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奶牛梨形虫病,也称焦虫病,主要由牛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和牛环形泰勒梨形虫引起的寄生虫疾病。牛双芽巴贝斯虫寄生在红细胞内,而牛环形泰勒梨形虫则寄生在红细胞和网状系统内。  相似文献   

2.
1 病原 奶牛梨形虫病的病原包括多种焦虫,如双芽巴贝斯虫、环形泰勒焦虫等。虫体呈环状、椭圆形、梨形等形状,每个虫体有两个染色质块。  相似文献   

3.
奶牛焦虫病是奶牛巴贝斯焦虫、双形巴贝斯焦虫、环形泰勒焦虫寄生于牛红细胞内引起的血液原虫病,病原常表现为梨形、圆形、环形、杆形、月牙形、点状。巴贝斯焦虫和泰勒焦虫分别在牛的红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进行无性繁殖。蜱是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4.
<正>牛梨形虫病是巴贝斯科和泰勒科的各种梨形虫在牛血液内引起的疾病的总称,本病是一种季节性的由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杂种牛、外来纯种牛易感性高,病情重,死亡率高。迄今为止,全世界已记载的各种哺乳动物的巴贝斯虫有67种,泰勒虫有13种。在我国的马、牛、羊、犬中,已发现8种巴贝斯虫和4种泰勒虫。我国牛梨形虫主要有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4种。2003年至2005年,我们诊治辽宁省锦州市周边地区牛梨形虫病213例,由于诊治及时、措施得当,仅死亡2头,死亡率为0.94%,其余均已治愈,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奶牛焦虫病可分为牛双芽巴贝斯焦虫和牛巴贝斯焦虫病与牛环形泰勒焦虫病三种。奶牛和各品种的黄牛、肉牛、役牛等可被感染。  相似文献   

6.
大理市暴发奶牛焦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奶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迅速消瘦和产奶量降低为其特征。其形状有环形、椭圆形、梨形和变形虫形等。梨形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两个虫体常将其尖端成锐角相连,潜伏期为8-15d,有时更长些。首先表现为体温升至40℃~41.5℃,可持续一周或更长。病牛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反刍停止。贫血明显,可有75%红细胞被破坏,通常有血红蛋白尿出现。在病初,红细胞染虫率一般为10%~15%,  相似文献   

7.
刘志彬 《中国乳业》2023,(12):56-59
[目的]诊治某奶牛养殖场奶牛环形泰勒焦虫病。[方法]对香河县某奶牛养殖场患病奶牛采取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血液涂片和PCR检测方法进行环形泰勒焦虫病诊断。[结果]该次疫情发病率31.25%,死亡率20.00%。患病奶牛皮肤多处分布蜱虫,临床主要表现包括发热、贫血、消瘦和体表淋巴结肿大等。镜检可见红细胞边缘呈棱角状,胞内充满寄生虫体,虫体多位于红细胞边缘,呈椭圆形、环形、梨形。利用特异性引物F/R对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得到长度为750 bp扩增条带。该次疫情是由环形泰勒焦虫感染所致环形泰勒焦虫病。经采取中西药结合疗法,有效控制疫情蔓延。[结论]奶牛环形泰勒焦虫病要早发现,早治疗,消灭蜱虫,保持环境卫生,有效切断其传播途径,遏制疫情发展。  相似文献   

8.
牛梨形虫病是由梨形虫纲的原虫寄生于血液引起的病的总称,包括双芽巴贝斯虫病、巴贝斯虫病、环形泰勒梨形虫病,主要寄生在牛血液中的红细胞里,危害性很大,死亡率高。本病经蜱传播,春末和夏秋季节多发。在我国南方广东、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发病较多,近年来辽宁、河南、山东等地发病呈上升趋势,有的地区发病率高达60%~90%。2010年8月,河北省保定市某奶牛场有多头奶牛发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梨形虫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奶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迅速消瘦和产奶量降低为其特征,发病快。死亡率高,晚期治愈率低。现将一例该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奶牛焦虫病是由寄生于奶牛细胞内的巴贝氏焦虫或环形泰勒焦虫引起的急性、季节性血液原虫病。笔者对其病原、传播途径、症状及病程、诊断、防制进行了简述,并提出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奶牛焦虫病是奶牛巴贝斯虫、双形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寄生于牛红细胞内引起的血液原虫病,流行季节明显,多发生于6-9月。笔者采用输血与药物疗法相结合治疗该病,疗程短,治愈率高,现根据典型病例的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血孢子虫病俗称焦虫病,病原体血孢子虫通常寄生在家畜的红细胞内而引发此病。在兽医临床实践中奶牛发生血孢子虫病屡见不鲜,如果预防不到位或不及时治疗,自然死亡率极高。此病不仅严重威胁着奶牛健康和生命,而且严重影响着奶牛业的健康发展,直接给畜牧业和奶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体及生活史奶牛血孢子病的病原体主要有巴贝斯属的牛双芽巴贝斯焦虫和牛巴贝斯焦虫,以及泰勒科泰勒属的牛环形泰勒焦虫和瑟氏泰勒焦虫。  相似文献   

13.
巴贝斯虫(Babesia spp.)和泰勒虫(Theileria spp.)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蜱传播梨形虫病病原体。为评价梨形虫病传播情况,为甘肃省河西区域梨形虫病防治提供流行病学资料,采集该区域部分县区的牛羊抗凝血样品和环境游离蜱虫进行梨形虫病病原检测,分析样品中病原体的存在和分布情况,利用MEGA 6.06软件和NCBI GenBank数据库的BLASTn工具,对阳性样品中的巴贝斯虫和泰勒虫18S rRN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和遗传进化树构建。通过基于18S rRNA的巢氏PCR方法,检出梨形虫病病原1目2科9种,包括莫氏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和隐藏巴贝斯虫3种巴贝斯虫,东方泰勒虫、中华泰勒虫、分离泰勒虫、吕氏泰勒虫、狍泰勒虫和环形泰勒虫6种泰勒虫。牛羊抗凝血样品梨形虫病病原总感染率为8.84%(16/181),阳性样品分布于武威市(感染率14.94%)和张掖市(感染率3.45%);检出携带梨形虫病病原的蜱9只,蜱病原携带率为2.52%(9/357)。检出的梨形虫病病原分属泰勒虫属和巴贝斯虫属2大类,每种病原跟国内外检出虫株的同源性均较高,处于各虫株相应分支上,提交序列相似率达99%~...  相似文献   

14.
利用蜱传播试验确定小亚璃眼蜱对中国新分离的牛的巴贝斯虫未定种和环形泰勒虫的传播能力与传播方式,进而明确其在中国牛梨形虫病传播中的流行病学意义。试验结果表明:小亚璃眼蜱可在雌虫阶段受到巴贝斯虫未定种的感染,并可在次代若虫(2/2)和成虫(3/3)阶段将病原传播给试验牛;小亚璃眼蜱幼虫和若虫吸入环形泰勒虫,饱血脱落的幼虫和若虫所蜕化发育的饥饿若虫(2/2)和成虫(2/2)均可将病原传递给敏感动物;感染巴贝斯虫未定种的小亚璃眼蜱饱血雌虫所孵育出的次代幼虫和若虫仍可被环形泰勒虫感染,所发育出的若虫(2/2)和成虫(2/2)可在一次传播试验中将环形泰勒虫和巴贝斯虫未定种同时传播给试验动物。  相似文献   

15.
奶牛焦虫病是由寄生于奶牛细胞内的巴贝氏焦虫或环形泰勒焦虫引起的急性、季节性血液原虫病.笔者对其病原、传播途径、症状及病程、诊断、防制进行了简述,并提出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奶牛梨形虫病旧称焦虫病,是通过蜱叮咬传播的一种血液原虫病。梨形虫寄生于红细胞内,出芽或分裂增殖导致红细胞破裂并释放毒素。其流行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多呈急性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且流行期长(4~11月份)。临床特征是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南阳市近几年奶牛梨形虫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目前造成奶牛养殖业损失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为此笔者从2001年5月到2003年8月对南阳市奶牛梨形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研究,摸清了其流行规律和流行特点,确认传播媒介蜱为残缘璃眼蜱和微小牛蜱,梨形虫有环形泰勒虫、双芽…  相似文献   

17.
1山羊梨形虫病 山羊梨形虫病是由巴贝斯焦虫和泰勒焦虫寄生于山羊的红细胞及淋巴结、肝、脾、肺等组织器官内引起的,又称焦虫病或血孢子虫病。蜱为中间宿主。病羊临床上以高热稽留、贫血、黄疸为主要特征。山羊梨形虫病的发生与蜱的活动有密切关系,在南方4~9月多发。感染虫体在山羊的红细胞内发育和繁殖,当蜱吸食病羊血液时,寄生于红细胞...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牛环形泰勒焦虫病对奶牛养殖业的危害日益严重,每年因此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有一些抗焦虫药物如贝尼尔、黄色素等有一定疗效,但大多都因毒性作用或治疗周期长,患病家畜康复较慢等原因而受到局限.笔者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制的抗血孢子虫病新药焦虫净治疗奶牛环形泰勒焦虫病58例,治愈率达96.55%,结果证明,焦虫净是治疗奶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的高效低毒药物.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云南地区马驴骡感染马泰勒虫和驽巴贝斯虫情况,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对云南8个地区马、驴、骡三种动物(n=969)进行了马泰勒虫和驽巴贝斯虫抗体阳性率的检测。结果显示:梨形虫总抗体阳性率为5.47%,其中马泰勒虫抗体阳性率为4.75%,驽巴贝斯虫抗体阳性率为4.85%,两者混合感染的抗体阳性率为4.13%;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云南马、驴、骡存在梨形虫感染,且不同地区的不同动物的马梨形虫感染程度不同。本研究结果为马驴骡梨形虫病的流行防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0.
奶牛巴贝斯虫病,又称焦虫病,是由巴贝斯科巴贝斯属的梨形虫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奶牛生产的寄生虫病。本病皆以硬蜱为媒介进行传播,典型性巴贝斯虫病在临床上以高热稽留,体温升高到40℃以上,迅速消瘦、贫血、黏膜苍白或黄染等为特征。最明显的症状是出现血红蛋白尿,尿的颜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