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孙奇云 《绿色科技》2019,(12):250-251
指出了为了确保铁路隧道的安全运营通常需要进行二次衬砌,如果二次衬砌出现开裂的现象会成为铁路隧道的一大隐患。结合某铁路隧道工程案例,分析了软岩条件下铁路隧道二次衬砌产生裂缝的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裂缝整治措施,以有效避免二次衬砌裂缝出现。  相似文献   

2.
地铁隧道穿越地裂地带的沉降病害问题,是当前地铁隧道施工的常见工程难题之一,为消除该种类型的沉降病害,在了解地裂作用下地铁隧道沉降病害的基础上,深入研讨地铁隧道穿越地裂地带时沉降病害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主要从隧道开挖、支护、放水系统和衬砌四个方面对如何做好公路隧道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周宪伟  袁正国  邢姣秀 《森林工程》2007,23(3):28-30,50
采用应力释放法模拟盾构法隧道开挖时,合理地确定生成衬砌前的应力释放系数是至关重要的,它对地表变形以及衬砌内力的影响非常明显。通过对工程实例进行二维有限元模拟得到了不同荷载释放系数下的地表变形和衬砌内力的变化规律,说明了合理确定释放系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隧道下伏小煤窑采空区对衬砌结构稳定影响较大,给隧道施工带来较大风险与潜在危害,按现行技术细则要求对下伏采空区处治范围大、费用高、施工难。笔者以鱼洞Ⅰ号隧道为实例,根据下伏小煤窑采空区规模和特点提出隧道开挖后洞内注浆进行处治措施,通过洞内物探、钻探等手段探明采空区具体位置,采用数值模拟对洞内注浆处治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工程实践保证了隧道施工及结构安全。结果表明:隧道下伏采空区对隧道围岩及衬砌结构稳定性影响较大,使得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最大竖向位移分别达到-0.223 8 m和+0.312 2 m,隧道底板与采空区顶板之间的围岩大部分处于塑性变形状态;现行隧道下伏采空区稳定性评价及处治范围偏于保守,地表注浆处治费用高、难度大;隧道洞内注浆处治下伏小煤窑采空区具有较好效果,隧道结构变形处于可接受范围,可保证隧道施工及结构安全。对于无序开采、资料匮乏、回采率低等隧道下伏小煤窑采空区,采取洞内注浆措施进行处治,可显著减小采空区处治费用及施工难度,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岩土锚固技术在边坡整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公路边坡病害原因分析,介绍了锚固技术整治边坡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不均匀沉降、开裂是拓宽道路常见病害,特别是在软土地基地段。现结合昆明市某条道路整治工程实例,介绍拓宽道路设计与施工中有关的注意事项及处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隧道洞内塌方是比较常见的病害,但不同的塌方成因及治理技术各有不同,文章通过对处于冰碛地层的杂谷脑隧道两处塌方冒顶的处理,对类似的地质条件下隧道开挖技术进行总结,并详细介绍了整个塌方治理及暗洞开挖技术。  相似文献   

9.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涉及到多个施工项目,泄洪隧道是水库枢纽工程的主体部分,可有效增强整个水库的泄洪能力。结合某水库的除险加固需求,围绕施工要求,展开新建泄洪隧洞施工工艺的探讨,提出了量测、控制水流、构件防腐、爆破、开挖、灌浆、衬砌等工艺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羌塘高原冻土区特殊的地理、水文和气候因素条件下,形成的山坡涎流冰对穿过的公路有极大危害。从高寒地理气候区概况、影响因素和病害特征切入,综合冻结-压力理论和冻土物理学分析土中水的迁移机制,探讨涎流冰形成过程。通过土中水的分布特征预测涎流冰出现区域,归纳涎流冰病害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山区公路挡土墙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挡土墙是用来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一种构造物。在路基工程中,挡土墙可用以稳定路堤和路堑边坡,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积,防止水流冲刷路基,并经常用于整治坍方、滑坡等路基病害。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本身变形和约束等一系列问题,使混凝土裂缝成了土木、水利、桥梁、隧道等工程中最常见的工程病害。文章对混凝土的裂缝原因、修补及防治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它外加材料混合而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本身变形和约束等一系列问题,使混凝土裂缝成了土木、水利、桥梁、隧道等工程中最常见的工程病害。本文就混凝土裂缝的种类、成因、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土地整治是随着人类对土地的大量需求应运而生的。结合土地整治由来及现状,梳理了在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资金、项目管理、生态、科技创新问题等。提出了要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可从土地整治目标、土地工程学科建设、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出发,采用先进的技术、规范的整治过程,进行"三位一体"的生态整治,以保证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结合实例,浅析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渠道衬砌混凝土施工技术所遇到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使衬砌机施工既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又实现用更短的时间、更少的人员完成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6.
张盼盼 《绿色科技》2020,(6):43-45,49
针对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现状问题和农村生态景观建设需求,通过分析农村土地整治中运用的工程手段,包括农村居民点复垦、土地平整工程、道路整治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等给农村生态景观建设带来的景观效应,提出了以上工程手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旨在阐明农村土地整治与区域生态环境、景观格局的响应关系,为农村土地整治技术需求和工程适应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包琪  许纯梅  史晓娜 《森林工程》2014,30(5):147-149
我国为多山国家,由于山区道路工程的特殊性对路面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多孔水泥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路面材料,具有良好排水性、抗滑性和降噪性等优点在各等级公路得到了广泛应用。文中针对山区公路病害形成特点展开分析,论述了多孔水泥混凝土材料在山区公路中特殊路段(长坡、急弯、路肩及凹型竖曲线)和山区公路隧道中应用的必要性,为多孔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山区公路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合笔者从事的城区中小河流整治设计工作实践,首先对水土流失预测成果及水土流失危害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城区中小河流整治设计任务、城区中小河流整治设计方法、城区中小河流整治防治范围、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与同行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9.
杨树苗期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苗期主要病害包括:叶部病害、干部病害和根部病害三类。根据各种病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了病害的防治措施,清除圃地病残体、土壤消毒处理等方法是遏制杨树苗期病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荆州地区杨树病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病害严重影响着杨树的正常生长发育。自1990年以来,我们对荆州地区的杨树病害作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造成危害的主要有八种病害,其中叶部病害二种、干部病害三种、根部病害一种、生理性病害二种,为此,我们就这些病害的病原、致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