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加权空间模糊动态聚类算法在土壤肥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改进和提高空间模糊聚类算法。【方法】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属性的权值,然后将权值与空间模糊动态聚类法相结合,最后利用概率统计中的F分布来确定最佳分类,以提高空间模糊聚类算法的智能性。【结果】加权空间模糊动态聚类算法与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传递闭包方法进行比较表明,当λ取0.993时,F值最大,分类效果最好。此时,加权的F值为4.898,未加权的F值为2.957,说明加权的类间的差距比未加权的明显,即该算法聚类准确率要明显高于未加权的模糊聚类算法。【结论】将其改进的算法运用到精准农业的土壤肥力评价中,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和GS+的耕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序贯高斯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奇勇  杨劲松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8):3759-3766
【目的】研究山东省禹城市盐渍土改良区耕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空间变异特征,可以为盐渍土改良及其土壤肥力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地统计学中的Ordinary Kriging(OK法)插值和序贯高斯模拟方法(SGSV模拟和SGSA模拟)探讨了禹城市耕地土壤CEC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将SGSV、SGSA、OK法与实测数据从统计参数、空间结构特征、空间分布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1)SGSV具有与实测数据相同的空间自相关结构,对预测点的模拟值具有不确定性;(2)OK、SGSA改变了土壤CEC数据的空间结构,具有“平滑”效应,SGSA在消除平滑影响方面优于OK插值;(3)研究区域土壤CEC含量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中偏北部和东部,土壤CEC含量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西北和南部。【结论】SGSA模拟获取了研究区域土壤CEC空间分布,该结果对研究区域土壤盐碱障碍消减、土壤培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机器人图像处理系统中的图像进行准确分割具有重要实用价值,提出融合同态滤波与马尔可夫随机场的图像分割算法。(1)将读入的图像从RGB模式转换到HSI模式,进行同态滤波处理以凸显图像细节与目标区域;(2)将同态滤波后的RGB模式彩色图像转换成灰度图像;(3)将利用了图像区域信息的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以及对图像中的少量模糊和不确定点具有良好适应性的约束聚类方法相结合,对图像进行分割;(4)在分割图像的基础上通过对连通区域面积阈值的设定以获取目标区域。选取不同角度与光照采集的图像,使用本研究算法进行分割试验,并分别与OTSU算法、模糊聚类图像分割算法和马尔可夫随机场图像分割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研究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盐渍土划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盐渍土分类中客观存在的模糊性与随机性,将信息论中的熵值理论引入盐渍土综合评价中,运用信息熵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计算盐渍土评价中各指标的权值,使得权值的分配有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结合传统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盐渍土做出评价。工程实例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用于盐渍土评价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田间精确管理分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以海涂围垦区盐碱土为研究对象,将从SPOT遥感影像提取出的NDVI数据和盐碱地土壤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盐分数据及部分养分数据作为变量进行精确农业管理分区研究。【方法】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被用来进行分类分区,并引入了模糊聚类指数和归一化分类熵两种分区效果评价指标,对分区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本研究区,最佳的分区数目为3个。对处于每一子区内土样的化学特性和实测棉花产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其均值在所定义的每个管理分区内都存在着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性,其中子区3具有最高的肥力水平和作物产量,而子区1最低。【结论】利用所选取的变量,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可以较好地进行管理分区划分。分区结果不但可以指导采样,而且可用于实施变量投入和精确施肥推荐,为样区土壤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叶片形态学性状和ISSR标记检测柚类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柚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柚类分类提供新思路。【方法】以20个柚类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数量分类和统计方法,对各品种叶片的8个形态特征进行了测量,依此计算出5个相对特征值,辅以6个特征描述符,将柚类品种进行叶片聚类分析,同时利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20个柚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叶片形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柚类品种间叶片形态差异很大,用UPGMA法将20个柚类品种分为5组。而ISSR分子标记结果表明,11个引物共扩增出83个条带,其中72个条带具有多样性,多态条带比率(PPL)=86.75%,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867 5,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78 1,Nei’s基因多样性(h)为0.282 9,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28 4,显示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用UPGMA法将柚类品种可分为4类。叶片形态聚类结果与ISSR分子标记聚类结果有一定分歧,可能是因为叶片形态和分子标记属于不同性质的位点所致。【结论】结合形态学标记和分子标记对柚类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价,揭示了柚类品种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表明利用叶片形态学性状和ISSR分子标记都能很好地进行柚类品种分类,并能以此为依据通过多种手段选择或繁育一些适合国际口味的新品种、新品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植被产量能综合直观地反映盐渍土改良效果,冬小麦生长旺盛期的叶面积指数(LAI)是植被产量的常用衡量指标。本研究利用无人机多光谱遥感获取冬小麦生长旺盛期的叶面积指数分布数据,对盐渍土改良效果进行客观准确评价,为人们筛选盐渍土改良技术和产品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无棣县渤海粮仓滨海盐渍土改良试验区为研究区,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数据,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偏最小二乘、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等方法,构建拔节期冬小麦LAI反演模型;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盐渍土地区抽样地块进行改良效果评价,建立盐渍土改良效果LAI评价模型,基于该评价模型对整个试验区盐渍土改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冬小麦LAI遥感估测而言,并不是分辨率越高越好,而是5×5均值平滑后的光谱数据与一垄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对应最佳。LAI遥感估测模型中,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的模型精度最高。改良效果LAI评价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LAI对盐渍土改良效果的预测精度较高,改良效果最优地块的编号为26、27、28、29、30和31,最优改良方法为引黄淤灌和增施有机肥综合改良措施。【结论】无人机遥感可对盐渍土地区拔节期冬小麦的叶面积指数进行准确反演,基于LAI反演结果的盐渍土改良效果评价能够从众多试验小区中定位出最优的改良效果。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成本低廉、精度高等优势,研究结果有广泛推广前景,可以为盐渍土的改良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石榴品种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石榴表型遗传多样性,从数量分类角度对其进行分类研究,为石榴品种形态分类和优良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根据28个形态特征对62个石榴品种资源对生物学特进行观察并测定性状数值,利用UPGMA法和组内均联法作图。【结果】组内均联法和UPGMA法都支持品种亲缘近的品种聚合在一起;组内均联法聚类,可以将石榴品种划分出,分别为单瓣和复瓣、重瓣、台阁3个品种群;UPGMA法可以分出单瓣、重瓣和台阁品种群,但出现了极个别品种的交叉,两种方法与形态分类基本一致;UPGMA法对62个品种聚类,支持了在形态分类时把花色、株高、花瓣性状作为分类标准。【结论】数量分类用于石榴品种分类研究与形态分类基本一致,可以支持形态分类,同时可以显现品种亲缘关系,并且花色、花瓣、株高在聚类分析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谷子抗旱相关性状的主成分与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27,自引:9,他引:27  
 【目的】探讨作物抗旱性分析评判的方法,对谷子主要农艺性状和部分生理指标与抗旱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模糊聚类(Fuzzy Clustering, FC)分析,根据16个谷子品种在干旱胁迫和自然降水条件下的抗旱相关性状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6个综合主成分可代表谷子抗旱性90.71%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利用抗旱性度量值进行模糊聚类,可将16个谷子品种的抗旱性划分为3类,聚类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这些谷子品种的选育和种植区域的干旱特点,其中冀谷18和豫谷1号抗旱性强且稳定性好。【结论】利用主成分分析,结合模糊聚类的方法进行谷子的抗旱性综合评价,不仅可以避免单一指标的片面性和不稳定性,而且可以较好地揭示谷子抗旱相关性状与其抗旱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13个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国13个绵羊品种内的遗传变异情况及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方法】选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推荐的11对微卫星引物,结合荧光-多重PCR技术,检测了10个中国地方绵羊品种和3个引进品种的基因型;通过计算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和遗传杂合度,以Nei’s遗传距离为基础,采用非加权组对算术平均聚类法(UPGMA)和邻近结合法(NJ)构建聚类图。【结果】13个中外绵羊品种被聚为4类:威宁绵羊、昭通绵羊、汉中绵羊和迪庆绵羊为第Ⅰ类,豫西脂尾羊、太行裘皮羊、泗水裘皮羊、巴什拜羊和策勒黑羊为第Ⅱ类;腾冲绵羊为第Ⅲ类,3个引进品种无角道赛特羊、萨福克羊和特克塞尔羊为第Ⅳ类。【结论】11个微卫星座位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各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11.
模糊聚类分析在土壤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研究以黑龙江省松花江地区21个土壤样本,根据其不同的理化性状,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类,以应用数学方法对土壤的基层分类及土地的数量分级做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模糊聚类分析分类与实际情况相符,该分析方法对土壤分类及土地分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淡水、咸水、微咸水对吹填土和吹填砂的脱盐效果,筛选最佳方案。[方法]通过室内模拟,研究淡水、微咸水和咸水对吹填砂、吹填土的入渗过程、理化性质、水盐运动规律,通过用水量、脱盐时间和碱化现象等因素的影响,优化得出2种土样灌溉脱盐用水类型和方式。[结果]淡水、咸水和咸水在吹填砂脱盐过程中的入渗速率基本一致,而在吹填土的入渗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咸水、微咸水、淡水;淡水、咸水和微咸水对吹填砂脱盐前后p H的影响不明显,使吹填土p H明显上升。[结论]吹填砂使用微咸水灌溉,吹填土先咸水后微咸水进行灌溉脱盐为最经济有效的改良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探索复合接种微生物对海滨盐土改良以及促进生长植物的作用机理。[方法]利用盆栽试验考察在海滨盐土中接种不同比例的AM真菌和盐沼鳞质霉菌(Apophysomycesspartina)对蓖麻生长、叶绿素含量、磷吸收和土壤速效磷含量、pH值、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AM真菌和盐沼鳞质霉菌混合接种可显著降低土壤pH值,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土壤脲酶、转化酶、中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同时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并增加了蓖麻对磷营养的吸收,在盐胁迫下有效促进了蓖麻幼苗生长。温室条件下在海滨盐土中接种AM真菌和盐沼鳞质霉菌促进蓖麻生长最有效的混合比例是28,56:11,5×10^5(AM真菌孢子数:盐沼鳞质霉菌落数)。[结论]适当比例的AM真菌与解磷真菌具有提高海滨盐土质量并促进蓖麻生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植物对盐渍土壤改良率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种植抗盐耐盐植物能有效地改良盐渍土壤。本文引入土壤改良率的定义,即单位质量的土壤在种植植物一年后的总盐减少量与种植前总盐量的比率。大量试验发现,植物覆盖率的大小、土壤pH值和各种盐分离子浓度都与改良率相关。因而建立回归模型88110)8,,2,1(xbxbbxxxfy+++==LL,分析后证实,植物覆盖率对土壤改良影响最大,其次是其它因子,这一结果与大田试验相符。该模型可应用于盐渍土壤改良植物的筛选与改良效果的评价,进一步指导盐地农业生产实践。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增加绿色覆盖是改良内陆盐渍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豆科牧草用于滨海盐渍土生物改良的可性行。[方法]利用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种植豆科牧草林生山黧豆和紫花苜蓿的人工草地对滨海盐渍土壤盐分特性和肥力的影响。[结果]与自然盐碱空白地相比,长期种植紫花苜蓿和林生山黧豆的人工草地的土壤盐分含量明显降低,0~40 cm土层脱盐最为强烈,脱盐率达47.8%~48.8%,土壤盐分分布由柱状型转变为底积型;0~20 cm土壤pH值明显降低;0~20 cm土层的有机质、全氮含量分别提高了28.4%、42.5%和95.6%、69.8%。紫花苜蓿草地与自然盐碱空白地的盐分离子运移存在着差异。[结论]中度盐渍化土壤种植紫花苜蓿,轻度盐渍化土壤种植林生山黧豆,是生物改良滨海盐渍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和模糊聚类分析的土壤养分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DGPS和GIS空间分析技术,使用Fuzzy聚类分析方法,以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春阳村的黑土土壤为例,进行土壤养分分类研究,建立分类模型,从而确定土壤肥力水平高低,从宏观上把握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土壤肥力水平的玉米施肥原则,是实现增产、稳产的重要方法之一。并将其应用于国家"863"计划"玉米精准作业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中,通过实例检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水土保持学中构建模糊专家系统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保持模糊专家系统是把模糊技术引入专家系统领域,以处理水土保持专家知识中存在的大量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该文对水土保持模糊专家系统的原理进行了探讨,从其结构组成、模糊知识的表示和模糊推理技术3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这些也是水土保持模糊专家系统与普通专家系统的重要区别,它可以使专家系统能更客观地描述现实世界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对水土保持学科领域的问题进行专家级的解答.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系统方法的原理,选择多项土壤肥力因素指标为系统参数(包括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及土壤养分因素),应用模糊数学的决策方法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了土壤肥力的模糊定量化综合评判系统,FSQESF系统(A Fuzzy system for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Soil Fertility)FSQESF系统可以定量地评价土壤的实际肥力水平,提高土壤肥力评价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土壤肥力监测与科学施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