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淮阴区农村养蚕蚕病危害加剧。据不完全统计,因蚕病危害年平均损失占总产量的15%以上,蚕病重灾户颗粒无收,这严重地挫伤了蚕农蚕桑生产积极性,对淮阴区蚕桑生产的稳定与发展构成了较大威胁。控制蚕病发生,减少蚕茧损失,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1994年宜黄县蚕病调查与防治措施熊怡文(宜黄县农业局麻桑办)蚕病是制约蚕桑生产的主要因素。蚕农往往想养蚕,但怕养蚕。怕养蚕主要怕蚕发病。为此,调查分析蚕病造成的损失和发病原因,寻求蚕病发生规律,为蚕病防治找出对策;对我县实施第二期蚕桑工程躺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淮阴区农村养蚕蚕病危害加剧.据不安全统计,因蚕病危害年平均损失占总产量的15%以上,蚕病重灾户颗粒无收,严重挫伤了蚕农生产积极性,对淮阴区蚕桑生产的稳定与发展构成了较大威胁.控制蚕病发生,减少蚕茧损失,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如何确保蚕作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作安全是蚕桑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蚕桑主产区每年都有5%以上的蚕中毒损失,笔以为,农药中毒不仅造成蚕农减产、减收,还直接影响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而且成为制约新蚕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至于如何确保蚕作安全,生产上应抓住这样六点:  相似文献   

5.
蚕农养蚕最怕的就是发生蚕病特别是暴发性蚕病,一旦蚕病暴发,轻者每盒蚕种损失几百元,重者损失上千元,尤其是实行规模化养蚕后,一些单季养蚕达10盒以上的养蚕大户,更要严格控制蚕病暴发,否则,损失将是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因此,在蚕桑生产逐步走向规模化、养蚕逐步向大户转移的今天,如何搞好蚕病防治,特别是如何预防暴发性蚕病是摆在我们基层蚕桑科技人员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更是养蚕大户在生产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鲍克成  王森 《北方蚕业》2004,25(1):40-41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淮阴区农村养蚕蚕病危害加剧.据不完全统计,因蚕病危害年平均损失占总产量的15%以上,发病严重的受灾户颗粒无收,挫伤了蚕农蚕桑生产积极性,对淮阴区蚕桑生产的稳定与发展构成了较大威胁.控制蚕病发生,减少蚕茧损失,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云南省新发展的蚕区蚕病防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对蚕农养蚕防病的技术培训、增强蚕农养蚕防病的意识、大力改善养蚕环境和配套硬件设施、避免蚕病发生及传播等实现新蚕区蚕桑产业健康稳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江苏和浙江两省342个种桑养蚕农户的问卷调查,就农户所面对的蚕业风险及其防范行为分析认为,蚕业收益较高,但蚕业风险大于其它种植业;蚕业风险主要来源于茧价格下跌、农药中毒、发蚕病、周边污水废气排放、自然灾害和桑树病虫害;江苏省蚕农的损失主要源于农药中毒、发蚕病、工业废气污染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自然风险,而浙江省蚕农的损失主要来自蚕茧价格下跌产生的市场风险;蚕病导致78.65%的农户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养蚕中发生最多的也是农户最担心的蚕病类型是血液型脓病;农户发生桑病虫害和蚕病的主要原因是疏于桑园管理和没有按照技术要求养蚕;为减少损失,农户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进行风险防范,但是风险损失主要由农户自己承担。为此,极大多数农户希望政府能够补贴种桑和(或)养蚕,同时希望能够稳定茧价,加快桑和蚕品种更新,加强养蚕期问农药使用管理,控制养蚕期间企业的污染排放,将蚕桑纳入农业保险范畴。  相似文献   

9.
蚕药是蚕桑生产必需的生产资料.蚕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蚕茧的产量与质量,甚至关系到蚕桑生产的成败.我市虽然是蚕桑的零星产区,但各种蚕病都有发生,特别是血液型脓病和中肠型脓病等危害严重,如2001年中秋,我市的重点蚕区棠溪乡就有50%以上养蚕户的蚕发生蚕病,造成蚕茧减产15%,有些养蚕户甚至颗粒无收,严重影响了蚕桑生产和蚕农的栽桑养蚕积极性.蚕病的流行与蚕农的消毒防病,天气环境,蚕品种等因素有关,但蚕药的质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许多蚕农反映现在的蚕药质量差,有的根本就无效,蚕药市场假冒伪劣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0.
谈蚕病发生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何丽华 《中国蚕业》2003,24(3):65-66
蚕桑生产仍是浙江省重点蚕区未来若干年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蚕桑生产内在的矛盾,蚕桑生产正面临着新的问题,诸如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转移,养蚕地区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复杂的养蚕环境和目前农村的省力化养蚕技术,茧价的上下波动幅度较大等多种原因,使得蚕农疏于防患,致使近几年来在农村不时有病蚕和大面积不结茧蚕发生,极大挫伤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已经成为严重影响蚕茧生产效益的最大隐患。现就目前浙江省蚕区的蚕病发生现状与原因作一初步的分析,并就防治措施和对策提出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近年来环江县蚕病发生的主要情况,分析该县蚕病发生的气候、环境和蚕农管理方面等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善养蚕设施、加强消毒防病、合理规划生产安排、加强桑园管理、落实综合防病技术措施等对策,以期为该地区蚕桑病害防控,蚕桑生产技术指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养蚕生产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发生蚕病,其特点:发病较早,发病率高,涉及面广,病类众多,损失较大。已给稳定和发展蚕桑生产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严重地挫伤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当务之急必须认真地分析发病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蚕桑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浅论中秋蚕大面积中毒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秋蚕生产大面积农药中毒事件发生频繁,对蚕桑生产特别蚕农养蚕积极性影响很大。 2005年中秋蚕在桐乡、海宁等地发生了大面积农药中毒事件,估计损失蚕种2万多张,蚕农茧款减收约 1200万元以上。为此,有必要对中秋蚕生产大面积农药中毒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预防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杨品华 《蚕桑通报》1993,24(4):41-43
在养蚕过程中,影响优质、高产、高效的因素很多,如要求蚕儿吃得饱、吃得好、住得好,以及避免发生农药中毒或蚕病等等.其中蚕病发生是我市近年来影响蚕茧产、质量的主要因素.只有在无病的基础上,才能谈到提高茧质和增加效益.有的农民反映:这几年蚕儿越来越难养了,真是"想养蚕,怕养蚕,特别怕养夏秋蚕","蚕病多,单产低,收入少".长此下去,势必影响蚕农积极性,阻碍蚕桑生产发展.笔者根据我市农村蚕病发生情况,提出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在我县的特佣、盘湾、洋马等养蚕重点乡镇小蚕期就普遍发生僵病和脓病,不仅给广大蚕农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挫伤了群众的栽桑养蚕积极性,为了确保蚕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搞好小蚕饲养工作尤为重要。对此,笔调查分析了我县小蚕饲养中的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黄美红 《蚕桑通报》2002,33(1):62-64
随着蚕业实用技术的普及应用 ,广大蚕农生产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 ,当前影响蚕茧单位产量的因素之一 ,主要是能否控制蚕病的发生。目前在各期蚕的饲养过程中 ,小蚕通常疾病发生率较低 ,而到了4龄以后 ,尤其是5龄开始 ,各类蚕病就会逐渐暴发出来。本文就蚕桑生产中存在的技术处理误区 ,论述蚕病的发生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1蚕业生产技术误区蚕桑生产涉及到种桑、养蚕两项技术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 ,既要照顾到有优质、充足的桑叶资源 ,又要顾及到饲养技术的应用到位 ,以确保实现无病高产。然而 ,还有许多蚕农由于忽视了对蚕桑适用技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蚕病的发生和流行严重影响蚕桑生产安全,通过对射阳县2019年春蚕、中秋蚕、晚秋蚕蚕病发生情况的调查,了解当地蚕病发生原因,掌握发生规律,引导蚕农进一步做好蚕病防治工作,促进蚕桑生产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蚕桑生产服务时, 听到最多的、也是广大蚕农最关心的就是蚕病.常言道:"养蚕要高产,防病是关键".目前农村养蚕中,蚕病的发生是影响蚕茧产、质量的主要因素.只有在无病或少病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提高茧质和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9.
罗尤海 《蚕学通讯》2006,26(4):47-47,53
蚕茧生产中发生的小蚕是指群体中发育特别缓慢、体躯显著瘦小的个体。我市近年来蚕茧生产中小蚕发生情况有增加的趋势,由于小蚕体质弱,在与大批混合饲育时,蚕儿发育不齐,易于感染蚕病,影响蚕茧产量、质量和蚕农收益,挫伤蚕农养蚕积极性,影响了蚕桑生产的发展。现就其主要原因分  相似文献   

20.
在蚕桑生产中,一般认为僵病不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往往引不起足够的重视。去年晚秋蚕我县遇到了较为严重的僵病危害,给晚秋蚕的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为此,在僵病发生后,我们对全县蚕区进行了调查,走访了养蚕农户,查阅了有关资料,就僵病大发生的原因及今后应采取的对策提出如下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