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煜仁 《园艺学报》2000,27(5):387-387,F003
原产四川的芥菜种笋子芥变种引种到北方后因先期抽薹严重,不能形成产品器官,“鲁笋芥1号”是根据植物对光周期反应原理,新育成的北方生态型笋形茎用芥新品种,早熟、高产、质优、抗病,可秋春两作,笋茎产量30-40t/hm^2,可食叶片15-20t/hm^2。  相似文献   

2.
芥菜,属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是黑芥(2n=16)和白菜(2n=20)天然杂交形成的一个异源双二倍体(2n=36),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很广。经过人们的长期选择和培育,形成了繁多的芥菜地方品种。根据形态结构和食用部分的差异,分为根芥、叶芥、茎芥和薹芥四大类。上海地区的细花叶芥属于  相似文献   

3.
榨菜的原料作物为芥菜种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 tumida Tsen et Lee)变种,俗称青菜头。2010 年,重庆涪陵茎瘤芥种植4.4 万hm2 (66.5 万亩),总产量145.5 万t,鲜销37 万t,加工成品榨菜38.5 万t,出口2.5 万t,是国内外最大榨菜种植生产加工基地。近年来茎瘤芥生产常受到根肿病的为害。该病几乎侵染所有的十字花科植物,其中以茎瘤芥(榨菜)、叶芥、抱子芥(儿菜)、大白菜、小白菜、萝卜感病最重,甘蓝、花椰菜发病略轻。笔者选用6 种药剂和肥料对涪陵茎瘤芥根肿病的控防效果进行试验,以期为茎瘤芥根肿病有效控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涪陵早市青菜头(鲜榨菜)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是芥菜的一个变种,俗称青菜头、榨菜,系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的涪陵榨菜的原料,为重庆市特别是涪陵区的特色农业资源。目前涪陵是全国最大的榨菜产销区,其茎瘤芥常年栽培面积在80 000 hm2左右,主要分布在江津至云阳的10余个区县。  相似文献   

5.
榨菜的原料作物为芥菜种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变种,俗称青菜头。2010年,重庆涪陵茎瘤芥种植4.4万hm2(66.5万亩),总产量145.5万t,鲜销37万t,加工成品榨菜38.5万t,出口2.5万t,是国内外最大榨菜种植生产加工基地。近年来茎瘤芥生产常受到根肿病的为害。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我国茎瘤芥的起源、进化,克隆、测序了30份茎瘤芥及其近缘种的Chs基因序列,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网络及网状支系结构。结果表明:系统发育树将茎瘤芥及其近缘种Chs基因序列分成3个亚支,9个支系。系统发育网络分析结果表明,茎瘤芥与其他芥菜变种之间不仅存在树状的进化关系,还大量存在非树状的进化史。网状支系分析结果表明,伊犁野生油菜可能是茎瘤芥A基因组的供体,黑芥可能是茎瘤芥B基因组的供体。茎瘤芥为芸薹属芥菜种的一个变种,与薹芥的亲缘关系较近,可能是由薹芥进化而来。单拷贝的Chs基因可作为一个理想的候选基因用于茎瘤芥及其近缘植物多倍体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辅助茎用芥菜育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茎用芥菜含笋子芥、抱子芥和茎瘤芥 (BrassciajunceaCoss. var. tumidaTsenetLee)3个变种,在浙江、四川等地广泛栽培〔1〕。茎瘤芥空心是茎用芥菜生产中的主要问题〔2~6〕,而低空心率品种的选育进展较缓慢,这主要是由于大株留种容易腐烂 ( >70 % ),切剖定向选择实心瘤状茎会牺牲母株,而无法选择目标单株。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进行了用组织培养技术辅助茎瘤芥育种的研究,以期加快茎瘤芥新品种的选育进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试验在浙江省种子公司农场和浙江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系进行。以在杭州、绍兴、宁波等地搜集到…  相似文献   

8.
儿菜(抱子芥)俗称娃娃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茎用芥菜的一个变种,因具有经济效益好、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深受大众喜爱。湖州地区引进种植儿菜的时间并不长,主要是从四川省南充市引入的丁家儿菜早熟147,中心柱为圆柱状短缩茎,儿芽长扁圆形,皮绿白色,肉白细嫩,口感脆嫩,味清香,具有抗性好,耐肥、耐寒,无苦味等特点,主要从选种、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湖州地区儿菜(抱子芥)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以中熟茎瘤芥品种永安传奇为试验材料,设置光照时长和处理时间两个因素处理,研究短日照对北方温室茎瘤芥生长、瘤茎形成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日照处理可以显著降低茎瘤芥的植株开展度,使茎瘤发生提前,其中6h/10 d处理对茎瘤芥的单株瘤茎质量和茎形指数无显著影响,而且瘤茎粗纤维含量降低,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增加;茎瘤芥瘤茎横径与累积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日均日照时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温州榨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Coss.var.tumida Tsen et Lee.)属于芥菜的茎用变种,俗称榨菜,其产品是膨大的瘤状茎。这种瘤状茎主要用于加工,加工产品即为榨菜。榨菜起源于我国中西部的四川盆地,在清乾隆51年(公元1787年)的《涪陵县续修涪州志》中已有记载,推测榨菜至少在220年前由芥菜分化而来。  相似文献   

11.
采用根尖染色体压片技术对大叶芥、小叶芥和白花芥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叶芥染色体数目为2n=4x=AABB=36,核型公式为2n=4x=14m+18sm+4st,核不对称系数为66.33%,属于"3B"型;小叶芥染色体数目为2n=4x=AABB=36,核型公式为2n=4x=30m+4sm+2st,核不对称系数为58.21%,属于"2B"型;白花芥染色体数目为2n=4x=AABB=36,核型公式为2n=4x=22m+12sm+2st,核不对称系数为61.61%,属于"2B"型。3种不同类型叶用芥菜没有出现染色体数目的变化,都属于小染色体,多数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点,只有在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核不对称系数等核型组成上出现了细微的差异,说明3种不同类型叶用芥菜间具有相似的遗传特性。核不对称系数,大叶芥白花芥小叶芥,在进化关系上,小叶芥属于相对原始的类型,大叶芥和白花芥进化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茎用芥菜的一个新变种‘抱儿菜’进行了定名,并介绍了其基本性状。‘抱儿菜’不同于‘笋形菜’和‘榨菜’两茎用芥,变种的基本形态特征是:除主茎膨大成肉质“母茎”外,侧芽能萌发并膨大成肉质“子茎”(侧茎),紧密着生于“母茎”四周,构成短缩肉质“子茎”群。 此变种还可再分为‘笋子儿菜’和‘胖儿菜’两个类型。但它们的花、果实和种子与其它茎用芥变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生态类型的茎瘤芥(榨菜)品种与栽培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是茎用芥菜的一种,其膨大的瘤状茎主要用于加工榨菜。发展榨菜生产不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而且通过加工可大大提高茎瘤芥的附加值。根据产区的生态条件特别是温度条件,茎瘤芥主要有两个栽培类型,一  相似文献   

14.
芥菜的三个新变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芥菜(Brassica juncea Coss)的三个新变种进行了定名,并介绍了基本性状。‘笋子芥’变种的基本形态特征是肉质茎膨大呈棒状,无瘤状凸起,形似莴笋;‘卷心芥’变种的叶柄和中肋呈抱合状,心叶外露,不叠合成球;‘长柄芥’变种的叶柄特长,叶柄先端中肋分裂成3~5分枝,叶片形成假复叶状,掌状网脉,叶缘多褶皱。三个变种的花、果实和种子与其它芥菜变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原产 4 种野生百合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中轩  魏迟  廉玉芹  杜运鹏  贾桂霞 《园艺学报》2013,40(11):2207-2212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绿花百合(Lilium fargesii)、卓巴百合(L. wardii)、新疆百合(L. martagon var. pilosiusculum)、台湾百合(L. formosanum)等4 种野生百合进行了染色体数观察和核型分析。结果表 明,绿花百合核型为3A,其余3 种材料核型均为3B。核型公式分别为:绿花百合2n = 24 = 4m + 8st (4SAT)+ 12t;新疆百合2n = 24 = 4m(4SAT)+ 10st(2SAT)+ 10t;台湾百合2n = 24 = 4m(2SAT)+ 4st + 16t(8SAT);卓巴百合2n = 24 = 2m(2SAT)+ 2sm + 8st + 12t(2SAT)。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为80.54%、 81.50%、81.78%和83.89%。  相似文献   

16.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甘蓝类作物的7个变种进行了核型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青花菜2n=2x=18=8m+10sm(2SAT),随体位于第6对染色体上;结球甘蓝2n=2x=18=8m+10sm(2SAT),随体位于第6对染色体上;花椰菜2n=2x=18=12m+6sm(2SAT),随体位于第7对染色体上;芥蓝2n=2x=18=8m+10sm(2SAT),随体位于第7对染色体上;抱子甘蓝2n=2x=18=8m+10sm(2SAT),随体位于第7对染色体上(首次报道);羽衣甘蓝2n=2x=18=10m+8sm;球茎甘蓝2n=2x=18=8m+10sm,羽衣甘蓝和球茎甘蓝未观察到随体染色体。7个变种核型分类均属于2A型,为基本对称核型,但不同变种间的进化程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此外,对甘蓝类作物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淳安菜头(茎用芥菜)@周兴粒@胡丽娟¥浙江省淳安县蔬菜技术推广站淳安菜头(茎用芥菜)周兴粒胡丽娟(浙江省淳安县蔬菜技术推广站311700)淳安菜头〔B.junceavar.foliosaBai ley〕属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类中大叶芥的一个变种。是浙江千岛...  相似文献   

18.
茎芥菜(茎瘤芥)单株产量与主要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22个茎芥菜(茎瘤芥)品种(系)为试材,对6个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系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瘤茎横径是影响单株产量最重要的性状。各性状对单株产量作用大小顺序是瘤茎横径>单株质量>叶长>叶宽>单根质量>瘤茎纵径。其丰产性育种应在增大瘤茎横径的基础上,选择植株个体大、叶较长、较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采用压片法对健蒜(Allium robustum)、多籽蒜(A. fetisowii)和新疆蒜(A. roborowskianum)3 种5 居群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多籽蒜染色体数为2n = 2x = 20 和2n = 3x = 30,核型分类为2B 类;健蒜和新疆蒜染色体数均为2n = 2x = 16,核型分类均为2A 类。多籽蒜中裕民-塔城居群的核型公式为K(2n)= 2x = 20 = 12m + 7sm + 1st,裕民居群二倍体和三倍体核型公式分别为K(2n)= 2x = 20 = 12m +6sm + 2st 和K(2n)= 3x = 30 = 18m + 6sm + 6st。新疆蒜2 个居群的核型公式都为K(2n)= 2x = 16 = 12m +4sm。健蒜的核型公式为K(2n)= 2x = 16 = 14m + 2sm。健蒜的1 条m 染色体和新疆蒜奇台居群的1 条sm 染色体的短臂上有随体出现。不同种类的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存在差异,多籽蒜含L、M2、M1 和S染色体,新疆蒜缺失L 和S 染色体,健蒜缺失L 染色体。多籽蒜种内存在倍性分化,首次发现三倍体。  相似文献   

20.
徐茜  曾新宇  李保证  肖波  杨梅 《蔬菜》2023,(9):63-65
摘要:为筛选适宜直播栽培的茎瘤芥(榨菜)品种,为茎瘤芥直播栽培提供参考,选用生产上主推的4个茎瘤芥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直播条件下植株性状、产量及其主要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直播条件下,与对照品种“永安小叶”相比,“渝直80”“涪优928”“渝早圆100天”的株高、净菜率、空心率及白空率均无显著差异,而开展度、单株瘤茎质量、单株叶片质量、菜形指数、瘤茎产量、黄空率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综合分析得出“渝早圆100天”是适宜直播的茎瘤芥品种,其株高、开展度分别为43.6、61.9 cm,单株瘤茎质量为499 g,叶片少,单株叶片质量仅346.3 g,菜形指数好,为1.22,净菜率高,为94.66%,空心率低,为8.33%,黄空发生少,瘤茎667 m2产量达到2 631.94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