期始陆续刊登中南大学副教授宋湘绮等撰写的史学性文学作品《湘军出塞》的部分章节。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军垦第二代的眼光,饱含对第二故乡的情意,叙写湖南人在保卫、开发、建设新疆的漫漫征途上建立的不朽功勋,体会前辈的艰辛,感悟边疆地区的沧桑巨变,从一个侧面解读新疆百年屯垦的历史风云和兵团创业之初的感人细节。编发这部作品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吸取历代屯垦的经验教训,促进中国农垦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研究农垦发展史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珍贵资料。 编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屯垦自古有之。西汉时称屯田是“利施后世,民称圣明”。三国时一代枭雄曹操曾说:“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有史以来,我国边疆地区人烟稀少,劳动力短缺,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面对大面积的戈壁荒漠、沼泽滩涂,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仅仅依靠边疆各族人民自己的力量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一般内地个体农民或农业组织又无力涉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屯垦就成为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要举措。就戍边而言,古代屯垦与现代屯垦一样,既是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加快边疆发展、繁荣边疆经济的重要力量,又是坚持劳武结合、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重要力量,在祖国统一和维护边疆稳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刊自2006年第五期始陆续刊登中南大学副教授宋湘绮等撰写的史学性文学作品《湘军出塞》的部分章节。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军垦第二代的眼光,饱含对第二故乡的情意,叙写湖南人在保卫、开发、建设新疆的漫漫征途上建立的不朽功勋,体会前辈的艰辛,感悟边疆地区的沧桑巨变,从一个侧面解读新疆百年屯垦的历史风云和兵团创业之初的感人细节。编发这部作品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吸取历代屯垦的经验教训,促进中国农垦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研究农垦发展史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珍贵资料。[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屯垦自古有之。西汉时称屯田是“利施后世,民称圣明”。三国时一代枭雄曹操曾说:“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有史以来,我国边疆地区人烟稀少,劳动力短缺,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面对大面积的戈壁荒漠、沼泽滩涂,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仅仅依靠边疆各族人民自己的力量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一般内地个体捉民或捉业组织又无力涉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屯垦就成为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要举措。就戍边而言,古代屯垦与现代屯垦一样,既是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加快边疆发展、繁荣边疆经济的重要力量,又是坚持劳武结合、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重要力量,在祖国统一和维护边疆稳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刊自2006年第五期始陆续刊登中南大学副教授宋湘绮等撰写的史学性文学作品《湘军出塞》的部分章节。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军垦第二代的眼光,饱含对第二故乡的情意,叙写湖南人在保卫、开发、建设新疆的漫漫征途上建立的不朽功勋,体会前辈的艰辛,感悟边疆地区的沧桑巨变,从一个侧面解读新疆百年屯垦的历史风云和兵团创业之初的感人细节。编发这部作品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吸取历代屯垦的经验教训,促进中国农垦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研究农垦发展史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珍贵资料。[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宋湘绮  杨东 《中国农垦》2006,(11):68-71
中国的屯垦自古有之。西汉时称屯田是“利施后世,民称圣明”。三国时一代枭雄曹操曾说:“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有史以来,我国边疆地区人烟稀少,劳动力短缺,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面对大面积的戈壁荒漠、沼泽滩涂,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仅仅依靠边疆各族人民自己的力量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一般内地个体农民或农业组织又无力涉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屯垦就成为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要举措。就戍边而言,古代屯垦与现代屯垦一样,既是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加快边疆发展、繁荣边疆经济的重要力量,又是坚持劳武结合、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重要力量,在祖国统一和维护边疆稳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刊自2006年第五期始陆续刊登中南大学副教授宋湘绮等撰写的史学性文学作品《湘军出塞》的部分章节。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军垦第二代的眼光,饱含对第二故乡的情意,叙写湖南人在保卫、开发、建设新疆的漫漫征途上建立的不朽功勋,体会前辈的艰辛,感悟边疆地区的沧桑巨变,从一个侧面解读新疆百年屯垦的历史风云和兵团创业之初的感人细节。编发这部作品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吸取历代屯垦的经验教训,促进中国捉垦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研究农垦发展史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珍贵资料。[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屯垦自古有之.西汉时称屯田是“利施后世,民称圣明”.三国时一代枭雄曹操曾说:“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有史以来,我国边疆地区人烟稀少,劳动力短缺,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面对大面积的戈壁荒漠、沼泽滩涂,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仅仅依靠边疆各族人民自己的力量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一般内地个体农民或农业组织又无力涉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屯垦就成为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要举措.就戍边而言,古代屯垦与现代屯垦一样,既是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加快边疆发展、繁荣边疆经济的重要力量,又是坚持劳武结合、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重要力量,在祖国统一和维护边疆稳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屯垦自古有之.西汉时称屯田是"利施后世,民称圣明".三国时一代枭雄曹操曾说:"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有史以来,我国边疆地区人烟稀少,劳动力短缺,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面对大面积的戈壁荒漠、沼泽滩涂,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仅仅依靠边疆各族人民自己的力量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一般内地个体农民或农业组织又无力涉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屯垦就成为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要举措.就戍边而言,古代屯垦与现代屯垦一样,既是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加快边疆发展、繁荣边疆经济的重要力量,又是坚持劳武结合、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重要力量,在祖国统一和维护边疆稳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垦企业是以人民解放军转业官兵和城市知识青年为骨干建立起来的,多数分布在祖国的边疆地区,执行屯垦戍边的任务,对开发和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农垦企业是农工商一体化的经济实体,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先行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农垦企业拥有一支比较强的科学技术力量和先进的机械装备,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方面  相似文献   

11.
<正>历史经验表明,屯田戍边对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农垦边境农场是党中央治国安邦、强化边疆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戍边固疆、维护边疆稳定、推进开发开放、繁荣边境经济的重要力量,在沿边地区开发开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近些年,农垦边境农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这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新时期农垦广大干部职工必须牢固树立"屯田兴则边疆治,屯田亡则边疆乱"的战  相似文献   

12.
论新疆屯垦文化的特征及其在新疆文化发展史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疆两千多年的屯垦实践中,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屯垦文化.这是一种以内地文化特别是汉文化为母体,以开发边疆、保卫边疆的屯垦实践为表现形式,以主要发展农业伴以商业和游牧业为经济基础,以一批又一批的屯垦军民为主要载体,在不断吸收新疆各民族文化成分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身独特特征的文化体系.在新疆屯垦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屯垦文化不仅是新疆多民族文化并存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跨民族存在的文化,而且屯垦文化对推进新疆历史发展,促进新疆社会进步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特别在增进新疆各民族文化的互补性认同上,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并由此在新疆文化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震是中国屯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抗日战争时期王震率三五九旅在南泥湾进行的屯垦实践创造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典范。新疆和平解放之后,王震作为新疆兵团屯垦事业的主要领导者和参与者,在民族团结、农业生产、多种经营、科技创新、城市建设、教育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实践和积极探索。在王震总结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基础上形成的兵团精神,鼓舞和激励着几代兵团人牢记使命、扎根边疆,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实践,成就了兵团成为新疆民族团结、建设边疆、维护新疆稳定和保卫边疆安全的重要力量。兵团文化是人民军队文化的延续和发扬。其文化内容和特征来源于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和人民军队既是工作队、战斗队,又是生产队的革命传统。兵团文化在火热的垦荒生活中得到丰富。兵团文化在改革开放中嬗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促进兵团文化朝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农垦事业,如果从“南泥湾”屯垦算起,已经有60年了。农垦事业取得的成就,表现在经济、政治、国防等多方面。在农业方面,现在农垦系统的黑龙江、新疆、华南三大垦区,加上大中城市郊区,可以说是国家掌握的四大“仓库”,即新疆的棉花、黑龙江的粮食、华南的橡胶、大中城市的牛奶。在政治上。团结帮助边疆少数民族,安置社会就业;在国防上,许许多多的农场屯垦在祖国的边疆,戍守边境线,多次协助边防军迎击侵入我边境的来犯者,等等。这一事业是中国共产党的创举,在国际上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研究和总结党对农垦事业的指导经验及其历史意义,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徐承炎 《农业考古》2016,(1):164-167
民国时期的新疆屯田是西域屯田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时38年,分为四个阶段。虽然这一时期的屯田总体呈衰败之势,但仍在增加税收、安置游民、抵御外敌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国时期的新疆屯田发展历程启示人们:社会安定则屯垦兴盛,社会动乱则屯垦衰废。  相似文献   

17.
张传辉  韩炜 《安徽农业科学》2014,(22):7694-7696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农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新中国的农业发展,特别是西北、东北和南疆的大开发,是以军垦农场和地方国营农场为主体的。建国以来在荒原戈壁上发展农业,所取得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农垦事业奠基人——王震。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革命战争之后,让王震看到了快速恢复农业生产的迫切性,他心中装的是中国经济之本——农业。王震带领部队官兵屯垦戍边,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农业生产队伍,使我国农垦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社会主义农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清朝统一新疆之前新疆农业经营的考察,发现清初为支持新疆军事行动的需要,开始在哈密、巴里坤、吐鲁番、乌鲁木齐等地屯田,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期间的屯垦活动以兵屯为主,属于国家经营行为。清初新疆的屯垦活动,在耕作制度、水利建设、盐碱地治理等方面为统一后新疆的农业开发积累了经验。由于清初屯垦以保障军需为首要目的,故而在开发过程上具有"叛则往,胜则返"的断续性特征。但是,清初断续性的农业经营往往导致屯垦成果得不到巩固,也逐步使统治者认识到只有持续全面的开发才能保障新疆的稳定和发展,因此,统一前夕即开始全面筹划统一后北疆地区的屯垦事宜。  相似文献   

1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肩负着党和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的重要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开发、发展西部边疆,建设边疆、稳定边疆和保卫边疆,将继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  相似文献   

20.
<正>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是中国特色农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2016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要求农垦“努力形成农业领域的航母”。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时强调,农垦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援国家建设、维护边疆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深化农垦体制改革,全面增强农垦内生动力、发展活力、整体实力,更好发挥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