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正皱肋文蛤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贝类品种,在福建具有一定养殖规模。作者通过开展人工育苗试验,总结了皱肋文蛤室内人工育苗技术要点,讨论了皱肋文蛤育苗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广大皱肋文蛤育苗业者提供参考。皱肋文蛤(Meretrix lyrata)俗称越南白蛤,又称琴文蛤或越南文蛤,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帘蛤属。皱肋文蛤体表具有灰黄色壳皮,生长线粗宽呈肋骨状,壳内面白色,后背缘紫褐色,外套窦浅,常栖息于潮间带10m~20m水深处的泥沙底中,适应性强,具有广盐、广温的特性,其适宜盐度范围为5~30,适宜生活温度范围为12℃~35℃。  相似文献   

2.
美洲帘蛤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蛤目、帘蛤科,又称硬壳蛤、北方帘蛤或小圆蛤,原产于美国东海岸,与我国的文蛤同属帘蛤科,属广温、广盐性底栖贝类,对环境耐性强,不仅能在砂底质而且能在泥底质中较好的生长,有较强的耐受低溶解氧能力,  相似文献   

3.
青蛤Cyclina sinensis,俗称墨蛤,属双壳类帘蛤科,分布于朝鲜西海岸、日本本州的以南、硫球群岛和我国沿海,为中国和日本海区的共有种。它生活在沿海潮间带中、低潮区,埋栖于4~9cm深的泥沙或沙泥中,主要摄食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  相似文献   

4.
青蛤(Cylina sinensis)俗称黑蛤、牛眼蛤、蛤蜊等,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帘蛤科、帘蛤属,是我国沿海常见的底栖贝类.青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食的海鲜珍品.青蛤栖息在沿海滩涂泥滩地带,适应水温为2℃~37℃,适应海水密度1.006~1.025,为广温性和广盐性贝类.青蛤在7月~8月繁殖,雌雄异体,异体受精.  相似文献   

5.
李振兴 《水产学报》2006,30(3):429-432
美洲帘蛤Mercenaria mercenaria(Linnaeus,1758)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ea、瓣鳃纲Lamellibrachia、帘蛤目Veneroida、帘蛤科Veneridae,又称硬壳蛤、北方帘蛤或小圆蛤。原产于美国佛罗里达州Cawrence湾,墨西哥湾,加利福尼亚Hamboldt湾到英格兰海域,在美国东、西海岸北纬25°~38°海域均有分布。美洲帘蛤与我国的文蛤(Meretrixmeretrix)同属帘蛤科,是一种生长快,适应能力强,适温、适盐范围广,经济价值高的大型双壳贝类[4-10]。美洲帘蛤软体部的蛋白质含量高达60.69%(DS),氨基酸的总含量为524.2mg·g-1,蛋白质的氨基酸含量为893.5mg·g-1…  相似文献   

6.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形目、帘蛤科、蛤仔属,黄河三角洲地区俗称马蚬、花蛤。  相似文献   

7.
<正>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 Linnaeus)是我国近年来从美国引进的双壳贝类,隶属瓣鳃纲、真瓣鳃目、帘蛤科,又称小圆蛤、北方帘蛤或美洲帘蛤。它个体大、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硬壳蛤为广温、广盐性贝类,能在沙底、沙泥底、泥底和海岸床等多种底  相似文献   

8.
薄片镜蛤(Dosinia corrugata),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蛤目、帘蛤科、镜蛤属。广泛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日本和中国沿海,在我国沿海北起辽宁、南至海南均有分布,主要生活在潮间带中、低潮区的泥沙或泥底质中营埋栖生活。  相似文献   

9.
薄片镜蛤(Dosinis corrugata),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蛤目、帘蛤科、镜蛤属。广泛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日本和中国沿海,在我国沿海北起辽宁、南至海南均有分布,主要生活在潮间带中、低潮区的泥沙或泥底质中营埋栖生活。  相似文献   

10.
<正>薄片镜蛤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蛤目、帘蛤科、镜蛤属。广泛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日本和中国沿海,在我国沿海北起辽宁、南至海南均有分布,主要生活在潮间带中、低潮区的泥沙或泥底质中,营埋栖生活(图见彩中插2)。  相似文献   

11.
中国仙女蛤(Caflista chinensis)(Holten,1803)属于帘形目(Veneroida)、帘蛤科(Veneridae)、仙女蛤属(Callista)。帘蛤科贝类种类很多,全部海产,主要生活在软底质的潮间带和浅海。我国已发现100多种,其中许多种类具有经济价值,有些种类已成为人工养殖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基于16S rDNA序列的帘蛤科贝类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1种帘蛤科贝类线粒体16SrRNA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以探讨这一序列在种质鉴定、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价值。试验结果表明,所有物种扩增片段长度504~642bp,具有明显的长度多态性,序列A+T含量59.2%~69.0%,明显高于GC含量。物种间共有变异位点447个,其中简约信息位点351个。以16SrDNA片段序列为标记,以中国蛤蜊做外群,构建了帘蛤科贝类的系统发生树,拓扑结构显示,帘蛤科贝类形成3个明显类群,缀锦蛤亚科的13个种形成一个单系群,其结点自展值为93%。第二类群由雪蛤亚科、帘蛤亚科和镜蛤亚科的种类组成,结点自展值为87%。第三类群由仙女蛤亚科、青蛤亚科、楔形蛤亚科和文蛤亚科的种类组成,结点自展值为100%。结合拓扑结构分析和序列比对分析,本研究支持将短文蛤和丽文蛤订为文蛤的同物异名的观点,建议将丽文蛤和短文蛤订为文蛤的地理亚种;支持将薄片镜蛤和Dosinia angulosa订为2个独立种的观点;宜将波纹巴非蛤和织锦巴非蛤订为2个独立种。  相似文献   

13.
6种帘蛤科贝类18SrRNA基因全序列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文蛤(Meretrix meretrix)、青蛤(Cyclina sinensis)、江户布目蛤(Protothaca jedoensis)、薄片镜蛤(Dosinia corrugata)、紫石房蛤(Saxidomus purpuraus)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6种帘蛤科(Veneridae)贝类的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并测序,以期获得这一序列的基本特征,评估其种间变异程度,探讨这一序列在种类鉴定和分子系统发育等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测序结果表明,文蛤、青蛤、江户布目蛤、薄片镜蛤、紫石房蛤和菲律宾蛤仔18S rRNA基因序列全长分别为1900bp、1838bp、1831bp、1831bp、1829bp和1833bp。序列中A、T、C和G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0%、24.0%、24.2%和27.8%。用MEGA软件对6种帘蛤18S rRNA基因全序列进行了分析,对位排列后的总长度1 906 bp,其中变异位点210个,简约信息位点28个,si/sv=1.4(46/32)。从GenBank下载了7种帘蛤科贝类18S rDNA全序列,与本研究实测的6种帘蛤一起用MegAlign软件对其18S rDNA序列进行了比对,物种间序列相似百分比为88.7%-99.7%。文蛤与其他12物种间序列差异较大,序列差异百分比均超过了10%,其他各物种间序列差异百分比不超过3%。以异韧带亚纲(Anomalodesmata)笋螂目(Pholadomyoida)的Lyonsia floridana和Cardiomya costellata为外群,采用相邻连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了帘蛤科贝类的系统发育树,其拓扑结构显示雪蛤亚科(Chioninae)、帘蛤亚科(Venerinae)和镜蛤亚科(Dosiniinae)的种类首先聚在一起,形成一个聚类簇;缀锦蛤亚科(Tapetinae)、卵蛤亚科(Pitarinae)、仙女蛤亚科(Callistinae)、青蛤亚科(Cyclininae)和文蛤亚科(Meretricinae)的种类先后分别单独聚成一枝;最后所有帘蛤科物种聚为一枝,与外群相区别,说明18S rDNA序列适合作为帘蛤科系统发育研究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4.
青蛤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一、生态与繁殖习性 1.生态习性 青蛤(Cyclina sinensis)为帘蛤科双壳底栖贝类,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泥砂质的潮间带,以高潮区的下部为多。埋栖深度与个体大小、季节及底质有关,幼苗在表层0.5cm左右,2~3龄可埋栖6~8cm,大个体甚至深达15cm;炎夏或严冬栖息较深;含砂量大的底质,埋栖较浅。迁移性很小。  相似文献   

15.
青蛤俗称蛤蜊、圆蛤、黑蛤、牛眼蛤等,为亚热带种类,属帘蛤科,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生活于高中潮区的沿海泥沙滩中,并多在有淡水注入的河口附近.  相似文献   

16.
美国硬壳蛤又称小圆蛤、北方帘蛤、美洲帘蛤.硬壳蛤是广温、广盐贝类,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硬壳蛤原分布在美国大西洋沿岸,是该地区浅海和滩涂主要的经济贝类之一,营养和经济价值较高.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承担的国家级虾蟹体系日照虾蟹试验站有虾蟹养殖池塘16亩,一直从事对虾和梭子蟹养殖试验,2018年引入美国硬壳蛤与中国对虾、...  相似文献   

17.
正薄片镜蛤(Dosinia laminat)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蛤目,帘蛤科,薄片镜蛤属,俗称蛤叉,主要生活在潮间带中、低潮区的泥沙底质中,以浮游植物为食,食物链短,生态效率高,对生态环境的维持和改善有重要作用。薄片镜蛤在国外从日本陆奥湾到九州、朝鲜半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在中国北起辽宁,南至海南琼山北港均有分布~[1],是一种名贵海产贝类,具有出肉率高、营养丰富、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青蛤[Cyclina sinensis(Gmelin)]隶属于瓣鳃纲,帘蛤目,异齿亚目,帘蛤科动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日本本州以南和朝鲜沿海的近海沙泥或泥沙质的潮间带,而以高潮区的中、下部为多。  相似文献   

19.
美洲帘蛤软体部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建敏 《水产学报》2003,27(5):495-498
美洲帘蛤Mercenariamercenaria(Linnaeus,1758)又称硬壳蛤、北方帘蛤或小圆蛤,原产地分布在美国佛罗里达州Cawrence湾,墨西哥湾,加利福尼亚Hamboldt湾到英格兰海域,与我国的文蛤(Meretrixmeretrix)同属帘蛤科,是一种生长快,适应能力强,适温、适盐范围广,经济价值高的大型双壳贝类[1,2]。目前生产性人工育苗已成功[3],2000年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由美国引入种贝,2001和2002年连续两年成功地进行了工厂化育苗,滩涂养殖正在逐步走向规模化。本文对美洲帘蛤软体部做了比较全面的营养成分测定分析,并与贻贝等多种双壳贝类进行了比较[4],旨在为…  相似文献   

20.
顾成柏 《齐鲁渔业》2009,26(4):30-31
青蛤俗称蛤蜊、圆蛤、黑蛤、牛眼蛤等,为亚热带种类,属帘蛤科,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生活于高中潮区的沿海泥沙滩中,并多在有淡水注入的河口附近。青蛤经济价值比较高,是沿海主要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